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灯峰, 朱剑峰, 杨利峰
(阜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37)
真实世界的冲突回避与虚拟世界的霸凌行为关系研究
赵灯峰, 朱剑峰, 杨利峰
(阜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 安徽 阜阳236037)
摘要:资源的稀缺性是引起冲突的根源,面对冲突,回避虽然是主体之间较为常见的问题处理方式,但规避冲突并没有解决矛盾,在数字时代反而会因为现实世界中矛盾的“溢出效应”而使这种不满情绪突破现实的边界而渗入到虚拟空间中。舆情在网络上一旦聚集而发生激化,“网络霸凌”随之而生。而利益均衡化、权力分散化和价值观念高尚化是解决冲突进而消减网络霸凌行为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稀缺性;冲突回避;网络霸凌
在团体组织中,由于信息沟通不畅、性格原因不一等因素,团体成员对集体决策即使心存疑虑,也不愿当面指出,要么按部就班地消极执行,要么无动于衷地深藏于心,加之团体组织中本就有一些“边缘人”的存在,一旦团体活动中出现瑕疵,正符合他们负面的心理预期,网络的匿名性就会提供另外一个虚拟的天地。在给舆情发泄腾挪出空间的同时,随着“尾部”信息的聚集,很可能出现激化现象,给现实世界中团体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带来潜在的冲突。所以,冲突回避只是使内在冲突掩盖在表面和谐的现象之下,让团体活动的组织者不能及时发现不足,提升效率,进而影响团体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查找团体组织中冲突回避的原因以及如何消减甚至消除冲突回避和网络霸凌,对于提升团体组织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冲突及其实质
在构建“中国梦”的语境下,尤其是在人们的惯性思维和我们传统“和和”文化的影响下,谈及冲突,我们更多地是赋予其负面的心理认知与预期。其实,任何一个社会系统包括其子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存有冲突,冲突只是矛盾的一种动态表现形式,既然我们不否认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运动、发展与变化的根本动力,这对于使我们接受普遍存在于社会各系统中、作为矛盾动态表现形式的冲突的观念是有所帮助的。正如矛盾无处不在一样,其表现形式也处处存在。
1.冲突的概念
人类要生存和生活,就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美国芝加哥学派帕克和伯吉斯等人把互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的方式和过程”[1]。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认为,“可以权且将冲突看作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致伤害对方。”[2]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发生冲突的原因可大致归结为三种类型,利益主要侧重物质方面的占有和争夺;权力和冲突的概念有着更多的相合之处,是调和物质利益冲突的主要实现形式;价值观念的不同主要侧重于精神方面,是个体或群体对利益的认知不同而在精神观念上相异的表现。结合以上观点,自认为“冲突”就是不同主体或单个主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的物质利益的不一致或者价值观念的错位而在心理或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斗争现象和动态调整过程。
2.冲突的分类
主体之间发生互动关系的原因,有自然生成说、社会契约说、神权论等,不一而足。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论学派,从社会秩序和系统均衡性的假设出发,反对冲突,认为冲突具有破坏性,是社会系统“反常的和病态的社会现象”[3]。这受到“功能冲突论”代表科室的反对,他提出了“安全阀”制度,证明冲突具有正向功能。
从冲突的功能上看,可以分为正功能和反功能。正向功能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表现为“产生新的社会制度;锻炼社会主体;产生新的思想和规范;加强群体和社会的整合并且具备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反功能主要表现为“损失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自然资源和智力资源;破坏社会秩序和伤害社会心理”[4]等方面。
从冲突的形态上看,可以分为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显性冲突是在社团组织之中直接产生和表现出来;隐性冲突指在组织中以蛰伏的形式存在,不易察觉,往往在表面的和谐之下涌动着暗流。
从冲突的主体规模上看,有个体冲突,群体内冲突和群体间冲突。个体冲突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单个个体由于身心发展的不一致而出现的矛盾现象,即“肉”与“灵”的纠缠。对于小到渴望交往而又缺乏交往技巧的人际交流,大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都会引起单个个体内心激烈的冲突。二是个体之间的冲突,团体组织成员之间,在社会因素如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功利主义交往的影响,严重影响着人们健康的三观建构。在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认知自己、悦纳他人,造成交往个体之间的冲突。群体内冲突,在团体组织内部,由于各个个体成长环境、追求目标不同,面对同一问题,会有相左甚至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如参与社团组织,有的大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学生的使命是以学为主,有学生认为这是一种能力的锻炼,和学习一样,也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因此,在举办某种团体活动时,常会出现群体成员之间因意见不一而导致的冲突。群体间的冲突在高校中主要发生在学生社团组织、班级、院系及一些非正式组织如以地缘为纽带的老乡会之间。
