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黑暗三联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2016-04-06 00:28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性别差异

朱 远 征

(郑州大学 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00)



大学生“黑暗三联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朱 远 征

(郑州大学 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黑暗三联征”,即三种黑暗的人格特质,包括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黑暗三联征”调查量表(DD)对4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马基雅维利、精神病态、自恋、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男生马基雅维利、精神病态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自恋、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女生马基雅维利与生活满意度负相关,男生自恋与生活满意度正相关;性别对自恋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黑暗三联征;生活满意度;性别差异

“黑暗三联征”(dark triad, DT)是指由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亚临床精神病态三种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黑暗人格特质组成的人格特质群[1]。该特质群与“大五人格”等所谓“光明”人格形成对照。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是权术与谋略的代名词,在中国俗称“权谋倾向”。其标志性行为是愤世嫉俗、无视道德、冷酷无情、擅长欺骗与操纵。自恋者主要表现为自我吹捧、追求权力地位、虚荣和自我优越感。而精神病态被视为一种亚临床变量,包括初级精神病态和次级精神病态,主要表现为低移情,喜欢冒险和刺激,并具有反社会行为。

有研究表明,“黑暗三联征”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一般为男性高于女性。且高马基雅维利个体生活满意度较低[2],次级精神病态与生活满意度负相关[3],自恋个体的工作满意度也较低。“黑暗三联征”个体常表现为焦虑、神经质、低宜人性、低责任心和低外向性,还与内心的不和谐有关。人格特质会影响人对自我和生活质量的评价,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对生活满意度和“黑暗三联征”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郑州某高校内抽取大二和大三学生共431名被试,平均年龄19.9岁,女生241名,男生190名。发放有效问卷为431份。

1.2研究工具

1.2.1“黑暗三联征”调查量表(DD)

采用耿耀国等[4]修订的含12条目DD量表,马基雅维利、精神病态和自恋分别对应4个条目。量表采用完全不同意(1)到完全同意(7)七级评分,计算各因子分和总分,高分代表某种黑暗特质。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5,其中马基雅维利α=0.844,精神病态α=0.705,自恋α=0.808。

1.2.2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

采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5],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7级,得分越高表明生活满意度越高。中文版信度为0.833。

2研究结果

2.1性别差异

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来验证各变量的性别差异(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马基雅维利、精神病态、自恋、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马基雅维利、精神病态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自恋、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男生。

表1

“黑暗三联征”和生活满意度的性别差异

***p<.001

2.2“黑暗三联征”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为了了解性别在“黑暗三联征”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影响,分为男女两组分别做相关分析。女生马基雅维利得分与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男生自恋水平可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女生马基雅维利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越低,男生自恋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见表2)。

表2

男女生“黑暗三联征”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p<.05

2.3回归分析

以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先把年龄作为控制变量放入模型中(模型1),接着增加四个预测变量: 性别、马基雅维利、精神病态和自恋(模型2),最后增加马基雅维利×性别、精神病态×性别和自恋×性别三个预测变量(模型3)。从表3可见,模型1中,年龄解释生活满意度总变异的1.0%,不显著。模型2 对生活满意度总变异解释增加4.8%,非常显著;自恋和性别效应显著,马基雅维利和精神病态效应不显著。在模型3中,交互作用共同能解释生活满意度总变异的3.2%,非常显著,其中自恋×性别交互作用显著。自恋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跟女生比,男生这种关系较强。

表3

分层回归预测生活满意度

*p<.05**p<.01***p<.001

3讨论

3.1大学生的黑暗人格特质及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马基雅维利、精神病态、自恋都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马基雅维利、精神病态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这与Chabrol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6]。这两种特质为强调竞争力、个人主义以及事业成功的社会氛围所推崇,对男性来说更有吸引力。而且男性对抬高自己以说明自己优于竞争者的策略使用比女性要多。女生的自恋得分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可能原因是女生的竞争压力比男生小,所以更懂得享受生活。

3.2生活满意度与“黑暗三联征”的关系

大学生的人格相对成熟,而且生活没有太大的压力和起伏,但在面临负性事件时仍然不能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女生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是如今社会男性人口数增加,男性自我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他们生活满意度下降。

研究结果表明,女生马基雅维利水平与生活满意度负相关,可能的解释是女生在实施操纵欺骗策略时,内心会感到不安,而相比之下男生会冷酷麻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男生自恋水平与生活满意度正相关,且回归分析中自恋与性别交互作用显著,高自恋的男生会提高生活满意度,而且这种效应比女生强。这是由于高自恋者的自我吹捧和自我优越感会增加男生奋斗的动力,还能弥补挫折状态下的不安,这可能是由自恋男生脆弱的高自尊决定的[7]。一方面自恋者自信、乐观、情绪稳定;另一方面,其自尊虽然较高,但是脆弱、不稳定,常常需要来自别人的接纳与赞许从而肯定自身价值。另一种可能解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恋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女生的自恋水平和生活满意度虽然都高于男生,但男生生活满意度的改变主要是由自恋水平的改变决定的,所以仍然认为男生的自我认同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意义。

最初“黑暗三联征”被认为是“黑暗”人格整体,包含低宜人性、低移情、高冲动、剥削他人等。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自恋者仍然存在一些优点,如自恋与开放性和外向性正相关,自恋者成功的短期求偶策略等。本研究探究了影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充分证明了自恋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活满意度存在积极影响。鉴于这种影响在男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无论是从自身还是教学出发,对男生鼓励赞美,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欣赏和优越感,从而达到提高生活满意度的效果。

4不足和展望

当然,这项研究仍有一些局限,首先,被试选用的是大学生群体,结果不适用于所有“黑暗三联征”特质的群体;另外,“黑暗三联征”测量采用的是12题的DD量表,虽然简单便捷,但却不包含马基雅维利、精神病态和自恋各自的子维度。未来可以采用较长版本的SD3量表或分别对三者进行研究;最后,研究中没有探究“黑暗三联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

参考文献:

[1]耿耀国,杨楠,张魁.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267—270.

[2]Láng, A., & Birkás, B.. Machiavellianism and perceived family functioning in adolescence[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4,63(3):69—74.

[3]Ali, F., & Chamorro-Premuzic, T.. The dark side of love and life satisfaction: associations with intimate relationships, psychopathy and machiavellianism[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0,48(2):228—233.

[4]耿耀国,孙群博,黄婧宜,朱远征,韩晓红. 黑暗十二条与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两种黑暗三联征测量工具中文版的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246—250.

[5]Diener E, Emmons RA, Larsen RJ, Griffin S..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5,49(1):71—75.

[6]Chabrol, H., Leeuwen, N. V., Rodgers, R., & Séjourné, N.. Contributions of psychopathic, narcissistic, machiavellian, and sad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to juvenile delinquency[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9,47(7):734—739.

[7]Rauthmann, J. F.. Towards multifaceted machiavellianism: content, factorial,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a german machiavellianism scale[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2,52(3):345—351.

责任编辑:卢宏业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1-0064-03

作者简介:朱远征(1990—),女,河南禹州人,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

收稿日期:2015-11-11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1.027

猜你喜欢
生活满意度性别差异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关于性别差异研究的几个理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