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能否解救灾难后的人心?—来自日本的实验
[沈一擎专栏]
日本一场实验证明:想要将身处灾难的人们从悲伤中解放出来,将希望和勇气传达给后人,艺术是一个良方
“与海共存”—这句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的复兴口号虽然简短,却反映了当地人对大海矛盾而复杂的心理。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中,海啸夺走了当地上千人的生命,同时也毁掉了大半个城镇。在大海的恩惠下生活了一代又一代的气仙沼人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被大海夺去亲人生命与住所的一天。矛盾的是,气仙沼的重建还得从渔业开始,被海啸毁掉的城镇,还得依靠大海来复兴。“与海共存”不仅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更是宿命。经过几年的灾后重建,气仙沼的居民们渐渐找回了正常的生活秩序,然而对震灾的恐惧却仍旧根植在他们心中。针对这个问题,大阪大学的社会学家稻场圭信准教授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法,那便是,“艺术与赈灾的结合”。
气仙沼市,一座小渔港城,地处偏远,仅拥有六万五千余人口,却支撑着日本渔业的一角。受千岛寒流的恩惠,这里不仅拥有全日本最大的秋刀鱼产量,同时也是全世界著名的金枪鱼、鱼翅产地。大部分人可能并不知道,气仙沼每年所产的鱼翅有八成会被运往中国大陆。
除了最传统的捕捞业,气仙沼还拥有各种海产品加工业,海鲜料理也颇有口碑,使得当地在旅游业上也拥有不错的收益。依海而生,这是当地人最朴实的想法。他们从祖辈起便从事着与渔业相关的事业,整个气仙沼都围绕着渔业发展,反过来说,如果渔业荒废,那也将是灭顶之灾。也正因如此,在他们看来,大海是自己生存的命脉所在。然而这种单纯的认识,已被残酷的海啸打得粉碎。
震后,流离失所的居民被转移到了集体住宅。在狭小而窒息的环境里,他们对海的恐惧感被再度放大。对气仙沼人来说,失去的不仅是生命和财产,还有面对大海的勇气。有些人在震后再也不愿意靠近海岸,甚至还有人举家迁移他地。意志消沉,人口流失,这一切都令饱受水害蹂躏的气仙沼雪上加霜。
“第十八共德丸”号,就算不知道这个名字,也有很多人在新闻照片里见过这艘船。震时,这艘长六十米、重三百三十吨的大型渔船被海啸像纸巾盒一样甩到了岸上。当地政府一度想将其作为震灾的纪念地标保留下来,然而2013年底,经过现地居民投票决议,这艘船还是被拆除了。反对者们的意见不外乎“太可怕”、“不需要这样的东西”、“看到了就心酸”。可是不到两年,当地居民们便对这个决定感到了后悔。
“那时候只想着去逃避,没有想过去面对”、“还是应该留下一点东西来的”、“要把面对大海的勇气和希望留给下一代”。居民们开始反省自己的怯弱,并寻找将热爱大海的传统和对过去气仙沼的回忆保留下来的方法。当地的NGO、NPO开始展开各种针对小学生的教育活动,希望通过增加海洋知识恢复孩子们对海的感情。政府更是花了大力将当地的传统祭典“港祭”复活,希望通过这个保佑出海平安、海产丰收的祭典日,让人们抛下对大海的恐惧,坚定与海共存的意志。
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水电交通尚未恢复的情况下,稻场教授便和他的团队自背行囊进入气仙沼灾区进行各种救援工作和考察。震灾之后,有大批学者赶到灾区进行采访和数据收集,然而真正为灾区的复兴做出贡献的人却并不在多数。甚至有个别人仅为了完成自己的论文,以一种往伤口上撒盐的形式去纠缠灾区居民。也正因为如此,学者在灾区并不是太受欢迎的角色。
稻场教授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此后数年内,他一直保持着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毫不忌讳当地民间的闭塞感,大胆地融入其中。每个月他都会造访受灾地,一边进行自己的社会研究,一边积极地参与地区重建活动并为解决当地的社会问题出谋划策。工作结束之后,他也不忘和当地人一起小酌。时日一久,就连当地居酒屋的老板都记住了这个来自大阪大学的学者。“学者并没什么特别的,不放低姿态以诚待人,就无法被人所接纳,我只是在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他如此自我评价,并始终秉持着谦虚谨慎的研究姿态。
