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2016-04-04 08:15李欣
文学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文言文本

李欣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李欣

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高中语文课程中《兰亭集序》一文的教学设计应把握三点:一是在深入领会课标、大纲和教材编写宗旨的基础上科学地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二是在准确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解析课文内容;三是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乐观旷达、珍惜当下生活的心态,以及鉴赏书法作品的能力。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文本分析 审美教育

现今课改在全国进行的如火如荼,新课程的实施正遭遇着“教什么”“如何呈现”等教学内容方面的困难。而“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既包括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合理的教学内容,建筑在良好的学科知识、对课程目标和教材的正确理解、对学生学习状态准确的把握基础上,逻辑地蕴含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1]。本文基于上述新理念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文《兰亭集序》的教学设计略作思考。

一.分析教情,细化教学目标

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的目标,学习目标的确定是教学内容合宜的关键性一步。所谓的教学目标大致应包括两个层面的目标,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教师在教学生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通常以我能教什么、我愿意教什么、我想教什么为准对学生进行教学。笔者认为在确定《兰亭集序》教学的目标时需以以下三点为依据。

首先,要认真解读领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精神。《兰亭集序》是高中阶段的一篇文言文,新课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必修课程”的第一条、第八条、第九条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后所需要获得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要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学会借助工具书理解文言常识,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还需学习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完善学生的自我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然而事实上“熟悉中学情况的人都知道,高中毕业,能‘初步阅读文言’的可以说绝无仅有,也就是说并没有学会。”[2]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必须牢牢依附新课标。

其次,兼顾高考考纲。《兰亭集序》是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还需分析考纲和近些年的高考试题,了解高考在文言文部分的命题及考察方式。“分析历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文言文所占约20分,有十七分是考察字词句解释的。”[3]一些课改激进的学校过分拔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只是一味的与传统课堂划清界限,全然不讲文言知识,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张中行谈到对于文言的学习需要“以知为辅”[2]。这类学校认为学生通过预习、查工具书就可自行解决文言知识,课堂上无需赘述。且抛开学生能否进行有效的预习或能否借助工具书解决一些重点字词,假设学生能有效完成,那么笔者也认为课堂上必须要有检查预习这一环节,这样便能实时掌握学生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求证过母校(此学校课改比较激进)的一位语文教师,在他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能自己解决文言知识。再者在高中学段教师必须有意的将初高中六年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其工作量浩大,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没有精力和能力进行文言知识的系统归类。因此这一环节也必须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即使安排学生合作探究将这些所学的进行整理也必须有所检查,不至于使这项任务落空。所以笔者认为《兰亭集序》的教学应把文言知识讲解纳入其中,教师在学生预习、查询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即可。这样既避免了传统课堂的刻板模式,又响应了新课改。

最后,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还需依据教材的编写宗旨。《兰亭集

序》所在的必修二第三单元的学习目标就是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介绍了山水游记散文是除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中还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阅读文章后需培养学生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4]教材的编者明确为我们指出了编写的意图,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也应将此考虑进去。

依据以上三方面的标准,笔者认为《兰亭集序》的教学目标应为:

1.文言实词方面,学生能够结合语境,准确说出文中的一词多义(如致、毕、修、引、次、期、临等)、古今异义词(如咸、以为、其次、怀抱、斯文等)和通假现象(如悟)、词类活用(如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名词作动词——带、一觞;使动用法——流、游骋;意动用法——齐一等)。文言虚词方面,学生能够结合语境,准确解释重要文言虚词的意义,并联系以前所学整理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如虽、所以等)。句式方面,掌握文中判断句(修禊事也、其致一也等)、介词结构后置(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如当其欣于所遇等)、定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省略句(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悟言一室之内等)的积累,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能够区分文中叙述性和议论性内容,找到文中叙议结合的关键性语句并能准确翻译,能讲清楚文章第二段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结构的作用。

3.能够结合教师提供的作者的背景资料,充分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出的人生苦短之痛和化短暂为永恒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样设置的教学目标既有因言释文又有因文悟言,避免了只教“文”不教“言”或只教“言”不教“文”的极端做法。

二.解读文本、依据学情实施教学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文本则是组成语文教材的重要因素。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也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要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同时体现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那么文本的深入解读必然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解读文本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深入阅读文本,能否获取教益。教师如果能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会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作用,文本所发挥的的育人作用也会因此更强。而学生在理解文本、体味文本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才能陶冶情操,从而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综上所述,教师在实施教学前,需对《兰亭集序》作深入的文本探究。

《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因此文本就具有明显的书序特点。“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集会的原因。因“修楔事”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说明作诗缘由。“一殇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道出了《兰亭集序》是一部游宴诗集,作者众多,诗是即席之作的作诗情形。文章结尾“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了成书的经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说明了本书的意义。

