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庆财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梁庆财
(黑龙江省红星农场畜牧科,黑龙江北安 164022)
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十分相似,哺乳仔猪一旦感染,症状明显,表现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呕吐多发生于哺乳和吃食之后,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人工接种仔猪后12~20h出现腹泻、呕吐于接种病毒后12~30h出现。腹水和运动僵硬见于接毒后20~30h,最晚见于90h。腹泻开始时排黄色粘稠便,以后变成水样便并混杂有黄白色的凝乳块,腹泻最严重时排出的粪便几乎全部为水份。呕吐、腹泻的同时患猪伴有精神沉郁、厌食、消瘦及衰竭。症状的轻重与年龄的大小有关,年龄越小,症状越重,一周以内的哺乳仔猪常于腹泻后2~4d内脱水死亡,死亡率为50%,仔猪出生后感染本病死亡率更高。断奶猪、育成猪症状较轻,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佳,腹泻可持续4~7d,逐渐恢复正常。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厌食。
猪;流行性腹泻;防治
潜伏期为1~2d,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腹泻,粪便呈黄色、灰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体重减轻,1~2周或更长时间后才能恢复到正常生长速度。新生猪腹泻严重,死亡率较高,可达100%;1~4周龄猪发病率高,可持续1~3d,死亡率低,约为7~15%;断乳仔猪死亡率很少超过50%;育肥猪或成年猪症状较轻,表现为减食、腹泻、消瘦,有时呕吐。哺乳母猪泌乳减少,一般经3~7d恢复,很少发生死亡。
病变局限于胃肠道,从胃到直肠以卡他性炎症为特征。胃内充满内容物,外观呈特征性弛缓,小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受损区绒毛长度从中等到严重变短,变短的绒毛呈融合状,带有发育不良的刷状缘。绒毛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心、肺、肾一般无明显病变。
加强营养,控制霉菌毒素中毒,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脱霉剂,同时加入高档维生素。提高温度,特别是配怀舍、产房、保育舍。大环境温度配怀舍不低于15℃、产房产前第一周为23℃、分娩第一周为25℃,以后每周降2℃,保育舍第一周28℃,以后每周降2℃,至22℃止;产房小环境温度用红外灯和电热板,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猪的饮水温度不低于20℃。将产前2周以上的母猪赶入产房,产房提前加温。定期做猪场保健,全场猪群每月一周同步保健,控制细菌性疾病的滋生。母猪分娩后的3d保健和对仔猪的3针保健,可选用高热金针先注射液,母猪产仔当天注射10~20ml/头,若有感染者,产后3d再注射10~20ml/头,仔猪3针保健即出生后的3d、7d、21d,分别肌注0.5ml、0.5ml、1ml。
目前常用的疫苗多为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二联苗,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三联苗。由于该类疫苗产生免疫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接种时间应尽量提前至每年的10月中旬左右。目前使用的疫苗多为20头份/瓶,断奶仔猪、架子猪和育肥猪每头注射一个剂量,生产母猪每头注射2个剂量,未断奶仔猪每头注射1个剂量,可产生3~5个月的免疫力,保护整个冬季免受腹泻病毒的侵害。同时应注意加强消毒,使用腾骏”复合醛”按1:500制浓度配制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止在疫苗未产生作用时即被感染。
对于正在发病的猪群用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疫苗、流行性腹泻疫苗在母猪产前5~6周和2~3周接种二次或一次,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缩短发病周期,明显减少或终止初生仔猪发病死亡。在该病控制后也应按免疫程序接种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二联疫苗、流行性腹泻疫苗。同时应做好场内的卫生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腹泻症状减轻后应由少到多逐渐恢复供料。
猪群中发现有病毒性腹泻发生时,应迅速采取防疫措施,加强消毒工作。给病猪饲喂易消化的饲料,多饮添加口服补液盐和多维素水。对1周龄以下的仔猪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注射阿莫西林、卡那霉素、丁胺卡那、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磺胺类针剂等,同时可添加黄芪多糖,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磺胺脒0.5~4g、小苏打1~4g、次硝酸钾1~5g,混合口服;还可用中药疗法,如用马齿草、积雪草、一点红各60g(新鲜全草),水煎服等。另外,用干扰素在交巢穴注射对该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对较严重的仔猪,可选用上述方案外,个别严重脱水的病猪应及时进行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输液或腹腔注射输液。
一旦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清除粪便及其污染的垫草,消毒被污染的环境和器物。在腹泻的最初24~72h,用葡萄糖盐溶液给病猪口服,对于防止脱水有一定的效果。适当给予止泻剂和降低肠蛹动药物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使用抗菌素可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平时注意消毒和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注意防寒保暖,但要防止猪舍潮湿闷热,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增强抗病力。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可有效的预防此病的发生。
[1] 李传凤,郭亚男,朱玉.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