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丛雷 唐晶晶 高云 徐芝达
摘 要:资源稀缺性指标对资源的使用及其价格合理性的评估都有重要意义。存量/用量比、稀缺租金、边际找矿成本、边际开采成本等指标都只能对资源的稀缺性做出部分解释,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从价格成本比的角度计算资源的稀缺程度,可以为评价资源价格的合理性,特别是稀缺资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稀缺性;稀有程度;稀有指数;价格成本比
一、引言
稀缺性是指欲望总和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1]。几十年来,世界人口持续增长。我们已经知道,即使世界人口出生率现在正在下降,但是,目前人口的年龄结构对人口的增长会产生某种惯性,即使按最乐观的估计,这种惯性都将使近期的世界人口处于不稳定状态,人口增长将使资源需求加大[2]327-328。随着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将日益凸显。因此合理的评估当前资源稀缺性的指标就显得很有必要。资源稀缺性该如何评价?那些指标比较合理?如果我们在评价资源稀缺性方面,有更为可靠的指标,则对资源稀缺性的评估也将更加合理,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评价稀缺性的相关指标及其缺点
目前比较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存量/用量比、资源价格、稀缺租金、边际找矿成本和边际开采成本。
存量/用量比关注的是某个资源固定的存量,对于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则完全不能解释。资源价格及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的趋势,问题是,在某些特定市场中,它们不能直接观察或计算。稀缺租金既可以作为可再生资源稀缺性的指标,也可以作为可枯竭资源稀缺性的一个指标。边际开采成本对未来开采成本的变化没有做出任何说明,单位开采成本的另一个缺点是很难查到公开的信息并精确计算。因此,不存在任何一个指标,在所有方面都优于其他指标的情形。本文从价格和成本两个方面来构建模型,对资源的稀缺性进行说明。
三、资源稀缺性评价的成本价格比模型构建
(一)构建指标体系
1.构建理想的稀缺性指标体系的原则
原则包括前瞻性、可比较性和可计算性。前瞻性指标应具有预测性,能够预料到资源稀缺性的产生;可比较性指可以在不同资源之间进行直接比较,从而确认最严重的稀缺性问题;可计算性指,利用可靠的已公布的信息进行计算,或是这些信息可以很方便地收集到[2]332。
2.资源稀缺性价格成本比评价指标的介绍
根据岳大鹏,董美云[3]的矿产资源开采成本法,资源的开采成本包含以下几部分:
(1)资源的采掘成本
资源的采掘成本包含劳动力成本、技术设备成本、资金和利息等。资源开采要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利用人力、资金和设备进行资源开采,从而形成了矿产资源开采的直接成本。
(2)资源使用成本
资源因其自身的价值,使用时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使用费用。由于矿产资源的可耗竭性,资源税的开征也就有其必要性。
(3)资源的稀缺成本与环境成本
随着资源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逐渐增加。另外,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和生态的负的外部性问题:污染气体排放,地表及地下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堆放等环境污染;水资源平衡破坏,水土流失,地表生态系统破坏等生态影响。这里的资源价格指资源的市场价格,主要通过市场供求自发进行调节。
(二)价格成本比评估法
价格与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假设价格等于成本乘以相关系数R,即:
R=P/C(1)
其中P为价格;C为成本;K为资本投入;L为劳动投入;T为技术投入;R为表示稀有指数,也表示价格成本比,可以用来表示商品稀有程度。
1.稀有指数R的变化
R·/R=P·/P-C·/C(2)
R的变化比例为价格变化比例与成本变化比例之差。
知道了价格变化和开采成本的变化,稀有程度的变化的可以根据公式(2)来进行计算。
四、按价格成本比对不同的市场类型的分析
在市场中,一般成本比较稳定,对不同的市场类型,资源的价格却会有很大不同,因此从市场的角度来对资源的稀缺性进行分析。
(一)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包括:(1)该市场中买者与卖者的数目达到足够大,以至于单个买者的购买量或单个卖者的销售量都无法影响市场价格;(2)产品同质,厂商之间的产品完全可以相互替代;(3)进入与退出市场是充分自由;(4)信息是充分[4]141-142。实际生活中,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根据上文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可以知道,其在农产品市场上稀有指数R值等于1。
(二)不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垄断条件下,一般资源价格会大于成本。政府管制会降低垄断利润,使R变小;而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获取高利润,使R变大。一般情况下,不完全竞争市场中:P>C,因此其比值R>1。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向变动的关系[5]。
五、结论与讨论
用价格成本比来估计资源的稀有程度,并通过不同资源价格成本比的比较,同时参考需求量、存量和替代可能性、成本变化等指标,对某一资源价格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这对评价一些稀缺性资源的价格是否被低估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比如中国的稀土资源。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稀土资源的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其价值,长期低迷,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生态环境损失没有得到合理补偿[6]。对于中国稀土的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即可用价格成本比进行计算,并对其背离的程度进行评估。价格成本比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资源成本价格的公开信息很难找到,限制了这一指标的应用。(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颜家水,黄贵新.经济学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 汤姆.蒂滕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社,2011.
[3] 岳大鹏,董美云.资源开采中环境税的构成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境,2010,24(3).
[4]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3-144.
[5]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五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人民日报》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