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林县北路壮剧传承工作现状观察

2016-04-03 22:22张迎春
音乐传播 2016年4期
关键词:壮剧北路剧团

■张迎春

(广西艺术学院,南宁,530022)

广西田林县北路壮剧传承工作现状观察

■张迎春

(广西艺术学院,南宁,530022)

北路壮剧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在田林县的传承工作现状,此前尚未见系统研究。通过调研可知,目前尚未卸任的北路壮剧国家级传承人闭克坚以极大的热情和持续的努力,在表演、教学、创编、撰著方面均卓有成就,还通过严格的考察确定了未来第十一代传承人的人选。另外,自然传承人群体和村镇业余剧团的存在,也为这门民间艺术的存续和发展提供着喜人的动力。但是,这些参与者的热情尚不足以全面繁荣北路壮剧艺术,这需要相关部门完善和优化一整套传承策略和资助机制,善于将其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其他方面建设结合起来,并改进壮剧文化节的组织思路。

田林文艺 北路壮剧 民间戏曲 闭克坚 国家级传承人 自然传承人

具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度的田林县北路壮剧,体现了壮民族在自身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选择与继承,也汇集了历代壮族人民的智慧与生活感悟。北路壮剧演出时,以当地方言对白,用在当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腔演唱,不仅在声韵上极具特色,音乐曲调也性格鲜明。少数民族戏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益于方言土语带来的区域与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是其最无可替代的特色之一,而这也无疑从侧面反映了壮剧需要获得更为专门的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意义所在。北路壮剧的音乐充分体现了壮语的特点,并有一定的押韵规则,即便在唱、白中使用汉语,也仍遵循一定的汉语修辞手法,如对仗、平仄等。壮剧不仅是壮族民间文学与音乐的艺术整合,还包含了壮族丰富的传说、故事、舞蹈和杂耍技艺等民间文艺形式资源,长期以来深受群众的喜爱和认可,这使其更显弥足珍贵。

广西北路壮剧自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今,其保护与传承措施有何成效,是否摆脱了特定的困境,都是值得民族音乐界关注的问题,亦可采用与音乐传播领域相关的考察视角。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先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但如果说到北路壮剧流传的一个重要区域——田林县,以闭克坚为代表的一批传承人多年来进行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方式和理念有哪些亮点和不足,以及田林北路壮剧由此得到了何种角度和程度的传承与发展,则尚未见系统展开的专门研究。本文正是试图对此进行补充。

文献与口述材料的结合应用,是研究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可行方法。本文主要的立论依据和材料也来源于文献和口述材料两大方面:笔者对现有的关于“非遗”传承工程的官方文献以及北路壮剧传承的相关文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读整理,也多次到田林县进行田野考察,与北路壮剧国家级传承人、文化馆相关人员、部分壮剧团负责人以及壮剧演员等进行了现场或者电话访谈,还现场观看其彩排和演出,切身感受传承人的教授过程以及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事后整理出田野笔记。

一、田林县和北路壮剧的概况

田林县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境内较大河流有驮娘江、南盘江、西洋江,地貌以山地为主,具有高寒山区的气候类型。田林县因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带,是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其秀美的风光和水土熏染了特有的风物,亦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基本保障。在田林县聚居的少数民族以壮、瑶、苗三大族群为主,同时,小范围分布的仫佬、彝、侗、水、布依等民族体现了三省交界地带多民族杂居的情况。当地语言以壮语南北方言和西南官话为主,少数民族与汉族和睦共荣,习俗相染,文化相融。在稻作文化的滋养下,当地百姓将世代凝结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知识与丰富的民俗活动结合,保留在节庆歌舞、山歌等民间音乐形式和祭祀等活动的音乐内容中。这丰富的人文景观,既是北路壮剧剧本的素材,也是壮剧音乐和基本程式的创新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北路壮剧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省内邻近广西的广南、富宁。但北路壮剧最早应是在田林县旧州龙城流传起来的,雏形是旧州民歌和八音坐唱的曲调与若干形式的结合。早期的土戏时期,它是以长篇说唱为主的室内板凳戏,后迁至室外成为门口戏,形式逐渐丰富,场地亦扩大为平地戏的级别,以便满足观众的需求。但是,其戏剧性因素的跨越式提升,是通过富裕人家请艺人进行恭贺祝福类故事扮演的“游院戏”的准备而开始的,此后逐渐拓展至人物扮相、化妆、服装、道具、角色等结构,最后转为宽阔的场地演剧,进入地台戏的时期。从清代康熙年间至今,北路壮剧积累剧目300多个,内容涵盖极广,除了地方社会生活中的人物琐事,亦有沿用汉族故事如“梁祝”等的素材创编的。北路壮剧重视从其他多种民间文艺中吸取营养,如借鉴粤戏、桂戏、邕戏、彩调等戏曲元素,亦融合本地说唱、山歌、舞蹈、武术等多种元素,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审美原则和欣赏习惯。因此,从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继承和发扬壮剧与其说是对民间艺术的一种重视,不如说是通过对民间文艺的抢救去保存它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丰富遗存。

