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万里,把邻家美食搬上网

2016-04-05 02:35尹洁
环球人物 2016年8期
关键词:环球厨房回家

尹洁

他创建的家厨共享平台“回家吃饭”,目前用户突破百万

2015年,唐万里在位于北京望京的办公室

唐万里,1983年生,湖南人。2006年至2012年供职于阿里巴巴,2014年创办北京加双筷子科技有限公司,其APP“回家吃饭”目前用户量过百万,成为国内最大的家庭厨房共享平台。

“我不是一个爱吃的人。”唐万里有点腼腆地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但他却打造了颇具知名度的美食共享平台“回家吃饭”。这款手机APP自从2014年10月上线以来,改变了不少人对于“点餐”的理解。

这是一个汇集了数千家私人厨房的O2O平台,会向用户推荐附近的家庭厨房,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订餐。在一线城市里,千篇一律的工作餐让很多人感到厌倦,唐万里则致力于挖掘小区里的民间美食达人,以外卖配送、上门自取等方式,为忙碌的上班族提供特色家常菜。

“我最大的特点是能坚持”

唐万里2006年进入阿里巴巴从事销售工作,最初曾连续3次考核不及格,业绩在全部门垫底,“每天低着头,灰溜溜地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但他对这份工作却很执着,因为“有说不清理由的热情”。

“我最大的特点是能坚持,就像播种一样,很多人撒了一把种子下去,短时间里没看到收获就离开了,但内心足够顽强的人,最后都会得到想要的,他们需要的只是时间。”唐万里对记者说。很快,他的潜力爆发出来,5年内晋升了3次,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区域经理之一。28岁时,他手下有100多人,每年完成1亿多销售额。“我的管理、执行、聚集人才的能力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2012年,唐万里回到湖南接手家族生意。两年后,他看到阿里前同事、好友程维创办的滴滴打车高速成长,也决定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在北上广深考察了一圈后,他感觉北京的人才集中程度更高,资源和氛围更好,当然竞争对手也最多。“我想,如果能在竞争最激烈的地方生存下来,那么在其他地方也肯定可以。”

2014年4月,唐万里来到北京,在滴滴总部的一张工位上坐了3个月,每天就是打电话、拉人。他最初想做一个运动方面的APP,让用户通过手机直接预约场馆。但当他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运动场馆后,却放弃了这个项目。“全北京只有300多个场馆,这个领域想象空间不大。”

那时住宿和出行的共享平台发展得正火,国外有Airbnb,国内有滴滴,唐万里沿着“衣食住行”的思路,很自然就想到了吃。他希望这个平台能有更多的人情味。“如果你上班到中午,有个邻居做好饭叫你去吃,你愿不愿意?我们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这个市场比较大,又能提高社会效率。”

用“爬楼梯”凝聚人心

决定转型时,公司账上只剩下1500元,更难的是找到愿意加盟的私人厨房。那是唐万里最艰难的时期,他称之为“破冰”。

“我们先选择了北京某地标区作为突破口,这里人口密集,年轻人多。但在发传单时我们总被当成骗子。市场上没有人做过类似的事,让别人相信你很难。”

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10月,“回家吃饭”终于有了第一个订单。“昌平一位服装设计师刚生完小孩,想开个家庭厨房,就在我们平台注册了,紧接着,第一个食客就下了单。”整个团队高兴得不得了,所有人都跑去和用户合影。但接下去,20个人在海淀驻扎了3个月,只找来3家厨房上线。

“这对团队造成了很大影响。这还是一个可行的模式吗?没有人告诉你如何走出困境。”唐万里说。为了鼓舞士气,他每天早晨7点带着团队爬20层楼梯上班。“这是无奈之举,因为面临太多困难,所有人包括我几乎失去精神支柱,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凝聚人心。”有些核心成员在这个阶段选择了离开。

2015年元旦,骨干们开了3天会,确立了3个不做:不做聚会、不做上门厨师、不做烘焙等小食品,继续坚持家厨模式。唐万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聚焦用户。

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井喷式的爆发。经过不断总结,团队开始在白领密集的写字楼进行攻坚。慢慢地,越来越多的私家厨房入驻平台,其中有全职主妇、前五星级酒店厨师、退休的大爷大妈……依靠口碑传播,用户像滚雪球一样增长。

整整10个月的破冰,让“回家吃饭”在北京站稳了脚跟。2015年8月,唐万里带领团队进入上海,只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北京市场半年才完成的任务,随后又进入深圳、广州、杭州。目前,“回家吃饭”的用户已经突破百万,并完成了数亿元融资。

创业的每一天都很紧张

《环球人物》:最初为什么选择发传单、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这样“原始”的方式?

唐万里:新事物诞生时总有个黑暗期,人们的接受意愿比较弱。但我觉得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面对面交流可能是很笨的手段,但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我建议团队成员要面对面接触潜在用户,传递我们的想法。我们前期的破冰完全依托于强有力的线下团队,后面的接受程度就越来越高了。

《环球人物》:O2O公司很容易陷入“只烧钱不赚钱”的黑洞,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唐万里:我觉得关键是看这钱花得是不是有价值。一些立足于分享经济的互联网产品确实能改善大家的生活,提高社会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为这种产品花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不值得。当然,这个公司最后不一定能成功,包括“回家吃饭”在内,因为成功与企业管理有关,但不能因此否定家厨共享的社会价值。

《环球人物》:如果投资热潮退去,不再有高额补贴,你们靠什么维持用户黏性?

唐万里:无论传统餐饮还是互联网餐饮,我觉得都是看三点:好吃的,安全的,便捷高效的。不管什么模式,做不到这三点用户都不会买单,更不要讲黏性。但只要这三点做到了,有没有钱都能往前发展。现在有观点认为创业寒冬即将到来,但我觉得只要对用户有价值,并没有什么可恐惧的。就算寒冬没有来,创业公司哪天舒服过?创业是件九死一生的事,每天都面临着死亡威胁。

《环球人物》:你对现在的状态满意吗?

唐万里:从开始创业那天起,我每天都很紧张,如履薄冰,而且好像越来越紧张了。团队越来越大、资本越来越多,同时你承担的责任、所做决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还是一家很小的创业公司,我每天都跟团队讲,我们永远都没有满足的那一刻。当你感到满足时,可能就是走下坡路的开始。必须一直处于那种敢打硬仗、打死仗、蒙眼狂奔的状态中才行。

《环球人物》:创业是条不归路吗?

唐万里:创业是一个马拉松,但每天都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累趴了,咬咬牙还要站起来,再摔倒、再起来,反反复复,直到爬到终点。很多人中途放弃了,最后剩下的就是胜利者。这个难度真的挺大的。不过还好,我乐在其中(笑)。虽然很辛苦,但有热情。有时这种热情是盲目的、无理由的,但确实每一天都有别人无法体会的乐趣。

猜你喜欢
环球厨房回家
回家的路(外一则)
环球·创意
环球·创意
1670天后,回家
萌萌兔在哪里
拥有这些厨房神物“小改造”也能翻身
环球一周民意调查话题榜(环球舆情)
我的厨房我做不了主
事件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