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宝:让《跑驴》跑到罗马尼亚

2016-04-06 03:17礼人
乡音 2016年1期
关键词:秧歌柱子国宝

文/礼人



周国宝:让《跑驴》跑到罗马尼亚

文/礼人

河北政协人物谱

〔编者按〕从2010年庆祝河北省政协成立60周年起,本刊几年间连载了自省政协1950年成立以来最具代表性的几十名委员的业绩,受到广大读者欢迎。2015年是省政协成立65周年,为了彰显广大委员在革命战争年代,或和平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的卓越贡献,本刊继续展现了不同时期各界省政协委员的风范。2016年接续刊登,以飨读者。

周国宝(1905- 1989),生于河北昌黎县,著名地秧歌艺人。10岁学习地秧歌,㧟、妞、丑行诸行俱佳。他和其弟周国珍及张谦将传统秧歌出子“跑驴”《傻柱子接媳妇》创新为“跑驴”《喜回娘家》,在国内外赛事中获大奖,遂有“南京到北京,扑蝶、跑驴、花鼓灯”之美誉。曾任50年代初建于省会保定的河北省艺术学校教师、河北省歌舞剧院编导,中国舞协会员、河北省舞协常务理事,出席全国第三次文代会。第三届河北省政协委员。

十岁与地秧歌结缘

现在逢年过节,常见民间花会中有高跷、旱船、跑驴(一般为女性携驴道具),红火热闹,那只是一种游艺形式;而昌黎地秧歌却是一种舞蹈,还是河北民间三大舞种之一(另两种是井陉拉花和南皮落子)。它流传于秦皇岛、唐山一带农村,兴起于元代。第一代艺人晚清时的昌黎人王作云将这种民间舞蹈首创“秧歌戏”,第二代秧歌艺人创造了“出子秧歌”。地秧歌主要伴奏乐器是大杆唢呐,表演火爆、风趣,深受冀东民众喜爱。2006年,地秧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国宝生长在昌黎县西关一个秧歌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及家族中的其他人,均擅长扭地秧歌。他自幼受到地秧歌的影响和熏陶,从十岁左右就学习秧歌,还能下场表演,乡人都说他是一棵好苗子。

16岁时,周国宝拜当地秧歌艺人聂国合为师,学㧟(彩婆)、妞、丑诸行当,每个行当都学得惟妙惟肖,成为远近闻名的地秧歌高手。尤其是,作为地秧歌丑角必有的扇花,他练得更加精彩、俏丽而花样翻新,师父辈的人对他夸奖有加。至民国年间,周国宝和周国珍、鲁风春、张谦成为第三代秧歌艺人,并把地秧歌表演推向一个高峰,周国宝的演技世称“周派”。

地秧歌跑驴

他编创的《跑驴》走向世界

艺术贵在创新,地秧歌也不例外。周国宝从事地秧歌表演70多年,无论是舞蹈词汇,还是人物塑造,多有创新;而其创新,随着广大农村艺人翻身得解放,更体现出时代精神。

地秧歌中原有一个传统的出子节目《傻柱子接媳妇》,表现的是傻柱子(丑扮)从岳母家接回媳妇,媳妇骑着驴(道具驴),傻柱子赶着驴,在路上用舞蹈语汇表演的故事。这个节目已传演多年,风趣幽默,深受观众欢迎。周国宝演这个节目(扮丑角傻柱子)也有多年实战,他感到,新中国新生活,节目表演上也应推陈出新。

于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年近半百的周国宝与弟弟周国珍及张谦,在昌黎县和唐山专区文化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将地秧歌出子节目《傻柱子接媳妇》,创新出了农民翻身得解放、过上新生活的跑驴《喜回娘家》,并在国内、国外一炮打响,节目名称也定为《跑驴》。

《跑驴》节目笔者当年没有看过,20世纪70年代末,周国宝的传人携《跑驴》来石家庄演出,才一睹其风采,令人眼界大开。节目中有媳妇、丈夫和农民三人。开始时,丈夫赶着驴,媳妇骑在驴上(当然是道具驴),走在鸟语花香的田间小道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溢于言表;可没走多久,驴过小河时陷入泥潭,急坏了媳妇,愁坏了丈夫,怎么轰,怎么拽,驴也起不来;这时,来了一位村民,帮助丈夫抬石填土,费了好大劲才把驴拽上来……这一系列动作,巧妙运用地秧歌特有的动律——扬、蹲、跺、盘、摆、颤,并伴以唢呐吹奏的秧歌曲牌【大姑娘爱】【句句双】【满堂红】等,整个剧情时而舒缓,时而火爆,时时扣紧观众心弦。知情人告谓:周国宝当年扮的就是节目中的“丈夫”一角,原为丑扮,他改为俊扮——一位风华正茂的农村青年。

笔者当时看着舞台上的《跑驴》,思绪不由回溯到二十五六年前:当年,周国宝的一出《跑驴》,对他本人,对河北,对祖国的传统艺术,带来多少光耀……

1953年3月,我省在省会保定举办民间艺术会演,选出《跑驴》等4个节目,并代表华北代表团参加4月在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一举夺魁。全国会演结束后,《跑驴》等4个节目,又应邀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欢迎苏联驻中国大使库兹涅佐夫。对于这次演出,周国宝此后多次提及,感怀不已,他说,没想到一个农民艺人能进中南海为国际友人演出,更没想到的是在观众席里见到了刘少

猜你喜欢
秧歌柱子国宝
城里有朋友
“国宝”竞拍会
希腊遗址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观察:长廊和柱子
漫话国宝
昌黎地秧歌
富平村里唱秧歌
卖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