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蒋向利
探索高校转型发展之路 助力实现教育强国梦想
——访黄淮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谭贞
◎本刊记者 蒋向利
作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近年来黄淮学院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牢牢把握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核心任务,转观念、抓改革、强建设、调结构、搭平台、破难题,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办学道路,初步形成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特征的转型发展模式。目前,黄淮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黄淮学院为什么能够在众多同类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典型代表?黄淮学院在办学理念、具体举措和经验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黄淮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谭贞教授。
记 者:请问黄淮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是怎样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谭 贞:学校以建设“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应用技术大学为办学定位,以培养“就业有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主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己任,面向中原经济区,立足驻马店,辐射全中国。
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面对 “历史短、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的现实条件,学校不等不靠,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蓄了较强的发展后劲,并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比如,率先探索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发展之路,转型发展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全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数量和教育质量位居河南省第一方阵,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亮点;积极调整专业布局,稳步推进专业改造,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的格局初步形成,6大专业集群特色和优势日益彰显;以“五个融入”和“四创”为主要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早、效果好,“1+N”创客空间集群迅速壮大,并成功获批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三个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网络体系;应用技术大学理论研究走在全国前列,为学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部分研究成果被教育部有关政策性文件吸收和采纳;作为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常设论坛的承办单位,2014年和2015年,学校已连续承办了两届论坛,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2014年以来,国内外有396所高校、5000多人次来校考察交流。可以说,发展提速、优势叠加,是黄淮学院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和基本面。
记 者: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随着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业界学界纷纷响应,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作为河南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典型代表,请问黄淮学院在推进“双创”工作方面有哪些优势和特点?
谭 贞:“双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黄淮学院在推进“双创”方面具有许多优势,比如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创新创业团队、产学研一体的专业产业链、各种创新创业技术研发及基金支撑平台和实训平台、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管理制度等,这一切都为黄淮学院“双创”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教学是孕育创新创业教育果实的土壤,黄淮学院在推进“双创”工作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通过“五个融入”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创新创业“埋种子、长枝芽”的过程。
“五个融入”的教学模式:一是融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开展“培养方案+创新创业”实践。学校围绕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让企业全程参与,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其中,认证规划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学时、学分,形成“3+1”、“2+1+1”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学生不但可以休学创业,而且可以利用其中的“1”学年,实习实践、创新创业。二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开展“课程教学+创新创业”实践。学校按照“注重实践、加强选修、专业发展、突出创新、强化创业”的思路,开设了通识课、选修课、专业课等课程。通识课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创新创意基础》、《大学生职业规划》、《创业基础》3门公共必修课。选修课方面,开设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商务礼仪》等15门创新创业选修课程,以及KAB、SYB系列创业培训课程,学生参加一门创新创业选修课或培训课,考核合格可获2学分。专业课方面,采用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头脑风暴、沙盘模拟等教学方法,推行“教学做研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逐步渗透创新与创业的理念与方法。每门课程还开设了“创新前沿”、“创业漫谈”2个专题研讨课时,基于课程专业探讨创新创业。三是融入学科专业建设,开展“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实践。2015年初,根据专业建设基础和学生近年来的创新创业成果,学校择优遴选了“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建筑学”5个专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建设示范点,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四是融入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学校2006年制定实施《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其中专题设置了“职业素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3个实践模块。《方案》要求学生修满创新创业实践3个规定学分,方可毕业。学生进行项目开发、发明创造、获得专利、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自主创业均可获得相应学分。通过讲座、竞赛、实践等平台,营造了学校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文化。五是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开展“学生工作+创新创业”实践。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等学生日常管理和发展评价考核中,学校也具体量化了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评价标准,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使创新创业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
记 者:从初创时期的“黄淮创客空间”到现在国字头的“黄淮众创空间”,黄淮学院打造出一个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让一个又一个年轻人更好地开启他们的创业故事、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请问谭校长,黄淮学院在推进创新创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谭 贞:黄淮学院坚持以创新创业为驱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在坚持“五个融入”之外,又多措并举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生态。
