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多型性及疾病防控

2016-04-05 07:24刘震宇
兽医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单克隆病毒性基因型

刘震宇

(山西省文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山西文水 032100)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多型性及疾病防控

刘震宇

(山西省文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山西文水 032100)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诱发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致病菌源,BVDV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根据病毒的基因组差异及其在细胞培养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将BVDV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和生物型。此病可经直接病毒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物质而流行,抑或有经胎盘垂直感染的可能。此病根据症状轻重,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总结这些年来此病的综合防治,务必做到:接种防疫疫苗,尝试用牛病毒性腹泻弱毒苗和灭活苗;健全生物安全体系,严格引种检疫;增强牛群免疫力,增强牛群运动量;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尽量回归生态养殖;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务必结合养殖实际而定。文章将对要点性知识做系统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腹泻;防治;病毒性

1 前言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诱发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致病菌源,此病世界范围内分布,各大养牛大国均有此病发病报道,给世界养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多型性

BVDV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根据病毒的基因组差异及其在细胞培养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将BVDV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和生物型。

病毒基因型是根据病毒某些特有的序列来进行划分,一般通过序列中最保守区域或者最不保守区域比较分析,理想的基因分型能够反映出病毒的抗原差异及地域差异,利于病毒的免疫学和流行病学研究。2002年,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正式将病毒的分类地位予以确定,分为两个基因型。二者核苷酸差异率在25%左右,BVDV1和BVDV2基因组的E2基因的N端氨基酸差异率在40%左右。目前,所有病毒株都根据其基因组的某个区段的不同归属为这两个型。BVDV1根据其基因组差异,病毒分离株又可分11个不同的基因亚型1a~k,主要的流行亚型是1a和1b,这两个基因亚型5′UTR差异率在10%左右,E2蛋白N端氨基酸差异率30%左右,二者有诸多的相似和不同。

两个基因型血清学反应存在差异,研究表明,针对BVDV OregonC24V株NS2-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够跟所有的BVDV发生反应100%(49/49),针对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变化较大,从而也说明E2蛋白的变异率较高。针对CSFVBaker A株Erns的单克隆抗体有63.3%(31/49)能与BVDV反应,而针对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几乎不跟BVDV毒株反应,为BVDV与CSFV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而且将几种不同的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可以建立CSFV滴度评价体系,为CSFV疫苗研制提供理论基础。针对BDV87/6 株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有53.1%(26/49)与BVDV反应,并且通过单克隆抗体可以区分两种基因型病毒株。

3 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及症状

3.1 流行

此病传染源为病畜和带菌畜,致病病毒的传播可经分泌物、排泄物等传播感染,甚至可经胎盘等垂直感染。排出的病毒污染土壤、水源、用具等,可间接传播感染。此病感染后,早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在1周。感染后2~3周,血清检疫显阳性。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早春及冬季较为多见。养殖密度大、饲喂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等养殖场,此病发病率更高些,而且多数与其他病毒呈混合感染。

3.2 症状

根据症状轻重,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

急性型病例,重度腹泻,粪便带血,严重脱水,体温骤升,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饮欲增多,眼结膜脓性分泌物,严重流涎,心跳加速,怀孕母畜流产。通常情况下,在发病后2周,致死。此病型临床易感性最大。

慢性型,多数为部分急性转变而来。病畜食欲废绝,极度消瘦。同时,伴发间歇性腹泻,体温变化较大。

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疾病防控

4.1 接种防疫疫苗

目前,牛病毒性腹泻弱毒苗和灭活苗,在此病防疫中已使用近30多年。这些年的实践证实,两种接种疫苗适用于抗原差异性小的毒株。一旦病毒发生变异,适用后效果不是很理想。鉴于此类疫苗防疫存在的缺陷,不少学者尝试多种途径研制更安全可靠的新型防疫疫苗。比如:重组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含多种抗原的传统疫苗等等。

4.2 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养殖猪场选址科学,务必远离人口密集地,远离其他养殖场。养殖场内规划,布局力求合理,生产区、生活区、消毒区等等,分离布局。严格引种检疫,避免引种带菌,而造成潜在的传播感染。

4.3 增强牛群免疫力

此病防治期间,尽量少用抗生素。此病防治中,大剂量用抗生素,往往破坏自体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影响肝肾功能,导致耐药性的增加,降低自身免疫抗体能力,诱发其他病毒侵入,而导致恶性循环。由此,此病防治提早日粮中用益生菌和免疫增强剂,能起到不错的防疫效果。同时,注意增强牛群运动量,适量运动更有利于牛体抗病体质的增强。

4.4 营造适应的生长环境

牛场条件允许的话,建议面积应开阔,尽量回归生态养殖。条件不允许的牛场,注意舍内通风管理,确保场内干燥卫生清洁。冬季注意防寒,夏季注意防暑。严格控制舍内温湿度,避免温度的骤然变化,而导致肠胃炎、感冒等代谢性疾病。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加强场地消毒卫生,根据疾病流行情况,调整消毒次数。通常情况下,每10d消毒1次。病情严重恶化时,酌情增加消毒次数。

4.5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在牛病毒性腹泻的预防中,弱毒苗、灭活苗、猪瘟兔化弱毒苗等等,均有很好的预控效果。但是,接种程序的制定,同样很重要和关键,甚至影响到免疫接种的效果。由此,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务必结合养殖实际而定。

[1] 苏伊拉其其格.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与鉴别诊断[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52.

[2] 徐海鹏.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3,(6):83-84.

[3] 杜忠,刘永伍.牛病毒性腹泻有效防治策略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J].当代畜牧,2015,(10Z):84-85.

猜你喜欢
单克隆病毒性基因型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TSH受体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因素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Ⅴ.表型选择与基因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