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灌洗联合臭氧局部注入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6-04-05 18:25:55张云锁彭金娟范丽莉聂志伟俞斌武王水肇毅
山东医药 2016年41期
关键词:脓腔哺乳期灌洗

张云锁,彭金娟,范丽莉,聂志伟,俞斌武,王水,肇毅

(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210029;2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穿刺灌洗联合臭氧局部注入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及安全性

张云锁1,2,彭金娟2,范丽莉2,聂志伟2,俞斌武2,王水1,肇毅1

(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210029;2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灌洗联合臭氧脓腔内注入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灌洗术联合臭氧脓腔注入治疗,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灌洗术联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未见复发。治愈时间、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评分、继续哺乳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满意度及脓腔直径≤3.0 cm的治愈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后两组血ALT、AST、Cr及PLT水平比较,P均>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灌洗联合臭氧脓腔内注入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乳腺脓肿;超声引导;穿刺灌洗;臭氧

急性乳腺炎为哺乳期女性的常见疾病,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多可痊愈,但乳腺脓肿则需外科干预治疗方可痊愈。目前对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治疗仍以切开引流为主[1],但为获得更好的美观效果和功能保留有多种治疗方式可选择,其中以超声引导下穿刺灌洗联合抗生素全身治疗效果更好,不但外观良好,无疤痕存在,而且保留了乳房哺乳功能。为进一步减少抗生素使用,减少相关的不良反应,减轻对产妇及婴幼儿的影响,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3年5月~2015年12月,我们开始试验治疗穿刺灌洗联合臭氧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探讨臭氧在哺乳期乳腺脓肿的实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乳腺外科门诊收治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已形成脓肿,超声测定为单发且脓腔最大径≤5.0 cm,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纳入两组,穿刺灌洗联合臭氧组为观察组,穿刺灌洗联合抗生素组为对照组。最终有完整随访记录观察组44例,年龄20~34(25.80±3.18)岁,脓肿直径2.1~5.0(3.56±0.85)cm,脓腔直径≤3.0 cm者17例;对照组47例,年龄20~34(25.62±3.18)岁,脓肿直径2.0~5.0(3.61±0.84)cm,脓腔直径≤3.0 cm者17例。排除标准:非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但局部皮肤已有破溃或有窦道形成;炎性包块尚未形成脓肿;全乳房性脓肿等过于复杂性脓肿;皮肤附属器官形成的脓肿;患者拒绝该治疗或中途退出。两组患者年龄、脓肿数目、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或健侧卧位,对乳腺进行全面超声扫描,标记脓肿的范围及拟行穿刺冲洗的进针点及方向;常规消毒,穿刺点用0.25%盐酸利多卡因溶液局部皮肤麻醉;在穿刺点与肿块区域表面粘贴透明贴膜,除去穿刺点对侧的贴膜覆盖物,然后掀起穿刺点处的贴膜;在透明贴膜上涂适量耦合剂,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针尖进入脓腔适当位置,先尽量抽尽脓液,然后用0.25%利多卡因溶液反复冲洗脓腔,直至冲洗液变淡红或乳汁样为止,腔内无絮状物及膜性分隔存在;根据脓腔大小抽取适量臭氧(意大利OZONLINE E-30型医用臭氧治疗仪,提供臭氧浓度26 mg/L),经胸腹穿刺针注入脓腔并维持适当压力3 min以上;穿刺结束后,取下贴膜,消毒,包扎。第1次穿刺后根据情况在第2或第3天重复上述治疗直至脓腔愈合。对照组治疗前先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头孢唑林钠2.0 g,2次/d)。对头孢菌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1.0 g,2次/d,静脉使用,再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连续2次细菌培养阴性后停用抗生素;之后穿刺灌洗步骤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①脓肿治愈时间:局部无红肿热痛及分泌物,超声检查脓腔完全愈合,局部无液性暗区为治愈。②疼痛程度: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数字化评估表法(NRS)[2]记录治疗疼痛程度,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③患者满意度:治愈后3个月根据温哥华瘢痕评价量表[3]调查患者满意度:0~5分为满意;6~10分为一般;11~15分为不满意;④病情复发:术后3~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不停止哺乳者随访整个哺乳期)。⑤继续哺乳率。⑥并发症。⑦安全性:记录治疗前后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用迈瑞BS-600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及BC-69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脓肿治愈时间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治愈时间分别为(12.32±2.321)、(12.96±2.074)d,两组比较,P>0.05。脓腔直径≤3.0cm时观察组、对照组的治愈时间分别为(10.18±1.334)、(11.53±1.663)d,两组比较,P<0.05;脓腔直径>3.0cm时观察组、对照组的治愈时间分别为(13.67±1.710)、(13.77±1.851)d,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过程中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疼痛评分均为1~3分,属于能忍受的轻微疼痛。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1.50±0.591)、(1.51±0.585)分,两组疼痛评分比较,P>0.05。

