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产蛋下降综合征防治

2016-04-06 00:22:25张华强
兽医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综合症产蛋率腺病毒

张华强

(利辛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安徽利辛 236700)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防治

张华强

(利辛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安徽利辛 236700)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是一种由腺病毒引发的鸡传染性疾病,其可造成母鸡产蛋率明显下降和畸形蛋等情况,该病毒多为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一旦发生,将严重威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本文将通过对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分析,为其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流行病学

0 引言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自1976年被发现以后,目前在世界各国均有流行。其是一种由腺病毒所引发的病毒性传染病。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对于鸡蛋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蛋鸡养殖模式已经由传统散养发展成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一旦发生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将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及流行特点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egg drop syndrome1976,EDS-76)也被称为减蛋综合征,是由禽类腺病毒所引起的一类传染病[1]。本病病毒属于腺病毒Ⅲ群,无囊膜,可在鸡、鸭的胚成纤维细胞上进行生长繁殖,也可在鸭胚或鸭胚肾细胞和鸡胚肝细胞上进行生长繁殖,尤其在鸭胚上上肢最为良好,可导致鸭胚死亡。本病毒在哺乳动物的细胞内不能生长。同时,该病毒还能够凝集在火鸡、鹅以及鸽子的红细胞内。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多为垂直传播[2],直接由胚胎感染给雏鸡,当鸡群的产蛋率达到50%左右时,母鸡开始排毒并迅速进行传播,虽然各个年龄段的鸡均可感染,但以25-35周龄的产蛋鸡最为易感。该病毒也可水平传播,多通过被污染的蛋盘、粪便、注射器、饮用水等进行传播,此类传播速度较慢且呈现间断性。采用笼养的蛋鸡传播速度要快于平养鸡,而肉鸡、重型鸡的传播率也要快于产白皮蛋的鸡。

本病病毒对于热度的抵抗能力较强,被加热到56℃时仍可存活3h左右,加热到60℃需30min以上才杀灭病毒活性,70℃连续加热20min时,才可达到完全灭活。该病毒可在常温条件下存活6个月以上。

2 症状

鸡被感染后初期无明显的症状,少量鸡可出现轻微腹泻,神情呆滞,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所产蛋色泽消失,随后产蛋率大幅下降,所产蛋呈现薄壳、软壳或无壳、畸形等情况。所产蛋蛋壳表面粗糙,沉积大量的灰白色或黄灰色的粉末状物质,呈现水样蛋白。通常情况下,蛋壳无异常的种蛋通常受精率和孵化率不会发生异常。

该病病程可持续4~10周左右,产蛋率下降幅度可达10~40%,发病后期产蛋率逐渐回升。少部分蛋鸡雏鸡感染病毒后,可造成其开产期延迟。

3 病理剖检

受感染鸡病理变化较为轻微、可见其肝脏、脾脏肿胀,卵巢和子宫萎缩变小,卵泡软化并伴有出血,输卵管和子宫黏膜等部位可见明显的出血和卡他性炎症,部分病鸡的输卵管和子宫黏膜出现水肿,子宫腔内可见白色渗出物或者干酪样的物质,个别病鸡可见卵黄性腹膜炎。病鸡其他内脏组织无明显的病理性变化。

4 诊断

由于该病初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因此在诊断时需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初步判断,根据其产蛋下降的持续时间来判断其与新城疫或者其他流感的区别。当产蛋鸡群的产蛋率突然下降,同时大量出血薄壳蛋、无壳蛋或者畸形蛋时,结合鸡群的年龄、发病前后的产蛋量以及病理抽检结果,进行初步诊断。

进一步诊断时,则需进行实验室诊断。鸡在感染EDS76以后,其可快速产生高效价抗体,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即可完成对其的诊断,如HI效价比达到1:8以上时,可诊断该鸡被感染。

5 防治措施

由于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在发病后,主要采用预抗生素、微生物以及其他矿物质等进行辅助治疗。因此对于该病应以预防为主。

5.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对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及时清扫鸡舍室内外的粪便和异物,并集中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饲喂工具要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饲喂过道要定期使用4%的火碱溶液进行消毒,定期鸡舍内带鸡进行氯制剂喷雾消毒,消毒剂种类需经常更换,避免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严禁无关人员和外来车辆进而到养殖区域,以免将病毒带入养殖场。严禁由疫情地区引进种蛋或者引种以及采购饲料,如需引种则要尽量选择无本病发生地区的养殖场。种鸡引进后需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并抽样进行实验室检验,确定无疫情后方可混群饲养。定期对病鸡和残鸡进行无害化淘汰处理。

5.2 加强环境管理

在秋冬季节,需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并做好鸡舍的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的氨气含量不超过15mg/L,氯化氢不超过10mg/ L。日常要保持充足的光照,每天的光照时间不少于14h,光照强度应在20lx以上。夏季温度过高时,要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实施物理降温。每日给予鸡群充足、干净的饮用水,严禁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日粮配备应保证蛋白质和能量、矿物质水平的平衡。

5.3 药物预防

定期在鸡群的日常饮用水中按照2万:1水药比例添加新霉素,在饲料中按照25:1料药的比例加入增蛋散或者金蟾毒败等药物,连续给药7d后,停药3d,然后将给药量减半后再次给药7d,同时全群补充维生素,以增强鸡体的免疫力。加快病鸡的恢复。

5.4 免疫接种

在母鸡4~10周龄,应肌肉或者皮下注射EDS-76油佐剂灭火苗,0.5ml/只,至开产前的3周再次注射相同剂量的灭活秒1次。

5.5 中医抗病毒干预治疗

对于已经发病的病鸡,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给予其抗病毒治疗。可采用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清热、抗病毒作用的中药,配合应用黄芪、党参、枸杞子等制成的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中药口服液。或者采用刺五加、当归等中药拌料投喂,配合喹诺酮类抗生素和电解多维饮水,可有效的增加鸡抵抗力,促进其早日康复。

6 结束语

针对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及时做好饲养消毒工作,以降低其发病率,提高养殖水平,为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1] 张晖.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防治体会[J].养殖技术顾问,2012,(7):105.

[2] 杨辉,栗海东,李敏娜,等.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流行特点及防治策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5-6):137.

[3] 郭海军,闫兴禄,钟小平,等.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5-6):154.

猜你喜欢
综合症产蛋率腺病毒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2:14
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关注夹腿综合症
某部腺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分析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提高蛋鸡产蛋率妙招
载EPO腺病毒的PLGA纳米纤维支架在体内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
浅谈蛋鸡产蛋率骤然下降原因和防治措施及饲养管理要点
高温高湿季节应对蛋鸡产蛋率下降的措施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