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满,郑惠淑,王娜娜
音乐疗法及其在老年慢性疾病中的应用
苏金满,郑惠淑,王娜娜
音乐疗法;老年人;慢性疾病
老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活适应能力的减弱,年龄的增长以及退休、丧偶、和子女分居等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资料显示[1],老龄人口增加的同时,80%~90%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且常伴有焦虑、抑郁、恐慌等负面情绪。音乐疗法可以通过人的感情中枢的变化来引起生理、心理变化,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音乐疗法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能够影响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因此,适当有效的采取音乐疗法尤为重要。
1.1 音乐疗法的定义及形式音乐疗法简称音疗,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种途径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广义上,是把音乐广泛用于治疗、康复、教育、保健等活动中;狭义上,是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患者通过各种音乐,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2]。在音乐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确保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明亮柔和,选择患者所喜爱的音乐或者旋律。目前临床实践中多采用50~60 dB的舒缓、柔和、无歌词的乐曲,每分钟60~80拍的旋律[3]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临床上音乐疗法主要有三种形式:(1)主动表达法或称参与性方法,是患者通过唱歌、演奏乐器等音乐活动从而获得治疗保健的效果;(2)被动接受法或称感受性方法,是患者通过选择性地倾听、欣赏相关音乐获得治疗保健的效果;(3)音乐电疗,是将音乐与“电疗”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疗法,既有音乐心理的调节作用,又有音乐电流的刺激作用,音乐治疗与物理治疗的有机结合。
1.2 音乐疗法的作用和机制自20世纪40年代起,音乐就被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大量的研究表明[4],音乐疗法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心率,减轻患者的焦虑、烦躁和恐惧、敌对等情绪,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使用量,从而减轻对身体的损害,促进疾病的恢复。音乐对人体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物理作用。人体各种器官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振动频率,当人体患病时,各个器官的振动频率发生改变甚至互相产生干扰。而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声波振动,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振动频率,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因此,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选听相应的音乐,从而起到纠正器官振动频率的作用,并使各器官之间的振动频率协调一致,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二是心理效应。由于人体各种活动都受控于神经系统,因此患者的神经状态如何,对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妙的音乐通过人体大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调节作用,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人的情绪得到改善。同时,通过音乐对神经及神经体液的调节,能促进人体分泌出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及乙酰胆碱等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从而可以改善人体各种功能,如调整血液流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加强新陈代谢等。
2.1 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高血压病是世界最常见的一种终身性慢性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组织的生理或病理性异常,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集中在药物、运动和饮食三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日本和我国医学专家认为[5],药物治疗只能暂时降低血压而对高血压病本身没有益处,并且会产生不良反应;而非药物治疗可能给老年慢性高血压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因此,将非药物疗法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首选方法,尤其是音乐疗法被认为是高血压病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因长期服用药物及疾病的困扰,多数患者存在烦躁、焦虑、易怒等负性情绪。研究显示,实施音乐放松治疗能使高血压患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各种主诉症状明显减轻。同时可以为高血压病患者营造安宁、平和的治疗环境,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乐曲的选择应以“悦耳”为前提,一般忌用狂乱的、不和谐的以及消沉的曲调,可选择抒情、舒缓、优美的钢琴曲、小夜曲,民乐及模拟大自然中的鸟鸣虫叫声等,例如:巴赫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德彪西的《月光》、肖邦的《将E大调夜曲》、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和中国音乐《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也可让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曲目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一般以30 d为1个疗程,1次或2次/d,每次30 min为宜。老年人还可以在每晚就寝前收听30 min。通过音乐疗法,一方面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缓解血管的紧张度;同时还可使其心境平和,内分泌调节正常,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减少,体内环境达到稳定,心脏负荷降低,从而使其血压下降,达到一定的效果。
2.2 在糖尿病中的应用糖尿病(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的血糖增高导致大血管、微血管受损以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功能障碍。有报告显示[6],老年糖尿病患者中,85%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恰当的音乐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长期的抑郁情绪,改善老年慢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音乐治疗时可选择海顿的 《小夜曲》、马斯奈的 《黛依斯冥想曲》、舒曼的《梦幻曲》、圣一桑的《天鹅》和中国民乐《平湖秋月》《渔舟唱晚》等节奏平稳、柔慢、宽广的镇静性的音乐,每天早或晚30 min,音量控制在20~40 dB,以感觉到舒适、悦耳为度。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音乐治疗,采用聆听音乐为手段,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积极应对及缓和应激的反应,改善对疾病的感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增强信心,使患者自身生长激素—胰岛血糖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减少,从而利于血糖控制,促进康复,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2.3 在脑血管意外中的应用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给患者个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以及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极其重要。脑卒中患者常常表现为语言、运动、意识障碍及视觉异常、疼痛等症状,导致其沉默寡言、失落、失眠、悲观、抑郁、烦躁等较为复杂的情感障碍[7],甚至会引起自杀等严重的后果。音乐频率可以直接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肽缓解病情,改善脑瘫痪与肌肉萎缩,提高皮质神经的兴奋性,促进精神系统的修复能力。故此,在对脑卒中进行康复治疗训练的同时配合音乐治疗是非常有效的。音乐治疗时间一般为3~9个月,每次进行康复训练时利用立体循环播放,30 min为宜。在音曲上可选取一些节奏明快、活泼轻松的乐曲,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苏培的《轻骑兵序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和中国民乐《茉莉花》《步步高》等,还可以选用虫鸣鸟叫、潺潺流水声等优美的大自然音响,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在文字记忆和注意力方面起到积极的提高作用,并可减轻抑郁状态,有利用脑卒中的康复。
2.4 其他疾病中的应用老年人因机体功能的衰退,会出现一系列的长期慢性疾病,比如慢性关节炎、冠心病、脑动脉硬化、阿尔茨海默病、慢性胃病、癌症、失眠等。可以选择舒缓的音乐,比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苏培的《轻骑兵序曲》、肖邦的《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和中国民乐《江南好》、二胡独奏《光明行》《步步高》《花好月圆》等曲目,音乐治疗一般每次30 min为宜,不可超过1.5 h,也可根据老年患者的个人喜好播放音乐,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音乐能够通过旋律、节律、声调、音色等对人体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效应,在老年慢性疾病治疗中,采用适当的音乐进行调整,可以消除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因身心疲惫带来的郁闷、烦躁等负性情绪,让老年人在轻松愉悦地音乐欣赏中达到治疗疾病、调养身心的目的,并且能够推迟其大脑的衰老进程。因此,音乐疗法不仅是一种养生的好方法,还是当下治疗老年慢性疾病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手段。目前,音乐疗法在老年慢性疾病中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具体应用尚需进行规范和深入的探究。
[1]徐淑云.建立家庭式病房对老年患者住院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护理研究,2008,1(22):520.
[2]张友根,彭小芳.音乐疗法的研究现状和趋势[J].护理研究,2012,9(26):2401-2402.
[3]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best practice information sheet:Music as an intervention in hospitals[J].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2011,13(1):99-102.
[4]万永慧,毛宗福.音乐疗法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5A):1172-1175.
[5]熊卫平.浅谈音乐对健康促进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1):701-702.
[6]邓慧心,高广生,李智敏,等.接受式音乐疗法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3(上):1186.
[7]郑吉安,徐 莉.卒中后抑郁的非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4,3(23):107-109.
[2015-09-11收稿,2015-10-12修回]
[本文编辑:穆少杨]
R454.9:R592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4.021
266071山东青岛,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二科(苏金满,郑惠淑,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