2.3 两组术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除短期内局部残留硬结外均无疤痕产生,外观良好,外观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为1~3(2.16±0.645)分,对照组为1~3(2.47±0.637)分,两组满意度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继续哺乳情况比较 两组中选择继续哺乳率分别为84.09%(37/44)、82.98%(39/47),不继续哺乳者系临近哺乳末期或产假结束等自身原因选择停止哺乳,无因治疗原因终止哺乳者。两组继续哺乳率比较,P>0.05。

2.5 两组乳腺脓肿愈合后复发情况比较 对选择终止哺乳者随访3个月,继续哺乳者随访至哺乳期期结束,两组均未见复发及瘘管、窦道形成等情况。

2.6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出血、血肿、乳瘘、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出现。

2.7 两组安全性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LT、AST、SCr及P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了保障全世界婴儿健康成长,全力向全世界推广母乳喂养,并推荐母乳喂养至2年[4]。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据文献报道,20%的哺乳期妇女曾患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其中5%~11%的患者炎症不能完全消散局限化形成乳腺脓肿[5,6]。为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和保留哺乳功能,近年来出现多种术式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如美容切口、负压引流、小切口置管、环乳晕切口、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7~11]等,临床疗效均优于传统的切开引流,其中超声引导下的穿刺灌洗联合抗生素治疗由于操作简单、创伤小、保护乳房的美观和功能等,推荐作为大部分乳腺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案[12]。然而,过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耐药性和双重感染的产生,甚至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近年来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细菌耐药明显升高[13]。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具有强氧化性,有强大的杀菌、抗炎、镇痛作用,在消除病原体后自我分解还原为分子氧和水,不产生任何残留和二次污染,具有安全、经济、有效、使用简便等特点。 临床已广泛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足、疼痛等疾病的治疗,并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哺乳期乳腺脓肿为局限化的乳腺化脓性炎症,其细菌产生的毒素使局部组织坏死,继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崩解形成脓细胞,并释放出蛋白水解酶使坏死组织混合变性乳汁形成脓液,大量炎性因子如5-HT、HA和PGE2等多种致痛物质在局部释放浸润,痛阈降低,疼痛敏感性增加,同时血管收缩,局部缺血、缺氧、渗出和水肿加重,血液循环受阻,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感染进一步加重。超声引导下的穿刺灌洗可有效减少脓腔内坏死物质、炎症因子及感染细菌[11]。联合使用臭氧,既杀灭了细菌,同时改善细胞功能和微循环,获得媲美抗生素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治愈时间、疼痛程度、外形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医用臭氧不仅可部分替代抗生素的杀菌,而且臭氧作用时产生的活性氧可增加局部氧供,促进创面愈合。脓腔直径≤3.0cm时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脓腔增大后需要增大臭氧用量及作用时间有关。

总之,超声引导下穿刺灌洗联合臭氧脓腔内注入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避免使用抗生素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无痛苦、起效快的优点。

[1] 陈孝平,王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3-254.

[2] Chen CM, Lin LZ, Zhang EX. Standardized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for cancer pain patients with 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 Chin J Integr Med, 2014,20(7):496-502.

[3] Khandelwal A, Yelvington M, Tang X, et al. Ablative 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burn scars in adult and pediatric patients: a single surgeon,s experience[J]. J Burn Care Res, 2014,12(6):187-190.

[4] Gartner LM, Morton J, Lawrence RA, et al. Breastfeeding and the Use of Human Milk[J]. Naylor AJ.Pediatrics 2012,129(3):827-841.

[5] Spencer JP. Management of mastitis in breastfeeding women[J]. Am Fam Physician, 2008,78(6):727-731.

[6] Christensen AF, AI Suliman N, Nielsen KR, et al. Ultrasound-guided drainage of breast abscesses:results in 15l patients[J]. Br J Radiol, 2005,78(927):186-188.

[7] 孙刚,明佳.美容切口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中的应用[ J/CD].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2):213-217.

[8] 张宏,李定文.乳晕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2,12(2):121-122.

[9] 刘健雄,陈德明,范海鹰,等.乳腺脓肿在彩色B超引导下小切口置管冲洗持续负压引流治疗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3-15.

[10] 刘小丰,胡海涛,张敏,等.环乳晕切口应用于乳腺脓肿引流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17(1):21-24.

[11] 张云锁,肇毅.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J/CD].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4,8(3):59-60.

[12] 张云锁,彭金娟,池华茂,等.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冲洗在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6,7(31):1541-1543.

[13] 刘敏,白洁,钟春常,等.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35(2):296-297.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保健课题资助项目(F201564);镇江市科技局科技计划资助项目(SH201466)。

肇毅(E-mail:doctorzhaoyi@sina.cn)

10.3969/j.issn.1002-266X.2016.41.029

R655.8

B

1002-266X(2016)41-0084-03

2016-07-01)

猜你喜欢
脓腔哺乳期灌洗
脊柱结核骨质破坏、脓腔MSCT、MRI特点与临床病程的关系研究
重庆医学(2023年24期)2024-01-08 09:21:48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医药前沿(2020年22期)2020-11-26 03:33:50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哺乳期乳房一个大,一个小怎么办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