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
从《帝范》中看唐太宗的人才观
陈西
用人的学问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得一人而得天下,失一人而失天下。”孟尝君能用“鸡鸣狗盗”之徒,金蝉脱壳,成功躲过杀身之祸;出身卑微的刘邦文能用萧何、张良,武能用韩信,终从一无名小吏变成了大汉王朝的高祖皇帝。曹孟德善于识人、用人,终于削平中原,一统北方,袁绍不善于用人,导致官渡之败;同样,正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独特的人才观,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的丰功伟绩。
帝范 唐太宗 人才观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管理体制与建国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从保守到灵活、从闭关到开放、从模仿到创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许多飞跃的变化,进入了一个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大、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新常态。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大变革的时代,重温历史,在为古代帝王的先知叫好的同时,对于我们今天新常态下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中国历史的发展,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关于人才的学问则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得一人而得天下,失一人而失天下。”孟尝君能用“鸡鸣狗盗”之徒,金蝉脱壳,成功躲过杀身之祸;出身卑微的刘邦文能用萧何、张良,武能用韩信,终从一无名小吏变成了大汉王朝的高祖皇帝。曹孟德善于识人、用人,终于削平中原,一统北方,袁绍不善于用人,导致官渡之败;同样,正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独特的人才观,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的丰功伟绩。翻开《新唐书》、《旧唐书》,翻开一些关于贞观之治的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独特的人才观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唐太宗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故舟航之绝海也,必假桡楫之功;鸿鹄之凌云也,必因羽翮之用;帝王之为国也,必藉匡辅之资。故求之斯劳,任之斯逸。照车十二,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此乃求贤之贵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认为,统治者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凭借匡辅大臣的帮助。他认为,一个国家即使有许多珍奇异宝、成千累万的黄金也无法与朝中人才济济相比,无法与朝中有一个能治国安邦的宰相贵重。
魏征出身寒门、早年落魄,隋末风云变幻,曾数易其主,后被李建成收用,曾经提出过要尽早铲除秦王李世民的建议。玄武门事变,魏征成为阶下囚,唐太宗欣赏他为人耿直、才华出众,不仅没有给其处罚,反而委任其要职直至侍中。如此的大度,在封建帝王之中实为罕见。魏征也没有辜负太宗的厚望,频繁劝谏,使其才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也成就了君臣之间的一段佳话。正是唐太宗认识到了人才是国家最大的财富,即使有再大的仇恨也兢兢业业,从国家的大局出发惜才、爱才、护才,这一点在贞观之治的形成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帝范》中唐太宗说到“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故尧命四岳,舜举八元,以成恭己之隆,用赞钦明之道。是明君旁求俊乂,博访英贤,搜扬侧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昔伊尹,有莘之媵臣;吕望,渭滨之贱老。夷吾困于缧绁;韩信弊于逃亡。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毫,光启殷朝;执旌牧野,会昌周室”。他认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宰相,对天下治乱兴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等待忠正贤良的人士来担任。宰相任命得合适,国家自然安定。所以古代的圣王尧任命四岳之官统领诸侯之事,舜举荐德才兼备的八元教化民众,以此促成他们身居王位却拱手而治的庄重尊严,用来辅佐他们实施其英明的治国策略。
王船山说:“唐多能臣,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高度评价了贞观时期人才济济的盛况。贞观能臣为“贞观之治”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其中唐太宗卓越的人才观与用人策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唐太宗不仅认识到了人才的总要性,而且本着“唯才是举”的原则用人。翻开《新唐书》、《旧唐书》,贞观时期的能臣如马周、戴胄、杜正伦、张玄素、芩文本、侯君集、张亮等等无一不是出身寒门而被提拔重用的。另外,唐太宗则实行有别于历代重汉轻夷的匡正为不贱夷狄的民族政策。史实证明,太宗对汉族名将的信用不乏其例,难得他对夷族名将也是倾心信用。
唐太宗在《帝范》中说到:“士之居世,贤之立身,莫不戢翼隐鳞,待风云之会;怀奇蕴异,思会遇之秋。”他认为,儒士居于人世间,贤良立身于社会之中,全都犹如息翼隐鳞,等待机会到来的时候做展翅高飞九万里的鲲鹏。他们隐居在全国各地、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阶层,身怀治国安邦的智谋,深切的关注着这个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期待着被君主发现并得到垂青、受到重用的那一时刻的到来。
