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桑卓玛
(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草原工作站,青海治多 815499)
青海草原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南桑卓玛
(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草原工作站,青海治多 815499)
青海地区地理位置特殊,生态植被总体相对脆弱,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水土流失更是严重。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青海草原水土流失”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综合防治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为今后进一步预防青海草原的水土流失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青海草原;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对策
近些年来,青海草原地区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自然条件相对严酷,地质结构复杂,林草覆盖率低,水土流失的面积日趋增大。因此,了解青海草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特点,进而立足实际,做好综合防治刻不容缓。
青海草原水土流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水土流失的面积大,分布不仅广泛,而且极其不均匀,众所周知,有高海拔就会有冰冻,就会有侵蚀,有草场的退化,就会有风蚀。
其次就是可能产生影响的因子非常多,而且都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植被条件、地形条件、人类活动等都是能够对青海草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此,由于影响因子多,而且影响深度达,在因此在实际治理起来的时候难度比较大。
第三就是青海草原由于受到三大侵蚀类型,即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冰融侵蚀等交替出现,互相作用,最终为混合侵蚀以及水土流失灾害创造了条件。
最后就是青海草原地区本身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不仅仅气候寒冷,而且生态环境本身相对脆弱,可逆性较差,近些年来的人类活动更是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产生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不仅仅容易破坏地面的完整,导致地面的支离破碎,而且很容易导致土壤肥力的下降和草原的退化;另外,就是水土的流失会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会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会进一步加剧干旱的发展。因此,一定要立足青海草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多方面共同努力,切实做好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为此,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首先就是要树立先进的理念
要想真正做好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多方面共同努力,为真正做好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其次就是要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草地畜牧业的平衡发展体系
众所周知,对于青海草原地区来说,水、草和畜是草原生态环境的三大主要要素,通过平衡发展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循环与转化。从目前青海地区草原的实际情况来看,水-草-畜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要想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就要尽快实现上述三因素之间的平衡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在相对固定的水资源总量的条件下,加快发展灌溉草业,提升草原地区的生产能力,同时根据青海草原地区的实际承载能力,合理控制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努力实现草原与畜牧业的协调发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平衡体系不仅仅是发展的,而且也是动态的,只有不断做出合理调整,始终将其控制在最佳状态,才能真正发挥其对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效用。
第三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实现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提升
近些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充分意识到加快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虽然逐渐加大了水土治理的投资力度,但是,由于受到资金等诸多相关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笔者建议,尽快根据青海草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新型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尽快实现严格按照规划立项、按照项目管理、按照设计施工、按照标准严格验收的项目法人制度。
第四就是水土流失的治理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
近几年以来,一些专业的科研机构,立足于青海草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和特点展开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是却并没有全部转化为强大的实践工具,要么就是无法应用于水土的治理,要么就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价值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说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并不理想。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土流失治理的整体效果,笔者建议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规范,依托科研及技术部门,尽快实现科研与生产的一体化,充分利用已经成熟的水保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切实发挥科技的力量。另外,就是要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的科技推广队伍,为提升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最后就是要做好轮牧制
过度放牧也是导致青海草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畜牧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超出了草原的实际承载能力,往往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严重影响。为此,笔者建议最好是能实行轮牧制,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畜禽的实际数量和草原地区的实际产草量,将草原划分为若干个轮牧小区,采用分区采食的放牧方式,这样既能充分利用草原地区的良好资源,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因过度放牧而导致的水土流失。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青海草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并且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加以有效防治的话,势必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首先树立先进的理念,进而以此为指导,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切实做好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
[1] 张兴玲.浅析青海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9,(6):31-32.
[2] 刁治民,张文静.青海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青海草业,2002,11(4):24-27.
[3] 张超,王治国,纪强,等.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回顾与思考[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C]. 2007: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