壮剧的传承通过艺人的世系可见一斑,而北路壮剧的艺人更是非常特别地以每一代艺人的艺术风格和造诣为参照,以专属称号来区别。北路壮剧的每代牵头师傅(传承人)都被冠以“×师”的头衔,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冠名第一代艺师为“台师”起,至今已传承十代艺师。①《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上),中国ISBN中心2002年版,第835至836页。历代艺师简况为:第一代是杨六练,他开创了北路壮剧的搭台戏,人称“台师”。第二代是岑如、岑忠两兄弟,他们编的戏大多用壮族民歌曲调演唱,人称“歌师”。第三代称“原师”,第四代称“先师”,第五代称“祖师”,第六代称“宗师”,第七代称“全师”,第八代称“老师”,第九代即黄芳声则是“继师”。本文对田林北路壮剧代表性传承人的考察集中在第十代艺师——被称为“新师”的闭克坚老先生。他是黄福祥的弟子,也是功底非常全面的壮剧艺术家,表演、编剧、传戏、伴奏样样精熟,更具重要意义的是他编创新调,其“新师”名衔也因此而来。他在广西北路壮剧发展和传承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也在这一名衔中获得了肯定。目前,闭老先生已经选出了黄景润②据闭老介绍,黄景润现年53岁,田林人。作为北路壮剧的第十一代准传承人,并为他取名为“根师”,意在继续传承“草根文化”。

田林县政府方面对北路壮剧也给予了较多的重视,如:2004年,将北路壮剧作为田林县特色文化进行重点挖掘和保护;2005年,将北路壮剧保护列入“十一五”规划,经过对壮剧资源的整理和提炼,申请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次年被准入。此后,当地每年都举行“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2010年又由广西的区级文化艺术节升级为中国壮剧文化艺术节。田林县也因此获得“中国壮剧之乡”的美誉。2013年,田林县各乡镇共有壮剧团约73个,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同时较多的主流媒体,如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日报网络版、广西政府网、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官方网站等,都对北路壮剧有较大篇幅的报道,或设置了专门板块。应该说,北路壮剧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较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已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好的发展平台,有了新的可提升空间。

现有人文、社科类研究中,对北路壮剧的传承问题集中在《壮剧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③廖明君主编《壮剧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④韩建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载《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论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⑤杨秀昭、孙婕《论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载《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等成果中。此外,《广西田林县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⑥杨莉菁《广西田林县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是一篇专门研究田林县北路壮剧传承的问题的学位论文,其第三部分专述北路壮剧的现状,作者以政府成立的壮剧团和散落在民间的剧团为线索,对剧团的成立、剧团相关人员、经费来源等方面做了陈述,分析了它们面临的问题。该文第四部分还提出了主位的传承(剧种的传承、传承人的延续)和客位的保护(对剧种的保护、对传承人的保护)两种说法,为北路壮剧的传承发展措施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国家级传承人闭克坚的传承工作

尚未卸任的国家级传承人闭克坚(下文称“闭老”)于1938年出生于田林县利周乡百达村的一个壮剧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的土戏艺师。闭老8岁时学习葫芦胡,9岁登台参与伴奏,10岁习戏,12岁正式拜第八代传承人“老师”黄福祥为师学艺,此后一直浸淫在壮剧艺术中,由精通多样技艺到四处教戏、传戏,数十年不改其志。1960年,闭老被右江壮剧团吸收为演员兼乐手。后来,黄福祥思及壮剧未来的传习和继承,要求闭老致力于壮剧在民间的基础以及传播。于是,闭老辞别右江壮剧团,回田林专心演戏、教戏,并接过师父的衣钵,成了北路壮剧的第十代传承人。他通过不懈的努力,享誉广大观众和民间文艺界。2008年,他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殊荣,自此,他的传承活动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官方支持。

文化部下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代表性传承人应承担的相应义务是有要求的:

(1)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文化行政部门的要求,提供完整的项目操作程序、技术规范、原材料要求、技艺要领等;(2)制定项目传承计划和具体目标任务,报文化行政部门备案;(3)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4)积极参与展览、演示、研讨、交流等活动;(5)定期向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提交项目传承情况报告。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截至2014年3月20日。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8/content_1157918.htm

闭老当然不会停留于机械地履行义务的层面上。他作为北路壮剧的传承人,自有其内在的对壮剧深入骨血的依恋和热忱,因此,他多年来毫无保留地走村串社,到各个业余壮剧团演剧、授技,培养了北路壮剧的一批批优秀演员和接班人。他也不断创新,编著有《北路壮剧古今音乐集》。同时,他还参与并协助文化馆开展的各项关于北路壮剧的活动,比如演奏音乐集里的曲调以便刻制光盘、在节庆期间指导乡镇剧团开展演剧活动、参与壮剧文化艺术节的筹划等,下文详述三个方面。

