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生课外生活实践探究

2016-04-05 15:29杨霞
企业导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物理实验

杨霞

摘 要:如何提高听障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就成为了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切身体验,获得掌握知识的成就感。而这些在课堂的仅有四十分钟之内是不能得到的,这就需要在课外,学生的生活中,利用身边唾手可得的实验材料进行自主实验探究,真正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关键词:听障生;物理;课外实践;实验

在课外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作为课堂有限时间实验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助于培养听障生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建立听障生将物理课中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物理知识又源于生活的科学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学物理、爱物理、用物理的兴趣。

一、人耳怎样听到声音实验

首次给听障生上这节课的时候,既感到尴尬又感到惋惜,尴尬的是学生压根听不到声音,教师还一直在讲声音是如何产生,如何传播的,对于从未感知到自然界中存在声音的听障生来说,这无疑是在触痛他们的生理缺陷;惋惜的是自然界中的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学生都不能听到。为了激励学生,给学生讲述了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学生都很惊讶,完全听不到声音的人是怎么进行音乐创作的呢?听障生从未感受过音乐带来的神奇。接着向学生讲授了骨传导的原理,人耳的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产生的信号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接着,教师用牙咬住铅笔的一端另一端抵在桌面上,用手使劲的拍打桌面就这样做起了实验,对于健全人来说,做这个实验并不会有特别强烈的心灵触碰,因为仅凭耳朵就能听到声音了完全用不着使劲去拍打桌面,弄出那么大的动静。学生用半信半疑的眼神看着老师做这个实验。没想到的是在一次值班时竟然发现学生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模拟老师课堂实验,咬着筷子抵在餐桌上开始做起骨传导的实验,学生用牙齿咬着筷子一端,另一端抵在桌面上,另一名学生使劲拍打桌面,学生激动地跳起来,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用手语告诉老师“我听到声音了”学生一个个地都跟着做,有少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听到声音,感到很失望,经过思考、查阅资料和询问教师学生找到了答案,明白了原来是耳聋分为两种:一种是神经性耳聋,另一种是非神经性耳聋。非神经性耳聋可以用骨传导的的方式感知到声音而神经性耳聋却不能。

二、光沿直线传播实验

学生经历了上一次的骨传导实验后逐渐爱上了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学生学习光沿直线传播这节课后,仿照课本中的小孔成像的实验利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物品,学生都惊喜地发现在白纸上呈现出烛焰倒立的像,学生都惊讶的用手语相互述说着:这么小的孔,竟然能够呈现出烛焰的像,而且随着白纸板的移动可以调节出烛焰的像逐渐变得清晰。学生做这个实验时,可以边做边思考,有很多类似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仔细琢磨着做,以此来探究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

三、趣味实验

除了上述的两个实验外,学生还自主探究进行了新奇有趣、简单可行的课外物理小实验,例如:会吃鸡蛋的瓶子——压强相关实验

熟鸡蛋剥去蛋壳,将纸片撕成长条状,将纸条点燃后扔到瓶子中,等火熄灭,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如上图学生实验所示,学生都很惊讶,惊讶的同时也感到了疑惑,原本大大的鸡蛋是不能放入瓶里的,为什么鸡蛋就掉下去了呢?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学生打开课本翻到压强这一章,看看书,又上网查了查,终于知道了原理: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降低,瓶内的压强变小,瓶子外的压强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课外的、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不但可以激发听障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听障生的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听障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如此,课外的物理实验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通过以上生动且易操作的课外实验,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组织能力,科学思维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德高.青少年聋生的概念结构[z].2010-10-01

[2] 武瑛娟.中华青少年万事做(学习小博士)[z].2012-03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物理实验
只因是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