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甫 兰 芬
高安采茶戏演唱方法与技巧探索
刘传甫 兰 芬
高安采茶戏曲源远流长,历经几百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自身显著的艺术特点——曲牌多样,行腔优美,缠绵婉转,柔曼悠远,既有高亢激越的曲调,又有喜庆欢快的小调,更有悲情见长的腔调。因此,要唱好高安采茶戏,就必须进行严格的唱功练习。本文试从“科学喊嗓练声、练气 “唱腔吐字巧用方言”;“唱腔特色形成韵味”;“把握唱腔板式节奏”四方面,阐述高安采茶戏的演唱方法与技巧。
高安采茶戏是根据高安语音声调形成的声腔结构,其戏曲音域达8~13度,而且高腔较多,这就要求演唱者必须有较好的嗓音。所以,演唱者都要进行喊嗓练声训练,按照练声先练气的程序,循序渐进。
首先,练气。 一是 “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气,待气沉丹田,慢慢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均匀呼出。二是 “深吸慢呼”数字练习。要领是“吸提”的气息向里向上,“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 在“推送”的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练习一:数数字练习,吸提一口气,轻声快速地数念“1、2、3、4、5、6、7、8、9、10”,一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将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练习二:数物件,如数木凳、数枣、数葫芦等。吸足一口气数,数到这口气将尽为止,反复4-6次,使其气息的控制越长越好,千万不要跑气。三是 “深吸慢呼” 长音练习。要领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发音。男生发“阿”音(大嗓发“阿”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形波浪式推进,尽量拉长,反复练习。四是“托气断音” 练习。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叉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咽喉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要有弹性,腹部及横隔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介绍二种练习方法: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反复) 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啪”的断音,反复4-6次。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呵哈”(反复)(加快)“哈哈哈…”大笑、“啊哈”“啊咳”。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声音练习。
其次,练气、声、字。一个戏曲演员在喊嗓练声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不可急着喊高音,猛叫乱喊往往会事与愿违。而是要从气、声、字相结合练起,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在喊嗓练声中的要领是托足“气”,找准“音”,咬真“字”。具体方法是:用高安话读汉语拼音,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逐步加快。
第三,吟诗、吟唱 。 吟诗、吟唱练习目的,是练习和挖掘“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要盲目拔高、爬高,而是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华美、音质纯正,保住一个好听好用的嗓子。如吟诗,一般选各个行当的定场诗来练习。因为角色刚刚上场,要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让他们停止议论,安静下来。所以定场诗应是声调较高,不急不慢。定场诗是角色自己兴趣志向的自我表白,韵律性极强,适合于喊嗓、练声、练气。例如《南瓜记》。丁文选的定场诗:“满腹文章,未登秋榜,只落得渺渺钟声教小郎。”朱正亮上场(引子):“执掌朝纲,偶得清闲访豫章。(诗)轻渡鄱湖溯赣江,满帆明月宿南昌。西山云淡东湖翠,孤鹜归来依故乡。”在风清气爽、万物苏醒的清晨可以尽情发挥潜质进行练嗓。再如吟唱,具有念白吟诵相夹,半唱半念交相辉映的特点,比吟诗更难,其情感更宜抒发,其音律更宜舒展,正好用来喊嗓发声。半吟半唱,例如《南瓜记》丁文选定场诗最后一句:上半段吟“只落得渺渺钟声”,下半句唱“教小郎——”。再如朱正亮上场 (引子)最后一句先吟:“偶得清闲”后唱“访豫章”。还有第四场刘老二半唱半念:“呷xiā(吃)我咯酒,算你咯东,隔壁有个丁相公。”整段唱腔都是半念半唱。