(一)演剧传播

闭老盛年时期的演剧活动,处在百姓生活并不富裕、物质条件难谈优厚的年代。那时的乡下,大部分村镇都未通电,壮剧是农家最主要也最受欢迎的闲时娱乐项目。很多百姓不畏路途的遥远和崎岖,能自带干粮走几十里山路去看戏。这样的观众群体,让闭老无法忽视;艰苦岁月中这些纯粹而真挚的付出和收获,也成为激励闭老不遗余力推动这项事业的巨大能量。闭老领衔的剧目大都深受欢迎、满堂喝彩。据他回忆,让他印象深刻的一次演剧是在那巴歌圩,当时演出的是传统神话故事《夫妻相会》,该剧连演一周,场场满座,可见其民间基础之盛。歌圩期间,往往是各乡镇村寨相互走动的时节,所以也是民间文艺、风土人情往来交叉传播的重要时机。歌圩上的演剧获得满堂红,能够更好地吸引周边各地观众,让壮剧及其剧目的扩散传播渐成趋势。戏迷人数增多之后,就开始有人不满足于听戏过瘾,想学演学唱,还有些地方干脆自己合计着组建起了业余剧团,请下乡演出的演员去指导。这些活动,对当地壮剧能延生至今而言功不可没。

1964年8月,黄福祥将上百部戏书传于闭老,并正式传位。从此,闭老正式开始了他艰辛而勤勉的漫漫传剧之路。为了丰富和发展北路壮剧的内容,在没有任何组织和要求的情况下,闭老两次自费到田林、西林、隆林、百色等地的壮剧乡村走访,搜集到不少壮剧史料,也学到了许多剧目和表演技巧,这为他后来创建新调做了很好的铺垫。

不幸的是,“文革”中,北路壮剧被当成“四旧”受到批判,闭老也被诬蔑为“四旧头目”。他被捆绑上台经受批斗,遭到拳打脚踢,甚至还一度被关进了县公安局。他收藏的大量珍贵剧本也惨遭焚毁,只有《太平春》(清康熙二十年编立)和《台符》两本,因被他藏在小缸中埋进菜园里才得以幸存。面对着踢打、批斗、拘捕,闭老不改初衷、不忘责任,他咬牙坚持直至曙光来临。

(二)编著《北路壮剧古今音乐集》

闭老总结多年教戏和传戏的经验,认为一个剧种的生命力在于传播、保留、创新的结合。基于此,他编著了一部未曾正式出版的“教材”,这就是2005年成型的《北路壮剧古今音乐集》(下文简称“《音乐集》”)。这部油印版的书,不仅记录和创编了40多个北路壮剧曲调,为今后的传戏教唱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弥补了口口相传的传统教戏方式带来的记忆方面的遗憾。

《音乐集》记录了“古”的即新中国成立前的9个传统曲调,包括“大过场”、“梳妆调”、“杀鸡调”、“正调”等,还记录了“今”的即新中国成立后由闭老继承和创新的36个新曲调,如“二过场”、“过河调”、“读书调”、“采花调”、“敬茶歌”等。新曲调大大丰富了北路壮剧的唱腔和情绪表达,比如“大哭板”一般表现极其悲伤的情绪,“欢喜调”、“太平调”、“欢乐调”等呈现的是令人开心欢喜的情绪。

《音乐集》也收录了专门的过场间奏音乐。具体的有“大过场”(又称“冷台调”)、“三过场”(又称“向阳花”),以及“梳妆调”、“杀鸡调”等。以上这些曲调主要是给演员的动作,如走路、梳妆、劳作等配上一定的节奏。“大过场”由黄祥福传曲,闭老亲自记谱。调定为do=D,拍子为2/4,全曲共32小节,有四个声部,分别由葫芦胡(定弦do-sol)、土二胡(定弦mi-la)、小竹胡(定弦sol-re)、马骨胡(定弦la-mi)拉奏。该曲调的节奏相对规整,较少使用复杂的节奏型和变化组合,常见的是匀称的八分音符组合,间以附点,或与十六分音符搭配等。可见,其音乐发展仍处于在民歌的程度上做适当扩充的水平,兼有一些歌曲连套或简单的板式变化。《音乐集》所记简谱中,“二过场”、“梳妆调”、“杀鸡调”与“大过场”类似,都有四个乐器伴奏声部,调性相同,节奏也较简单,尤其是“二过场”,全曲的节奏几乎都由两个八分音符的形式构成,比较稀疏。以上间奏音乐的记录均为简谱,清晰明了,简单的节奏对初学拉奏胡琴的人来说也比较容易上手。但是,尚有许多记录不够完善,比如有些曲调没有标注乐器的定弦,有些曲调伴奏未标注使用何种乐器。另外,打击乐也是北路壮剧音乐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但《音乐集》并没有记录有关打击乐的谱子。