从冲突与主体利益相关性上看,可以分为有直接利益冲突和无直接利益冲突两种类型。造成冲突的原因前者是直接触及到主体自身的利益而引起主体强烈的反应;后者是冲突与参与者本身并无直接利益关系,参与者只是借助冲突事件,来表达或者宣泄心中的不满。直接利益冲突虽然在烈度上往往比后者要强,但容易观察,易于解决,后者主要是主体的一种内在情绪,如王雅君在《“无直接利益冲突”与社会心态调控》中指出的那样,无直接利益冲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社会心态发生了异变”[5]。
3.冲突的特征
在团体组织中,基于对团体活动认知不同等原因,团体之间以及团体内部之间的冲突有鲜明的特征。
一是针对性。在团体组织中,冲突在事件发展过程中,针对性较强。从纵向关系上看,主要针对活动的组织者;从横向关系上看,主要针对同侪之间的意见相左者,使冲突在对象上得以明确。
二是累积性。某种冲突如果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它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活动的结束而消失,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其它活动的开展逐渐累积,在程度上得以加重。
三是叠加性。群体中的单个主体即使是极少数,对某种活动产生不满,通过交流,这种不满情绪会相互叠加,从而使不满在深度上得以拓延。
四是感染性。在集体冲突中表现得尤为抢眼,社会心理研究证明,进入群体中的个体,在群体潜意识机制的驱使下,表现为不由自主丧失自我意识,无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受群体情绪和观念的感染,使群体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表述道:“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6]。在群体冲突中,个人的理性思考减弱甚至消失,在相互感染中,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挟裹,参与非理性的犯乱之中,从而使冲突在广度上得以延展。
4.冲突的实质
冲突是交往的一种激烈形式,其实质与根源在于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是交往的动力,主体之间之所以乐于交往,主体自身的不完善性是基本依据。稀缺是产生冲突的根源,资源的稀缺性作为一种经验层面上的事实,在满足各自的需求过程中遇到了瓶颈,不能有效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因为“有用”,人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获得它,才有了相应的生产性活动。因为“有限”,人们的生产性活动才不得不有所选择,才有了经济学上所言的机会成本,才会给选择的主体带来压力。“有用”和“有限”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解释经济生活,由此扩展开来,也可以解释诸如平等、自由等其它社会生活现象[7]。在经济领域中以利益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政治生活中以权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思想意识领域以价值观念的形态表现出来。
一是利益。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个人日常生活中,利益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高等院校的团体活动当然也不例外。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人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都离不开利益。利益是主体在与客体发生联系时其需要获得满足和实现的程度。因资源的稀缺性特征,使主体的需要受到来自外部约束条件的限制,其需要的满足和实现程度在逻辑上和实践中都会受到一定的束缚。利益的实现是以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需要是主体感受到自身内在的某种匮乏而对外物的一种欲求。意识到某种匮乏其实就是冲突,或是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冲突,或是团体组织(包括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冲突,或是自身“灵”与“肉”的冲突。而匮乏的消除或缓解就是利益的实现,所以说,利益是冲突的本源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是权力。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们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冲突。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理性的指引下,便冀求建立一种凌驾于个人权力之上的强力,以便保护个人合理的利益,公权力在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产生。如恩格斯所言权力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9]杨光斌认为“权力是影响他人政策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那些不服从政策的人受到损失——政治权力就是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10]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权力的终极目的之一是利益,追逐权力只是主体达到某种目的所使用的一种手段,权力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工具之一。