一是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学校整合分散在教务、学生、创业园、就业、团委等部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职能,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专门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有关政策的制定、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以及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工作。
二是搭建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学校建设了河南省高校中首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通过“学校搭台、企业入驻、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模式,打造了实践创新、实习实训、科研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新创业岗位1000多个。依托创新创业园建立“黄淮众创空间”,学校强力打造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1”的校级综合性“众创空间”,形成了辐射全校、涵盖多个专业的综合性“众创空间”。各院系也分别成立了“梦工场”、“网商园”等80多个院系“N”个小型创客空间,形成了以“黄淮众创空间”为引领、院系“微创空间”为主体的“1+N”创客空间集群。
三是建设双师双能型创新创业师资团队。通过专业课教师创新创业轮训计划、创新创业骨干师资培养计划、“双聘双百双师”工程,培养教师创新创业能力。依托校内师资力量并引进社会企业精英,组建双师双能型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并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教师依托专业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创办实体企业。
四是以“三项计划”引领创新创业实践。按照“在学习中启发,在启发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成业”的思路,实施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行动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等3个专项扶持计划。按照学校、院系两级项目立项制,构建了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以“项目+团队”为形式的创新创业模式。学校不断加大“三个计划”资金投入,每项计划每年投入60万元专项经费,扶持学生创新创业落地结果。近3年来,黄淮学院培养了“苹果皮520”系列产品发明者潘泳等一批青年创客代表,涌现出18位教师创新创业典型,催生出了漫聊神器、励志神器、防丢神器、光固化3D打印机等一批“黄淮创客”产品,孵化出了“微建筑”工作室、天易建筑艺术装饰有限公司、小卒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易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13个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其中小卒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易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成功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新四版挂牌上市。通过产教融合,学校把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创业优势,以创业带动高品质就业。根据《麦可思》调查,黄淮学院创业学生比例高于全国同类高校2.8个百分点。
记 者:深化教育改革、推进转型升级,无论对于人才培养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请问谭校长,黄淮学院在教育改革和转型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和实践?
谭 贞:作为驻马店市举全市之力创办的一所本科高校,黄淮学院围绕国家在河南省实施“三大战略规划”、“四个河南”建设的战略,牢牢把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转变办学思路,确立应用型办学定位;转变办学体制机制,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强力推进转型升级。
一是更新观念,破除转型思想桎梏。围绕把“黄淮学院办成一个什么样的本科院校”、“怎样建设这所本科院校”、“培养什么样的黄淮学生,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等关键性问题,从2010年起,学校持续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邀请境内外30多位知名专家来校专题指导,并派出200多位中层干部和一线教师到德国、英国、印度等国和台湾地区17所应用型高校进行考察培训,促进广大干部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使应用型本科办学的理念和定位成为师生推进学校战略转型的自觉行动。
二是顶层设计,规划转型发展路径。2010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就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和转型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系统规划,提出了“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办学”五大发展战略,明确了战略转型的行动计划;2013年9月,出台了《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及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方案》;2014年1月,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及现场观摩在黄淮学院召开,2月,学校制定了《中共黄淮学院委员会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精神,加快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的意见》,6月,学校各单位又制定了系统的《加快提升转型发展水平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转型发展;2015年12月,为落实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学校根据实际对《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及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方案》进行了修订。目前,全校对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思想高度统一、行动高度自觉。
三是加强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研究。学校成立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依托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整合校内资源,围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调研、系统研究,逐渐形成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创办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今后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四是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围绕河南省和驻马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按照“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思路,以“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为原则,与企业共同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建立校企互动专业建设机制,形成根据产业需求、企业需要、学校实际为依据的专业设置机制。目前,校企合作建设的专业已占到专业总数的80%以上。同时,学校重点建设了信息技术类、化学与生物工程类、机械电子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管理服务类6大专业集群,对接驻马店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建筑工程、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使专业群高度契合产业链和创新链。
五是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核心,构建了“产学研结合、教学做合一”的“双主体”培养模式。围绕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就业需要,坚持“一个核心、三个统筹”,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突出能力培养为核心,引入行业企业元素,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40%以上;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全面带动讨论式、启发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改革;按照“企业命题、协同完成、双师指导、市场检验”的原则,推进毕业设计改革,毕业设计选题来源行业企业一线的比例达到80%以上;校企联手在校内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梦工场、科技文化一条街,引企入校;同时学校与众多的河南地方企业以及省外的知名企业共建了128个实习实训基地,推进校企合作育人。