唱腔方面,除了“正调正板”是四声部且每个声部明确标注有使用的乐器、定弦外,其他曲调如“正调中板、慢板、反板”等都是一个声部,且无伴奏乐器的标注。笔者聆听闭老示范演唱的“正调正板”的音频,发现他是按照第一声部的旋律来唱的,而《音乐集》中却像有些四部合唱谱那样,把歌词写在了第二声部下面,因此有歧义。

歌词方面,壮剧的壮语歌词仅部分可用传统的壮族生字①生字,是指人们假借汉字来标记壮语发音和含义的土俗字。来记写。《音乐集》中歌词的呈现方式有多种:壮语唱段中,标注有“(壮语)”的是实际要唱出的歌词,按生字发音,同时在下面一行标注有“(汉语)”,对壮语歌词进行解释,这一类的例子有“正调正板”、“升堂调”等。还有一些唱腔是壮语、汉语混合记录的,如“怒调”之“田子金唱段”的歌词“甚恨王爷寸统雅,哎,横行霸道茋讲理哈,顽女牙把库丈街”。另外还有直接是汉语的唱词,并专有表现读书人的“诗书调”。在涉及“官府”的唱段中,一般会直接使用汉语,这跟历史上清代“改土归流”以后,朝廷为限制土官权利,派遣汉族官员(流官)担任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行政主管有关。也因此,汉语唱词经常是代表官吏的显著喻指。

客观来看,有音乐基础的人通过《音乐集》可以基本了解壮剧的音乐及唱腔,如伴奏乐器、调性、旋律、板式、唱词等,以此对北路壮剧的曲调和部分唱腔有个大体的认识。但是,如果将该书作为整个北路壮剧的范例,作为全面传承的专用曲谱模板,那它还是显得简略了些,特别是信息呈现的完整性方面有问题。此书的大多数谱例上都有打印出来后再用手写添加的标注,比如添加一些音符、补上或者改动使用的伴奏乐器、将打印谱中的音符划掉改成其他音符等,总体来说没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显得比较随意。这些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对传承人本身来说或许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大众,特别是对完全不懂壮剧的初学者来说就会导致他们不易正确理解,由此对其表演时伴奏与唱腔的配合、伴奏乐器的使用、唱腔的情绪等造成影响。

虽然在“口传心授”模式中成长并成熟的闭老自学简谱编著的《音乐集》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但从民间艺人这个群体的客观局限性来看,能够与时俱进以编著文献为传承工作服务,已是难能可贵,极为不易。可见,“非遗”的传承工作急需大量专业音乐人才的参与。然而,北路壮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倡导传承和保护这么多年,还要涉及剧本、唱腔、行当、伴奏、表演、服饰、妆容等多个方面的事务,显然不能仅仅靠一位被选出的传承人来开展全部具体工作。

(三)指导壮剧团体排演并培养下一代传承人

随着壮剧爱好者们热情日益高涨、遍布乡镇的业余壮剧团纷纷建立,已经七十多岁的闭老开始马不停蹄地奔走在指导剧团的征途上。2013年12月,笔者跟随闭老到访了他指导的六隆镇周马村岭屯业余壮剧团。此次他们排练的是《报应》(黄芳声编,黄景润改编)一剧,所有环节由闭老一一教习。由于演员和乐队伴奏人员都是当地的农民,几乎没有音乐基础,且大都不识字,还有些年轻的女演员因是从外乡嫁入该地的,不会讲当地的壮话,所以教起来并不容易。初期,大家只能分开练习,由闭老逐个角色一句句进行教唱,并加上相应的动作。乐队伴奏教习也是逐个进行的,拉弦乐器由于分为几个不同的声部,更加大了教习难度。按前文《音乐集》曲谱标注,“大过场”拉弦伴奏有马骨胡、葫芦胡、土胡(二胡)、小竹胡这四件乐器在不同声部进行,但现实中,笔者只看到一把马骨胡、三把二胡,演奏两个声部,承担伴奏任务。对此,闭老也极为无奈:乐器购买不全,演员的器乐基础薄弱,确实无法满足更多声部的要求。此外,闭老还要教习剧中的舞蹈场景,教演员们妆怎么画、衣服怎么穿、道具如何用,可谓面面俱到。以上这些细节,全程几乎都采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显然,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农村及边远山区,这仍是最常用、最直接、效果最好的传承方式。

关于传承人的挑选,2008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对代表性传承人是有专门规定的,比如:

必须是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认定其代表性传承人时,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批等程序。申请和推荐要求:(1)完整掌握该项目或者其特殊技能;(2)具有该项目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3)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

