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梅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永胜 674213)
浅析东风乡山羊养殖现状、问题及对策
高亚梅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永胜674213)
因山羊的适应性和繁殖力强,加之东风乡的山场、草场范围广,东风乡山羊养殖有很大的潜力,但因养殖户文化水平低、技术缺乏,养殖方式落后、品种老化、防疫、防治意识差、生产管理不当、市场风险大等因素制约了东风乡山羊养殖业的发展,针对目前的养殖现状以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实际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主要对策。
山羊;养殖现状;问题;对策
东风傈僳族乡位于永胜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04km,地处丽江、大理、楚雄三市州的交结部,东与楚雄州大姚,南与大理宾州川县隔江相望,西与永胜期纳镇、涛源乡毗邻,北与东山接壤。最低海拔1100m,最高海拔3393m,地形复杂,气候特殊,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752.5mm,全乡总面积为488.1km2,辖9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776人,农业人口12451人,住有傈僳族、彝族、汉族、白族、壮等五种民族。其中傈僳族占总人中的87%。全乡有3个集贸市场,一般只交易日常生活用品和鸡、猪、牛、羊等畜牧产品。
由于山羊的适应性和繁殖力强,加之东风乡得天独厚的山场、草场,东风乡山羊养殖有很大潜力,同时山羊养殖也是东风人祖祖辈辈的一个传统,东风乡9个村委会2010年山羊存栏45000只,饲养的山羊品种除有少量波尔山羊外,多以本地山羊为主,受文化水平、传统观念的影响山羊养殖户沿袭传统的养殖方式,小群养殖,自然放牧,方式简单落后,山羊养殖发展比较缓慢,养殖规模小,几乎没有成规模的养殖大户,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总量低,群众养殖水平落后,养殖科技含量低,养殖户选种、引种、及防疫意识缺乏,山羊品种老化,养殖周期较长。
3.1养殖户文化水平低、技术缺乏,养殖观念落后
东风乡87%人口为傈僳族,世世代代依山而居,与外界交流少,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环境、社会传统的影响,大多数养羊者文化水平较低,科学养羊意识差,商品观念淡薄,养羊是他们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一个习惯性生产项目,多数人家养羊只为食用,低投入,低产出,养羊凭经验,没有计划和打算,只管养,不管销,只注重存栏,不注重出栏率和商品率,使山羊养殖经济效益降低。
3.2山羊养殖方式落后,管理欠规范
(1)山羊养殖是东风乡村民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一个传统养殖项目,养殖方式都是以自然放牧为主,只管放牧,不注重草场资源保护,生态破坏严重。
(2)养殖户一直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养羊方式养殖,夜间不作补饲,山羊摄入的营养严重不足;草、料品种单一,饲养周期长,饲养成本高,更谈不上科学饲养,草料补饲,致使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出现了“养羊时间越长,效益越低”现象。
(3)受经济条件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东风乡大部份羊舍只是一个让羊遮风避雨的地方,羊舍不透光、无料槽,且大部分养殖户只注重养殖效益,无视环境保护,畜禽粪尿等污染物到处乱堆乱放乱排,风吹日晒,臭气熏天,空气污浊,致使疫病预防因难,更使人居环境恶化。
3.3养殖户品种改良意识差,品种退化
由于东风乡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养殖户无科学选种、配种意识,由于种羊不按品种要求进行科学选择,不注重选择优良遗传性状,长期采用自繁自养、自然交配的繁殖方式,造成近亲繁殖,羊种退化,山羊个体偏小,抗病能力减弱,养羊周期增长,经济效益低。
3.4防疫设备不足,养殖户防疫意识差,防疫实施难
东风乡山羊都是农家小规模分散饲养,养殖户居住较分散,交通不便,加之乡兽医站办公条件较差,在防疫过程中又没有必要的防护设备和交通工具,全靠防疫员骑摩托车或步行,防疫效率低,加之受传统观念、经济基础等影响,养殖户对山羊的疾病防疫和防治意识淡薄,有时候技术人员上门对羊群进行防疫,养殖户都不愿接受,防疫检疫实施难,使得一些常见疾病都有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造成羊只死亡。
3.5市场体系不健全,疫病病种增多,养殖风险大
由于农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山羊价格时涨时跌,波动幅度较大,而且养殖户还要承担生产过程中巨大的疫病风险,养殖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特别是现在畜禽病种增多,使疫情暴发的风险性增大,养殖户养殖风险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羊养殖业发展
4.1提高养户文化水平,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改变养殖观念
劳动者素质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养殖人员的观念、意识、养殖技术决定山羊养殖方式与养殖水平,人是山羊养殖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首先要通过职业学校、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发放图书资料等方式,提高养殖户养殖技术,转变养殖人员思想观念,用市场观念、经济理念经营管理羊群。
4.2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加强管理
(1)改变传统的自然放牧养殖方式,提高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循环、生态养殖业,重视养殖业品种资源保护,推行“种草养畜—畜粪产沼气——沼渣还田”的循环利用生态养殖模式。同时,大力发展草地养殖业,加强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坚持“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进,生态优生”的原则。
(2)转变“羊的饲料是草、不需饲喂精料或配合料,养羊要多放牧、少放牧就死羊”的错误养殖观念。提高认识,相信科学,改单一自然放牧为分群舍饲加合群放牧的科学养殖方式养殖山羊。
(3)进行羊舍改造,使羊舍符合基本要求,在现有的地方传统羊舍基础上,设计安装料水槽、防寒保暖设施等,使羊舍符合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并对养殖户加强畜禽粪尿管理的宣传培训,改变疫病预防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4.3加强山羊品种改良,科学选种、配种,防止山羊品种老化
加大山羊品种改良的投入,从外地引入适宜本地的优质种羊,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实行公羊异地调配使用,在县内乡(镇)之间各山羊养殖户中调配合格的种公羊使用,避免近亲繁殖,在选种时进行科学选种,选择体型匀称、大小适中、被毛乌黑、发育良好、品种特征明显的羊只作为种羊;多选择双羔母羊生产的羔养培育种羊,可多产双羔,提高羊群品质
4.4加大防疫设施投入,加强防疫知识宣传
要加大防疫检疫工作的投入,主要是配备必需的防疫检疫设施设备,添置防护和交通工具,适当提高村防疫人员待遇,要加强《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与养殖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形成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4.5加强市场保障体系建设,加强防疫,降低养殖风险
要建立保护养殖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养殖户利益。要大力发展羊肉深加工企业,并协调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实行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养殖效益。要加强养殖协会建设,通过协会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实现养殖户与市场有效对接,规避养殖市场风险。要构建市场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建立畜禽产品交易市场,为养殖户搭建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加强羊群防疫注射,降低养殖风险。
[1]于振洋.科学养羊入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毛文星,苏效良,张兴文.黑山羊产业化开发的对策与相干问题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8,28(6):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