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魏晋风尚之傅粉华服

2016-04-04 12:31林瑀
文学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华服风尚体悟

林瑀

道家思想与魏晋风尚之傅粉华服

林瑀

道家思想对魏晋傅粉华服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道法自然”的审美原则和“得意忘言”的体悟方式等方面。傅粉华服对道家思想也有发展,主要体现在精神载体的发展、思想内涵的升华和对于屈原“想象”的现实化和实践化等方面。

魏晋风尚 道家思想 傅粉华服

鲁迅曾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魏晋时期,道家“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道法自然”的审美原则、“得意忘言”的体悟方式对魏晋傅粉华服的特殊风尚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道家思想对魏晋傅粉华服的影响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权频繁更替,致使人们不得不内求于己身,强烈需要一个精神上的支柱,而道家思想无疑给生活在高压下的人们一个很好地选择。荒唐的时代人们只能应之以荒唐,魏晋傅粉华服的社会风尚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及展示。

1.“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

庄子认为“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性是生而即有的,天地万物本就是同源,天人合一,即是生活的至高境界。王充也说过“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于体”,人的内在精神与外在的表征是相互关涉的。魏晋的人们认为,若“万物与我为一”,真正地打通了与天地间的关系,体悟了天地的精神,都会通过外在表征体现,最终达到神超形越的境界。

魏晋战争频发,人民生命犹如朝露,人们对生命有着执着的追求与哀伤。道家“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让魏晋时期的人们看见了自己,重视生命本真个性的发展,拥有一双重视美、发现美的眼睛,更是提高了美的境地。“看杀卫玠”这样荒诞离奇的故事也只有这个时代才会发生吧,“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一个绝世美男究竟是否真的被一群人活活看死了,我们不必深究,重要的是故事背后传递出来的是魏晋人们对于美的崇尚。由此可见,道家“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不仅让魏晋时期的人们发现了美的存在,更提升了美的境界,这无疑会进一步加重魏晋傅粉华服的风尚的流行。

2.“道法自然”的审美原则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不必加以约束,“绝圣弃智”的生活智慧对魏晋傅粉华服的影响也较为深刻。

魏晋人向外发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更从自身发现了自身之美,亦或说是一种人性的觉醒。说到傅粉,何晏之白,竟让人到了怀疑的地步。为了证实这白乃是自然,魏明帝竟叫人“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世说新语》)一方面,可以看出何晏的白果然是天生丽质;另一方面亦可见魏晋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以致后人纷纷效仿。傅粉后外在表情巧妙遮掩,这也是魏晋对于“道法自然”下无美无丑的一种独特的外化形式。他们穿的服装,宽袍大袖,给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当时的名士解衣当风,袒胸赤足,散发不拘。笔者认为那是魏晋名士们努力想将天性复归自然,对严格规定的服饰产生厌倦,心灵不愿被捆绑的同时,希望身体也能有自然之感。这一批精神贵族,外在上也渴望达到和内在一样的干净、自然。傅粉华服成为魏晋一种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与“道法自然”的审美原则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3.“得意忘言”的体悟方式

庄子有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究其精髓,外在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超越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绝对自由,恰如《逍遥游》之达到物我两相忘的境界,以至于无己、无功、无名。道家“得意忘言”的体悟方式,更是让魏晋傅粉华服的风尚愈演愈烈了。

魏晋人有一种特殊爱好,他们对于女性的美有一种忘乎所以的追求,在形貌上注重清丽之美,喜爱肤白如玉,甚至“好服妇人之服”,逆反的审美融入的是魏晋人们对于生命的珍视与对世俗的突破。这样荒诞怪异的背后,我们似乎看见了魏晋人们痛苦的选择,既然世俗不适合我,那又何必按照世俗的规矩来做呢!任性放达的刘伶醉后,不着一物,大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既已“得意忘言”,那么我相貌如何,穿什么衣服,有没有穿衣服,又与他人有什么关系呢,只愿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的解放。魏晋人恐怕也是用道家的体悟生活的方式,彰显人性的本真,宣泄对世俗的不满,通过傅粉华服的奇特风尚,表现对于道家“忘言”之境的追求。

二.傅粉华服对道家思想的发展

实际上,魏晋的人们正是用傅粉华服这样看似狂放不羁的行为,承载着道家的精神实质,实践他们心中的道家思想。

1.形式:精神载体的发展

魏晋时期,道家思想在朝野广为流传。精神和思想意识往往会借助某种外在形式表露出来。道家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载体也在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净化与发展。

