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爱珠 石天忠
对鄱阳赣剧发展的几点思考
许爱珠 石天忠
江西省鄱阳县,古称番邑,饶州,汉时更名鄱阳县,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便因此县而得名,而鄱阳县又被称为“中国湖城”。明、清时期,鄱阳一直是赣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县城沿河的各地会馆、书院毗邻兴建,庙宇祠堂遍布城乡,往来商贾云集。如此丰富的资源优势,繁荣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鄱阳的戏曲文化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鄱阳,作为全国著名的戏曲文化之乡,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对于推动江西戏曲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成为了一股重要的民间力量。
在鄱阳流行的不少地方剧种中,时间最长,活动和影响范围最广的首推饶河戏。所谓鄱阳赣剧,其实就是饶河戏。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全国戏曲改革发展的需要。当时,以石凌鹤为首的老一辈戏曲艺术家,在对江西地方戏曲摸底调查的过程中,获悉赣东北地区一直在流传着自明、清以来以演唱乱弹腔为主的“饶河班”和“广信班”。前者则以鄱阳、浮梁、乐平为中心,艺术风格比较古朴、粗犷,曲调声腔上还部分保存了古老的高腔遗韵;后者则是以贵溪、玉山为中心,没有高腔,其乱弹唱腔较为婉转流利。旧时这两大戏班统称“江西大班”。1950年,江西省政府作出决定,将饶河班、广信班合并,正式改名为赣剧。并抽调了一部分艺人代表,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江西省正式成立了代表全省戏曲改革成果的江西省赣剧团。至此,赣东北地区流行的饶河戏便开始以“赣剧”对外命名。
饶河戏,又称饶河调,主要流行于江西饶河流域的鄱阳、万年、余干、乐平、浮梁一带,以及都昌和安徽东至、也曾远征江浙等地,久演不衰。在艺术的源流上,饶河戏是在南戏和弋阳高腔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发展而来。明末清初,徽调、乱弹诸腔先后流入饶河一带,加上本省宜黄腔的盛行,江西戏曲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继弋阳腔之后,又出现了一种“梆子乱弹腔”。随着“梆子乱弹腔”的出现,演出乱弹腔的班社,在我省各地纷纷组建。这种乱弹班多以发源地水系为名,并各自形成不同风格。如鄱阳的饶河戏、星子的西河戏、修水的宁河戏、广昌的盱河戏、赣南的东河戏等。由此高腔逐渐衰微。清乾隆间(1736 - 1796 ) ,饶河乱弹班接受湖北艺人的西皮腔,并与二黄分腔演唱。道光年间(1821-1851)饶河班仿效湖北汉剧,将西皮和二黄放在同一剧中演唱,称为“皮黄腔”。于是,以皮黄为基础并包涵浙调、秦腔、石牌调、浦江调、老拨子、采花调、南北词等诸腔的饶河戏初步形成,并获得了当地乡民的喜爱。这也使得当地只唱弋阳腔的艺人纷纷改唱乱弹,并将弋阳腔的大量剧目传入饶河乱弹班。[1] 至此,高腔、乱弹、昆腔三种声腔共同存在于饶河戏之中,最终形成了唱腔丰富、音乐优美、剧目众多、乡土气息极其浓郁的饶河戏特有的艺术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饶河班和信河班合流并更名为“赣剧”,鄱阳赣剧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地不仅成立了县级专业剧团,业余演出队伍也是空前繁荣。鄱阳乡间学戏、看戏蔚然成风,几乎是“一听胡琴响,喉咙就作痒”。1959年,当时已经成名的饶河戏表演艺术家胡瑞华晋京汇报演出《三司会审》,技惊四座。她的唱腔还被誉作“水花腔”。同年,鄱阳县赣剧团部分优秀演员奉命赴庐山为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演出,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即使在“文革”期间,胡瑞华塑造的江姐形象也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后,鄱阳赣剧迎来了又一个大发展时期。据统计,1981年鄱阳县有太子班172个,串堂班近千个。该县凰岗镇牌楼村是个仅有54户的小村,而参加业余剧团的多达52人。1990年春,全县举行戏曲调演,两个月时间里演出65场,观众达67000余人。此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依然保持着观众一票难觅的劲爆局面,出现过农村戏迷不惜抱着老母鸡换一张戏票的现象。[2] 饶河戏开始再次走出鄱阳,足迹遍及乐平、余干、万年、弋阳、上饶、景德镇、都昌等周边县市,甚至远至浙江温州、瑞安、平阳、乐清、苍南,安徽东至,福建石狮、厦门等地。到目前为止,全县登记在册的赣剧演出团体有25个,[3] 乡乡都有戏班子,共有太子班172个,中堂班、三角班等季节性演出团体近千个。爱唱赣剧饶河调的鄱阳人占全县100多万人口的40%以上。[4] 这样一个带着与生俱来的乡土气息和极强艺术生命力的剧种,以令人惊奇的受欢迎程度,常年活跃在赣鄱大地,使古老而传统的赣鄱文化及鄱阳赣剧艺术生生不息。