三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决定着主体的认知和行为,资源的稀缺性作为客观存在,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绝对性。但另一方面,稀缺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一种“为我”状态,是以“我”为度量尺度的,又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对性。有人追求功名,有人追求利禄,有人追求德性……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在决定人们追求何物和使人感觉到稀缺程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冲突回避的溢出效应
在团体组织中,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人已被证明只存在于理论之中,加之决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另外主体之间的需求差异化越发明显。关于某项团体活动的决策出现或多或少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决策本身与各个个体的真实需求有或大或小的错位,及时发现这些不足,使这些不足得到有效地修正,对团体活动的效果和组织的团结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些不足信息的反馈却受到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团体成员有关注表面和谐和遵循权力距离的倾向,这使得大家认为,如果发出与组织者不一样的声音,会被贴上负面的标签。结果是部分个体在与活动的组织者意见不一致时,不愿当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要么消极的遵从,要么被动的执行,在定向负面心理预期的诱导下,团体活动的实际效率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需要注意的是,不愿当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不代表内心的疑虑或者不满消失,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源,主体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溅溢到虚拟空间中。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等特征,给在现实世界中情绪不满者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由于冲突的针对性等特征,促使了网络霸凌行为的发生。
挪威学者Olweus1991年对“霸凌”(bullying)所下的定义为“一个学童反复的暴露在一个或更多人的负面行为之中”,其所具有的“反复性”和“负面性”特征表明,这是一个多次重复的过程,并对霸凌者、被霸凌者等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影响。对于霸凌行为,没有统一性的定义,曾婉雅等将视域聚焦在同侪之间重复的负面动作,“大部分研究都同意霸凌行为是指个体被一个以上的同侪给予重复的负面动作。”[11]而邱珍琬综合各派学者的定义,对霸凌行为的内涵予以丰富,指出欺凌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一种长期、刻意重复的生理、心理暴力行为,牵涉的两者间有明显的权力不平衡”。而这种权力不平衡在高校团体活动中,既表现在现实世界中的组织者与实施者之间,也表现在虚拟世界实施者与组织者之间,既表现在同侪之间,也表现在层级之间,虽然这里的层级较之科层制要弱化很多。结合以上定义,笔者认为网络霸凌是由于现实世界中资源的稀缺性因素所引起的主体之间的冲突,因文化等原因又致使主体对现实冲突的回避在网络上采取一种具有针对性、感染性、匿名性、反复性等特征的数字暴力行为。对虚拟行为所反映的问题,如不能予以回应并在现实世界中有效解决,虚拟也会突破虚拟的界限而向现实蔓延。在高校校园的一些网络平台上,如BBS论坛、各种贴吧、微博、QQ空间,随处可见对团体组织的各种吐槽、讥讽甚至谩骂,加之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匿名性,无形中助长和加剧了这种霸凌。网络霸凌行为的发生一是突破了“同侪”的限制,像“病毒”一样肆意传播;二是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且易引起围观。
网络冲突本身只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对之探讨的主体进行引导,或者事先设置议题,给民众不满情绪的发泄找到一个排气孔,一定程度上是在给略显紧张的组织人际关系设置了一个减压阀,对于整个社会结构重新回到相对均衡有序的轨道上来是有帮助的。而网络霸凌行为则是对有关主体如个人、团体、政府等在数字世界中反复进行的言语攻击行为,这种行为具有很强的负面效应,轻则损坏个人名誉,重则引起网络舆情极化。如现实世界可以影响网络世界一样,网络世界的舆情极化也会影响到相关主体的三观建构,进而影响到现实世界。探讨网络霸凌背后的原因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网络霸凌源起于现实世界冲突的回避,是现实世界冲突向虚拟空间的一种延伸,除了网络匿名性特征之外,权力距离和负面心理预期等原因加剧了这种延伸。
