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强
微电影的概念形成与艺术特征
周子强
当前学界对于微电影的定义存在着争论。本文梳理了微电影的发展轨迹,试图从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微电影的艺术特征。
微电影 艺术特征 未完成性
微电影是个新兴事物,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概念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微电影。但是至今为止,学界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一致的定义。对于新媒体语境下的新生事物微电影这一个概念而言,关于它的身份、属性、艺术特征、产生过程、中西方语境下的承继与创新,尚未被明确界定,甚至也无从考证最初的命名者。许多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去定义微电影。
陆川认为:“微电影就是由以前的短片演变而来,只不过微博诞生之后,短片也赶时髦换了个‘微电影’的新名称。”[1] 顾长卫在微电影的认识过程中遵循的似乎是否定的法则。他个人觉得,长片、短片、微电影、手机电影,没有特别准确的概念。现在用手机记录的方式也是2k的,跟电影院没有本质区别。[2]倪祥保认为,将网络上大多由只有几个人创作并传播的短小视频内容称之为微电影,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一件非常自然而然的事。一个以微博为主的微时代,人们驾轻就熟地在原有事物名称之前冠之以微——比如微评论、微小说等等。[3]康初莹不是把微电影理解为简单的名称或命名,她说:“将微电影以商业定制的模式加以应用,其实质上就相当于加长版的广告。”[4]香港的毕明则认为,有种广告形式,现称微电影。蔡明亮更相信微电影可能是一个想象的概念,很多平台也需要一些形象。微电影时间不怎么长,更像拍一个短片。[5]李显杰认为:“真正的电脑网络电影或手机电影指的是一种运用电脑或手机自身的多媒体功能讲述故事的新电影叙事方式,是一种经由数字技术拍摄的并在网络上或手机上观看的故事影片。”[6]郑晓君认为:微电影又称微影,即微型电影,一般用于各种具有视频功能的移动设备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片长一般在30——300秒之间,以产生话题为目的而植入广告。[7]
由于这些定义没有形成共识,人们在引用微电影的定义时往往用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它是这样定义微电影的:微电影(Micro Movie),即微型电影,也是短片的其中一个类型、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从视觉停留的角度来讲,微电影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能更清楚地让观众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而且在长时间内,依然记忆犹新。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名称富有中国特色,事实上脱胎于国外早已有之的“短片”。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8]
微电影这一概念,尽管已经家喻户晓,人们经常引用的微电影定义,却是百度百科上给出的一个非专业的定义。这正好说明,“微电影”这一概念的诞生,先天地带上了网络的基因。
而且,一些人认为微电影的“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是个伪命题。被业界公认的成功微电影《老男孩》,长达40分钟,这和微时长的概念是相悖的。由此可见,时长并不能决定影片的身份属性,更不能作为微电影的特征。微电影的制作主体大都是为了提升产品知名度的企业和寻求更多点击率的视频网站。微电影是不同于播客上传的视频短片,此类微电影从制作角度看,需要一个好剧本,一个专业的影视制作团队,因此其周期相较于一个院线上映的传统电影而言并无周期性的特点。从一些成功的投资微电影案例可以看出,目前高质量微电影的投资越来越大,微投资的特点被逐渐改写,如《一触即发》的大牌影星、大牌导演、大牌制作和五星级酒店取景以及专业航拍,决定了它绝非小投资就可以制作出来的。[9]
既然微电影的概念还莫衷一是,众说纷纭,那么就有必要梳理微电影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从发展过程中去认识探究微电影,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微电影的萌芽阶段当是恶搞式视频短片。早在2001年,网络上就出现恶搞式的视频短片,这些视频大多是对经典影片或是当红影片重新剪辑,内容是无厘头风格,嬉笑怒骂,幽默搞怪。但由于当时网络普及率低,这些视频短片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直至2005年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网络短片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有的观众是因为看了胡戈的恶搞短片,才去看了电影《无极》。后来,胡戈又制作了《007大战黑衣人》《血战到底》《春运帝国》《CCAV新闻联播》等视频短片。
胡戈事件爆红了一类新的视频形态——视频短片。这些短片人气高,点击率高,制作成本低,制作速度快,在视频短片红火下,各视频网站遍地开花,因此大部分人认为2006年是中国的视频元年。优酷网总裁古永锵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微视频”:“微视频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短则30秒、长的一般在20分钟左右的,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视频短片的统称。其中,短、精、快、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最大的特点。”[10]