新时代的鄱阳赣剧主要针对当地多以节庆、庙会、农民红白喜事的主要演出市场,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排演“接地气”的传统本戏或折子戏,当地的戏迷对传统老戏的接受程度比较高。但值得一提的是,鄱阳县赣剧团作为专业剧团,一直带头创新求变,与时俱进。他们创作演出的《碧血黄花》《鄱阳龙船歌》《老屋风情》《血溅乌纱》《詹天佑》等改编戏或现代题材戏,为鄱阳赣剧(饶河戏)带来新的艺术探索。
“中国梦”是令人振奋的时代,国家大力振兴传统戏曲艺术,各种政策和举措陆续发力。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饶河戏艺术更需要继往开来,进一步发展壮大。前瞻鄱阳赣剧的未来发展,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要着眼于“文化戏曲”的内涵建设,尽量恢复鄱阳赣剧(饶河戏)作为教化民众的文化传统。戏曲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上所演皆为台下之事,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人生价值、审美趣味以及各种社会诉求,其实都直接呈现在戏曲之中。古人说,“不学诗无以言”,其实在古代,“不看戏也难成人”。戏曲是塑造民族性格、民族心灵的培养基。无论是站在思想学术高端的文化巨匠,还是市井中最卑微的百姓,都共同被戏曲滋养。在戏曲的繁盛时期,这种滋养超过了任何艺术门类。[5]戏曲用以教化民众是中国民间教育的重要传统。比如存留在饶河戏中的《卖金貂》《龙凤剑》等弋阳高腔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写风花雪月,专演“忠孝节义”,以农民为主体的饶河戏观众自古对“忠勇、孝道、节烈、义胆”的理解和接受成为了传统。如今鄱阳赣剧拥有广大的民间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这对于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缺位的现实而言,利用戏曲艺术来重建乡村文化内涵,并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不啻为一剂良方。这要求主管部门首先要重视历史沿革,因势利导,支持或支撑民间演艺队伍做大做强,并进一步开拓省内外的新市场,使观众群不断壮大,特别注意对年轻观众加以培养。一般而言,在信息化、影像化、移动智能化的当今,年轻人的文化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对于传统戏曲一般难以被吸引。但是,江西作为以农村为主要人口的省份,广大的农村因为传统的生活习俗、宗族文化的约束力,使得从小对饶河戏耳濡目染的赣东北一带农村青年,还是相对容易接受这种传统艺术。毕竟,戏曲的未来终究在年轻的一代。最重要的是,只要年轻人回到家乡,融入当地文化,感受当地的戏曲文化氛围,接触饶河戏艺术,自然也就认同了本土的文化传统。这样的文化传承,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意义。
第二,要充分重视剧种的传承问题。赣剧饶河戏是中国古老的多声腔剧种,在清代就已经成为了成熟的风格鲜明的地方剧种,这就要求我们的主管部门和从业者要牢固树立剧种意识,严格按照传统的声腔剧种加以传承保护,不要轻易做所谓的与时俱进,创新求变。比如在唱法上,饶河戏的正生、小生、小旦习惯于在句间、句尾加“噫”“啊”“呃”等衬词,用假嗓演唱,这种唱法显得粗犷质朴。饶河百姓认为“不啊不噫,不成饶河戏”。但是,话又要说回来,该变的时候还是要变。比如胡瑞华这位饶河戏的灵魂人物,就敢于在唱法上大胆革新,她充分发挥自己是女性、噪音好的先天优势,首先就革除了所有不必要的衬词,使得唱词变得干净利落,赣剧旦角唱腔也因此变得更加优美流畅动听。她还对赣剧的声腔进行必要的修改润色,增加了许多旋律,使原本听起来非常简单的唱腔,变得丰富多彩,从而也更好地为赣剧声腔表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物服务。比如,赣剧《打金枝》一剧中,升平公主有一段西皮快板唱腔“一见驸马生了气”,原来的唱法极其平直单调,像数锣鼓经,毫无旋律可言,也无法表现出升平公主这个人物的青春妩媚的气质。胡瑞华经过再三琢磨,在“一见”的“见”字后用了个富有弹性的拖腔,同时放慢整个唱段的节奏,再加上一些装饰音,一下就使得升平公主的舞台形象变得活灵活现。[6] 从而成为“胡派”唱腔风格的标志。
