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前置性作业中的有效运用

2016-04-04 08:15何东
文学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学案课文作业

何东

导学案在前置性作业中的有效运用

何东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

小学语文 导学案 作业设计

长期以来,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形式比较单一,书面作业多,拓展思维的练笔内容偏少,课外阅读量不足,结合生活实际的开放性作业缺乏,各种作业仍是“一刀切”。新课程实施后,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作业理念、作业内容、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为此,我们以优化学生课外作业为“突破口”,努力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当前我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尤为重要。因此,如何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有效性?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正当我们为之迷茫时,我校校长带领全校教师大胆尝试“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导学案”课堂教学策略。实施三年多来,我校小学语文“导学案”已逐步形成了“预习导学――课堂研讨――课后检测”的“导学案”教学操作模式。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在这三大环节上精心设计作业,在提高作业有效性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三大环节中的作业设计。

一.“预习导学”的作业设计

在教学中,我们调查发现,老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读一遍课文,画一画生字词,标一标自然段。读第二遍便已没有了兴趣,学生学得被动。因此,我们实验教师开始探讨在“导学案”中如何为学生设计“课前预习”作业。实验中我们结合各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发展以及各年段的语文教学目标要求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为学生的预习指明了方向,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我以中段导学案“预习作业”设计为例,具体任务流程如下:

1.朗读课文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预习导学”的第一小题是“读读课文”,就是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流利,这为后面的预习练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认读词语

结合每课教学的识字写字要求,中年级的学生对这个内容完全能自学独立完成,所以这一步是必要的。

3.搜集资料

新课标中,对于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有搜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有些课文中的作者、主人公、时代背景等不甚了解,因此,针对课文,让学生去搜集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4.语言积累

习题中设计词语的运用表达方面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有助于让学生在词语的运用中达到语言的积累。如: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

5.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课中研讨”的作业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

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1.抓住空白点,设计练习

为了表达运用的需要,有些文章留有“空白”的余地,我们就要抓住文章的空白点,设计一些“说一说、想一想、演一演、写一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巨人的花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在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后,设计一个想象说话练习:此时此刻,小男孩面对大声叱责,可能会说什么?学生对小男孩怎样说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他们深深体会到:人不要太自私。

2.读画结合,设计练习

如学完《桂林山水》一课,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投其所好。喜欢绘画的,可以用五彩的笔绘出桂林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的奇丽景色。

3.利用延伸点,设计练习

学生在感受课文内容的同时,也会以自己新的创意去发展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地展开想象,去发展课文情节、超越文本。《小木偶的故事》结尾处我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续编童话,对课文进行延伸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三.“课后检测”的作业设计

课文课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学习方式。在实验中,每篇课文的“课后检测”,一般由课后巩固性练习、针对这篇课文涉及的拓展型练习、短文阅读练习、学后记组成,多样性的“课后检测”中的作业让学生趣味十足。

1.巩固型练习

这类练习是基础题,体现每篇课文重点内容的巩固性练习,有时还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这是每位学生必须完成的。练习的主要形式有:选填词语、巩固性填空练习、按要求改写句子、摘抄好词佳句等等。

2.拓展型练习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这类题目学生可以选择来完成,可以是课文的续写,可以是拓展阅读,可以是查找资料,可以是剪贴小报,画画,可以是考察访问等等。如《蟋蟀的住宅》的“课后检测”的作业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学了这篇课文,请你把“蟋蟀的住宅”用你的图画表现出来,要求把住宅的外部,内部表现清楚,色彩鲜艳。

3.短文阅读练习

阅读训练一般课内外相结合,如学习了《观潮》后,学生领略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后,又让学生在阅读另一篇奇观《日月潭》。

4.学后记

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写上自己的学习心得、收获、体会等,这样的小练笔最具语文学科特点。

我们设计的语文作业中,除去少数识记积累性的题目外,其他的大都应该注重启发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并解答,突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过程。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小组合作完成某些作业,鼓励合作学习,通过同学间的交互作用在同伴间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智能,促进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另外还要结合语文学习内容和学生具体的生活环境,确立视点设计作业,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小学语文“导学案”贯穿课堂教学是我校课堂教学策略的重大改革,在它实施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困难重重,但我们坚持不懈。我们相信,精心设计“导学案”,并坚持优化使用,一定能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创设人文课堂、培育智慧教师的理想课堂教学境界。

[1]许卫民.《新课程教学方略》.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3]缪徐.《教学反思的内容与教研文章的撰写》

[4]魏爱枝、张文建、张璐阳.《论教师课后备课》.职业教育研究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5]GHB0414。

(作者单位:甘肃静宁县新城小学)

猜你喜欢
学案课文作业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乡愁导学案
背课文
作业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