而民间对此又有一些补充标准,笔者归纳如下:(1)不喝酒;(2)能唱演,能写,能配唱腔,能伴奏,对行当有相当的了解,全面掌握北路壮剧的各类职能;(3)最好是壮剧演员中最优秀的,且本人自愿,能吃苦耐劳,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学能力;(4)一般要经过师傅(上一代传承人)指定。可见,当今壮剧艺术家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也都面临转变,不仅要品质好、有天赋,更关键的是还要具备创新能力。

北路壮剧第十一代准传承人黄景润便是达到以上要求而被闭老选定的。上文提及的岭屯剧团,也正好是黄景润所在的剧团,闭老多次对剧团进行指导,也含有对黄景润多加培养的意思。闭老既教黄景润关于壮剧本体的细节,也将教习方法和理念现场示范于他,还指导他发动群众,从事组织剧团演出或比赛等方面的事务。闭老到各地指导时,也常带上黄景润进行熏陶。

三、其他传承人及参与者的工作现状

北路壮剧的传承人可分为代表性传承人和自然传承人。②系笔者在与田林县文化馆馆长王福干老师的谈话中得知。前文说的主要是由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确认的代表性传承人,要通过个人申请、地方推荐、相关部门审核等程序才能最终确定。除了国家级传承人之外,北路壮剧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传承人黄芳声③即前文提到的北路壮剧第九代传承人,是闭老的师兄,主要指导剧团为八桂乡平六屯业余壮剧团。、百色市级传承人黄志元④田林县文体局艺术研究室主任,以编写剧本为主,主要指导剧团为田林县乐里村剧团。等。每位传承人一般都是以自己的居住地为中心,对其周边的剧团进行教学和指导,当然,他们也可能会被邀请到其他剧团开展工作。

至于自然传承人,一般是剧团里年龄教长、德高望重且对北路壮剧非常了解的艺人,他们能适当教习剧团的其他成员,获得了大家的公认。自然传承人的选定不用通过政府部门,其具体人数也未进行统计和存档。相对于闭老来说,这些自然传承人对北路壮剧的掌握或者理解也许没那么全面、深入,但是他们往往有着自己特别擅长的方面,比如有些剧本编写的好,有些在乐器演奏上很有造诣,有些舞台基本功深厚扎实。应该说,自然传承人群体有效地弥补了政府认定的传承人开展工作的范围的局限,所以北路壮剧要向更广大的平台去发展,离不开自然传承人的协助。

第十一代准传承人黄景润及其传承工作黄景润于1961年出生在田林县六隆镇周马村,是第九代“传师”黄芳声和第十代传承人闭老共同栽培的弟子。他受祖上影响,自幼热爱壮剧,纯属草根训练出身,技能全面,所编导的剧目也得到观众的喜爱。他还是周马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当代社会中,基层干部身份非常利于发动群众参与工作,这也是作为传承人的一个难得的优势。

当然,黄景润目前既是传承者也是被传承者,具有双重身份,因为他尚未正式接任。他目前的主要工作是不断加强对北路壮剧各方面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让自己更熟练地掌握多种技艺。平时,他跟随闭老或独自对所在的剧团、周边的剧团进行指导(几年来他指导过的周边剧团有上仁业余壮剧团、小览业余壮剧团、旧周镇者务业余壮剧团,以及属于云南省的白英业余壮剧团等)。属于他的时代尚未开启,而新一辈传承人所承担和完成的与前辈不一样的责任和工作重点,也要在这些前期积淀中逐渐酝酿而生。

业余剧团演员的传承工作在各村屯剧团的演员的遴选上,目前并没有特别固定和严格的要求,只要喜欢唱且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基本都可以加入剧团,所以这里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人们自娱自乐的态度。业余壮剧团里的演员大都是从小看着长辈演北路壮剧,耳濡目染产生兴趣的,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到了一些技艺,然后就加入当地的业余壮剧团,跟着排练、演出。当然也有少部分演员是极度喜爱北路壮剧,为此专门拜师学艺的。如今,迫于生计,许多演过壮剧的业余演员都去外地打工,但春节返乡期间若有排练和演出,他们仍会参与其中。排练时,大家根据剧情和各位演员的声音特色去分配角色。过去只能由老师教唱或者跟着胡琴伴奏学唱,现在则还可以通过音像资料来学习。现今的业余演员们基本上只有在排练和演出时才会学唱北路壮剧,而且只学自己负责的唱段,因而首先是最直接的被传承者,在传承工作中更多是辅助参与者和辅助传播者的角色。业余剧团的传播效果也许很有限,甚至未必能长久保持热爱和演出,但他们体验过壮剧艺术的基本内容,感受过壮剧艺术丰富的表现力,所以他们的参与和展示也是传承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北路壮剧的流传,也有赖于这些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的人点燃的燎原星火。