古老的饶河戏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江西地方戏,最有价值的部分,无疑是保留了弋阳腔的“江湖十八本”剧目及其舞台表演艺术,这是一笔珍贵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内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听正宗的弋阳腔,不是在弋阳,而是在鄱阳”。关于弋阳高腔的传统剧目,包括折子戏,还是需要我们尽快进行抢救性传承。比如还健在的老艺人江日永表演的传统折子戏《江边会友》、叶朝文的《张三借靴》等;另外还有胡瑞华的《卖水记》本戏、汪志红的《白猡裳》本戏等,都需要加以原汁原味的传承保护。目前,在赣东北一带流行的赣剧,比较受欢迎的本戏主要是传统的乱弹戏,高腔戏演的不多。老艺人常说:“高腔子弟昆腔戏,皮黄弹乱不成器”,意思就是不会唱高腔者,算不上是合格的“饶河(戏)”子弟,可见弋阳腔在饶河戏唱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创作的高腔原创戏,虽然屡获大奖,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走进老百姓。这要求鄱阳赣剧的从业者及管理者需要重视探索将高腔戏逐渐走进民间,进行活态传承。
第三,要重视人才培养。自从2015年文化部颁布《关于振兴中国地方戏曲艺术的政策》以来,戏曲人才培养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认为,在所有的人才培养中,除了编剧和音乐创作人才需要大力培养以外,如何培养具有本剧种风格流派的“角儿”至关重要。
从近代戏曲发展的历史看,但凡一个剧种,一出戏,能流传下来,无一不是因为代表这个剧种的这出戏的主演,有着超凡卓群的表演才能,而这位表演者一旦成为一代艺术家,那么通常已经具有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并且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在当代,我们只有更多地培养能聚人气、有特点的“角儿”,就不愁吸引不来观众。在这一点上胡瑞华的经历最能说明问题。胡瑞华的艺名叫水花子,是地道的鄱阳人,自1953年考入鄱阳县赣剧团,师从王双凤,主攻旦角。她的戏路宽广,正旦小旦花旦均擅。她的嗓音高亢嘹亮,吐字清晰,韵味醇厚,高昆乱不挡,尤擅弹腔。其唱腔热烈奔放,酣畅淋漓,风格独特,自成一家,被称为“水花调”。在鄱阳人心中,水花儿唱的戏百听不厌,尤其是那一声高亢悠扬婉转绵长的“噫——”足以与饶河一样绵长,在人们的心河里流淌。早些年,有住在鄱阳乡村年岁大的老者,凑足了钱,不顾几十上百里徒步前往县城买票,只为听一场水花子的戏。这就是饶河戏的“角儿”的无限魅力。之后胡瑞华特别专注于鄱阳赣剧的传承,许多饶河戏女演员不断拜她为师,向她问艺,以至于当地涌现了好些“小胡瑞华”,形成“十旦九胡”的场面,影响颇为深远。著名赣剧饶河戏演员江玲静、吴华珍、何益萍、李小英等都出自她门下,这些旦角演员在观众中也有很大的号召力,撑起了饶河戏的半边天。2016年8月31日,年届八十高龄的胡瑞华,入选2016年度“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名单,正式收江玲静、张钰二人为徒,并将自己的代表作品《装疯骂殿》《尼姑思凡》的老剧本作为礼物赠送。饶河戏能走到今天,这样的传帮带的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详见《鄱阳县志》(下册)[M].方志出版社. 2010.
[2]余乐达.饶河戏:江西古腔遗韵保留最完整的戏曲[N].上饶晚报.2015-6-2.
[3]此数据由鄱阳县文化局提供。
[4]叶丽霞.鄱阳被命名为江西省“戏曲之乡”[N].上饶日报.2014-12-31.
[5]任永新,卢川.戏曲正在迎来一个什么样的春天[N].江西日报.2015-9-9.
[6]蒋良善.饶河声腔第一家.创作评谭[J].201(1).
[本文为系2011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汤显祖与江西戏剧》”(项目编号:11YS06)和2011年度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文化产业视野中的江西地方戏保护与开发”(项目编号:YG201112)的阶段性成果]
许爱珠: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石天忠:江西省鄱阳县赣剧团
责任编辑:谢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