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现状及辐射防护研究进展

2016-04-04 22:41:54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放射性前列腺癌粒子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现状及辐射防护研究进展

刘帅综述陈庆丽审校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125I粒子;前列腺癌;放射防护

欧美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癌,其发病率和年龄呈正相关关系,是美国男性肿瘤第二位死亡原因[1-2]。随着我国逐步老龄化,人民在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发生改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3]。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很多,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是传统的治疗方式,但现代研究发现,外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前列腺切除手术一样,都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有效的方法,联合内分泌治疗尤为适合中高危患者[4]。临床研究使用米托蒽醌联合泼尼松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无差异,还是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临床也有使用中医药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放弃去势手术的前列腺癌,具有一定的疗效[6]。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种近距离内放疗方法,具有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7-8]、痛苦轻、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临床研究发现,使用近距离125I粒子置入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增加治疗的有效率,同时提高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9]。但由于125I粒子具有放射性,粒子在植入术前、术中及术后都会给医护人员和周围人群带来一定的辐射。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对于125I粒子存在的潜在辐射危险性还不够重视,这是临床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安全,现将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辐射防护的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原理

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又称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将放射性微粒直接植入前列腺内从而近距离杀死癌细胞,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较小的一种放射疗法。125I放射性粒子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同位素,是低剂量率的单一微型放射源,其半衰期为60 d[10],125I粒子释放能量为27.4~31.4 KeV的X射线及35.5 KeV的γ射线,有效杀伤半径为1.7 cm2。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后,能够持续不断地释放低剂量的射线,从而使肿瘤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单、双链断裂,产生氧自由基,能够杀灭肿瘤组织细胞无节制的增殖[11],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现状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纽约纪念医院的Whitmore医师开创了通过耻骨后组织间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先例[12]。在1983年,Holm等[13]首先提出了使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I粒子植入来治疗前列腺癌,这为现代前列腺癌粒子植入的治疗奠定了基础。在美国,经会阴超声引导治疗前列腺癌在临床上非常普及,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全球每年大约有5万例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使用该治疗方式,且人数还在增加[14]。125I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手术可以在门诊进行操作,该手术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且手术的创伤小,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出现尿失禁和阳痿的概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治疗[15]。2001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王俊杰在我国进行了第1例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研制放射性粒子的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以及粒子植入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技术在我国也迅速地开展起来。

3监测125I粒子植入的并发症

粒子植入的并发症包括短期和长期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在直肠损伤、尿道狭窄和性功能3个方面。短期并发症与穿刺创伤及急性放射性损伤有关,术后早期尿路刺激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无力、排尿不尽和夜尿增多等,但大多数患者6~12个月会逐渐恢复正常。1年后发生的长期并发症以慢性尿潴留常见,与术前前列腺体积增大及残余尿量>2000 ml有关。使用ɑ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长期并发症以直肠炎为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多,出现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或者出现轻度的黏液血便,常为自限性,对症处理即可。严重时可出现尿道溃疡甚至尿道直肠瘘,但非常罕见[16]。

4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辐射防护

4.1辐射防护的目的

辐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同时限制和降低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手术能够保证工作人员个人、公众及他们的后代的健康与安全,同时保护环境,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产生辐射或伴随着辐射的正当的实践活动。

4.2辐射防护现存的安全隐患

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第4、5类不会对人体造成永久性损伤,125I粒子属于第4、5类。由于125I放射性粒子具有较长的半衰期,持续照射时间长,持续释放低剂量的射线,对周围人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辐射安全是许多临床工作者及患者关注的问题。然而,一些医院对125I放射性粒子的辐射防护未予重视,病房未配置全套防护设施。由于在短期内,放射性粒子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医护人员误认为放射无危害,导致他们不遵守操作规程[17],忽视放射防护。在为患者做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时,自我防护意识差,认为穿防护衣后会给操作及行动带来不便,因此不愿意穿防护衣。未进行定期体检及剂量监测。患者及家属也不理解防护的重要性及意义。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此辐射防护的重点是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与管理。

