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血管缝合器、动脉压迫器止血效果对比观察

2016-04-06 08:31姬馨彤马小二范云智牛拥军马骏峰
山东医药 2016年31期
关键词:腰背脑血管舒适度

姬馨彤,马小二,范云智,牛拥军,马骏峰

(1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2;2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血管缝合器、动脉压迫器止血效果对比观察

姬馨彤1,马小二1,范云智1,牛拥军1,马骏峰2

(1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2;2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目的比较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血管缝合器、动脉压迫器的止血效果。方法 96例脑梗死患者,均行脑血管介入术(穿刺血管选择为股动脉46例、桡动脉50例),介入术后采用血管缝合器压迫穿刺血管局部止血(A组)者48例、采用动脉压迫器压迫穿刺血管局部止血(B组)者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止血时间、术后出血量、患者舒适度(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术侧肢体制动时间,观察两组排尿困难、腰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7.3±14.5)、(70.2±18.2)min,两组比较,P>0.05;A、B组术后止血时间分别为(2.54±0.51)、(16.42±4.15)min,两组比较,P<0.05;A、B组术后出血量分别为(43.0±8.4)、(45.1±10.2)mL,两组比较,P>0.05;术后6 h A、B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分别为(79.8±9.3)、(73.0±8.5)分,两组比较,P<0.05;术后12 h A、B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分别为(91.6±9.2)、(86.4±8.9)分,两组比较,P<0.05;A、B组术侧肢体制动时间分别为(6.8±1.3)、(8.4±2.7)h,两组比较,P<0.05;A组出现排尿困难3例、腰背疼痛4例、睡眠影响4例、精神紧张7例、伤口渗血1例,B组分别为6、14、16、18、8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 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迅速,患者舒适度高,并发症较少。

脑血管介入术;股动脉穿刺术;桡动脉穿刺术;止血时间;血管缝合器;动脉压迫器;止血方法

脑血管介入术是指通过股动脉或腹股沟动脉等穿刺后进入全脑血管并进行介入手术或检查的方式[1],可清晰显示脑部血管血流状况、侧支代偿情况和血管异常情况,有助于脑部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股动脉或腹股沟动脉是常用的穿刺动脉,术中不易发生血管痉挛;但术中各种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可导致穿刺血管部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穿刺部位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2]。压迫止血是传统介入术的止血方式,止血效果差且制动时间长[3]。血管缝合器、动脉压迫器止血法均为新的止血方法,在脑血管介入术后的应用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比较了脑血管介入术后使用血管缝合器、动脉压迫器压迫穿刺血管局部止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拟行脑血管介入术的脑梗死患者96例,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48~78(55.7±8.7)岁,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06±0.58)分,介入手术前凝血酶时间(18.11±1.26)s,凝血酶原时间(13.39±0.86)s。介入术中血管选择为股动脉46例、桡动脉5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增强CT、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狭窄的脑动脉血管及部位;②术前检查患者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功能均无异常;③术前患者神志清楚、无失语;④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②合并腰背疼痛的患者;③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④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⑤伴有精神、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96例患者随机分为血管缝合器(A组)、动脉压迫器(B组)各48例。两组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脑血管介入术后止血方法两组均行脑血管介入术。其中A组术后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确定动脉穿刺点及其体表投影位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天津怡美公司生产,型号YM-GU-1229)对穿刺血管局部进行压迫止血,压板应压在投影位置并利用胶带行十字加压法进行固定,转动手柄使压板不断压紧穿刺点直至不出血。B组术后采用动脉压迫器止血:采用血管缝合器(美国Abbo TT Labora Tories公司,型号Perclose Pro Glide)对穿刺血管局部进行缝合,以无菌纱布覆盖后用弹性绷带包扎以止血。

1.3观察方法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止血时间、术后出血量、患者舒适度、术侧肢体制动时间,观察两组排尿困难、腰背疼痛、睡眠影响、精神紧张、伤口渗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止血标准:患者于止血措施后24 h内术侧肢体穿刺点无渗血、血肿发生。采用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4]评价患者舒适度,包括生理维度、心理精神维度、社会文化维度、环境维度及整体舒适度,满分120分,得分越高则患者舒适度越高。

