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创作的悲剧意识

2016-04-06 07:39王金华
青年文学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悲剧意识余华创作

摘 要:悲剧意识就是对现实悲剧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现实悲剧性的掌控。余华的创作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悲剧意识。在他的创作中,前期的小说主要是展现人类的罪恶和死亡等,后期的小说则主要是宣泄苦难,并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余华内心的憧憬和向往。本文从悲剧主题、悲剧人物、悲观主义三大方面对余华创作的悲剧意识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余华;创作;悲剧意识

作者简介:王金华(1957-),男,本科,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2

引言:

余华是当代文学界的典型代表,他的创作主要反映了人类生活的苦难,这也是他的创作之所以充满悲剧意识的关键因素,但也是他的作品的精髓和魅力所在。余华在创作前期,小说基本上是以暴力和死亡为主题的,而后期的小说则是大多反映人们的生活苦难,却又处处蕴含着人间温暖的。其实不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的小说创作,余华都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这也是成就余华在文学界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

一、悲剧主题

余华的许多创作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几乎都带有悲惨的命运,都需要接受生命的考验。其中《活着》是余华小说中悲剧主题的高潮,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忍受着悲苦,承受着身心伤害,最终走向了死亡。岁月和时间给了小说主人公残酷的人生,而读者在小说中也能感受到现实社会的痛苦。在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小人物,但是却有着巨大的能量,为了生活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却获得了微不可视的生存希望,进而经受了更加残忍的考验。在余华的创作中,读者几乎随处可见人生的苦难,故事中人物也一直重复在疲倦不堪的生活中,一直忍受着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无尽苦楚。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一部经典小说,主人公许三观为了解决家庭困难,解决物质生活,开始了卖血的历程,尽管他知道卖血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但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他只能频繁地卖血。在他所处的灾荒年代,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以及一乐的生命和二乐的未来,许三观只能放弃自己,以卖血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创作中,余华不加避讳地对生存危机进行了阐释,这主要是因为生存问题是人类得以延续生命的根本,也是可以切实感受苦难的主要部分。在余华的小说中,从最底层的生存,对人生的困难进行了明确的分析,并且进一步表明了活着的痛苦。并且这种苦难的存在将会一直延续到死亡,也就是只要活着就必须要面临生存的苦难。这就像是对人类原罪的反抗,让人类为了生存只能带着无法回避的痛苦。而这些无可避免的痛苦在余华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指责余华太过残忍,过于夸大描述痛苦和磨难,尽显苦难面前无能为力的渺小的人类,让人感到窒息。《兄弟》中的宋刚,在经历了失业之后,一直生存在痛苦的压抑下,慢慢遗失了一切,走向了死亡。余华似乎从来都不肯给他的主人公一个喘息的机会,也从来不肯让他们享受一点人间情感的温暖,而是残忍的设置了一系列紧凑的情节,一步步将主人公逼上绝路,他瓦解了人们活下去的自信,对抗苦难的自信,身心饱受摧残,对所谓的幸福进行了毫不保留地否决,这就注定了余华作品的悲剧意识。

二、悲剧人物

余华创作中的人物略显平面化,其中有些部分脱离了社会现实,反而有了一种虚拟感。《世事如烟》中的人物,余华用了数字进行代替,故事的情节也十分神秘复杂,这种描述手法使得故事情节看起来不够现实,读者无法切身地体验其中的情感。其中数字6在经受了父亲的无情抛弃之后,选择了自尽。余华使用数字代替人物的名字,让人物的命运悲剧中多出了一种超越感。余华在叙述故事时,并没有提到所谓的时间,更没有对人物进行具体的性格描写,读者所能体会到也只是人物命运的悲凉,但是也充满了对命运的不可反抗,结局明明早已注定了一切,就连人物的形象也被遮盖地不见天日,这可以说是一种很透彻的悲剧形象。《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部以少年成长经历为线索的小说,其中描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所涵盖的所有人生悲痛。余华使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对故事之间的连续性进行了切断和重接,使得小说中的人物丰富性和饱满性有所减弱。但是读者依旧能够在小说中看到人性的丑陋,没有人有资格获得幸福,只有悲痛。读者从中看到人物的变化发展,体会到了更多的悲剧。