四、政府机关协助传承工作的现状

在政府部门对北路壮剧的扶助工作中,田林县政府起主导作用,具体的传承工作主要由田林县文化馆负责开展。文化馆组织群众展开文娱活动,既能活跃生活,又能通过活动内容进行国家政策、科普知识、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引导。目前,田林县文化馆定编岗位9个,而根据文化馆工作性质及需要,拟定岗位总数11个,主要涉及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各文艺门类的创作与辅导等专门职能。其中,对北路壮剧的推广工作主要有三方面:第一,为其传承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保障,若是各地业余壮剧团遇到资金缺乏、相关物资不齐,或是戏台、音响等问题,都可以向文化馆提出并获得解决;第二,发动各级辖区的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和教习等活动,如对群众和团体传达文件、组织排演,并有组织、有规划地整理总结以北路壮剧为代表的文化活动及其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总结经验、汇报成果等;第三,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可以有组织、有规模地进行宣传。

相关部门的经费投入与多样化的专门培训传承工作面临的最现实的困难就是经费的资助方式和资助面的问题。针对开展传习活动确有困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是要有所支持的。支持方式主要有:(1)资助传承人的授徒传艺或教育培训活动;(2)提供必要的传习活动场所;(3)资助有关技艺资料的整理、出版;(4)提供展示、宣传及其他有利于项目传承的帮助。对无经济收入来源、生活确有困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资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另外对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公民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

田林县政府及文化馆主要是从服装、道具、乐器、灯光、音响等设备方面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比如,将文化建设工作放到“为民办实事”的规划之中,着手培植农村业余剧团,从县级财政中连续5年投入约200多万元,资助这些业余剧团配置服装、音响、乐器等硬件。除财政拨款之外,他们还申请到若干横向经费,陆续为40多个村屯修建了戏台,每个戏台的资助经费从5万元到100多万元不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百姓演剧的必要花费和专门场地问题。在硬件建设的力度加强之下,相关部门还牵头在民间文艺活动最为自发和集中的春节等节庆期间,鼓励和引导各业余剧团展开演剧活动,并支持演出团体在村屯间往来交流,巡回展演。

随着群众参与程度的逐渐加深,演剧都尽量按照全套程序进行,于是化妆问题又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困难,折损着传播效果。在2013年的“壮剧文化节”(后详)结束后,文化馆举办了一期化妆培训班,邀请专业舞台化妆师授课,比如田林县壮剧团的化妆师、百色市地方戏曲传承所的化妆师等。通过培训,学员们基本掌握了北路壮剧传统化妆和戏剧化妆的方法,开始了大胆的实践。

田林县文化馆还尝试开办少儿舞蹈、戏曲基本功培训班,并提出了“壮剧从娃娃抓起”的理念。2012年11月,培训班在文化馆三楼活动室正式开班,采取长期周末免费教学的形式。

专题专项活动相关部门能力所及的推广与传承活动还反映在开展学术研讨等主题活动上,比如“壮剧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这是2007年、2008年连续举行的专门研讨,由田林县人民政府联合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而基于戏曲艺术也具有很强的文学属性,2013年,县文化馆还针对“北路壮剧”举行了诗词楹联创作比赛。

自2007年起,田林县政府和文化部门每年主办一次“广西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每次历时2至3天,并将其列入职能部门的文化建设计划之中。2010年,活动名称改为“中国壮剧文化艺术节”,牵头指导和主办的部门提升到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和百色市人民政府的层次,承办等具体工作仍由田林县委、县政府承担。艺术节冠名的变化,也让其影响面不断拓宽。到2013年4月,田林县各乡镇共有67支业余团参加了编剧培训,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场面更加宏大。同时,许多主流新闻网站都对文化节进行了报道。艺术节为了鼓励群众参与壮剧体验,安排了壮剧集中展演活动,全县13个乡镇的58个业余壮剧团都可以到县城去表演。这些地道的农民演员,虽然白天劳作、晚上排演,可谓任务繁重,但热情空前高涨。除了以展演为重头戏的主题活动板块,艺术节也发挥民间文艺多种类型杂错展开的特点,举办如书画摄影大赛、特色美食、农产品展销、灵芝主题展等活动,如同新型的街圩,合乎群众的口味和习惯,还招揽了一些外地游客“尝鲜”和体验。这样的大型活动,改变了以往只在法定节日或者喜庆场合才表演壮剧的习惯,为热爱壮剧的人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欣赏或参与演出的机会。

