孙 璟,武芳芳
特殊染色技术在肾活检病理中的运用
孙璟,武芳芳
[关键词]肾活检;病理;特殊染色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特殊染色被其他相关染色技术所替代,但仍有些染色方法在原来基础上经不断改良和创新,逐渐形成其他技术难以替代的染色方法,在肾活检病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将重点介绍在肾活检病理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染色的应用及其诊断意义。
1.1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1)染色原理。过碘酸是一种氧化剂,可以把多糖的葡萄糖分子的两个相邻的带有羟基的-C-C-键打开,而生成醛基再与染色剂结合。Schiff试剂中的碱性复红是一种混合物,经亚硫酸和二氧化硫的作用,醌式结构的双键被破坏消失,已成为无色复红,再经过氧化后的醛基与无色复红液进行结合呈紫红色。(2)染色结果。基底膜、肾小球系膜基质、胶原纤维及细胞质均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
1.2过碘酸六胺银染色(PASM-HE染色)(1)染色原理。基底膜是由Ⅳ型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和层粘连蛋白组成,这些成分经过氧化剂后,使之糖胺多糖物质的醛基暴露后,醛基把六胺银还原成为褐色的金属银,氯化金可使金属银转变为更稳定的金属金,同时使背景更为清晰。(2)染色结果。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呈黑色,细胞核呈蓝色,红细胞呈红色。
1.3马松染色(Masson染色)(1)染色原理。Masson染色时胶原纤维呈绿色(被亮绿所染)或呈蓝色(被苯胺蓝所染),肌纤维呈红色(被酸性品红所染),这与阴离子染料分子的大小和组织的渗透性有关。(2)染色结果。细胞核红色,胶原纤维绿色,免疫复合物红色。
2.1PAS染色在肾活检病理中主要用途显示肾小球内的细胞增生、浸润和系膜基质,也可显示肾小球内某些渗出性蛋白、节段性硬化和结节状病灶等。系膜基质增多可见于各类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等;基膜增厚主要见于膜性肾病、膜性增生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渗出性病灶主要见于糖尿病肾病、FSGS、新月体性肾炎等;节段性硬化灶则多见于FSGS、IgA肾病和糖尿病肾病等;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性病灶则常见于糖尿病肾病、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2.2PASM-HE染色在肾活检病理中主要用途显示肾小球系膜区范围和基膜增厚及其某些特征性改变,有时也可用于对肾小球内以结节状病灶形成特征的某些肾小球病的鉴别。以肾小球系膜增生为特征,且伴有PAS阳性物质聚集的上述肾小球病,经PASM染色往往也同样能清晰地显示。基膜新生伴“钉突形成”和梯状改变者,多见于膜性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病等;基膜呈双轨或双层改变者,多见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结节状肾小球硬化病灶则多见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2.3Masson染色在肾活检病理中主要用途显示肾小球内沉积或免疫复合物或其他血浆蛋白成分,故对于几种常见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如以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的IgA肾病、紫癜性肾炎,其呈斑点、斑块状猩红色的沉积物集中分布于肾小球系膜区;以上皮下IgG或C3沉积为特征的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和狼疮性肾炎(Ⅳ或Ⅴ型),其沉积物主要分布于上皮下区。系膜区和血管襻IgG或C3沉积为特征的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和狼疮性肾炎(Ⅳ型)主要分布于内皮下区且伴有明显的系膜基质增多及基膜增厚或双轨样改变。
综上所述,每种特殊染色都有不同的原理、方法及应用范围,显示组织中不同成分,在肾活检的病理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解和掌握特殊染色的染色原理及意义,对于更好地诊断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病理科医师在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辅助诊断的同时,更应该巧妙地综合应用不同的特殊染色方法,使特殊染色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伯沄.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0-174.
[2]陈香美.肾脏病学实验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44-147.
[3]胥维勇.现代病理学技术条件下特殊染色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3):313-314.
[4]郭慕依.肾活检病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35.
[2015-11-14收稿,2015-12-11修回]
[本文编辑:吴蓉]
综述与讲座
[中图分类号]R446.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5.030
[作者单位]250031山东济南,解放军456医院肾内科中心(孙璟,武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