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6-04-05 00:04张云云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爬山虎角度哥哥

张云云

观察是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作文成功的重要一步,在学生的观察习作中却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习作顺序混乱,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词不达意……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的习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要引导学生调动一切感官进行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获得全面的观察信息,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养成随时观察的好习惯。

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做事才有方向,不然像无头苍蝇那样乱撞,是不可能把事情做好的。引导学生观察也是一样的,每次在布置学生观察时我都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要怎么做。

比如:我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校园,我的观察要求是:仔细观察秋天校园里的植物有什么特点、人有什么变化;树与春、夏季相比较有什么变化;桂花开了,远看是什么样的,近看它的形状、颜色、大小、香味又有什么特点;花坛里的星星花有什么特点,人们为什么把它叫做星星花;小朋友们的衣着、活动有什么变化等,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学生明确了观察要求,在观察的时候,就观察得非常认真具体,并详细地做了记录,在回报观察结果时,就能有话可说。不然我们尽管每次都告诉学生,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到底什么才是事物的特点,在大脑里没有清晰的认识,观察起来就很盲目。

比如有个学生写我的哥哥的外貌时,就写我的哥哥有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两个耳朵,一张嘴巴。这是每个人都共同具有的,就没有写出哥哥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于是我就跟他说:“你写的哥哥和每个人都长的一样,这样别人就不知道你哥哥长什么样子,你要写出哥哥外貌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哥哥长得高不高,壮不壮,瓜子脸呢还是鹅蛋脸,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眼睛大不大,明亮吗?鼻子挺不挺?嘴巴大还是小?你要看仔细,这样才能写出哥哥的外貌特点。”学生明确了要求,又再次进行观察描写,这次这个学生这样写到:“我的哥哥高高的,瘦瘦的,一张尖尖的脸上长着一对单眼皮的小眼睛,总是骨碌碌地转,像只机灵的猴子。”你看这次就大不一样了。

二、要训练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三、四年级的孩子观察都是零散无序的,要求学生选定好观察目标后,要有顺序地观察。客观事物尽管是错综复杂的,但总有它的规律性。在空间上有远近大小之分,在时间上有先后迟早之别。那么,其观察方法就可采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把握事物的顺序。如写《我们的教室》,按照空间顺序,引导学生先外后里,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由上而下进行观察。又如写《我的学校》,就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实地观察,按照参观的顺序,从校门、操场、花坛、教学楼……,这样有序地进行观察,每处看到的景物我都进行有序地介绍,使这些景物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记叙起来就能做到言之有序。还比如写《校园里的棕榈树》我就让学生按照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先在远处整体观察树的外形,再走到树下仔细观察主干、树皮、叶子、花、果实的特点,看清楚每个部分的颜色、形状等,还引导他们在观察时充分发挥联想,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学生的这次作文写得很不错。

三、要求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因为如此,引导学生观察就不能有所限定,不同的事物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即便是同一个事物,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我们正是要鼓励学生在观察时学会变换角度,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除了要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还要变换观察点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联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此,观察一个人、一件物、一件事也如此。正因为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才会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由此而让学生在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的收获,这样才可以使他们的习作逐渐丰满起来,也不会因为长时间固定在一个观察点上,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联系。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多引导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整理好观察的顺序,才不至于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

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实物观察的指导,在教学中,我们更应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作者的观察方法,这也是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的最佳途径: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观察取得素材,从春、夏、秋、冬来描述小兴安岭不同的情景及其与在那里安居的动物之间的那份密不可分的感情。

如《爬山虎的脚》,处处体现了作者对爬山虎长时间的,不同角度的,不同层面的观察,才发现爬山虎的叶——“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叶尖一顺儿朝下……”。才发现爬山虎的脚——“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将不为人注意的爬山虎的脚描写得形象具体。

又如《观潮》,作者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观察了江潮的气势变化,又观察了观潮人群的情绪反应,把江潮写得有声有色,使读者如睹其景,如闻其声。

总之,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借助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外部特征的心理活动,目的是看清事物具体属性和总体属性,观察力是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体现。观察力为学生从事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奠定了基础,它好比一把金钥匙,可以开启学生智慧之锁,使之与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联系。而且,观察是学生的一种主动行为,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起来,对观察对象更深入细致地了解,这种主动探究的过程,能够使所获得的信息更容易作为长期记忆进行保存,这无疑也是学生积累起来的一笔财富。

猜你喜欢
爬山虎角度哥哥
爬山虎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爬山虎
爬山虎
角度不同
人啊
哥哥什么都知道
犀牛哥哥道歉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爬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