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义
换个思路如何?
□高明义
无题 佚名
由《小康》杂志社、清华大学等部门联合组织的调查显示,“2015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之“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食品安全连续第四年位居该项调查的榜首,成为国人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排列其后的分别是医疗改革、腐败现象、贫富差距、就业、房价、物价、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教育改革等问题。
这个排列顺序并不意外。从“利己”的角度考虑,老百姓关心的是更直接的切身利益。
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党和各级政府这些年做了很多工作,出台了许多法规、办法,监管部门也查处了一批批制售有害食品的黑心厂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份成绩与反腐成绩相比显得十分逊色,让人无心喝彩。每天,百姓仍在担心与无奈中选择食品,交谈中常常相互提醒什么不能买、什么不能吃。媒体报道中,有关专家介绍优劣食品辨识方法已成为新常态。
查处有害食品比查处腐败行为更有难度?显然不是。腐败行为多是少数人的暗箱操作,行为隐蔽,少有痕迹;而制售有害食品则是集体性参与、链条式经营、常态性发展,是公开的秘密。
那么,查处成效为啥相差悬殊?
有业内人士撰文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久治不愈,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投入不足,表现有三:一是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以哈尔滨市为例,目前区以下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人要负责监管几百家工商企业。在人力不足的条件下,监管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二是监管设备资金投入不足、更新不及时。检测设备的落后直接影响到监督检查的质量。三是专项检测检验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食品抽样检查次数减少,造成一些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笔者相信这位业内人士所说的情况是真实的,也相信进一步加大投入能增强市场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性。但问题是还需要加大多少投入,才能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呢?以人力不足为例,每人监管几百家工商企业确实力不从心,但还需要增加多少监管人员呢?再增加十倍、百倍,靠人海战术,挨家挨户死盯死守,效果当然会好一些,但庞大的专业监管队伍需要庞大的人员开支,政府财政是不是难以承受呢?设备资金和检测经费的投入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如果换一个思路,能不能走出两难困境呢?
结果有问题,方法一定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呢?
有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食药监局、卫生局、质监局、工商局、粮食局、畜牧局、农委等许多部门都有食品质量监管职能及相应队伍。这样的监管体制是不是把人财物投入“撒芝麻盐”了呢?各部门之间是不是存在人力资源和监管设备低水平的重复配置呢?监管工作中,各部门是不是有时相互观望甚至推诿扯皮呢?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么可不可以整合行政资源,收拢“五指”形成“拳”,集中力量办大事呢?
再有,有害食品之所以泛滥,关键是违法成本太低!被罚后重操旧业,套用一句广告语是“不到半年本儿就回来了”,起不到惩一儆百的作用。还有,如果能重奖举报者,从严查处,每一位消费者都可能成为恪尽职守的监督员,何劳专业人员四处奔波?
[编辑:高明义电子信箱:ddsh10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