面对悲剧,有的人选择对抗,有的人选择臣服,而在余华的作品中,人物设置的选择只有臣服,这是他们认为的生存守则,这也就进一步表明了想要摆脱悲剧是不可能的。余华作品中的人物几乎没有选择对抗的,他们一贯的人生态度就是忍受,宁可被生存中的种种困境所侵蚀也决不反抗。《十八岁出门远行》这部小说中,明确揭示了成人世界中的黑暗和残忍,还有《古典爱情》中生存欲望对人类梦想的肆虐和摧残,等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被动的,他们承受着命运带给他们的一切痛苦,却丝毫没有感觉。但是余华在后来的创作中,开始注重描述人们与解决现实的方式方法,至少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开端,证明人们开始懂得反抗。在小说《活着》中,福贵就是在命运的压抑中渐渐失去了对抗的信心,以至于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只是一味地默默忍受,这让读者感受到的就是向现实臣服的态度。余华在后期创作中的所谓的反抗更进一步体现了人物的懦弱,在坎坷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早已渐渐被打磨地失去了斗志,失去了反抗的意识,沦为了所谓的命运的阶下囚,悲剧自是无法避免。对抗精神一旦被换做妥协的姿态,那么痛苦就会无限地翻滚扩大,恶性循环,而人物的臣服姿态也注定了他们根本无法逃离悲剧的命运和结局。

三、悲观主义

在余华的创作中,读者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余华对悲观主义的疯狂追求和热忱,在创作过程中也始终坚持悲观思维,这就直接造就了人物形象的悲剧命运。余华的创作始终围绕着悲剧意识,以至于他在观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时候,也展现出了一种悲观意识,甚至将悲观主义推向了最高峰,主观创作的悲剧意识自然会影响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悲剧形态。余华对现实世界充满了怀疑,这使得他的创作自始至终都充斥着一种缺失,无法获得圆满。《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一篇温情小说,小说的结局也没有出现死亡。主人公许三观的豁达和包容之心让自己的生活具备了一定的喜剧色彩,而在结局时三个儿子的成长也让许三观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们生活在异常艰苦的年代,但是彼此依旧相互扶持,一乐对许三观的认同,让许三观十分感动,虽然这些感动不能改变现实社会的残忍。在这些感动和温暖的遮盖下,读者看到的是许三观只能以卖血解决家庭困境的残酷现实。许三观在饥荒中饱尝煎熬,在二乐的队长面前卑躬屈膝、自卑成性,在多次卖血经历中忍受着生命的肆意践踏,这一切都给了读者一种心灵上的重大打击,并且从中明白了些许的温暖是无法拯救这个悲剧世界的。

还有,悲观主义也体现在对欲望的阐释中,所谓欲望一直被视为是人性的原罪,也是悲剧的源头。在《兄弟》中,余华对现实世界的物欲横流进行了描述,也透彻地体现了迷失在欲望下的人类。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的是文革时期,第二部分则对近二十年的价值观变化进行了描述。文革时期,宋凡平拥抱了李兰,刘镇居民偷窥了林红,这些过失的行为都是性意识的影响造成的,而人的欲望在压抑下发生了变形。第二部分对李光头的情节描述,更加进一步体现了欲望的作祟,使得人类的价值观出现严重缺失,逐渐迷失在欲望之中,造就了悲剧结局,进而强化了余华作品中的悲观主义。

结语:

余华的创作几乎都是悲剧,从始至终几乎充满了绝望,而且他的小说更加倾向于使用语言游戏的方式给人一种感官上的刺激。余华一直保持着对抗丑恶、暴力的坚毅之心和勇气,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所以创作出来的小说只不过是鲜血淋漓的现实,却缺乏了一定的哲学思想,给读者带来的感悟和深刻感不足。虽然余华的创作中充满了人类的暴力和死亡等悲剧性的描述,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对人类的影响,甚至将这些残忍的现实归咎于命运和人类的无意识,所以他的悲剧意识可以说是一种艺术性的悲剧。

参考文献:

[1]钟海林.余华小说的风格转变[J].名作欣赏.2010(18).

[2]王侃.论余华小说的张力叙事[J].文艺争鸣.2008(08).

[3]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J].文艺争鸣.2000(01).

猜你喜欢
悲剧意识余华创作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墙之隔》创作谈
生命的映像
论童年经验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影响
海明威作品中悲剧式英雄主义解读
古典美学思想建构下的张爱玲批评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