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和932等12个家蚕原原种母蛾的产卵规律调查分析

2016-04-05 01:29范永慧杨大平黄有存欧秀华刘位芬杨继芬
中国蚕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皓月蚕种原种

范永慧 杨大平 黄有存 欧秀华 刘位芬 杨继芬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芙蓉和932等12个家蚕原原种母蛾的产卵规律调查分析

范永慧 杨大平 黄有存 欧秀华 刘位芬 杨继芬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家蚕母蛾产卵时间对产卵数量、蚕卵质量和蚕卵孵化整齐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母蛾产卵规律则是蚕种保护及蚕种人工孵化的重要依据。为了给蚕种繁育中母蛾投蛾、收蛾、蚕种保护和蚕种人工孵化处理等提供时间依据,对云南省目前生产上常用的两广二号、菁松×皓月和云蚕7×云蚕8等3对品种的12个原原种母蛾产卵情况进行了研究。羽化成熟的蚕蛾按照品种规定形式交配4 h后拆对,母蛾投蛾后1~11 h内每小时调查产卵量,以11 h内的产卵量为100%,采用EXCEL2010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原原种母蛾在各个时间段的产卵量存在差异,但是产卵主要集中在投蛾后6 h内,而产卵高峰主要分布在第2~4时间段,第6~10时间段产卵量依次有所减少,而到第11时间段产卵量均有所回升。在调查的12个原原种中,云蚕7A产卵速度最快,投蛾后1 h达到产卵高峰,2 h内产卵量超过总产卵量的50%,4 h超过80%;云蚕8B产卵速度最慢,产卵高峰期为第8时间段,7 h总产卵量超过50%,9 h超过80%。生产上可根据各品种的产卵规律及产卵时间确定投蛾、收蛾以及蚕种保护和蚕种人工孵化的适宜时期。

家蚕;原原种;产卵规律;两广二号;菁松×皓月;云蚕7×云蚕8

蚕种是蚕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蚕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进而影响蚕桑产业的稳定与发展[1]。蚕种繁育中家蚕母蛾产卵的数量及蚕卵的质量与家蚕品种、饲育环境、桑叶质量、制种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2-4]。不同蚕品种母蛾的产卵数量和产卵快慢存在差异,且产卵的时间及规律决定着蚕种繁育中投蛾和收蛾的时间[5];而收蛾的早迟又对产卵量、孵化整齐度和蚕卵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收蛾过早则产卵量少,收蛾过迟则明显影响孵化率及下代家蚕的健康程度且蚕卵量增加不明显[6]。产卵的时间和规律同时还是蚕种保护及蚕种人工孵化的重要依据,对家蚕良种繁育及蚕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生产上也将母蛾产下80%卵量的时间作为蚕卵入库、浸酸、保种等工作的参考。因此,合理控制产卵时间对于蚕种繁育至关重要。陆继云等[7]认为将产卵时间控制在9~11 h能保证最大产出率,降低卵龄开差,提高卵质和蚕种质量。但不同家蚕品种的产卵快慢也存在差异,林昌麒[8]将家蚕母蛾产下50%卵量的时间作为衡量家蚕产卵快慢的一个标准,并对40个家蚕品种母蛾产下50%卵量的时间进行了调查,发现生产品种母蛾产下50%卵量的平均时间慢于保存品种,中系品种慢于日系品种,并认为在实际生产中对具体品种应先调查再进行蚕种繁育工作。因此,了解不同家蚕品种的产卵规律对蚕种繁育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本试验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12个家蚕原原种投蛾后11 h内每小时的产卵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蚕种繁育中投蛾、收蛾、蚕种保护和蚕种人工孵化提供时间依据,为提高蚕种质量及稳定蚕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蚕品种为芙蓉、932、湘晖、7532、菁松A、菁松B、皓月A、皓月B、云蚕7A、云蚕7B、云蚕8A、云蚕8B共12个家蚕原原种,均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提供。

1.2 试验方法

2015年春季,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家蚕原种繁育中心的2号蚕室,分别饲养上述芙蓉等12个家蚕原原种,饲育、上蔟、种茧保护、发蛾交配与蚕种繁育等操作均参照NY/T1492—2007《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9]进行常规处理。按照各品种规定组合方式繁育相应原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菁松 A·菁松 B、菁松B·菁松A,皓月A·皓月B、皓月B·皓月A;云蚕7A·云蚕7B、云蚕7B·云蚕7A,云蚕8A·云蚕8B、云蚕8B·云蚕8A。

选同日羽化的正常雌蛾与对交品种的雄蛾于上午8:00进行交配,于中午12:00拆对产卵。每个品种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8蛾,投于1张28卵圈的产卵纸上产卵。投蛾后每隔1 h按产卵纸上卵圈号将母蛾对号顺移到下一张空白产卵纸上,直到产卵11 h后收蛾收种。调查所有母蛾每个时间段的对应产卵量。

1.3 数据处理软件及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10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家蚕原原种母蛾不同时间段的产卵情况