身为社会学家,稻场教授一直站在学术的视点上观察着受灾地区的社会百态。在深入当地的过程中他发现,不仅是气仙沼市,日本东北三县在经历了震灾、海啸和核泄漏事件之后,已处于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气仙沼人想要鼓起勇气面对震灾,面对大海,将生的希望传达给后世,但心中仍存留着对灾难的深深恐惧。物质的匮乏终究会得到解决,但精神上的创伤却反而会因为物质的满足而重新浮上台面。
在稻场教授看来,气仙沼居民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净化(catharsis)。“净化”一词,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指的是悲剧中所包含的“通过唤起观者心中的怜悯与恐惧并使其精神得到解放与安慰”的效果。在心理学中,这个词也被用来泛指通过鉴赏音乐、艺术作品所得到的情绪释放和安慰效果。就在琢磨着如何实现这种“净化”的过程中,稻场教授的心中萌生了赈灾义演的构想。他打算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着手,将音乐、绘画、朗诵三者结合起来进行一次赈灾义演。音乐,是人类表达自己情绪最直接的手法之一。绘画,则能够将现实通过一种抽象的方式传达给观者。以音乐动之以情,以绘画晓之以理,而朗诵则能让当地居民也参与到演出中,给他们一个倾诉心声的机会。
他将这个设想向社会公开之后,得到了当地政府、居民自治会和各路艺术人士的广泛称赞和大力支持。也正是在这些力量的推动下,他所主导的“气仙沼镇魂曲计划2015(Requiem Project Kesennuma 2015)才得以从设想成为现实。
第一个响应的人,是日本著名作曲家上田益先生。早在七年前,上田益先生便为了悼念阪神大地震中的牺牲者而发起了“镇魂曲行动”。他将自己谱写的曲子,通过由受灾地居民组成的合唱团,以巡回演出的形式带到了日本各地。本次气仙沼赈灾义演的名义,其实也是借自他的活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他在第一时间奔赴仙台,组织当地的市民演出。在听说了义演的计划后,他马上表示参加并愿意无偿提供自己的团队以及名义。正是在他的慷慨相助下,义演计划才正式走上了轨道。
促使公演成功的另一位关键人物是来自民间的艺术家加川广重先生。东日本大地震之后,加川先生一直以个人的名义在灾区活动,并将灾区的景象留在画作上带到日本全国各地。他最拿手的是将景象通过巨大壁画的形式表达。在听说气仙沼义演的构想之后,他表示愿意无偿提供自己的画作以供展出。气仙沼义演中作为舞台背景展出的壁画《被白雪包覆着的受灾地》便出自他之手。这幅巨画由二十四块画板组成,描写了地震和海啸后化为一片狼藉的受灾地,以及包覆在废墟上的落雪。震区的凄惨,栩栩如生地被还原在画面上,义演会场的气氛也为之色彩大增。
气仙沼当地政府、居民自治体以及大阪大学未来共生课组积极参与了这次演出的筹备,可谓是典型的官、民、学一体的慈善活动。2015年8月5日,赈灾义演在气仙沼市民会馆如期举行。虽然当天是工作日,但会场里还是挤满了闻风而来的观众。这对一个人口五位数的小镇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景象。以加川先生的壁画为背景,演出在上田先生所率领的仙台志愿者乐团的合唱声中拉开了帷幕。随着演出进行,当地中小学生们也参加到了合唱队伍中。之后,气仙沼方言朗诵开始了。与此同时,舞台幻灯片开始展示地震前气仙沼的街景照片,这些照片来自当地居民的无偿提供,每一张照片都包含着对过去、对故人的深深思念。
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观众们潸然泪下,甚至泣不成声。震灾虽已远去,但心中的创伤却难以抚平。最后,演出在当地民众与合唱团的齐唱中结束,掌声雷鸣,经久不息,甚至还有观众大呼“安可”(注:要求再来一个的掌声、呼声)。感动之深,可见一斑。加川先生还和观众们约定,要以壁画的形式将“共德丸”复活在画纸上。稻场教授也感慨万分,演出比他预想的还要更加成功,艺术的力量不可小觑。“想要将当地人从悲伤中解放出来,不在逃避中让震灾的痛楚淹没自己,将希望和勇气传达给后人,艺术是一个良方。”他如此总结。
沈一擎,日本大阪大学人类科学研究科共生社会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