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声电影微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6-04-05 09:21张月琴夏雪
科技视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

张月琴 夏雪

【摘 要】微课教学是当下较为热点的研究领域,本文从信息加工理论入手分析了微课主题化、碎片化、泛在化的特点,基于第二语言习得规律讨论了英语微课教学的可能性,在对英文原声电影与微课平台的有效互通进行研讨的基础上,进而研究了微时代下英文原声电影微课教学模式构建。

【关键词】英文原声电影;微课;教学模式

【Abstract】Nowadays Micro Lecture is widely applied in teaching. This thesis analyses Micro Lectures characteristics of topicalization, fragmentation and ubiquitousness,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Micro Lecture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robes into its teaching model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English movies and Micro Lecture platform.

【Key words】English movies; Micro Lecture; Teaching model

“微课”(Micro lecture),是“微视频网络公开课”的简称,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San Juan College)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最早提出。戴维·彭罗斯认为,只要经过精心提炼,就可以将传统意义上的几十分钟乃至几个小时的课堂教学内容,浓缩成十几分钟的课程精华,制作成微型课堂视频。就某个重要的知识点而言,微课的教学效果完全可以取代常规的授课形式。我国“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究和运用始于2014年,国内的教学研究工作者认为,“微课”是一种新型的在线、网络、数字化的学习资源,主要为了解决某一知识难点或重点,在教学中以视频形式为载体,以学生“学”或者教师“教”为目的,制作的时长在10分钟左右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视频材料。微课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类型,就英语学习而言,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近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运用英文原声电影提高《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效果的研究工作,在微课为外语教学带来挑战和机遇的背景下,以英文原声电影经典片段为教学内容,以微课为服务手段和实施载体,推进英语教学的精细化设计,有着较强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价值。

1 “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三化”特点研究

当下,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微课”这一新的课程形式逐渐深入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微课之“微”,指的是作为一种符合新兴学习习惯的服务手段,其“主题化”、“碎片化”、“泛在化”的特点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

1.1 主题化

“教”与“学”是一个从教师的授课、到学生脑部内部知识加工的、有始有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源必须足够强烈,才能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环境接受刺激,进而将刺激信息有效地转变为神经信息。“微课”主要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来开展教学,它以教学视频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视频与课件等素材、教师课后进行的教学反思、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等一系列的教与学的活动,形成了一个“微型教学资源环境”。在微课的结构情景化、资源使用便捷化的环境系统中,因其教学内容主题较为突出、指向较为明确,学生在这种具体的、真实的、个性化的教与学情景下易获得“潜在知识”。

1.2 碎片化

知识信息具有非常短暂的记忆储存性,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知识的容量越小,在反应发生器中的损耗也越小。在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去接受资讯。所谓“碎片化学习”是指知识传授者有意识地将知识分割成一片一片、一点一滴,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微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围绕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进行,特别注重某个教学重点、难点与疑点,学习方式灵活度高、针对性强、吸收率高。再加上课程教学的资源容量较小,视频格式主要为MP4、WMV等师生较为常见的在线数码播放模式,整个教学时间为5~10分钟,学生使用自己的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等数码终端设备,就可以流畅地在线收看,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及移动远程听课。

1.3 泛在化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知识信息的加工和消化的过程,即信息经过学习者脑部复杂的加工活动后,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泛在化学习”指的是微课中,教师采取符合学习者心理的认知策略或习惯,将众多的知识点通过微课向学生予以呈现,真正做到“无时无刻地沟通”和“无处不在地学习”。随着高校“学分制”的真正实行,教学课程内的课时大多被削减,相当多的教师普遍感到时间紧、教学知识点多,根本无法完成预期教学任务。借助于微课形式,学生们可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随时调整微课内容,完全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和自助学习。“微课”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多模态地刺激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而且可以将以“信息传递”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转变成为“内化吸收”的自主学习模式。

2 以微课形式推进英语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1]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实施模式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微课的理论探究和实践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已逐步展开。

2.1 微课学习时间自由灵活,有效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的局限性

大学生学习以英语为代表的第二语言,仅局限或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语言习得归根到底是一整套的个人行为习惯。在移动设备普及的当今时代,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先天不足,微课恰恰能够很好地予以弥补。微课教学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和谐统一,学生可以在固定地点学习,如教室、图书馆或者宿舍寝室等,也能使用移动电子设备,通过在线收听观看、网络下载或硬盘存储等形式,对所学的单词词汇、语法知识等进行回顾练习。当然,他们还可以利用课余零散的空闲时间,对相关外国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扩充,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相关内容,真正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学习英语,摆脱了固定时间与地点的束缚。[2]