1.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一词最先出自荷兰实验社会心理学家MaukMulder,他把“权力距离”定义为“拥有较少权力的个人(I)和拥有较多权力的他人(O)之间权力分配不均的程度,其中I和O处于同一社会体系”[12]。在个体层面上,权力距离是指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组织中权力分布的不平等。Hofstede根据权力距离的大小状况将其划分为高权力距离(以下简称HPD)和低权力距离(以下简称LPD)。衡量权力距离的指标为权力距离指数(PDI),Hofstede在对56个国家与地区的实证研究中,中国大陆PDI排名第40位,得分为80,而美国仅为40,中美两国民众权力距离差异明显。中国属于HPD国家,美国属于LPD国家。权力距离倾向较高的主体对待权威或者活动的组织者有强烈的尊重感,认为不同权力主体间应保持较大的社会距离,和上级之间的交往表现出尊敬,接受和执行自上而下的决策。当自己与上级的意见有差异时,他们会不加批判地遵从上级的权威,不破坏彼此之间的“权力等级”,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冲突[13]。团体组织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的阵地之一,各个主体在“差序格局”文化的浸染下,遇到冲突时采取避退的策略,也就不足为怪了。
2.负面心理预期
单个主体对团体组织中的隐性冲突之所以采取回避的态度,与其所持有的负面心理预期是紧密相关的,尤其是受儒家思想浸淫的大学生,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在很多情况下都受到这种文化基因的影响。对团体活动提出意见本身就隐含着冲突,因为冲突是社会主体间由于实际或感知不同而引起的一种充满张力的过程。只要主体间在对待不同问题或者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有着各异的意见时,主体之间就存在着冲突的可能,能否转化为现实,取决于感知冲突的各方对此问题采取何种交互活动。
组织成员惯于保留自己的反对意见,回避直接沟通,这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较为明显[14]。此种文化背景下,主体之间如有冲突,首先考虑彼此的“面子”问题,或者迂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隐而不发,按部就班地执行计划。迂回表达对于团体决策的效率是有影响的,因为沟通的效果受到了限制,隐藏冲突也不能解决问题,其负面效应会溢出到其它领域中去,给组织的进一步交往带来困扰。
根据合理行动理论的观点,一个人对于某一项特定客观行为的主观判断标准,会将某一项特定行为是否具有潜在意愿直接反应出来。一个人真实行为的潜在意愿又包括态度、主要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三方面组成。人们是否做出某项行动,取决于其行为意愿的强弱和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如果预期能够给其带来积极的结果,人们就会乐意从事该项行动,否则其意愿就会得到消弱。
回避者对待冲突正是持有这样的心理预期,认为向同伴尤其是向组织者发表不一样的意见时,是不是影响大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会受到大家的“惩戒”,会不会被大家视为另类而遭到孤立等等,“沉默的螺旋”理论在这里有很强的解释力。在交往过程中,往往是以己之心去猜度他人,主观负面的心理预期限制了意见的正常表达,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三、解决方法
规避冲突并没有消除冲突,回避冲突并没有解决问题,主体心中的不满情绪在现实中不便或不想表达,是由于受到价值观念中权力距离的制约和个体负面心理预期的影响,而这种制约和影响一旦离开现实世界进入虚拟空间中,由于冲突的累积性、叠加性和感染性,即使是处于“长尾理论”的尾部,它所聚集舆论场的能量也是惊人的。冲突的发生,根源在于资源的稀缺性,这种稀缺性又通过利益、权力和思想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针对这些表现形式,在团学组织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冲突回避的倾向和网络霸凌的发生,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成员的满意度。
1.利益均衡化
就冲突的根源而言,丰裕是人们的追求和解决冲突的手段之一。但如果仅认为丰裕能解决一切问题,问题似乎被简单化了。丰裕为稀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使稀缺问题不再成为人们聚焦的中心,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在挣脱了姓“资”还是姓“社”的纠缠后,伴随着思想解放,生产力也获得了极大提高,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丰裕,社会出现转型,阶层出现分化,利益的多元化致使的冲突也进入了多发期,因为社会发展过程本身在解决旧有问题的同时又产生新的问题。因矛盾的普遍性存在,消灭冲突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但如果任由冲突恣虐,对社会结构的冲击和人们幸福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
今天,市场机制的存在仍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今天的丰裕是市场机制带来的,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机制本身也带来了利益分化、社会分层。由于个人禀赋、门第等有所差异,在公平的起点上,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却造就了社会弱势群体,结果在这里只能带来更大的不公平。这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不足,就需要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弥补,使利益倾向均衡,否则,人类文明仍然停留在“丛林”之中。