2.1.1 两广二号4个原原种母蛾不同时间段的产卵情况 芙蓉(交配形式:芙蓉·932,以下相同)投蛾后第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就达到了60.17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本实验以11 h内产卵量为100%,以下相同)的17.09%,第3时间段达到产卵高峰,单蛾平均产卵量为77.04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21.88%,随后单蛾平均产卵量逐渐减少,前4 h单蛾平均产卵量达到249.16粒,单蛾平均产卵量累计比例达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70.76%,为该原原种母蛾产卵的集中时期(表1)。

932(932·芙蓉)投蛾后第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较少,仅为6.12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1.79%,从第2时间段开始单蛾平均产卵量增加,第4时间段达到产卵高峰,单蛾平均产卵量为93.52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27.32%,随后单蛾平均产卵量减少(表1)。

湘晖(湘晖·7532)投蛾后第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就达到了89.88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19.09%,随后稍有减少,第4时间段达到产卵高峰,单蛾平均产卵量为93.63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19.89%,随后单蛾平均产卵量逐渐减少,母蛾产卵主要集中在前6 h,单蛾平均产卵量达到368.37粒,单蛾平均产卵量累计比例达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78.23%(表1)。

表1 两广二号4个原原种母蛾不同时间段的产卵情况

7532(7532·湘晖)母蛾产卵主要集中在前5 h,第1、第2时间段的单蛾平均产卵量都在60粒以上,第3时间段达到产卵高峰,单蛾平均产卵量达到86.12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21.85%,随后单蛾平均产卵量逐渐减少。4个家蚕原原种投蛾后第11时间段产卵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表1)。

2.1.2 菁松、皓月4个原原种母蛾不同时间段的产卵情况 菁松A(菁松A·菁松B)投蛾后产卵量逐渐增加,第3时间段达到产卵高峰,单蛾平均产卵量达到75.15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15.39%,随后单蛾平均产卵量又有所减少,其母蛾产卵主要集中在第2~6时间段(表2)。

菁松B(菁松B·菁松A)同样是投蛾后单蛾平均产卵量逐渐增加,与菁松A不同的是,在第4时间段达到产卵高峰,单蛾平均产卵量为82.07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19.42%,母蛾产卵主要集中在第2~5时间段(表2)。

皓月A(皓月A·皓月B)与皓月B(皓月B·皓月A)产卵趋势较为一致,第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都较多,在60粒以上,第2时间段达到产卵高峰,单蛾平均产卵量分别是79.11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17.97%)和71.57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18.04%),随后单蛾平均产卵量均减少,单蛾平均产卵量较多的时期主要集中在前5 h。4个家蚕原原种投蛾后第1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也都有所回升(表2)。

表2 菁松、皓月4个原原种母蛾不同时间段的产卵情况

2.1.3 云蚕7、云蚕8的4个原原种母蛾不同时间段的产卵情况 云蚕7A(云蚕7A·云蚕7B)投蛾后第1时间段就达到产卵高峰,单蛾平均产卵量高达131.21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41.47%,前3 h单蛾平均产卵量达到229.42粒,单蛾平均产卵量累计比例达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72.51%,随后单蛾平均产卵量减少,4 h之后单蛾平均产卵量减少到10粒以下(表3)。

云蚕7B(云蚕7B·云蚕7A)产卵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前6 h,第4时间段达到产卵高峰,单蛾平均产卵量为79.22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17.79% (表3)。

云蚕8A(云蚕8A·云蚕8B)第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较少,第2时间段以后单蛾平均产卵量逐渐增加,第4时间段达到了产卵的高峰,单蛾平均产卵量达到 75.47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18.73%,之后单蛾平均产卵量减少,母蛾产卵量较多的时期主要集中在2~6 h(表3)。

云蚕8B(云蚕8B·云蚕8A)产卵较为分散,产卵后第 8时间段达到产卵高峰,单蛾平均产卵量49.94粒,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13.59%。与其他品种相比云蚕8B除在第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较低和在第8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较高之外,在其它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差异不显著,单蛾平均产卵量都较为平均。4个原原种投蛾后第1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也都有所回升(表3)。

表3 云蚕7、云蚕8的4个原原种母蛾不同时间段的产卵情况

2.2 不同家蚕原原种母蛾的产卵规律

根据芙蓉、932等12个原原种母蛾在11 h内的产卵规律,可以将其母蛾产卵情况大体分为4种类型。第I种类型是投蛾后第1时间段就达到产卵高峰,母蛾产卵主要集中在前5 h,这种类型的原原种有云蚕7A;第Ⅱ种类型与第I种类型相似,在投蛾后第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就较多,但随后2 h的单蛾平均产卵量有所减少,到第4时间段达到产卵高峰,母蛾产卵主要集中在前4 h,这种类型的原原种有湘晖;第Ⅲ种类型是投蛾后就开始大量产卵,在2~4 h内达到产卵高峰,母蛾产卵主要集中在前5 h,这种类型的原原种有芙蓉、7532、菁松A、菁松B、云蚕7B、皓月A和皓月B 7个原原种;第Ⅳ种类型较前3种类型原原种母蛾产卵较为分散,第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较少,随后逐渐增加,这种类型的原原种有932、云蚕8A、云蚕8B,其中932、云蚕8A投蛾后4 h达到产卵高峰,而云蚕8B投蛾后8 h达到产卵高峰。