2.2 微课教学内容新颖多变,提供了语言学习丰富、优质的文化迁移

“文化迁移”指的是语言学习者需要很好地融入目的语社会,第二语言掌握是否成功,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学习者对目标语国家或社会文化的接受和趋同的程度。传统英语教学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必须要掌握复杂的语法、单词,极易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枯燥。微课这一新型的课程体系,形式上更加丰富新颖、灵活多变。教师在传授某些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时,可以采取多种综合表现形式,如电影或音乐片段、图片动漫、多媒体课件及视频音频剪辑等,让目的语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形成的文化差异融入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营造相对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2.3 微课主题突出、重点明确,扩大了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的反应存贮

“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指的是,学习者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完成的,如果学习者认为所学习的语言及其输入是“可理解的”,就会对语言习得产生积极作用。当然语言输入的“可理解的”影响因素很多,主题是否突出和重点是否明确是很重要的方面。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实施,往往针对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或内容开展,“小而精”的选题,有效地破解了英语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微课中被“碎化”、“片化”、“细化”了的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及其掌握,在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方面起到了特别大的影响作用。

3 英文原声电影与微课平台的有效互通性研究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作为西方生活的缩影,其多样化的题材、鲜活化的语言、逼真化的内容,结合以字幕、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播媒介于一体,真正地激发了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目前无论是教师或学生的个人配置,还是高校硬件的配备,都为英文原声电影与微课平台互通提供了必备的基础和条件。

3.1 微课平台能充分体现英文原声电影语言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英文原声电影具有生活化的语言、完整的故事情节、唯美的画面及悦耳的音乐,为英语视听说课堂提供了与现实生活几乎完全一致的真实语境。针对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局限性,微课基于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及微媒体,可以将英文原声电影的内容反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巧妙地应用电子网络信息技术嫁接,构成一个小的教学内容分支。音像结合的“微”教学手段,也会全面而真实地展示语言信息,对学生的语言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很大程度地增强。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一部英文原声电影以微课形式剪辑后,总能让人记住里面的经典台词,而且能够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3.2 英文原声电影的内容能够在微课平台得到随机随地的运用

电影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蕴含着文学、史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门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通过艺术手法的处理,电影还能创造出令人如梦如幻的影像文化。合理地选定一部适合外语教学的英文原声电影,并以微课形式进行文化信息地导入后,通过课前准备、课堂指导、课后强化等系列环节实施后,一方面,使学生在观看原声英语电影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至关重要的方面在于,其“随时”、“随地”和“随机”的作用得到了极大地发挥,也对学生视听说能力的提升带来较大推动作用。

3.3 英文原声电影与微课的良好契合为文化传递创建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文化是语言学习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不管是语言的习得还是语言的运用,在恰当的语境中最容易获得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原声电影具有其他信息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英文原声电影最大的优点在于,我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充分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或社会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另一方面,会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起英语思维的习惯。当英文原声电影与微课的结合成为一种语言教学手段,原声英语电影的播放,图像、声音、文字等形成一个立体的有机结合体,对于语言学习、知识丰富及提高人文素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4 微时代下英文原声电影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当前我国高校对微课教学理论研究还不多,成形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微乎其微,微课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将英文原声电影与微课教学有机结合,进而形成一个对大多数高校适用的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学研究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4.1 教学内容选取

近年来,国内英文原声电影教学主要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即学生自主进行听力的学习、将听说技能结合培训及课堂教学中融入听力训练等。不同的技能训练目标对于英文原声电影微课的教学内容选取要求也不尽相同。高校要建立一个主题微课资料库,便于学生对视听说内容的宏观把控,并不断更新充实这一主题微课资料库,保持时效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4.2 资源平台建设

微课不完全等同于学习资源,它是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既包括着按确定目标组织的教学内容,也包含按既定教学策略所设计开展的教学活动。[3]微课的教学结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主要包括微课资源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就教育和服务的功能而言,微课为英语学习提供支持与服务,利用独特的教学服务资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英文原声电影微课的资源平台建设,在内容上要针对性强,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容量要小;具体呈现形式上要尽可能简化;在控制上提倡普通学习者参与到课程内容设计中,允许学习者对资源进行完善与改进。

4.3 教学策略决定

英文原声电影微课的教学策略需要根据听、说、读、写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制定,要体现出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不同特点。教师在英语微课教学中,要兼顾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策略的安排。总的来说,微课一般不超过10分钟,因为研究表明,注意力有效持续10-15分钟左右。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缺少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和实时解答的机会。因此,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来诱发学习的思考,进而参与到学习问题的解决中来。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可以更多地展开引导式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对于文科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可更多安排互动和讨论;针对女生倾向于肢体手势语言学习策略,可以安排学生模仿微电影并进行表演,男生更多倾向于母语学习策略,可以在视频中加入幽默元素,适时添加中文释义。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2012.03.13.

[2]杜雪.浅议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4(29):204-206.

[3]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100-110.

[责任编辑:王楠]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