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庆玲 陆焕焕
论徐迟诗歌的都市书写
丁庆玲 陆焕焕
徐迟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都市诗歌书写中的代表诗人,通过对其《二十岁人》诗集的解读,结合作者的都市意识、创作个性,探究其都市诗歌中的诗学主题和艺术魅力。
徐迟 诗歌 都市书写
提到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创作,除了以戴望舒为主的主情诗歌和以施蛰存为主的意象诗歌外,还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题材写作,即都市诗歌,以徐迟、路易士、陈江帆等为代表,他们着重描绘都市生活,“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场,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1]表现都市情绪与现代意识下的个体感觉,这其中又以徐迟诗歌表现最为明显。
徐迟1914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28年于上海念中学,年轻的诗人从小镇开始走向城市。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在三十年代开始繁荣起来,不同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都市每一秒都在变化,都市人的生活也处于波动与喧闹之中,年轻而又敏感的诗人感受着都市带给他的冲击与震撼,无法抑制内心涌动的诗情,用自己的才华与热情留下了关于都市的青春书写。
随性而至的诗人有突破一切的勇气,敢于表达自我,打破外在形式对诗歌的限制,崇尚自由与个性。在1992年版《徐迟诗选》中出现了诗歌不分行的现象,不拘泥于旧诗格律的影响,基本上无格律无音韵呈现出诗的散文化特点,也反映出其诗歌的自由化倾向,诗句皆随情感迸发而成。在《我及其他》的初版中“我”字形象横七竖八的排布,诗人通过对外在形式的变化展现了自我在艺术中的无限释放与扩大,表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张扬与冲动,是都市幻彩折射下“桃色的我”,也展现了诗人狂放不羁、随心所欲地追求浪漫化与自由化的个性。
同时诗人把握住都市青年复杂的情感变化,努力在诗歌中展现都市人的生活感受与深刻思考。当现代文明侵袭人与人的交集越来越多时,心与心的隔阂也越来越深,都市发展带来的迷惘、孤独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上,诗人也在很多诗歌里展现了这种都市情绪,如《独居》“独居,埃及的十疫之一。寂寞呵,切碎的月亮直喷着我”[2]诗人将独居与埃及联系在一起,既有传统情调又有异域玛瑙大佛顶之下的落寞与难以排解的寂寞心绪,这种传统的题材发生了变异,诗人现代观感的融入更贴切地表达了都市人身在水泥森林却更加孤独的心情。
在其最具都市色彩的《都市之满月》中诗人注入的都市意识最为明显。“写着罗马字的十二个星……望一望都会的满月的表面,知道了都会的满月所浮载的哲理,知道了时刻之分,明月与灯与钟的三兼有了”,[3]十二个罗马数字象征着天上的星,塔上的钟指示着世人生活工作、左右着人的生活节奏、指挥着都市的运转,让都市按部就班的同时不免让人在追逐物质生活时使自我感觉钝化,失掉对精神生活追求。在都市时空观下,明确的时间意识和客观的机械化生活使得人影分离,灵魂难得自由。准时,工于计算,精确是由于都市生活的复杂和紧张而加载于生活之中,徐迟赋予了都会里的时刻以月亮、灯和钟的多重含义并使之具有了新的审美体验。
这种感知都市生活,体味都市情绪的特征正是徐迟诗歌中城市意识的体现。“新的机械文明,新的都市,新的享乐,新的受苦”,[4]诗人将这种物化和自我生命的精神追求结合在一起,注重个体情绪的书写并丰富地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复杂心理,相比于前期诗人的都市书写进入得更深。
当诗人从乡村走向都市时,对都市的一切现代文明感到新奇甚至礼赞都市风景,“我来了,二十岁人,青年,年轻、明亮又健康。从植着杉树的路上,我来了哪,挟着网球拍子,哼着歌”。[5]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诗人逐渐看到繁华背后的冷漠与病态并怀念起淳朴的家乡。乡村不同于讲究速度与发展的城市,它们更缓慢地进行着日常生活,而城市“街道纵横,经济、职业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速度与多样性,表明了城市在精神生活的感性基础上与小镇、乡村生活有着深刻的对比”。[6]《苕溪的溪水上》中带有故乡特征的风物此刻成为情感的寄托和美好的化身,在故乡感情与诗奇怪地溶合了,虽然诗人早年离开家乡而故乡的一切在脑海里都是亲切可触的,尤其生活在城市之后更觉得家乡的小桥与小巷是“平和的象征,静穆的长廊,我的恋的指南针是向着这里的”。[7]这种浓烈真挚的怀乡恋乡的表达,对乡土家园的回望也是一种城市对乡村的隐归。
在《春烂了时》中都市街景与乡村风景同时并置,“街上起伏的爵士音乐,操纵着:蚂蚁,蚂蚁们。乡间,我是小野花:时常微笑的;随便什么颜色都适合的,幸福的”。[8]当都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对峙时,诗人还是选择站在乡村的一边,“把忧郁溶化在都市中,大多的蚂蚁,死一个,也不足惜吧”。[9]由于都市生活的功利,人们对生命越来越缺少敬畏,人心也渐趋冷漠,这种异化无不让诗人失望从而转向理想化的家乡。诗人向往都市文明而又难以接受都市化带来的弊病,这种矛盾对立的情感也是都市诗歌中最真实的表达并且也是对都市化进程的深刻反思。