2 结果

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7.3±14.5)、(70.2±18.2)min,两组比较,P<0.05;A、B组术后止血时间分别为(2.54±0.51)、(16.42±4.15)min,两组比较,P<0.05;A、B组术后出血量分别为(43.0±8.4)、(45.1±10.2)mL,两组比较,P>0.05;术后6 h A、B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分别为(79.8±9.3)、(73.0±8.5)分,两组比较,P<0.05;术后12 h A、B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分别为(91.6±9.2)、(86.4±8.9)分,两组比较,P<0.05;A、B组术侧肢体制动时间分别为(6.8±1.3)、(8.4±2.7)h,两组比较,P<0.05;A组出现排尿困难3例、腰背疼痛4例、睡眠影响4例、精神紧张7例、伤口渗血1例,B组分别为6、14、16、18、8例,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血管介入术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脑部血管检查和治疗方式,其主要是通过股动脉穿刺进入全脑血管并进行造影检查或介入治疗,对脑部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4]。介入手术过程中需要少量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进以维持血管畅通,但术后常造成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可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腰背疼痛、精神紧张、排尿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脑血管病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肢体感觉和运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凝血功能也会发生异常,在做介入手术时应特别注意,术后穿刺部位也易发生出血。有文献[6]报道,脑血管介入治疗后采用手动压迫或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会造成患者制动时间延长,老年患者极其容易发生腰腿疼痛、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引起患者精神紧张并影响睡眠。

以往临床多采用手动压迫止血或动脉止血器压迫动脉的方式进行术后止血,虽然止血效果较好,但制动时间较长,易造成患者出现皮下血栓、血肿[7,8]。血管缝合器是一种新型止血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中[8]。有学者[10~12]发现,血管缝合器较动脉止血器的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均明显减少,患者的预后也更好。本研究中,血管缝合器将穿刺血管直接缝合可迅速止血,且缝合后血管渗血明显减少或者没有渗血,止血效果更好;患者肢体制动明显减少,进一步降低了排尿困难、腰腿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说明血管缝合器缝合止血不仅止血效果好,且安全简便,患者更容易接受。术后6、24 h时A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均高于B组。动脉压迫器对股动脉的长时间压迫会进一步诱发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综合征、下肢动脉缺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患者卧床制动时间较长,舒适度较差[13,14];而血管缝合器可明显减小对动脉的压迫,且患者肢体制动时间较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15]。本研究中A组48例中仅有4例发生腰腿疼痛、3例发生排尿困难,患者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均较好,说明血管缝合器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均成功止血,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但A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术侧肢体制动时间均短于B组,与以往文献报道[6]基本一致。动脉止血器的止血原理主要是通过压板压紧血管穿刺点并以胶带固定进行止血,其对压迫的力度、时间要求较高,一般8 h后才能给予拆除绑带,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而血管缝合器主要通过缝线直接将穿刺血管进行缝合,操作简便,止血较为迅速,患者的的运动能力基本不受影响。我们进一步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A组患者排尿困难、腰背疼痛、睡眠影响、精神紧张、伤口渗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提示采用血管缝合器进行止血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这与文献报道的血管缝合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手术后皮下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率的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迅速,患者舒适度高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1] 卢军栋,苏鹏,齐凡星,等.法舒地尔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介入操作中脑血管痉挛疗效评价[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2):95-96.

[2] 符晓艳.不同饮食方法对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3):69-71.

[3] Guo J, Guo S. A haptic interface design for a VR-based unskilled doctor training system in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ICMA), 201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J]. IEEE, 2014,24(5):1259-1263.

[4] Lu WS, Xu WY, Pan F, et 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robot in cerebral angiography[J]. Inter Jour Med Robot Comp Assis Surg, 2015,114(4):334-335.

[5] Ye XF, Zhang JG, Li P, et al. A fast and stable vascular deformation scheme fo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training system[J]. Bio Med Engin OnLine, 2016,15(2):121-123.

[6] Song F, Zhou W, Tang T,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replace the thoracic descending aorta for pigs with a self-made sutureless blood vessel[J]. Biomed Res Inter, 2014, 2014(1):587-589.

[7] 刘桂锋,姚铭,陈琰.MRI血管及灌注成像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应用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3,5(1):321-324.

[8]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5[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10):830-837.

[9] 陈章强,洪浪,姚薏,等.血管缝合器和血管封堵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临床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6):696-699.

[10] 乔婷婷,郑蔚,陈丹丹,等.血管缝合器在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4(5):19-20.

[11] Chen ZQ, Yao Y, Dai J, et al. Clinic Application of Blood Vessel Suture Instrument and Blood Vessel Closure Devic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e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Chinese Gene Pract, 2015,23(2):224-225.

[12] 易小江,杨蓉,杨婕.脑血管支架术后使用血管缝合器与动脉压迫器止血方法效果分析[J].华西医学,2014,44(12):2336-2338.

[13]刘高飞,李达文.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2):1340-1342.

[14] 周浩.冠脉介入术后动脉压迫器的临床应用及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4,22(1):25.

[15] 陈祥瑞,赵静,范丹丹.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30(12):3014-3015.

10.3969/j.issn.1002-266X.2016.31.031

R473.3

B

1002-266X(2016)31-0093-03

2016-05-13)

猜你喜欢
腰背脑血管舒适度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恢刺扳机点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1则
摆脱腰背疼痛的困扰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