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北国

2016-04-05 05:39柏立波任红禧
党的生活 2016年2期
关键词:种子园红豆杉红豆

□孙 凯 柏立波 本刊记者/任红禧 刘 然



“红豆”生北国

□孙凯柏立波本刊记者/任红禧刘然

人物档案:李希才,苇河林业局青山林木种子园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取得国家级科研成果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4项、厅局级科研成果9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距苇河林业局局址西南方向50公里,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作“红豆山”的小山。小山很不起眼,本没有名字,只因山上栽种的3000多株红豆杉而得名。

说起红豆杉,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珍稀树种,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活化石”。据说,一尊8年树龄的红豆杉盆景净化空气的功效相当于置身300余平方米的天然森林之中。而红豆杉的提取物紫杉醇,更是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抗癌“利器”。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紫杉醇的价格在10万美元以上。

其实,红豆山上起初并无红豆杉,如今之所以能成为东北最大的红豆杉人工无性繁育基地,有一个人功不可没。正是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红豆杉的无性繁殖成活率由40%左右提高到80%以上。这个人便是李希才。

当然,苇河人对李希才的敬重,不仅因为他的技术贡献,更因为他的为人。

“能在山沟里默默扎根几十年,本身就很了不起”

2015年年底一个飘雪的午后,我们见到了53岁的李希才。

他皮肤黝黑,穿着一件旧款棉服,看上去和普通的山里汉子并无二致,一点儿看不出这是一位荣誉满身的优秀科技人才。

坐在李希才的办公室里,尽管大家紧裹羽绒服,仍被冻得时不时跺跺脚。他不好意思地解释:“山上不供热,自己烧的暖气不太热乎。”

室内温度虽低,李希才却没耽误过一天工作。每天早上六点多,他便骑着电动摩托从七里外的家中出发,七点前准到办公室。即便雨雪天,即便节假日,他在家也待不住,“如果不去单位,总觉得心里有事儿”。赶上大雪天,他就坐立不安,背抄着手在屋里来回走,不时瞅瞅窗外,只要雪一小了,立马蹬上摩托进山。

自1983年从齐齐哈尔林业学校毕业分配到老家林口,在县林业局下属的一个林场当技术员,再到1995年被调至苇河林业局,他在山里已经待了30多年。

林木育种是份很枯燥的工作,成天跟山打交道,跟树打交道。对于李希才来说,这样的情形早已成为常态——早晨露水湿身,中午酷暑难当,傍晚蚊虫叮咬,风雨天被冻得直哆嗦……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李希才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红豆杉无性繁育的成活率,并将扦插技术成功推广。

山里看似清幽,但真要留下来工作、生活,用不了多久就会感到寂寞难熬。这些年,种子园来过不少人,可干不了几天便走了。除了做课题的大学师生每年来此小住几日外,就连林学专业的本科生都不愿到这儿工作。

用同事潘凤刚的话说:“能在山沟里扎根,本身就很了不起。”更何况,李希才还干出了成绩,让林区职工得到了实惠。

经济结构转型时期,为了帮助林区职工摸索致富门路,李希才的研究远不止红豆杉一个课题。

一次,黑龙江省林科院的专家来验收项目,居然有四个项目需要李希才答辩:榛子、红松坚果、河蟹、野鸭子。熟悉他的专家开玩笑说:“瞧瞧,这活儿都让你干杂了,动物、植物啥都整。”

在李希才的鼓励下,园区职工几乎家家栽植红豆杉、银中杨、云杉等经济效益好和药用价值高的苗木,很多人因此受益。

对此,职工杨文发深有感触。2010年之前,杨文发一直种地、栽培黑木耳,可退耕还林和天然林停伐之后,耕地少了,做培养基的木屑也少了,日子越来越窘迫,就连准备参加高考的女儿上补习班的钱都拿不出。正当致富无门的时候,李希才找到了杨文发,把自己研究的平欧大果榛子繁育技术传授给他。一年下来,杨文发简单算了笔账:2015年种了17亩大果榛子,收了3000斤果,按批发价一斤能卖20元;手里还有2万株苗木,每株能卖六七元。

“去北京领那么大一个奖,可他连件儿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女儿李孟君自打记事儿起,对父亲的印象就一个字——忙。

这些年,李希才把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他没时间陪家人,家里有事儿也不找他。“反正家里啥也指望不上他。”李孟君说。