《广西北路壮剧教程》2011年8月,政协田林县委员会编著并出版了《广西北路壮剧教程》。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田林县委员会编著《广西北路壮剧教程》,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版。应该说这是具有一定的里程碑式意义的北路壮剧文献,相关评价也较高。全书共有十一章,分别介绍北路壮剧的基本情况、角色、基本功、表演、音乐、乐器与道具、化妆、服饰、舞台美术、文物、演出习俗,并在附录中呈现了北路壮剧剧目表、音乐曲牌,还配有相应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北路壮剧示范表演光盘与北路壮剧音乐示范演奏)。此前闭老编写的《音乐集》主要是记录北路壮剧音乐,是一本曲谱,如今它已被添加到这部教程里,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附录中的“音乐曲牌”)。《广西北路壮剧教程》涵盖了北路壮剧艺术的各个方面,全面展示了北路壮剧的元素,为广大北路壮剧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也将更加利于相关教习工作的开展。

五、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文献的研读和相关的田野考察,笔者谨对当前田林县的北路壮剧传承工作的成功之处和发展建议做小结如下。成功之处至少有四个方面。

尽职尽责的传承人以闭老为例,他在传承路上经历过“文革”中的身心摧残甚至生死考验,还是矢志不渝。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不断尝试创新,将北路壮剧的曲调由九个增加到三四十个,还加入了专门的舞蹈表演等形式,进行了《清洁乡村,建设美丽利周》的剧本(壮语版)的创作等工作。寒冬时节,他在八桂乡岭屯剧团进行现场指导,晚上彩排时必须烧着火盆,他仍然不辞辛劳一遍遍教唱、示范乐器演奏,一招一式绝不含糊,从无怨言。只有每每谈到北路壮剧传承问题时,他才显得十分沉重,经常眉头紧锁,他最希望的就是有更多的人知道并爱上北路壮剧,将它一直传承下去。

不断完善的教程对北路壮剧的研究文论已然不少,但是能被称为教程的少之又少。到目前为止,几乎只有前述的油印版《音乐集》和正式出版的《广西北路壮剧教程》在列。不过,后者比起前者更为综合,涉及面也更宽,让学习者不仅会唱、会奏,还能对北路壮剧的起源、发展史,以及道具、化妆、服饰、演出等方面的习俗都有一定的了解。当然,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加完善的修订版甚至新的教程出现。

不断创新的剧本北路壮剧的剧本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在进行改编创新,除了一些经典的剧目如《宝葫芦》、《卜牙》、《侬智高》、《百鸟衣》等仍在继续上演外,目前上演的其他剧目多数都涉及当代生活,比如前文述及的由闭老编写的涉及新农村建设及相关政策的《清洁乡村,建设美丽利周》,由黄景润改编的涉及道德教化的《报应》等。当然,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新剧目,主题都是扬善惩恶的,其艺术典型来自民间、贴近生活,因此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化育人的效果。

相关机构给予的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存,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更多的政府职能部门的介入,以便推动相关的传承工作的开展。这些可以有所作为的机构进行介入的方式,也是在现有的法规范围内展开,如“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百色市及其所属的田林县的相关机构也在可行的范围内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多年来为相关团体解决了许多关于物资、宣传等的问题,使得剧团的发展相对规范化,也为剧团提供了更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使其更能得到百姓的认可。

而针对不足之处,笔者小结了以下七方面的建议。

发展当地经济,减少人员外出各类传统艺术传承都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演员、观众大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人大多已外出打工。虽然文化机关对此也采取了一些补助措施,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田林县资源丰富,多民族聚居,又是有名的八渡笋、灵芝、甘蔗等产地,还是“西林教案”遗址。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建设加工厂,大力发展旅游业,让田林县人民增加经济收入,从而减少人员外出。

完善剧团相关制度相较于政府及文化馆来看,各村屯的业余壮剧团基本没有任何管理条例,对剧团负责人也没有相应的考核,虽然比较自由,但人员及其水平也不稳定。文化馆可以在制度上帮助其加强管理,并对业余壮剧的负责人进行定期培训,从而使剧团各方面更加合理地运作。当然,这首先要解决这些自发组织如何套用行政思维的难题。

扩大协助传承的方式相关机构协助的方式仍需完善,比如音响借用。据了解,文化馆为所有壮剧团提供一套演出音响,剧团有演出时可以提前向文化馆申请借用,不用交租借费。但是,如果有几个剧团同时要借用,就不好处理,因此建议尽量再添置几套音响设备。舞台化妆是演剧的重要环节,但许多村屯无法购买专门化妆物资,也需要补助。至于服装,现在所用的北路壮剧的服装是借用的汉族其他戏剧的服饰,而以前演员们的服饰都是自己制作的,上面的图案配饰都有严格的讲究,但如今已经没有人会自己绘制服装了。所以,可以专门组织老艺人根据记忆以及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将服装的大概样式描述出来,经过服装厂制作样本给老艺人确认符合规范后,进行批量生产,分发给各个壮剧团。总体来说,在补助方面应主要侧重于提供剧团无法筹集到的必要物资,而非简单的资金发放。