从617年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到626年李世民登基称帝,前后大约有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里,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智慧才能和政治见解。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仅凭一个人的智慧是不足以完成这些功绩的,这些功绩建立在善于倾听智囊、谋士集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之上。就像荀子说的那样: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善于纳谏,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皇帝。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召集魏征,责问他当初为什么鼓动李建成谋害自己。魏征则直截了当的说:”如果太子当初听我的,就不会有现在的灾祸。”听到这些话后,李世民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重用了魏征,他感觉魏征说的话有道理。魏征死后,他对房玄龄说:“用铜镜照人,可以使人衣冠端正;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变化;用人做镜子,可以明辨得失。我曾把这三面镜子当作自己的宝物,来检验自己的得失。现在魏征死了,我就好像失去了一面镜子。”
李世民曾说过:“是故明君求俊贤,博访英贤,搜扬则陋。不以卑微而不用,不以受辱而不尊。”他认为,圣明的君主应该广泛的搜寻德才兼备之士,四处寻找英明贤哲的人,从偏僻的地方将德才兼备的人才搜罗出来并给以显达的位置。不要因为他们地位低下而不重用,不要因为他们受过侮辱而不尊重。唐太宗李世民自登基做皇帝时,隋末以来的连年战乱已经使社会经济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关中地区通过卖儿卖女来换取基本的生活资料的事情经常发生,唐太宗正面临着一个百废待兴的局面。因此从他当皇帝的那一天起他就以隋朝的覆灭作为警示,他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尽快的发展社会经济,怎样更多的搜罗人才,以巩固唐初的统治。刚登基没几天,唐太宗就把隋朝宫里的三千多宫人放了,大赦天下,免除河南、关中等六个州的赋税。他认为剥削人民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人民灭亡了,国家自然灭亡。因此,唐太宗自即位开始就提出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实行以仁义治国。为了更好的实行他的治国方针,唐太宗特别注意人才的选拔。
唐太宗在《帝范》中说到:“昔伊尹,有莘之媵臣;吕望,渭滨之贱老。夷吾困于缧绁;韩信弊于逃亡。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毫,光启殷朝;执旌牧野,会昌周室。齐成一匡之业,实资仲父之谋;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之策。”他说,想当初,伊尹只是一个陪嫁的家奴,而姜太公则是渭河边贫贱的老人,管仲曾做过监狱,韩信曾是项羽的逃亡之臣。然而,商汤王却以伊尹为相国,不去考虑他家奴的出身;周文王拜姜太公为师,不因他曾是屠夫渔户而可耻;伊尹和姜尚都能辅佐后世之君,帮助各自的王朝繁荣昌盛。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完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大业,凭借的就是任用管仲为相;汉高祖刘邦最后能够打败不可一世的项羽,依赖的正是那位曾受胯下之辱、
拥有“多多益善”统兵才能的一代战神韩信。古往今来,大凡举荐贤能,大致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身居高位的人出于公心,无私的推荐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如鲍叔牙让之与管夷吾,孙叔敖之虞丘辞位;第二,不以个人的恩怨妨碍人才的选任和提拔;第三,求贤若渴,把人才当成国家的宝贝,不计前嫌,登门拜访。如萧何之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等等。而唐太宗不分阶级出身、不计前嫌的任用提拔各阶级的人才则属于第三种情况。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个封建君主尚能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他惜才、爱才、懂才、善于倾听和提拔不同阶级的人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我国进入了一个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社会体系急需完善的新常态下,唐太宗李世民的人才观对我们当前的人才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杨杰主编;墨文庄,胡焰,王德明编译.帝范·臣轨[M].河南出版社.1992.
[2](唐)李世民撰;宋钢,修远校释.帝范全译评点本[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3](唐)李世民撰.帝范[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
[4]王平川.唐太宗李世民人才观述评[J].唐都学刊,2000,02:57-61+128.
[5]陈双.唐太宗的人才管理思想[D].辽宁科技大学,2012.
[6]傅军.唐太宗用人思想探析[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47-49.
[7]李耀军.唐太宗的人才观[J].行政与法 (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1999,01: 50-51.
[8]耿兆锐.唐太宗的用人策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5:23-24.
(作者介绍:陈西,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