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内蒙古五原县家畜改良工作站
肉牛前胃弛缓的诊治体会
王丽萍/内蒙古五原县家畜改良工作站
前胃弛缓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迟滞,菌群失调,瘤胃内产生大量腐解和酵解的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食欲和反刍减退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现象的一种疾病。该病是使役牛、奶牛、肉牛等多发的一种内科病,圈舍饲养的牛常发此病。笔者诊治了一例散养肉牛患该病的情况,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该牛昨天采食量减少的较多,有时不吃,不饮水,很少见到倒嚼,粪便少,较稀,曾口服链霉素、少量食盐和小苏打未见好转。
该牛精神萎靡,对外界条件反应迟钝,营养中等,排稀便,颜色较深,食欲减退,对精料无明显食欲,瘤胃蠕动音次数减少,肠音较弱,瓣胃蠕动音低沉,无心杂音,有时窦性心律不齐,呼吸音正常,触诊瘤胃内容物粘硬,有疼痛反应。体温39.0℃,心率70次/min,呼吸15次/min。
采集血液标本保存在使用EDTA盐抗凝血的采血管中带回实验室备检;瘤胃穿刺检验瘤胃液的pH为5;经直肠采集粪便,立即进行pH试纸检验值为6.5。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5.6×109/L,淋巴细胞比率25.4%,中间细胞比率2.1%,粒细胞比率72.5%,淋巴细胞3.7×109/L,中间细胞0.3×109/L,粒细胞10.4×109/L,红细胞总数7.54×1012/L,血红蛋白150 g/L。
2.血涂片。经瑞氏染色,镜检:未见血细胞异性。
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前胃弛缓。
1.治疗原则。改善饲养管理,增强神经体液调节机能,按照强脾、健胃、防腐、止酵、消导、强心、补液,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恢复瘤胃机能的综合性治疗措施。
2.治疗方法。
(1)首先绝食,待病牛恢复食欲、消化机能恢复正常3天后给予优质饲料,并逐渐增加至正常饲喂量。
(2)青霉素1 000万IU,0.9%氯化钠溶液500 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1次/d,连用3 d;50%葡萄糖溶液,维生素C 3 g,5%葡萄糖溶液500 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1次/d,连用3 d;10%氯化钠溶液200 ml, 1次/d,连用3 d;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 ml 1次/d,连用3 d。
(3)植物油1 000 ml,苦味酊30 ml,一次内服;第二天,植物油600 ml,苦味酊20 ml,一次内服;第三天,植物油300 ml,苦味酊10 ml,一次内服。
(4)碳酸氢钠50 g,一次内服。
(5)口服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党参100 g,白术75 g,茯苓75 g,炙甘草25 g,陈皮40 g,黄芪50 g,当归50 g,大枣200 g,经煎水去渣后内服,每天1剂,连用3剂。
一周后回访,该牛饮食欲、采食量、排粪量等已经恢复正常,饲喂量还有一天恢复正常,体温为38.3℃,未见其他疾病症状。
1.原因。该病例为急性型前胃弛缓,属于单纯性消化不良,引起该病原因大多是饲料变质,饲养管理不当,预防本病的发生着重在选择饲料的质量和饲养管理方法。一般不可突然变更饲料、任意增多精料。
2.诊断。急性型前胃弛缓通常只表现前胃蠕动机能降低,不伴随其他症状,甚至体温、脉搏、呼吸数在正常范围内,有的伴有轻度瘤胃扩张,成年牛很少出现腹痛症状,犊牛个别病例会出现反复起卧,踢腹等症状。实验室检验对诊断本病只起到辅助作用。诊断本病时一定要在详细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后尽早做出确诊。
3.治疗。恢复前胃运动机能和清除胃肠道内容物是治疗本病的最终目标。投服泻剂、抗酸制剂(碳酸氢钠)及注射钙制剂和高渗氯化钠溶液可以起到上述作用。治疗过程中要进行跟踪,防止急性病例转为慢性,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做到及时确诊,调整治疗方案,做到及时准确。
4.预后。一般急性型前胃弛缓,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经过综合治疗后可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