加强精神激励笔者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发现,村屯里的群众盼望上级领导多下到村屯去观看他们的壮剧排练及演出,那样他们会更有被重视的感觉,觉得演壮剧的意义更大,而不只是自己在“瞎闹腾”。若能加强这方面的精神激励,无疑能更好地带动群众参与壮剧文化活动。政府适当的行政行为对群众热情起到的提升效果是不可忽略的。

完善“壮剧文化艺术节”具体说来,在艺术节的艺术指导方面,因为北路壮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唱腔、音乐、行当、表演等都比较复杂,所以如果涉及对其进行评价,最好聘请专业人员才更有说服力,更能对不足之处进行准确的指导,更有利于其完善。

在展演方式方面,目前壮剧文化艺术节的展演团队选拔,是先在村屯的剧团中进行第一轮,通过后才能去田林县城,最后评选出各等级的奖。但是,就大多数群众而言,演剧的最大动力不在获奖而在展示,很多人希望有机会到县城去演出,结果刚到乡里就被淘汰,此后就不再花时间去参与。因此笔者建议壮剧文化艺术节可以采取展示为主、评奖为辅的策略,在县城营造更多的舞台,让喜欢壮剧的团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在奖励机制方面,生活在村屯里的中老年观众是很少有机会去城里的,所以如果给来到县城表演的团队以适当的日用品奖励,如大米、食用油等,也能起到鼓励的作用。

尝试让北路壮剧进校园壮剧进校园是否有基础?笔者认为是有的。笔者去到岭屯,那里许多孩子如今还跟随父母讲当地壮语,所以具备习唱的关键条件,即语言基础。目前田林县有七十多个剧团,基本上每个乡里都有剧团,所以也可以聘请当地老艺人进校园进行现场指导,师资问题不大。至于具体方式,既可以利用学校的音乐课程让学生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识谱技能,学唱一些选段,也可以开设兴趣班,传授马骨胡、二胡、鼓、锣等乐器,让学生能够演奏一些壮剧伴奏曲目。同时,学校里的舞蹈班也可纳入壮剧的基本台步和表演等有特色的内容。

让“一人”传承变“多人”传承调查至今,北路壮剧在音乐本体上的传承方式仍然以口传心授为主,这无疑要仰仗“全能”的国家级传承人闭老。然而,人员的有限,让传授的时间过程更加漫长。如果由有关部门牵头,将目前能够传授北路壮剧的人员汇集起来,根据每个人擅长的领域进行分类,形成剧本、乐器、唱腔、表演等专门培训小组,再让业余壮剧团按对应的领域各选送1名成员定期培训,情况就会好很多。像闭老这样的资深人士,在时间和精力不足的情况下,仅负责对培训小组进行培训即可。目前,田林县正好没有代表性传承人,如果能在每个领域里选出一个属于田林县的代表性传承人,让他们在自己专长的基础上争取全面发展,就可以为今后更高级别的传承人的推选做好准备。

结语

少数民族民间戏剧戏曲的生存和壮大,就现今的社会生态而言,或许不是最佳时代,但每一个艺术种类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北路壮剧绵延传承,经过了“文革”的波折,如今成了国家级“非遗”,自有其生命力所在。时代在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所以其审美和看待事物的角度等都在不断变化,因此研究者要认识到,虽然我们没办法预测北路壮剧的前景,不能强制逆转或者改变其发展规律,但我们可以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场合中对其进行有力的帮助,让它发挥出尽量充裕的光和热。

田林县北路壮剧的传承方式中,闭老的传承工作是最为直接的。这也是当前北路壮剧在田林及其周边区域的最主要传承方式。无论从闭老的个人能力来说,还是从该项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传承人的核心作用必然是最为首要的。但是,以一人之力去开展传习,也是最有难度的,闭老这般的传习方式,很大程度上依靠其对北路壮剧如生命般的热爱和坚持,这也是一种信仰般的力量。笔者通过调研得知,展开这些工作所必需的交通、食宿等费用,并未获得完全的资助,大都由邀请闭老去下基层教习的地方来负担。而相关部门除了组织大型活动、投入经费购置硬件以外,如何找到更多恰当的介入方式,真正帮助传承人解决教习壮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是未来需要考虑和突破的。再有,如何评估传承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既是监管问题也是法规的完善问题,应通过相对可行和客观的指标或尺度,将工作落到实处,不再停留在“有钱就支持,就有人关注,没钱就都没有”这种未成规范和体系的层次上。当然,要上升到这样的高度去整合资源,仍需大量的继续研究。

(责任编辑:魏晓凡)

张迎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14届毕业生。

猜你喜欢
壮剧北路剧团
何纬仁作品
壮族北路坐唱八音乐曲中的节奏节拍以及打击乐特征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壮剧来啦
广西壮剧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云南壮剧的舞台类型
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