从表1-3还可以看出,这4种类型的原原种母蛾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产卵主要集中在前5 h,在产卵高峰期之后单蛾平均产卵量逐渐减少,第10时间段达到单蛾平均产卵量的最低时期,第1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又有不同程度的回升。除云蚕8B外,芙蓉等11个原原种在前5 h内的单蛾平均产卵量就达到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50%~80%,从第6时间段开始到第10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有所减少,单蛾平均产卵量仅占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11%~37%,第11时间段单蛾平均产卵量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进一步比较发现,原原种云蚕7A的母蛾产卵最快,单蛾平均产卵量超过单蛾平均总产卵量50%和80%的时间分别是2 h和4 h,母蛾产卵最慢的原原种是云蚕8B,单蛾平均产卵量超过总产卵量50%和80%的时间分别是7 h和10 h,芙蓉等其他原原种母蛾的单蛾平均产卵量超过单蛾平均总产卵量50%的时间在3~5 h,超过单蛾平均总产卵量80%的时间在6~9 h。因此,生产上将产卵时间控制在9~11 h既能保证蚕卵最大产出率又能保证蚕卵的质量。

3 小结与讨论

产卵时间的长短对产卵量、蚕卵孵化整齐度和蚕卵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有调查显示[8],蚕卵的不受精卵率与蚕品种有关,并随产卵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而且产卵的时间规律也是蚕种保护和人工孵化的重要依据。因此,调查研究家蚕母蛾的产卵规律对于良种繁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养蚕繁育蚕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生产上应根据家蚕母蛾产卵的规律适当调整母蛾交配、拆对投蛾和收蛾等的时间,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蚕种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分配劳动力。根据本试验的调查结果,第I种类型和第Ⅱ种类型的家蚕品种拆对投蛾后母蛾立即进入产卵高峰期,所以在原种繁育时应该早拆对早投蛾,当原种繁育同时存在4种类型的家蚕品种时,其拆对投蛾次序应为第I种类型和第Ⅱ种类型的家蚕品种首先拆对投蛾,其次是第Ⅲ种类型的家蚕品种,然后是第Ⅳ种类型的家蚕品种。

另外还可根据单蛾平均产卵量达到单蛾平均总产卵量的50%~80%的时间调整收蛾收种时间,生产上可先处理云蚕7A·云蚕7B,再依次处理7532·湘晖、皓月A·皓月B、湘晖·7532、菁松B·菁松A、皓月B·皓月A、云蚕7B·云蚕7A、芙蓉·932、菁松A·菁松B、云蚕8A·云蚕8B、932·芙蓉,最后处理云蚕8B·云蚕8A。人工孵化中,即浸种产卵开差要求在8 h以内,产卵后保护温度在25℃左右,经过15~25 h为即时浸酸有效范围,一般以盛产卵后20 h为即时浸酸中心[5],云蚕7A母蛾产卵快,即时浸酸中心可适当提前,生产中最先浸酸,其他品种根据产卵规律及蚕卵颜色依次浸酸,云蚕8A、932、云蚕8B产卵慢且分散,其繁育的原种应适当推迟即时浸酸时间。蚕种保护也可参考家蚕原原种母蛾的产卵规律和产卵时间进行相应的处理。本试验仅对芙蓉等12个家蚕原原种的产卵规律进行了调查,一些品种间(如中日系品种间、东西部蚕区品种间、春用和夏秋用品种间)的共性规律还有待今后进一步试验调查。

[1]李建琴,顾国达,封槐松.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蚕业科学,2011,37(2):285-291.

[2]王浩,孙育红.原蚕制种不受精卵原因及控制措施[J].广东蚕业,2015,49(2):9-11.

[3]吴载德.蚕体解剖生理学[M].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61: 228.

[4]计宏伟.不受精卵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J].江苏蚕业,2010,32(2):19-20.

[5]浙江农业大学.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06-108.

[6]冯家新.蚕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77-83.

[7]陆继云,于宝,于美红,等.产卵时间对卵质及次代蚕生命力影响的研究[J].山东蚕业,2003(2):7.

[8]林昌麒.家蚕产卵快慢的研究[J].蚕学通讯,1987(3):24-2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NY/T 1492—2007[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S881.2

A

1007-0982(2016)03-0012-05

10.16839/j.cnki.zgcy.2016.03.003

2016-04-14;接受日期:2016-07-01

第1作者信息:范永慧(1988—),女,云南保山,本科,研究实习员。Tel:0873-3860102,E-mail:fhyse@163.com

信息:杨继芬(1978—),女,云南楚雄,本科,实验师。Tel:0873-3860102,E-mail:yangjifen194@163.com

猜你喜欢
皓月蚕种原种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仰望一轮皓月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