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茜, 潘雨利, 范 颖, 王 琇, 余晓帆, 宋敏敏
(1.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2.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内镜科, 吉林 长春, 130021)
不同型号注射器在内镜黏膜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及改进
罗小茜1, 潘雨利2, 范颖2, 王琇2, 余晓帆1, 宋敏敏1
(1.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2.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内镜科, 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注射器; 内镜; 黏膜下注射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微创手术日趋成熟,特别是对于患有消化道息肉、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内镜微创手术可以有效改变传统外科手术所带来的创伤大、患者痛苦等弊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借助注射器和注射针向黏膜下层注射液体,即黏膜下注射,则是保证病灶抬起、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及预防胃肠壁穿孔的关键[1]。这也就意味着高效率的黏膜下注射可以有效缩短注射时间、加快手术进程、降低手术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型号注射器在内镜黏膜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从而为指导内镜专科的规范化操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实验设计
在实验设计阶段,准备23G一次性无菌内窥镜注射针及2 mL、5 mL、10 mL、20 mL注射器,注射液均为0.1%亚甲蓝、0.9%生理盐水与玻璃酸钠的混合液,其中, 0.9%生理盐水与玻璃酸钠的混合比例为1:1。由于注射液的黏稠度较高,在利用不同型号的注射器向体外模型进行模拟操作时,10 mL注射器和20 mL注射器无法进行推注。因此,实验最终采取2 mL注射器组和5 mL注射器组进行对比。
1.2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微创手术,并由同1名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进行内镜黏膜下注射的患者129例,其中男108例,女21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0.3±7.2)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术前无心、肺、肝、肾、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2 mL注射器组63例、5 mL注射器组66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SA分级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实验材料
2 mL、5 mL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无菌内窥镜注射针(针径: 23 G,针长: 4 mm); 0.1%亚甲蓝;0.9%生理盐水;玻璃酸钠。将0.1%亚甲蓝、0.9%生理盐水与玻璃酸钠制成注射液,其中, 0.9%生理盐水与玻璃酸钠的混合比例为1∶1。
1.4观察指标和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分派专人负责记录不同型号注射器在推注2 mL等量注射液时所需要的时间;手术结束后,统计2组术中所再次抽吸注射液的次数。
1.5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推注时间
不同型号注射器在推注2 mL等量注射液时所需要的时间差, 2 mL注射器组需要(3.85±0.91) s, 5 mL注射器组需要(19.80±1.50) s, 随着注射器内径的增大,推注时间延长,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再次抽吸液体的次数
不同型号的注射器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再次抽吸注射液的次数差异, 2 mL注射器组需要(21.05±5.299)次, 5 mL注射器组需要(12.30±3.088)次,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使用5 mL注射器进行内镜黏膜下注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中再次抽吸注射液的次数。
3讨论
消化道内镜微创手术是借助内镜完成消化道内病灶切除、止血和缝合的微创外科手术[2]。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等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痛苦。其中,通过术中向黏膜下层及周围注射液体,可使病灶抬起而与肌层分离,有利于完整地切除病灶而不损伤固有肌层[3]。因此,规范的黏膜下注射技术和准确的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实施的保障。
不同型号注射器推注等量注射液时的时间比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临床上目前对于内镜黏膜下注射时注射器型号的选择尚无严谨的科学依据和统一标准,绝大部分资料的记载中均是选用5 mL注射器推注0.1%亚甲蓝、0.9%生理盐水与玻璃酸钠的混合液[4]。根据流体物理中的伯努利原理和相关公式,当推注相同体积的液体时,如果外界的力保持恒定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与推注时间呈正比关系,即活塞横截面积越大,推注时间越长。在该原理基础上,本实验通过由同一名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进行内镜黏膜下注射,可近似认为每次推注的外力相等,进而设计并记录不同型号注射器推注2 mL等量注射液时所用的时间,客观的比较不同型号注射器在黏膜下单次注射等量注射液时的时间差异。
不同型号注射器在手术过程中再次抽吸注射液的次数。在内镜黏膜下注射时,为了能够更好的暴露病变部位,常常需要多次注射液体以保证病灶完全与肌层分离[5-6]。而不同型号的注射器由于其容积不同,所需要再次抽吸注射液的次数也不同。这意味着2 mL注射器虽然可以满足在单次推注等量注射液时缩短推注时间,但却不能避免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抽吸注射液的动作。面对这个问题,临床目前多习惯于在术前准备若干个相同型号的注射器,并抽吸一定量的注射液备用,在黏膜下注射过程中,通过及时更换注射器保证注射所需的液体量,但这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延搁操作时间,同时,反复的更换注射器也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通过比较不同型号注射器在内镜黏膜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不难发现,不同型号的注射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弊端。因此,本院内镜中心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操作进行改进,将装有注射液的2 mL注射器、20 mL注射器借助三通管连接注射针,一方面,通过2 mL注射器进行推注可明显降低单次推注等量注射液的时间;另一方面,利用三通管的原理可以避免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反复的抽吸注射液或更换注射器,降低操作时间,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内镜诊疗范围逐渐加大,加之其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点,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通过内镜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许多医院也相继成立了内镜中心或内镜检查室。而这其中,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操作标准对指导临床实践和带动内镜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院内镜中心通过实验的方法客观比较不同型号注射器在内镜黏膜下注射中所具备的优势与弊端,并创新性的进行改进,以期为指导临床上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靖正, 姚礼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的新进展[J]. 复旦学报: 医学版, 2012, 39(2): 198-201.
[2]姚礼庆, 周平红.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135.
[3]周平红, 姚礼庆, 秦新裕.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20例胃肠道间质瘤[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8, 11(3): 212-219.
[4]姜素峰, 韩树堂. 内镜黏膜切除术的配合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4): 35-37.
[5]Katsinelos P, Kountouras J, Paroutoglou G. et a1.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of large sessile colorectal polyps with submucosal injection of hypertonie 50 percent dextroseepinephrine solution[J]. Dis Colon Rectum, 2006, 49(9): 1384-1392.
[6]Neuhaus H, Winhs K, Schenk M. et a1.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EMR versus endoseopie submucosal dissection with a water-jet hybrid-knife of esophageal lesions in a porcine model[J]. Cmstrointest Endosc, 2009, 70(1): 112-120.
中图分类号:R 47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8-143-02
DOI:10.7619/jcmp.201608047
通信作者:王琇, wangxiu1649@163. com
收稿日期:201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