最后,练爬音阶及高难音。唱腔中的“翻音”、“高腔”是演唱中不可缺少的。在喊嗓练声中练习高难音时,要注意不可多练、强叫,关键是找对方法、找准发音部位。如果拼命去喊、去叫,不仅前面练习的将会全部作废,还会伤及嗓子,损坏声带。练习这路音最忌挤、 卡、捏、压,强绽、硬拼、蛮上。高安采茶戏先辈们传艺时曾说“如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反呼(使拙劲去喊),惟将该字唱声做狭、送出,则听者清晰明亮,唱者又不费劲。”这里有诀窍、有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捉摸、去练习体会。
戏曲唱腔与念白互相补充、配合,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唱是运用声乐技巧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和精神状态,通过声乐的艺术感染力,表达剧中人的心曲。念白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铿锵悦耳,与唱相互协调。戏曲念白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韵白和散白。散白包括各剧种的方言。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它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具有独特性。高安方言有19个声母,65个韵母,7个声调,属赣中语系,语音复杂多变。
高安采茶戏的唱腔念白是以高安方言声调为基础,经过艺术提炼而成为高安采茶戏舞台语言主体,其声调不仅标示出高安采茶戏的剧种特色,也影响着高安采茶戏音乐创作及唱腔韵味的形成。高安方言语音的特殊声调规律使之产生了高安采茶戏曲的独特声腔结构。但在具体的演唱时,如何运用高安方言声调演唱好高安采茶戏,是一门艺术学问,也是体现一位演员的唱腔功底。例一:《罗帕宝》第五场王科举上场唱段: “三年前……”,普通话“三”字(sān)为高平声 (汉字的声调)调值55, 高安话“三”字读音为[san]调值35,高升调,上扬声。伍经纬先生同他师傅蓝昌贵按高安话音谱曲1=D:51 2“三”字的第一音节就是高音。例二:《蝴蝶杯》中的《藏舟》选段田玉川唱“猛听得”,普通话读“猛(měng)”字的声调调值214,上声、降升调,读声吐字较长;而高安话把“猛”读为[muŋ],调值42,中降调,语音高起低落。单松甫先生以《老本调》为基调,根据高安话的字音特点谱曲1=D 唱“猛”字音调较高。这两例唱段的第一个唱词都处在高音域,在演唱时须运用“深吸慢呼”的方法和技巧,即将唱段的第一个高音字做细、做锐、做深,将气提起送出,轻唱字头、重唱字腹、缓唱字尾。这样听者才会觉得唱腔清晰柔和明亮,旋律优雅。特别是《南瓜记》第五场丁文选与杜兰英的三段对唱,是刘敏涛老先生以《北词调》谱曲,男生女旦都唱1=G调,实现了作曲者为高安采茶戏实行男女声同弦同调演唱的夙愿;但对男生唱腔,需要更过硬的唱功。虽然高安采茶戏作为地方戏,从客观上要求,演员理应娴熟地运用高安方言,但作为戏曲演员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是演唱创作的最高境界。因此,高安采茶戏的戏曲演员也要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同时掌握丰富的演唱技巧,为更好的表现作品深刻的内容,塑造充满魅力的艺术形象也是十分重要的。
演员在舞台上使用高安方言念白,更是体现了高安采茶戏剧种特色。如:《孙成打酒》邹三吉(白):“打乱哇(话)”、 “你咯婊子崽”等;《南瓜记》中刘老二(白):“你今日(yi)东,明日(yi)西,我到阴间去寻你,”这些采用高安方言念白,它用语言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剧中底层小人物的鲜明性格,既丰富了剧中人物的表演形式,又衬托出舞台艺术氛围。再如小戏《四九看妹》中,四九的念白:“呷xia(喝)茶莫哇(话)事,哇(话)事就煨(会)打瀑布。”可见,演员用方言表演,不仅贴近生活,而且为刻画人物形象、增加剧情的喜剧色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演员创作角色,要依剧情人物的需求,恰到好处的使用方言要,才能达到剧场艺术的良好效果。