文章第一二段为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作者介绍完聚会的时间、地点等接着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渲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兰亭水质清澈透明,兰亭水状激越奔流,两者动静结合,构成互补。“映带”既写出了远观水的情态,又巧妙地引出了与兰亭的关系,为“流觞曲水”创造了条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觞一咏”四字写出了兰亭集会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作者遥看宇宙,思绪飞扬。回望大地万物葱茏,心情澎湃。在“仰”“俯”之中,与会者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既满足了人们目视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耳闻的需求。形式美与感情美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凸显出兰亭集会参与者的乐情。

第三段作者一转笔锋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情感由乐转痛,主要是抒情、议论。“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同,但热爱快乐,为流逝的欢乐时光感伤的思想感情却是相通的。“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两句写了“乐”的两种不同情状:一种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旷达的胸怀、远大的抱负,而另一种人则有自己爱好的事物,他们不受拘束,放纵无稽地生活着。“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虽然他们的性情、动静不尽相同,但人都难免为他们“欣于所遇”而“乐”、为“情随事迁”而“忧”这类的事情所困扰。“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欣赏美丽的山水、尽情、欢快的游乐,可以使人忘记这些烦忧,然而不知不觉中时光匆匆流逝,作者因此感慨不已。“向之所欣,俯仰之

间,己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过境迁后,往日感到欢快的事已为陈迹,一切都会化作乌有,何况人难免一死这件事呢?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感慨横生,悲叹人生苦短。

第四自然段,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生死观,感情基调由痛转悲。“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与上文叙写人之常情的一段相互照应,人生短暂,美好的事物难以长存于世,文章感情基调进一步由痛转悲。“临文嗟悼”照应的是“‘生死亦大矣’,岂不痛哉”,作者与前人感伤的文字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悲从中来,久久不能平复。“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郑重引出庄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彭殇”分别代表长寿和短寿两个极端,将这两个极端视为一样自然是荒谬透顶的,在这里作者批判了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荒诞之辞。

许多教师在开始讲《兰亭集序》这篇课文时都会向学生介绍序这种文体的知识,笔者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就有一篇关于序这种文体的课文——《送东阳马生序》,虽然《送东阳马生序》为一篇赠序,但相信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一定向学生介绍过序的分类,那么有关文序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这部分可让学生自行预习进行巩固,如果教师所带的班级基础好那么完全可以不讲,反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快速回顾。

语文教学过程中凡讲课文必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似乎已成了固定模式。网络的普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像作者及写作背景这类的知识学生触手可及,所以在教学中不必再一一介绍,即使要讲也需放在必要的地方。《兰亭集序》作者感情由乐转痛在转悲,在教学中很多学生没有办法理解作者这种感情为什么转变,作者为什么在一次宴会上就能发出对生死的思考?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这时教师当然要向学生介绍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期国势日衰,士大夫们大多不求进取,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一时玄谈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但笔者认为这个背景的介绍放在作者感情由乐转痛这部分最为恰当,介绍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感情的变化,没有必要一上课就按部就班讲解作者。

三.拓展教学资源,渗透审美教育和书法艺术教育

“晋人艺术境界造诣之高得益于他们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然的‘一往情深’。”[5]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向学生渗透他们那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而又具有超越现实忧患的人生智慧,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了一种最适宜表现他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5]人称王羲之的字韵高千古。自然露锋不藏锋,潇洒任性又不失法度,结体欹侧而重心稳健,虽字字独立,笔意却连绵呼应,气韵贯通。他的书法极具雄强之美,“人称其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5]细读整幅字,放、收、快活、悲凉、瞀乱、内敛、陷入沉思的凝重,情感十分丰富。《兰亭集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笔法上自然率真,而又不失遒媚,反映了晋人偏安江南,陶醉于山水以形媚道的审美情趣。纵观整幅字的章法节奏会发现,其字起笔露而不藏,行笔率性潇洒,而又不是一味放纵,放而又敛。这如同文中作者的心路历程一样,在陶醉大自然不久,马上又意识到历史人生的沧桑,悲凉顿生,接着思绪一转,理性作用又消逝了悲凉,还是珍重当下,于是下笔延宕一下往回收,以旷达的理性感喟作结。由此可见,在美学风格上,《兰亭集序》充分反映了晋人在书法与文学的结合中力图把人生诗意化的人格境界。

理解了上述《兰亭集序》文本的内涵,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在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同时,将文学和书法相结合,配合欣赏行书作品《兰亭集序》开展书法鉴赏教学。2011年8月26日,教育部曾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有条件地区争取开设书法课程。事实上由于应试教育、师资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真正开展书法校本课程的极少。因此笔者认为在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在语文教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展书法审美教育,也是开掘语文教学美育资源的重要举措。

[1]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p1.

[2]张中行.文言与白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p396,p397.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p28.

[4]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p437.

[5]宗白华.意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p121,p120,p124.

(作者介绍:李欣,宝鸡文理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文言文本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言实词推断法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ТРИ ШЕДЕВР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