微视频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孕育着微电影。它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解构,更易被大众所接受。主题贴近大众,风格幽默调侃,娱乐性强。不过,微视频与微电影不能划上等号。
2007年至2009年,是一个过渡时期,制作者已经意识到自己可以制作出完全属于自己的短片。2009年南方多媒短片节等各类多媒体短片也相继出现,可以说,微电影的形态已经形成。
“微电影”这一概念最早由凯迪拉克品牌提出。2010年该公司联手好莱坞著名创作班底打造的由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它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中国微电影时代的里程碑。该电影题材与现代微营销相结合,是历史上第一部微电影融合营销案例。之后,各类微电影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在互联网上,其内容主题也突破了商品营销的局限而涵盖爱情、搞笑、公益、教育以及青春励志等。
这部被誉为微电影开山之作的微电影,就带上了广告的基因。有一些学者认为,具有广告功能是微电影区别于短片的本质属性之一。
从2010年起,各大网站继续推出自己的品牌系列微电影,如网易娱乐的“明星微电影”系列,优酷“美好2012年之大师微电影”,爱奇艺的“城市映像”系列微电影。
除了各大视频门户网站,还有专门的微电影网站,如“南方小镇”网站,“爱微网站”。“爱微网站”囊括了微电影的方方面面,包括从源头剧本的展示与征集、微电影的新闻、微电影的创作团队。
许多城市把微电影看作是推广城市形象的良好手段。城市不仅是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见证,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武汉首部城市题材微电影《岸边的记忆》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一个帮助女主角唤起记忆的故事,表现武汉的城市风貌,既有历史古迹,又有特色小吃,还有美丽的城市建设。《微电影》《大连忆》像一条静谧的河流,温婉地讲述着大连的古老故事。
微电影的功能也不断扩大,不仅仅用来做观赏和广告宣传,也可以用作MV,如阿朵的《一花一世界》。《一花一世界》讲述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唱歌,并将它作为送给心爱男孩子的生日礼物。故事中这个女孩执著地爱着这个男孩,包括容忍男孩拈花惹草的习性。
除了用作MV,微电影也可以用作电影上映前的宣传影片。许多投资巨大的大片为了宣传,精心剪辑和专门拍摄了微电影,这同样是一种广告宣传的效果。
相信在未来,微电影的功能还会不断地拓展。
微电影定义之难,并不是因为微电影这种形态有多高深,而是微电影本身有众多的不确定性,其指向具有模糊性。可以这么说,它是个未完成时。对于一个动态发展的事物,想要去定义它,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从逻辑的角度着眼,一个概念的产生用的是归纳的方法。这几年,微电影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外延在不断变化,要想根据它的内涵,用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来概括它,显然是困难的。
微电影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事物,匆忙下定论难免草率。一方面微电影概念界定要体现学术性和艺术性,它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形式,一种艺术作品,必须从学术上加以界定。另一方面,它的变动性和数量之大让人难以把握,它具有动态性的内涵,应该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得以扩充,僵化、教条的概念已经无法准确描摹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存在。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之中,正如伊格尔顿所言:“你一给它下了定义,它似乎就失去了它的最终性。”[11]
不但定义微电影是个难题,而且“微电影”这个命名本身,也有变化的可能。正如纽约广告节的中国首席代表吴金君所阐明的那样:“如果一两年内微电影还没有定论的话,会有一个新的概念取代它,但概念是什么无所谓,只是我相信它会一直存在。”[12]
微电影的这个特点,也符合后现代文化的特征。微电影是基于新媒体数字技术的革新,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和播映平台而广泛传播的超短篇幅的电影作品。由此,网络与电影艺术的融合,使微电影体现出典型的网络文化,如平民化、碎片化、参与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征,微电影的创作也极具解构理性、躲避崇高、零度叙事、合流大众文化等后现代色彩。它消解了宏大叙事,同时也消解本质,消解定义。它以碎片化的内容与拼贴的方式,讲述后现代语境中的故事。如果说现代性文化像一个带核的桃子,有中心有本质的话,那么后现代文化就是无核的洋葱,层层剥去后,就会发现它其实是没有所谓中心的。微电影的这种属性就给定义带来了难度,可以这么说,你越是想定义它、想抓住它的中心要义,它越是离你远。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丁亚平定义微电影的方法值得借鉴。他不是从微电影是什么的角度去定义微电影,而是从微电影不是什么的角度去诠释微电影。[13]