4.3辐射防护的要素

4.3.1时间防护人体所受照射的累积剂量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在照射率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照射时间就可以减少所接受的剂量。因此医务人员要提高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尽量缩短人体受照射的时间,确保人身安全,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

4.3.2距离防护距离防护是辐射防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是反比变化,即离放射源的位置越远,接触的放射线越少。因此医务人员应尽可能借用镊子等工具进行操作,增大人体与辐射源的距离,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

4.3.3屏蔽防护在辐射源与人体之间设置足够厚的屏蔽材料,可降低辐射水平。因此可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放置0.25 mm的铅布,以减少辐射剂量,确保人身安全,达到防护的目的。

4.4防护对策

4.4.1完善辐射防护制度、相关流程在应用125I粒子治疗的同时,为保护医护人员、家属、患者及同病区患者的安全,医院应对所有涉及该治疗方法的科室制定有效的预防辐射的防护措施、流程、制度,并定期加强电离辐射放射安全与标准的学习,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有关放射防护的知识,以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和保障患者及公众的安全。在实施粒子植入前,医务人员必须告知患者进行粒子植入的风险和防护的重要性,同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4.2环境防护保持室内环境温度在22~25 ℃,空气流通。将粒子植入的患者安排在同一个病房,嘱患者不要随意走动,缩小患者活动范围,以保护其他患者。如住多人病房,患者床间距要1 m[18]以上。患者出院时,所住房间应严格消毒,房间内的物品应严格消毒后方可带出。

4.4.3医护人员防护医护人员应提高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尽可能距离患者1 m以上进行操作。在进行近距离操作时应穿防护衣或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覆盖0.25 mm的铅布,各项治疗应尽可能集中进行,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接触时间。相关研究[19]推荐术者在植入过程中穿戴防护铅衣,助手及护士根据工作量适当穿戴防护铅衣。

4.4.4患者防护在患者施源部位覆盖防护物品,患者可穿短裤或通过增加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来减少放射暴露的时间[20]。据Cosset[21]报道发现,125I粒子用以治疗体型肥胖的前列腺癌患者所测得的体表放射剂量比体型瘦的患者要低,因此体型瘦的患者需要延长放射防护时间。在植入125I粒子7天内禁止性生活,1个月可恢复性生活,但建议使用安全套,防止粒子脱出导致辐射环境污染。

4.4.5患者家属的防护在手术后2周是限制探视的时间。孕妇和儿童应与手术后的患者保持2 m以上的距离[22-24]。在手术后的最初2个月要避免接近孕妇,1.5个月内避免儿童坐在患者膝上[25],半年后无需特殊防护[26]。

4.4.6粒子脱落的处理因粒子脱落常发生在粒子植入术后的第1天和第2天[27],故植入术后1~3周内应过滤尿液,以及早发现脱落的粒子并及时处理,以防粒子丢失污染环境。若发现粒子脱落,不可用手直接触碰,应用镊子夹起放入铅罐中并记录发现粒子和放入容器的时间,立即联系医生并交给核医学科处理。

综上所述,前列腺癌近几年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已成为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作用时间长、并发症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被患者接受。但由于放射性粒子具有潜在的照射危险性,而目前一些医院及相关科室还没有完善相关的防护制度,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对辐射防护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医院及科室要加强放射防护的管理,医务人员应加强辐射防护知识的相关学习,并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将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促进康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May M.Attacking an epidemic 〔J〕.Nature,2014,509(7502):50-51.

[2]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3〔J〕.CA c-

ancer J Clin,2013,63(1):11-30.

[3]叶林,姚旭东,叶定伟.重视预测前列腺癌进展高风险组织标志物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4):1041-1044.

[4]王雅棣,李奕彤.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J〕.癌症进展,2014,12(1):16-21.