韵味是唱腔艺术的最高审美。同样的曲谱唱腔,不同的演唱者和不同的演唱流派,由于唱法和技巧上的不同,唱出的韵味也不同。戏曲唱腔的乐谱上的每一个音符,在演唱上都需要伴随着上滑、下滑、上颤、下颤、上甩、下甩等技巧。戏曲唱腔的每一个音符,几乎都是众多个快速的装饰音,可以被处理为“棱角音”、“虚气音”、“圆滑音”和“甜质音”等。但在实际演唱过程中,演员要同时掌握多种音符的处理技巧的确不易。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练习:(一)在对每个唱词与音符进行行腔处理时,要轻唱字头,重唱字腹,缓唱字尾,这样才能唱出棱角,使观众不看字幕也能听出唱词字意,这就是棱角音;(二)在上一个唱词与下一个唱词及音符衔接转换过渡之间,要提气轻唱,不留音痕,就要运用“虚气音”; (三)在演唱时吐字清晰、发音正确,加上演员对每一个音符上滑、下滑等技巧应用,就会形成“圆滑音”,达到字正腔圆的唱腔效果;(四)对于“甜质音”,既有先天嗓音条件和后天勤学苦练的付出,并在熟练掌握前面三种唱音技巧的基础上,演唱者还应根据剧情、声调、情感的需要,充分运用良好的嗓音条件,唱出甜美的音色,就是“甜质音”,这样才能达到演唱的较好的艺术效果。同时,对唱词的排列、衬字的使用,也直接影响着演唱的韵味。所以,演员在演唱前,首先要对剧中人物有深透理解;其次在练唱过程中要细心揣摩、消化作曲者的意图;再就是演员应根据自己的音质条件来用嗓、吐字、行腔,这样才能演唱出独特的韵味。例如:《十五贯》中熊友兰唱:“贩遍了绫罗草药海味山珍”一句,在演唱时,把“海味”与“山珍”分开排列,试行拆字唱法,先唱“海味”,并在“海味”后加上“也”作为唱腔衬词,然后再接唱“山珍”结尾,这样的唱法处理,既符合人物的性情,又丰富了高安采茶戏的韵味。又如:《罗帕宝》中王科举的“描容”唱段一:“三年前夫妻多恩爱……”唱“多恩爱”时,在“多”与“恩爱”之间,提气停顿0.3秒再接唱“恩爱”甩腔;唱段二:“巧笔难把笑容画”,在唱到“笑容”时换气,接唱“画”并行腔甩腔,中间不换气,用停顿闭气(吊气)法,按照曲谱上、下甩腔,这样完全符合王科举怀念夫妻过去的恩爱,思念妻子的急切心情,展现出高安采茶戏有腔有调的特色韵味。在演唱行腔过程中,在丹田气的支撑下,应灵活应用胸腔、颚腔、头腔、鼻腔的共鸣,从而演唱出独特的纯质声音,唱出高安采茶戏声腔特有地方韵味。
板式是唱腔的整体格局,包括调性、节奏、情感、色彩等。高安采茶戏唱腔属板腔体音乐,板式分为:慢板、快板、原板、散板、摇板、导板等等。演员在演唱过程中要熟练掌握运用板式节奏和种类,才能唱得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在演唱时,不能抢板,更不能拖沓。例:《哑女告状》中,陈光祖出场前先唱导板:“心焦急,盼望天黑更鼓响”,接着演员随着锣鼓经节奏和音乐板式出场,行至舞台中央亮相,音乐起板后接唱“蒙小姐相约话别赴考场”。演唱者从唱导板、出场、台步、身段、亮相、接唱下文,整个过程都是准确地恰在板式节奏中进行。所以,板式的节奏,关系到剧中人物性格和规定情景中人物心境的表现。板式节奏的变化,在板腔体的音乐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唱腔的脉搏。我们平时讲:“跑调一半,沓板全无。”就是强调板式的重要性。
要唱好高安采茶戏,非一日之功,如唱功练习中的喊嗓、吊嗓、扩大音域、音量、锻炼嗓子的耐力和音色;分别字音的四声阴阳、尖圆清浊、五音四呼;练习咬字、归韵、喷口、润腔和高安采茶戏唱腔发音等技巧,需要得到老前辈师傅们的具体示范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戏曲的传授历来靠口传心授,从老师的口型、面部表情可以感受演唱的感情、韵味,使学习者悟得其道。同时,演员要细心模仿、琢磨、反复演唱,并做到平仄相辅、先字后音、吐字行腔、腔中带字。这样的唱法才能达到 “唱腔动听,行腔优美”。再加上演员的音质甜美、旋律流畅,能唱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给人以音乐美的享受。这样的演唱才能扣住观众的心弦,才能彰显高安采茶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后记:本文承蒙谌国泰、黎花英、矢明、王宝全、伍经伟、蓝昌贵、单松甫、刘敏涛等诸位高安采茶戏的前辈及文化艺术名人名家的指点,特此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刘传甫 兰 芬:高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编辑:吴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