当然,均衡在这里不是均分,而是如经济学中所言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主体之间在利益等方面发生偏离均衡的情况仍会出现,但这种偏离不会给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带来毁灭性的冲击,冲突在这种状态下是可控的和良性的。
利益均衡还有多元化的含义,均衡至少有两个主体或两个方面。稀缺之所以发生,除和资源的有限性密切相关外,和主体追求对象的相对集中化也有一定的关联。当主体追求的利益对象日益多元化时,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也能得到一定的缓解,从而使这种稀缺性移离人们视域的中心。因主体追求稀缺的对象出现了多元化,在由单一或有限的资源稀缺而带来的紧张关系得到改善的同时,又增强了主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在利益维度上为冲突减少进而避免网络霸凌的发生提供了一种借鉴。
2.权力分散化
组织中的人们会根据结构中所反映的信息去推断个人的言行在什么情况下是合适的,并在自己的决策中运用这些信息来求取组织目标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根据权力集中程度不同,在组织活动的权力运行中,可简单分为集权型和分权型两种类型。在集权型组织中,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加之科层制的管理框架,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路径较长,经过传递主体有意或无意的信息筛选,信息可能会扭曲甚至失真。另外,客观情况却是瞬息万变,即使信息原汁原味地传到决策者手中,在时效性上也显现出瑕疵。在这种信息下做出的决策,很可能脱离实际情况,其实施效果更不会理想,为冲突埋下隐患。组织结构越是集权化,决策者拥有的权力越大,组织成员即使发现问题,其沟通的愿望越是弱化。因为集权结构实际上还传达出另一种意思,就是组织成员的意见无足轻重,这种情景下,冲突回避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但是一旦出现问题,这种因缺乏有效沟通所压抑的不满会更加强烈地漫溢出去,并得到成员的广泛认同而迅速地扩散开来,给组织形象带来负面效应。
决策权力的分散化意味着组织中的其他成员都有机会给团体的决策建言献策,权力运行方式上的变革给信息向各个方向流通提供了结构上的便利。这种变化一方面使决策集思广益,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决策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影响组织成员的心理认知和对组织的认同,激发创新意识,提高成就动机,转换其负面心理预期,为团体组织提供更多建设性意见,在权力维度上为避免冲突和网络霸凌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一种可能。
3.价值观念高尚化
无论是对现实冲突的回避,还是虚拟网络中的霸凌,都是在价值观念的指引下人们的一种客观行为。稀缺作为冲突的根源,相对于主体无限的欲望和资源本身的有限性而言,稀缺具有绝对性;在另一方面,稀缺还是丰裕,又与主体主观的感知有关,稀缺性总是与人有关,是对人而言的稀缺,知足常乐说的即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稀缺也具有相对性,它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在绝对意义上谈论稀缺,它就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约束条件和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动力之一,在有限的时间区隔内部,我们只能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拓宽认知的领域,以此延展稀缺的边界,尽量突破稀缺给我们的限制。在相对意义上谈论稀缺,更多的是涉及主体自身的感受和认知。用经济利益来解释稀缺问题,容易受到“为我”的指责;用政治权力来解释稀缺,既含有强力的成份,又易使权力异化,出现公权私用,权力寻租等现象,况且手段本身就孕育着冲突;用价值观念来解释稀缺,就显得更为有效,因为越是远离经济基础的事物,越是具有方向的指引性。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到处充斥着欲望,人们热衷于当下的生活,更多关注眼下的幸福,在这里谈论价值观念,则显得不合时宜。但是,如果没有高尚价值观念的引导,无论主体拥有多少财富,都不会拥有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感知的幸福。因为人们的欲望在实现了一个之后,立即又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欲望,在这个由欲望组成的人生阶梯中,资源本身已经发生了如马克思所说的“异化”。资源从原本意义上而言,应该是为我的存在,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在异化的语境下,“我”却旋即变成了为资源的存在,“主我”成了“客我”,变成了手段。
高尚的价值观念不能解决稀缺性问题,也不是告诫大家要奉行禁欲主义,更无意阻止大家对稀缺性的追求,而是通过高尚价值观的指引来影响和改变主体对稀缺性畸形的追求。“饥饿的人从不需要人们告诉他需要食物,……广告只对那些老远超过物质欲望从而早已不知道他们还需要什么东西的人们,才发生效力。”[15]这种畸形就如同加尔布雷思眼中的广告一样,远超过自身的物质欲望,但却早已不知道他们还需要什么。广告在这里制造出一个个消费符号,主体却成了吞噬符号的动物而不能自拔。价值观念高尚化在物欲化的世界中本身又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它的作用是使主体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在面对冲突时,明辨是非,理性表达,而不做无意识的“群氓”,尤其是面对虚拟世界中的各种言论,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成为正能量传播的使者而不是一个不明是非的网络霸凌者。
