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萍/木里藏族自治县农牧局
木里县玉米大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胡仁萍/木里藏族自治县农牧局
玉米是木里县主要的大春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7 000 hm2,占大春作物总面积的53%,产量占大春作物总产的63%,玉米生产直接影响木里县的粮食生产能力。玉米大叶斑病在木里俗称“火风”,是困扰木里县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的产量危害很大。
1.1 玉米大叶斑病的症状
玉米大叶斑病侵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多发生于生长中后期,以叶片受害最重。在田间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首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病斑大小不等,最大可达15 cm×20 cm×(1~2)cm,后期病斑常出现纵裂现象,多数病斑连片后,叶片变黄枯死。天气潮湿时,病斑的两面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有时在丝或颖苞上会产生灰黑霉层。
1.2 玉米大叶斑病源
玉米大斑病原菌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色孢科。分子孢子梗青褐色,分子孢子梭形,褐绿色。玉米大斑病菌在自然条件一般不产生有性世代,但在赛克培养基上培养21 d,可产生成熟的子囊壳。过熟子囊壳内,子囊孢子为纺锤形,直或略弯,褐色。放出的子囊孢常围有长管形的胶质薄鞘。危害玉米的为玉米专化型,菌落为灰色至白绿色,菌丝体繁茂。
1.3 玉米叶斑病的侵染循环
玉米大叶斑病的病原菌以其休眠菌丝体在病株残体内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来源。分生孢子还可在病株残体上越冬,这也是侵染来源之一。在田间侵入玉米植株后,经10~14 d便可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蔓延扩大。埋入田间土壤里的病株残体,有一部分原菌可以存活,玉米种子上也可能带有少量病原菌。
1.4 玉米大叶斑病的流行规律
玉米大叶斑病是流行性病害。其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不同密切相关外,还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尤以温度和湿度最为重要。一般玉米大叶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在20~28℃都可产生,发病温度在22℃以下。木里县玉米拔节至出穗期间,气温可满足其温度要求,一旦多雨多雾或连续阴雨,时阴时晴,平均温大于15℃,相对湿度大于60%,则病势迅速蔓延;而每周平均温小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时间持续一周以上则病害得到抑制。玉米出穗后,氮肥不足,则严重发病。晚播玉米生长发育迟,其生育中后期有较长时段处于雨季,有利于病害流行;连作地发病亦较重。
2.1 选用抗病品种
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目前木里县主推品种为振兴508、东单88,罗单7号,搭配蜀龙13号、云试5号等。
2.2 减少控制初侵染源
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株残体,消灭侵染来源。对收集的病株残体和收下的玉米秸秆饲用后形成的厩肥,出圈后分层加入磷肥、人粪尿,密封进行高温发酵堆沤熟化后施用,既增强土壤肥力,又减少侵染来源。清除田内病株残体后,结合进行秋翻深耕,也是增产防病的有效措施。
2.3 合理轮作
轮作亦是木里县防治大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埋在土壤里的病残组织上的大斑病菌,在次年春季仍有部分存活。在木里县二半山及以上地区采用玉米与马铃薯、豆类等作物轮作后,减少大斑病的侵染来源,减轻了大斑病的危害,同时又防治了玉米丝黑穗病。
2.4 增施肥料,加强管理
重施底肥,每公顷用农家肥37.5 t,苗期追肥150~375 kg;巧用攻苞肥,可以每公顷用300~600 kg玉米专用肥,大喇叭期施入。促进玉米中后期生长发育,增强植株抗病、耐病能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可在发病初期,剪除植株中下部近地部分早衰、染病的病叶,到田外统一集中处理,可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再侵染病菌。
2.5 采用宽窄行错窝种植
一般规格为(83.25+49.95)cm×(49.95~39.96)cm,每公顷植3万窝,每窝定苗2株,每公顷6万株以上。早熟种可达6.75万~7.50万株。并可在宽行套种大豆等矮秆固氮作物,增强地力。
2.6 适期播种
木里县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增加土地温度、湿度促进土壤养份转化的功效,可促进玉米植株早出苗,促进生长发育进程加快,减少玉米生长发育中后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的日数,避开利于病害蔓延的环境条件。一般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应在4月20日前播完。
2.7 药物防治
作好预测预报,及时用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40%异稻瘟净乳剂6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1 000倍液喷雾。在花丝抽出前施药,每隔1周喷1次,连续喷2~3次。
通过近20年的努力,木里县采取良种配套,增施肥料,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开展规范化宽窄行错窝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病情预测预报,采用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已基本控制了玉米大叶斑病在木里县的流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