汉末魏初是新型道家思想的孕育时期,建安文学那通脱自如的诗歌、书文自然成了很好的传播载体。曹魏时期则是其建立时期,载体自然更加丰富多样了。正始名士尚服药之风,竹林名士喜饮酒之风;明帝时喜读《老子》的何晏,更是通过“傅粉”这样的外在表征来彰显道家思想。至于晋代,傅粉华服的风尚更是风流相仿,服饰越穿越宽松,配饰越来越讲究,巾子、木屐、挥麈谈玄的种种都逐渐成为风尚。至此,道家思想的精神载体从精神层面逐渐外现于物质层面。就拿挥麈谈玄来说吧,名士们在谈玄论道时,麈尾不仅是一种配饰,更成了道家思想的载体。思想火花相互碰撞的同时,麈尾也在清风中相互招摇。名士们相约于竹林之间,穿着宽松惬意的服饰,拿着樽樽淡酒,确是一种美的景象,让我不禁想到王导《麈尾铭》中“拂秽清暑,虚心以俟”的自在境界。傅粉华服的魏晋风尚可以称得上是道家思想传播史上的重要一环,它发展了道家思想的精神载体,进一步将将道家思想生活化、日常化。

2.内容:思想内涵的升华

魏晋是道家思想从汉代“独尊儒术”之后的一场复活。一开始,名教与“自然”相结合,夏侯玄说:“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故老氏强为之名”;稍后嵇康和阮籍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最后,东晋儒释道三者相结合,对道家思想做了新的阐释,使魏晋玄学发生新变。不得不说,傅粉华服的社会风尚更是丰富升华了道家思想的内涵。

傅粉华服的风尚能将道家的思想表现到极致,进一步升华其内涵,多了几丝浪漫,增了几多历史的厚重感。“逍遥”之于魏晋,是藐姑射之神的无所凭依而游于四海,而魏晋对于女性美的偏爱更是给这样的绝对自由平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傅粉何郎“好服妇人之服”的极端表现将老庄奇特瑰丽的想象引进了日常生活之中,后人更是宽衣博带,袒胸露臂。服饰上的仙风道骨,背后传递出的是对生命意识的张扬、生命短暂的悲叹和遗世而乐的逍遥,傅粉华服成为了魏晋人们抒发本真天性和追求无任无为的最极致的表现。魏晋是最混乱、最痛苦的时代,这时期的人们比和平时期更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感悟,对道家思想“生死有命”的生命观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他们珍惜生命,讲究及时行乐,不允许自己像昙花秋桂一样转瞬即逝,要求自我的价值达到最大的体现。当生命的长度自己无法掌握时,他们被迫延展生命的深度,用豪放不羁的大胆穿着,倾诉着自己的与众不同;荒诞怪异的傅粉行为,彰显着自我的独特魅力。所以说,把握到道家的本质之后,傅粉华服的魏晋风尚更让道家思想融入于对生活的感悟与体验,思想内涵得到了升华,承载着浪漫的气息和历史的厚重。

3.传承:屈原“想象”的现实化、实践化

屈原的影响贯穿了此后所有时代,他的不少诗歌都透露着道家的浪漫自由。魏晋傅粉华服的风尚是屈原“想象”的现实化,联结道家思想,神形并茂地进行实践、传承和发展。

《诗经·硕人》中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肤白如玉的美人或许只能活在诗里,但魏晋传承了屈原想象中硕人的明眸善睐和理想中藐姑射仙子肌肤若雪,并将其发展为实践,形成了傅粉的风气。《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内外兼修的香草美人,魏晋人们谈玄论道修养心性的同时采取傅粉华服的方式以讲求形神兼备的效果。两者相异的是屈原停留在想象中,而魏晋人发挥在行动中,将可念而不可得的理想与对现实的愤懑凝聚在傅粉华服的实践之中。魏晋前,屈原想象中的“香草美人”只是一缕精魂,魏晋的人们却将其变得丰满现实,实现了屈原的想象,结合重视个体本真的道家精神,用傅粉华服的生活实践来践行道家精神,发扬道家本质。

总之,道家思想与魏晋傅粉华服的风尚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家学说“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道法自然”的审美原则、“得意忘言”的体悟方式为这一风尚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傅粉华服的风尚发展了道家思想的精神载体,升华其思想内涵,将屈原的“想象”变为了现实,更是在这一风尚的丰富实践中,不断刺激着道家思想的发展。

[1]刘义庆:《世说新语详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2]鲁迅:《而已集》之《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7

(作者介绍:林瑀,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

猜你喜欢
华服风尚体悟
假日绽放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Fancy Garden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B站领衔“中国华服日”,为传统文化打call
风尚
风尚
风尚
风尚
华服之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