[5]尹绢,寇光,邱元芝,等.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老年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1):109-110.

[6]栾宝红,李晓梅,邬红霞,等.米托蒽醌联合泼尼松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10):1282-1284.

[7]Wang J,Wang J,Liao A,et al.The direct biologic effects of radioactive125I seed o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PANC-1 at continuous low-dose rates〔J〕.Cancer Biother Radiopham,2009,24(4):409-416.

[8]Pickle T,Keyes M,Morris WJ.Brachytherapy or conformal external r-

adio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A single-institution matched-pair analysis〔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0,76(1):43-49.

[9]张国辉,姜涛,李志辉,等.近距离放疗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在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J〕.癌症进展,2014,12(1):3-8.

[10]Peinemann F,Grouven U,Hemkens LG,et al.Low-dose rate brachytherapy for men with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1,6(7):D8871.

[11]段宝凤,刘娟娟,胡珊,等.125I粒子植入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82-83.

[12]Whit more WFJ,Hilaris B,Grab stald H.Retropublic implant action of iodine 125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J〕.J Urol,1972,108(6):918-20.

[13]Holm HH,Northeved A.An ultrasonic scann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medical diagnosis〔J〕.Acta Chir Scand,1986,134:177.

[14]ICRP.Radiation safety aspects of brachy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using permanently implanted source:A report of ICRP publication 98〔J〕.Ann ICRP,2005,35(3):3-50.

[15]Cosset JM,Hannoun-Levi JM,Peiffert D,et al.Permanent implant pr-

ostate cancer brachytherapy:2013 state of the art〔J〕.Cancer Radiother,2013,17(2):111-117.

[16]左秀兰,范本杰,郝素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6,20(1C):252-253.

[17]陈历赛,段宝凤,杨镛,等.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放射防护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493):517-519.

[18]申静,范超云.医护人员对125I粒子植入辐射防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94-95.

[19]耿建华,肖泽军,杨剑,等.125I植入治疗前列腺癌过程中医护人员受照水平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0(11):23-25.

[20]Kaulich TW,Bamberg M.Radiation protection of persons living close to patients with radioactive implants〔J〕.Strahlenther Onkol,2010,186(2):107-122.

[21]Cosset JM.Prostate brachytherapy patients are(almost) normal people〔J〕.Brachytherapy,2010,9(2):112-113.

[22]Cattani F,Vavassori A,Polo A,et al.Radiation exposure after permanent prostate brachytherapy〔J〕.Radiother Oncol,2006,79(1):65-69.

[23]Kono Y,Miyamoto Y,Oohashi S,et al.Radiation exposure to general public after permanent brachy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J〕.Radiat Prot Dosimetry,2011,146(1/3):229-230.

[24]Michaski J,Mutic S,Eichling J,et al.Radiation exposure to family a-

nd household members after prostate brachy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 Phys,2003,56(3):764-768.

[25]Dauer LT,Kollmeier MA,Williamson MJ,et al.Less-restrictive patie-

nt-specific radiation safety precaution can be safely prescribed after seed permanent seed implantation〔J〕.Brachytherapy,2010,9(2):101-111.

[26]周福成,高桐,赵金.125I粒子术中使用、消毒及防护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21-22.

[27]瞿颖,蔡文,李萌,等.30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78-179.

(编辑:甘艳)

(收稿日期2015-11-19修回日期 2016-02-14)

文章编号:1001-5930(2016)04-0691-03

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16.04.055

通讯作者:陈庆丽

猜你喜欢
放射性前列腺癌粒子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桥式起重机模糊PID控制
测控技术(2018年10期)2018-11-25 09:35:54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环境与生活(2016年6期)2016-02-27 13:46:45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太空探索(2015年10期)2015-07-18 10:59:20
基于Matlab的α粒子的散射实验模拟
物理与工程(2014年4期)2014-02-27 11: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