四、结论
因资源的稀缺性致使社会中竞争性格局的出现,主体在追求稀缺资源的同时,缺乏完善的制度设计和高尚价值理念的引导,是导致现实冲突或潜在冲突的根源。这种冲突如果发生在集权制组织中,往往会因制度性因素而被压制,而在民主制管理结构下,又由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而被抑制。虽然二者的区别往往是消极与“积极”、被动与主动之分,但都不利于团体结构的改进和效率的提升。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主体自身对现实冲突的规避而引发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网络虚拟空间因其拓展了时空的维度,为因回避冲突而累积的不满情绪提供了另一种数字型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某种被压制的冲突得到释放且在网络机制的作用下发生倍乘效应,某个主体(包括人与事)就会引起网民持续、反复的围观而发生霸凌行为。如任由这种虚拟霸凌行为发展的话,它同样会突破虚拟空间而影响现实世界,这要求团体活动的组织者,在实施某项活动前,一定要源于事实,尊重规律,服从理性,采取权变决策的模式,使现实世界中的行动方案得以最大程度上的完善。而对于虚拟空间的霸凌行为,既要认知到问题所在,也要对其加以规制。以免形成在现实生活中回避冲突,在虚拟空间中发生霸凌,霸凌言行反过来又影响现实的物理世界这一恶性的累积循环,进而影响团体组织的和谐与效率。
我们虽然认知到在团体组织中存在现实物理世界与虚拟数字空间这种冲突回避与霸凌行为的转换关系,资源的稀缺性是问题产生的根源。不足之处是对工具理性过于突出,价值理性强调不足,虽然文中也提及到价值观念的高尚化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但高尚化的方式仍待商榷。另外,文中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纯粹的逻辑演绎缺乏实证基础。今后如果条件允许,在日常大学生团体组织中,解决问题更要注重价值理性,注重实证分析,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新修概论[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8-139.
[2]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前言[M].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62.
[3]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范伟达,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75.
[4]毕云天.社会冲突的双重功能[J].思想战线,2001(2):110-113.
[5]王雅君.“无直接利益冲突”与社会心态调控[J].理论探讨,2008(4):161-162.
[6]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5:120.
[7]鲁鹏.人与稀缺性[J].文史哲,2010(6):135-136.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10]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5.
[11] 曾婉雅,张高宾.现实治疗团体对受霸凌青年犹豫之辅导效果——以台湾某初中为例[J].青年探索,2011(3):23-24.
[12] Mauk Mulder,Power Equalization Through Participatio[J]. 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1979,24(1).
[13] Kirkbride P S, Tang S,Westwood R I. Chinese Conflict Preferences and Negotiation Behavior: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Influences[J]. Organization Studies,1991(12):365-386.
[14] Dyer B, Song X M. The Impact of Atrategy on Conflict:A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U.S and Japanese Firm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Business Study,1997,28:467-493.
[15] 加尔布雷思.丰裕社会[M].徐世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134.
[责任编辑:赵秀丽]
中图分类号:D 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6)01-0031-06
作者简介:赵灯峰,男,阜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助教。朱剑峰,男,阜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教授。杨利峰,男,阜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团中央立项课题“长尾理论视角下团学活动中‘边缘人’现象治理分析”(2015LX160)。
收稿日期: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