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西安 710003) 杜晶晶
·短篇论著·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52例临床分析
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西安 710003)杜晶晶
主题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1996 Hinchey等[1]提出的概念,现将我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2例PRLS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47.26±11.25岁。急性起病39例,亚急性起病13例。原发性高血压16例,糖尿病肾病19例,肾病综合征16例,肺癌术后化疗1例。
2临床表现患者表现形式多样,其中头痛39例(75%)、皮质盲47例(90.4%)、癫痫发作19例(36.5%)、意识障碍12例(23.1%)、锥体束表现10例(19%)、颅神经症状5例(9.6%)。
3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其中39例枕、顶叶白质密度减低,呈对称性改变,进一步行头颅MRI检查,可见病灶分布广泛,且呈对称性,其中1例患者发病较重,病变同时累及双侧基底节区、丘脑、侧脑室旁、枕叶、顶叶、双侧小脑半球。在磁共振成像中,T1加权呈等或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其中43例DWI呈等或低信号,9例DWI呈高信号。其中27例患者行头颅MRV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
4治疗及预后入院后给予降血压、脱水、降颅压、改善循环、脑保护、抗癫痫等等对症支持,并积极治疗原发病。1周后,患者症状大多改善。2周后复查头颅MRI,29例患者病灶基本消失,23例病灶明显减小。1月后复查,仅7例患者可见枕叶斑片状软化灶,余患者头颅MRI未见明显病灶。
讨论
目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全身血压突然升高超过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导致血管收缩或舒张,毛细血管渗漏,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就选择性损害大脑半球后部而言,目前多认为[2]颈内动脉系统是由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其供血区在血压骤然升高时,脑血管依然可以维持自我调节;而椎基底动脉系统向大脑半球后部提供血供,其存在缺少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的解剖学特点,因此,在血压急剧变化是,血管渗透压升高超出自我调节范围,导致后部白质发生血管源性的脑水肿[3]。血管内皮功能障碍[4]是RPLS的另一个原因,特别是在先兆子痫、尿毒症、肾病综合征相关患者,并在接受细胞毒性治疗的患者中尤为显著。
经典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大脑后部、对称性病变,特别是在顶枕区域。偶尔可见于脑干,小脑,基底神经节,额叶受到影响。本组患者双侧枕叶、顶叶同时受累39例、双侧小脑半球17例、丘脑、基底节15例;广泛累及1例,与文献报道相吻合。头颅CT常表现为大脑半球后部以白质为主的对称性脑水肿,一般不累及灰质;头颅磁共振对疾病的诊断则可提供更为有利的证据,其表现为T1加权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因FLAIR序列可抑制T2WI中脑脊液的高信号,更加清楚的显示长的T2病灶,所以对病变更为敏感,亦表现为高信号。RPLS的另一影像学特点基础为:血管源性疾病引发细胞水肿,其血脑屏障被破坏,水分子进入细胞外间隙,运动速度增快,脑组织弥散值升高,使其在在ADC上呈现高信号,而在DWI上呈现低信号或等信号;而细胞毒性脑水肿正好相反,其病变位使得大量水分子进入胞内,水分子活动受限,弥散值下降,导致其在ADC上呈低信号,在DWI上呈现高信号。本组9例DWI呈高信号改变患者多伴有肾功能不全,考虑系尿毒症相关毒素物质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脑屏障损害,蛋白渗出加重颅内毒性物质的聚集,恶性循环引起修复血管收缩或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使脑动脉闭塞,缺血,缺氧导致细胞性水肿。
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可逆性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可确诊PRLS。治疗措施包括: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伴有尿毒症、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改善肾功能、先兆子痫的患者尽早终止妊娠、化疗患者停用免疫抑制剂等;②强调短时间内将患者血压降至正常水平;③对症治疗,如抗癫痫、治疗脑水肿、脑保护等。及时、积极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大多可以明显改善、甚至完全恢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精神异常、视觉症状(偏盲或皮质盲),及癫痫发作。经典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大脑后部、对称性、可逆性皮层下血管源性水肿,早期的影像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临床上考虑RPLS时,应及早完善影像学检查,早期识别、明确诊断,给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Hinchey J, Chaves C, Appignanna B,etal.l A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1996,334(8):494-500.
[2]Chen SP ,Fuh JL, Wang SJ,etal. 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an under‐recognized clinical emergency[J].The Adv Nerol Ddisord,2010,3(3):161-171.
[3]Sdrwartz RB.Hyperperfusion encephalopathies 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 and related conditions[J]. Neurologist,2002,8(1):22-24.
[4]Zeeman GG.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of pre - eclampsia[ J]. Semin Perinatol,2009,33(3):166 -172.
(收稿:2015-11-10)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