六是探索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治理结构。学校与191家政府部门、行业、企事业等单位共建了“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 打造了多主体合作、多团队协作、多模式运作的教育、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大平台;与阿里巴巴产业带共建了“驻马店电子商务学院”,与河南银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共建了“银泰汽车学院”,与全国化工行业50强企业昊华骏化有限公司共建了“骏化学院”,与达内集团共建了“黄淮达内数字艺术学院”,与河南省进口物资公共保税中心有限公司共建了“跨境电子商务学院”5个具有行业特色的二级学院,让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绩效评价等,初步形成政、校、企共同参与的合作治理机制。
七是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师资队伍“三大计划”(“双聘人才引入计划”、“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创新创意教育种子师资培训计划”)和“双师双聘双百工程”、“院企人才合作工程”,每年选派100名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选派2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到驻马店市直单位和县区挂职锻炼,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境)内外应用型高校参加创新创意种子培训,并聘请了200余名行业专才、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来校任教,初步形成了一支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具有工程实践背景和职业资格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为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八是校企校地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融入区域创新驱动体系,与国内外3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合作共建28个省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原高速、河南路通等合作共建了“河南省桥梁隧道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用友新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用友ERP技术创新中心”,与河南华鼎高分子合成树脂有限公司共建“河南省化工三废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河南银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黄淮能源技术创新研发中心”、与曙光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曙光云计算中心”等;与德国菲尼克斯集团共同投资1000万元合作共建“黄淮-菲尼克斯工业4.0智能教育工程实训中心”;由河南省置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黄淮学院投资2000万元共建的“黄淮置地建筑技术研发中心”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即将开工建设。借助这些协同创新平台,学校将加快形成“学科-平台-产业”三位一体的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先进应用技术转化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与河南华鼎高分子树脂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多功能橡胶助剂清洁生产工艺开发”、与天方药业集团合作项目“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生产状态监控装置研发”、与广源车辆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智能花生收获机研制与开发”3个项目被确定为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近3年,学校完成校企合作项目152项,实现成果转化121项,与企业共同申报并获授权国家专利198项。
九是推进开放合作,拓展转型空间。学校按照“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发展思路,与英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13所高校和台湾地区4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开办了12个本专科教育项目,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达到3800余人,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系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由外向内激活了学校的转型提升。
记 者:“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请问谭校长,针对国家教育战略举措,黄淮学院在“十三五”时期将从哪些工作着手去付诸实施?
谭 贞:站位“十三五”,黄淮学院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突出“一条主线”,即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提升,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 实现“三个提升”,即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应用型科研水平持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使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打造“五个示范基地”,即把学校打造成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政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孵化示范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际交流与合作示范基地。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我们将在以下5个方面着力开启新征程,助力实现教育强国梦想。
一是在创新内部治理结构上实现新突破。修订《黄淮学院章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化治理结构改革,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章程的核心内容,并对办学定位、发展路径、领导体制、办学机制、管理机制等予以明确。按照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的要求,着力建好行业二级学院,积极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来自政府、行业企业的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推进教育、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在推进应用学科专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突出应用,提高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符合度;集群发展,提高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依存度;培育特色,提升学校专业对地方产业的贡献度;提高质量,提升学校专业与人才的社会满意度;强化实践,提高课程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功能;开发资源,提高应用型课程对学生学习的满足程度;项目驱动,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战能力与职业经验;案例教学,提高理论教学的应用性与前沿性。
三是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争取应用型人才专项编制,积极引进博士、教授和高技能型人才,在引进领军人物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有计划选送教师定期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尽快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与科研水平;强化外聘教师的应用型导向,聘请行业专才、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来校任教,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加快教师国际化进程,提高教师的国际化和应用水平;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育一批协同创新教学与科研团队。
四是在推进科研转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应用性科研导向,确立服务地方(区域)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研定位;完善应用型科研激励机制,保障应用型科研转型提升;汇聚优质资源,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平台,打通校企横向合作渠道;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建立协同创新科技服务团队,提高服务地方(区域)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五是在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环境、基地和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通过争取国家专项支持、校企校地共建、社会引资等多种途径,加快实验实习实训设备更新升级,拓宽实验实习实训场地,优化实验实习实训环境,加大服务地方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科技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力度,扩大规模、提升层次,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