李孟君在亚布力镇上高中期间,每逢月考、模拟考,其他同学的家长都会来探望,而李希才一次都没去过。即便女儿高考,李希才也照常在山里忙着他的育种实验。

2013年8月,李希才出差路过山东,当时已在淄博上班的李孟君刚生完孩子,听说爸爸来了,就打电话给他:“走到这儿了,就顺便过来看看外孙女呗。”好说歹说,他才转道去了女儿家,只待了一宿,便匆忙赶回单位。

后来,李孟君和爱人回到苇河工作,为了方便照顾年幼的孩子,就住在父母家。如今,李希才可爱的小外孙女已经两岁半了,她每次找姥爷玩,姥爷总是说:“我没时间啊。”

一次,李希才难得清闲,便对小外孙女说:“来,姥爷陪你玩儿。”孩子却奶声奶气地学着姥爷的样子,两手一摊说:“可是,我也没有时间。”

其实,女儿理解他,知道他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工作狂”,他心里头是装着家人的。

李孟君从小胃不好,李希才每次出门回来,包里装的都是给女儿买的药和补养品。前不久,李希才到哈尔滨开会,回来给小外孙女带了满满一兜子头花和棒棒糖。

除了女儿,妻子孟宪茹最了解他,也最能理解他。

李希才从小就没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他长大,所以他非常孝顺。自打四年前母亲去世后,每逢过节,少言寡语的李希才话就更少了,常常一个人抽着闷烟出神儿。

李希才工资微薄,家里日子过得清苦,但他安于清贫,吃穿上从不讲究。他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别致”的烟灰缸,那是他20年前喝水用的搪瓷缸,虽然掉了漆,但他舍不得扔,便留着当烟灰缸使。

2005年5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李希才要去北京领奖,上级通知要求“穿西服”。本是一件大喜事儿,却让李希才犯了愁。夫妻俩“研究”了一下午,最后决定由孟宪茹到妹夫家去借。借来一试,却穿不上。出门儿那天,李希才只得穿了一件自己觉得还算“体面”的夹克衫。最后还是送行的领导实在看不过去,给他买了一套西服。

“去北京领那么大一个奖,可他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磕碜,太难为情了……”这件10年前的“小事儿”,孟宪茹是笑着说的,可说着说着眼里却噙满了泪水。

“他就像红豆杉一样珍贵,是我们的镇园之宝、镇山之宝”

“嗨,但凡他动点儿歪心思,挣钱的道儿有的是。”朋友们都说,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凭他这些年的成果,私下找个公司搞合作也不是啥难事。

在外人看来,李希才繁育“经济苗木”的本事是可以“挣大钱”的,慕名求教的人络绎不绝,想“挖”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兄弟单位的领导几次要调他过去,并许以副局长的职务;一家种子园为了请他,不仅让他担任“一把手”,还答应解决一套住房;私下里找他合作的公司更多……可他始终不为所动。

李希才说,技术成果是同事们共同努力得来的,他不能拿大家的成绩去为自己谋好处。

日子再难,李希才没在单位报过一张饭票子、油票子、电话费票子,更没向单位提过个人“想法”。反倒是每年春节,他总惦记着为困难职工张罗过年物资。平日里,谁家有个难事儿,李希才也总是挂在心上。

2002年,职工鹿钦贵想搞苗木种植,可手头没钱。当时,李希才每月工资也就三四百块钱,但为了帮鹿钦贵脱贫,李希才借给他1000元。后来,鹿钦贵挣了一些钱,可正赶上孩子考到同济大学读书,一时还不上。钱虽没还,但只要鹿钦贵有困难,李希才还是一如既往地帮忙。直到前年鹿钦贵去世,钱也没能还上。每当有同事说起此事,李希才总是挥手示意“不要再提”。

李希才看起来不苟言笑,但内心很柔软。2010年,职工刘新军的妻子患病,需要做手术。听说医药费没着落,李希才和妻子商量后,把自家的积蓄全取了出来,又借了一些,凑了2万块钱给刘新军送去了。

刘新军的爱人现已康复,对当年的那份恩情念念不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这是救命,咱得记一辈子。”

正是冲着李希才的为人,青山林木种子园主任韩龙海才有了这样一番评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他就像生长在北国的红豆杉一样珍贵,是我们的镇园之宝,镇山之宝。”

[编辑:任红禧电子信箱:renhong.xi@163.com ]

猜你喜欢
种子园红豆杉红豆
落叶松种子园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红豆杉
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复壮技术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南方红豆杉濒危原因及保育技术
阮明舒的红豆杉王国
那年桃夭,红豆暗抛
TACE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对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研究
谁在千年前种下红豆
红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