他把电影分成三类。第一类电影是大银幕电影,即常规的影院电影,也是基础性电影。影院放映是它的通常模式,影院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影院电影准备拍摄和制作周期都比较长,艺术追求更为精雅,投资规模也相对较长。影院电影的这些因素,可以相对有效地确保其不仅是精巧独特的故事情节,而且是声响效果的震撼力,画面景象(包括细部)的冲击力,都造就了它较之电视剧乃至电视电影、网络电影所具有的巨大优越性。影院受众群体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文化层次很不一般,它们各处于一种有所分离但又是集体观赏的关系状态,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银幕上,投入到一种较为深沉的陶醉状态,从而获得较为深度的审美愉悦。
第二类电影是电影短片,包括故事短片(动画短片)、短纪录片、专题片、新闻片、短资料文献片、科教片,以及电视、影院里播放的片花、广告片、专题片。既有以前在影院放映故事电影前的新闻类、政治类的短片,也包括后来盛行于网络、手机上面的各类视频短片。戛纳等多种国际电影节历年都设有最佳短片奖。第二类电影作为大银幕电影的衍生物,它可以被看作基础性和功用性、实用性。
第三类电影就是微电影,融入了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可以理解为相对于基础性电影的功用性电影。
他把除了第一类电影和第二类电影之外的电影都归之于第三类电影,也就是微电影。这样的界定给微电影巨大的发展空间,也较为准确地把握了微电影的特质。
虽然微电影还没有准确的统一的定义,但人们已经意识到它的生命力。不管是业界、学界,还是商业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它。微电影的微,“不是弱小,不是卑微,不是那种可以随便忽略的东西,微,是精妙,是文化,是一种春风化雨、无处不在的力量”。[14]
当前众多的微电影定义中,很少涉及到微电影的美学(艺术)属性的。如果微电影是区别于电影电视的影像艺术,那么微电影的美学属性是什么?什么是微电影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些问题都是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不可回避的。
文化学者苏珊朗格主张,一种艺术的方式也就是一种呈现的方式。她认为电影作为艺术从本质上讲,是以一种梦的方式进行表意。[15]微电影基于新媒体而存在,它拆解了传统大银幕电影营造的集体白日梦,构建了一种个人的、短小的,还有狂欢性质的新梦境。
就塑造梦境的手段而言,微电影更为自由和随意。电影电视艺术是一种以视觉欣赏为主体的视听综合艺术,影像就是微电影的核。微电影把影像的外延大大地拓展了。不论是剧情片还是纪实片,电影给我们的概念都是用影像表达,而影像形成的元素,只有胶片或者磁信号。当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影像艺术的表达已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用胶片或者磁信号的范式已经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微电影中介入了更多的动漫、素描、3D、沙画等等,这些画面影像表达手段的大量使用,使人们不得不进入一个拓展智能,用高新技术多元创意新创作的时代。
微电影更需要超高的创意、精湛的艺术和在短时间吸引眼球的艺术功力。为此,微电影的叙事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有它独特的追求。微电影在选择故事时并不像传统电影那样适合宏大的叙事模式,而是采用细小的叙事方式并注重表现个体化的语言和生活化的细节。在微电影中,为了迅速留住网民的注意力,创作者往往用“首尾”接续的模式来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在这个快节奏的新媒介时代,微电影的观看环境是碎片化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观看,人们的审美心理也是简约的,没有时间去接受冗长的故事和等待漫长的故事结局,也没有多余的情绪去感受复杂的氛围渲染。微电影把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放大。
在时间上,微电影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呈现出节奏明快的特点。传统电影故事一般是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方式发展的。微电影在剧情展示时间上短于常规电影。为了保持观众的注意力,微电影尽力压缩故事背景、开端、发展、结局,而以最大篇幅展现微电影的高潮,淡化次要情节。微电影充分放大故事的高潮,开门见山,环环相扣,使观众在短时间内能集中注意力,达到与影片情感上的共鸣。
为了保持叙事的节奏明快,微电影的剪辑碎片化模式突出。微电影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既做到广告宣传又要抓住受众的眼球,就必须切入点小而且悬念性强,并对气氛进行渲染,这就需要剪辑碎片化,以增加微电影的节奏感。另外微电影因为受到资本投入和剧本的限制,大多用实景拍摄,因此导演有意使用碎片化剪辑,使画面不至于单调乏味。
在空间上,微电影场景数量少,相对于常规电影,场景数量少是微电影在空间上最大的特色。为了简洁和高潮叙事,微电影只能选取几个场景。有的微电影甚至只有一个场景,影片《妆》讲述发生在电梯内的故事,电梯是唯一的场景。场景是故事发生的地方,场景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故事情节的设置。特别是只有一个场景的微电影,那么它的情节只能有一个,并且是主要情节,次要情节被淡化。微电影的放映屏幕要远远小于常规电影的屏幕。因此,空间较大的场景也不适合微电影。常规电影可以有斗争惨烈的战争场景,可以有金碧辉煌的宫廷场面等等,而微电影有的是宁静祥和的校园,或是真实朴素的街道。日常生活中的街道,学校、咖啡馆、办公室、停车场、公交车、电梯等等都可以成为微电影故事的发生地。常规电影叙事中讲究起承转合上下衔接,给观众一个转场的预示,也使故事衔接更紧凑,更真实,不至于使故事显得突兀。这些在微电影的场景安排中却显得例外。场景跨度大已是一个事实。这个场景是学校的教室,下个场景就可能是家里的卧室。场与场之间没有联系与依存的关系,完全是人物把场景连起来
