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钦
(牟定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牟定 675500)
牟定县羊痘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李世钦
(牟定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牟定 675500)
羊痘病是危害羊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流行规律复杂,传播速度快防治难度大。认真分析羊痘病的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是羊生产中防病技术的关键,是提高牟定县羊生产和优质肉羊的主要措施之一。
羊痘病病毒;流行特点;防治措施
1.1 羊痘病病毒
羊痘病是病毒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山羊、绵羊都易感染,羔羊感染发病后死亡率较高。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的结节性疹块病。羊痘病毒的基因组较大.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的基因组非常相似,但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交叉感染。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和全身性丘疹或结节为特征,生产中结合其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可做出诊断。治疗羊痘病毒无特效药,做好疫苗接种等防制措施很关键。
1.2 羊痘病流行特点
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在发病羊体温升高时,其血液中存有大量病毒,病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病源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工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及体外寄生虫都为传染媒介;绵羊中细毛羊比粗毛羊或土种羊易感染,病情严重;羔羊较成羊敏感,病死率高。气候寒冷、雨季、霜冻、枯草期和饲养管理因素都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的诱因。牟定县羊痘病发病已无明显的季节性,其中又以3~6月多发,成年且抵抗力低的发病羊死亡率也较高,给养羊户造成巨大损失。
1.3 羊痘病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4~12d,平均为6~8d。
病羊体温升高达41~42℃,结膜眼睑红肿,呼吸和脉搏加快,鼻流出黏液,食欲减退或丧失,弓背站立,经1~2d后发痘,痘疹多于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先出现红斑,后变成丘疹再逐渐形成水疱,最后变成脓疱,脓疱破溃后,若无继发感染逐渐干燥,形成痂皮,经2~3周痊愈。发生在舌和齿龈的痘疹往往形成溃疡。有的咽喉、支气管,肺脏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发生痘疹时,病羊因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败血症。有的病羊见痘疹内出血,呈黑色痘:还有的病例痘疹发生化脓和坏疽,形成深层溃疡,发出恶臭,常为恶性经过,病死率高达20~50%以上。
2.1 饲养管理问题
(1)养羊户多放牧饲养,管理粗放,不注意补充精料,羊体质弱,疫病抵抗力不高。
(2)羊圈舍不规范。农村很多养羊户饲养观念还停留在落后的老方法,圈舍封闭。
(3)圈内堆肥,卫生极差,不利于消毒。圈内堆肥产生的有害气体超标,羊呼吸系统疾病较多。
2.2 防疫方面的问题
(1)防疫意识淡薄,有侥幸心理,不注意平时的羊痘病疫苗预防注射。
(2)发病羊不隔离治疗,造成疫情扩散,增加损失。
(3)部分养羊户不知道羊痘病,发病后只知道治疗,延误处置,造成扩散或全群发病,死亡率增加,损失巨大。
2.3 消毒观念落后
无消毒设施,不注意平常消毒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2.4 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观念淡薄
病死畜尸体不深埋无害化处理,随意丢弃,被流浪犬或未拴养的犬只啃食后造成疫情扩散。
2.5 到疫区放牧、同群放牧或共用牧场造成疫情扩散和蔓延
2.6 引种不规范
(1)随意引种,外引种畜禽不报批,存在引种带来疫病的风险。
(2)畜禽及其产品流通频繁和复杂,检疫监管不到位,检疫手续不齐或引种不检疫的现象存在。
(3)部分群众外引羊群不了解当地羊病情况,不检验检疫,存在安全隐患。
羊痘病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注重“产、检、免、消”各环节工作,把疫病控制在不发或初发阶段,从以上分析中得出如下综合防治建议。
3.1 加强饲养管理
(1)放牧与补饲相结合,提高羊体抗病能力。
(2)进行圈舍改造;改老旧羊圈为标准化羊圈,利于卫生、消毒、通风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为羊生产创造一个舒适环境。
3.2 完善消毒设施和消毒制度
3.2.1 进出人员消毒:羊圈外设消毒室和消毒池,进出人员、车辆要进行消毒。
3.2.2 建立消毒制度:平常圈舍每周消毒一次,圈外环境和排污沟每半月或一个月消毒一次,每次消毒要干净彻底,不留死角。发病羊圈要先清理干净,彻底消毒,每天一次,坚持一周以上,消毒用两种以上消毒药,交替使用,防治病菌产生耐药性。
3.3 注重预防
(1)宣传普及羊病知识,让广大养羊户认识羊常见易发疫病,提高防疫意识。
(2)严禁到疫区放牧,有条件的实行封闭饲养。
(3)每年定期进行一次羊痘病免疫注射,注重新生羔羊和新补栏羊的补免,不能遗漏。
(4)发病羊群及早诊断,病羊隔离治疗,圈舍彻底消毒。尚未发病的羊群紧急免疫接种羊痘弱毒疫苗。
3.4 病死畜无害化处理
所有病死畜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不准随意丢弃,必须进行焚烧或深埋无害化处理,防治疫情扩散和蔓延。
3.5 加强疫情测报和检疫监管
(1)建议有关部门开展羊痘病监测预警预报工作,总结牟定县羊痘病发生规律,适时作出预警预报,指导养羊户做好羊痘病防治预防。
(2)加强外引种畜禽审批和流通环节监管工作,切断疫病通过引种或流通环节传播这一关口。
(3)从外地调购羊前要了解当地疫病情况,完善检验检疫手续,到达饲养地要隔离观察一个发病周期,并做好相关疫苗加强免疫1次。
3.6 治疗
对发病的羊群,在做好隔离、消毒、紧急免疫的同时做好病羊的隔离治疗。
(1)注射同源血清抗体:羊痘血抗,羊毒清等。期间不要使用磺胺类和酸碱溶液类药物。
(2)防治继发感染:注射青霉素或头孢等抗菌药物。
(3)用1%高锰酸钾液清洗患部,在病羊痘疹涂抹龙胆紫或碘甘油。
(4)中药黄连、黄柏、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等有抗病毒作用,可配伍使用。如黄连解毒散,清瘟败毒散等。
[1] 康文玉.羊痘病毒[D].云南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