在人物设置上,相对于常规电影,微电影中的人物数量少,一般在1至5个人之间,少数微电影会超过这个数量。次要人物数量趋向于零,特别是几分钟的微电影,只有主角没有配角。简单的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微电影的人物出场简单,没有人物的家庭关系网,也没有人物的社会关系网。
有些微电影甚至采用完全颠覆常规的叙事样式。《7天》是一部意识流音乐微电影,整部影片没有情节,人物没有语言,只有背景音乐的高低起伏,可以说音乐是主角。影片随着音乐的流动而流动,镜头间的逻辑关系不明显。顾长卫的《龙头》也是一部反叙事的微电影。影片中有拾荒的老人拖着一条长长的塑料桶过马路,老人的两边是长长的等待交通灯的车队的场景,有三个人坐在一起谈话,中年妇女谈小时候打死婴儿的场景,有吸毒女人割腕的场景,有猫睡马路的场景。众多场景没有一个连贯的情节,只是拼贴在一起,没有形成完整的情节,没有逻辑,也没有完整人物刻画。这种反叙事的安排虽然没有常规叙事的条理,却自有其内在的艺术理路。它们追求的,是一种意味。观众从这些看似杂乱的镜头间进行思考,达到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艺术是追求自由的。作为艺术的微电影给予创作者自由表达的可能性。许多知名创作者,或许是非知名的电影导演,基本上都是知名人士,乃至许鞍华、蔡明亮、顾长卫等国内知名导演,利用微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进行个体民间立场的表达。微电影暂时还是审查制度规训之外的自在地带,国家对微电影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一些已经取得艺术成就的影视创作者利用微电影进行电影之外的影像创作。这种表达并不等同于草根写作、底层写作,而是精英艺术家立足于民间的一种个性表达。
对于草根大众而言,这种自由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微电影首先兴起于网络,可以说是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电影形态。它包含面广,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形式多样,发展速度快,代表了一种文化草根文化,其发展代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其话语代表了大众的话语。微电影是一种话语权,而且相比现实语境中的发言权,人们通过微电影能够更自由、更感性地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和情感,赢得观众和社会的关注与回馈,获取个体存在感和自我价值的满足,这一话语权对于草根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电影虽然也是一种话语权,但只是精英阶层和精英文化所拥有。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微电影已具有自己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追求,形成了影响力,具有了独立的品质,成为一种独特的影视类型。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所言:“微电影的微,不是微不足道,相反却是微而足道,也就是规模微小但又容量丰盛,在微小规模上集中惊人的意蕴。”[16]
[1]熊丽.5w论微电影(上)[J].成功营销学,2012(7).
[2]佚名.“大师微电影”全球首映式举行.顾长卫:微电影迟早变“威电影”.[EB/OL](2013-03-29) http:\ www.vmovier.com2077.
[3]倪祥保.微电影命名之弊及商榷[J].电影艺术,2012(5).
[4]康初莹.微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J].新闻界,2011(7).
[5]毕明.所谓微电影[J].财经(香港),2012(3).
[6]李显杰.“垮媒介”视野下的电影叙事二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7]郑晓君.微电影——微时代广告模式初探[J].北 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6).
[8]百度百科.http://baike.bai du.com/view/4342291.htm?fr=aladd in.
[9]冉思雨.微电影之伪[J].新闻传播,2013(3).
[10]贾新华.微视频:互联网的又一桶金.[DBOL][2007-11-15] http:\ t e c h.s i n a.c o m.c ni2 0 0 6-0 7-03\1126101845.shtm.
[11] 伊格尔顿著,商正译.理论之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2]布大人.互动中国观察:微电影的狂欢——危机与商机[M], [EB/OL] (2012-12).http:\www.brandbrenda. com?p=1779
[13]丁亚平.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发展[J].艺术评论,2012(11).
[14]鲍得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5]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16]王一川.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J].当代电影,2012(6).
周子强:江西省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蒋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