习惯于传统的和田野的静态文明的诗人以漫游者的形象进入城市,面对发展中的城市,扑面而来的新鲜感,建造新文明的动力和来自西方文明中的时空意识都将诗人卷入了一场滚动的卷轴中。诗人从异乡人的视角观察都市生活,以变化的心情面对变化着的都市,一定程度上诗人走近了城市但始终徘徊在城市边缘,实则是都市中的异乡人,对都市也从新奇转入怀乡。这种心态的转变表明诗人至始至终没有完全融入都市,诗歌里岁有都市背景的展开而与此相连的都市心态缺乏深刻的体味,诗人从物质层面进入都市群体内心还有一段距离。
在现代诗歌书写中,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意象进行加工组合以此表现都市人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变化。如《酒液》选取了酒液、五官、影子、雕像等意象突出刻画线条感,卷曲、e、雕像都是现代文明崇尚的美感体现,烘托出狂乱迷醉的氛围,展现了都市人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诗集里充满西方元素与意象的诗作也满目皆是《m eander》、《l eander》、《罗斯福的新纸牌》等都充满了都市光与色的交融。
特别要提到的是徐迟在写景诗作中也融入现代色彩,将古典意象符号和现代表达体系进行加工,别出新意。如《夏日小景》即使是最普通的景物抒写,诗人也在其中注入新的因子,外来词汇,风姿绰约的女性形象和奇特现代的意象选择,这些组合都使得诗歌焕发出新的光彩。《木叶的雕琢》木叶的“探戈舞”,将木叶想象成“浮雕的女体”和“朗姆酒”式的秋的红色,丰富的色彩及动态想象的结合让一片小小的木叶也变得观感十足,也直观反映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受到美学影响,尤其是西方直接外露的描写带给诗人的感官冲击,同时也激发了诗人的再创造,将都市化的审美趣味与传统美学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艺术美感。再如《桥上》这篇描绘乡村小景的诗篇,诗人在字里行间里注入了颜色与动感“乳色的水,乳色的三月流动了”,[10]水是透明的而诗人在此处却想象力大开,如牛乳一般的河水让乡村的三月显得梦幻又浪漫,展现了诗人对事物细致的观察与捕捉能力。
同时诗人融入想象,感觉于诗作之中,如《秋夜》“秋夜,雨滴着,仿佛是,是春夜雪溶泻的时候的滴水,我的年龄的思想”,[11]诗人放大了秋夜的感受让听觉融入想象,明明眼前是秋天,作者却可以让感觉自由翻飞,将两个根本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景象结合在一起,秋夜潺潺的雨滴竟如春夜慢慢融化的雪水,那缓缓流泻的清幽仿佛流入指尖,一丝清凉入骨。虽然这些诗不能算作标准的都市诗,但诗人的表达方式、艺术手法都开始慢慢转变,诗人观察的视角也在逐渐扩大,转向都市诗的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个体情感的表露以及现代意识的觉醒都为徐迟从乡村走向都市,从“小桥”走向“隧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徐迟的诗歌创作明显带有青年诗人的印记依赖情感和经验写作,但这也是他的可贵之处,情感直露不讲究技巧却真挚动人。他敏锐地感受都市生活将自己的都市体验和都市情绪融入创作之中,虽然其创作主题不够深入,对都市复杂性的认识有所欠缺,但用其热情与青春灌注的诗歌,也展现了三十年代早期都市诗歌的创作风貌。
[1]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J].《现代》1933年,第4期,第1卷.
[2][3][5][7][8][9][10][11]徐迟.徐迟诗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4]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J].《新诗》1937年,第4期.
[6]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A].《现代性基本读本》.北京: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639页.
注释
[1]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现代》1933年版,第4期,第1卷.
[2]徐迟.《徐迟文集》(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3]徐迟.《徐迟文集》(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4]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1937年版,第4期.
[5]徐迟.《徐迟文集》(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6]格奥尔格·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现代性基本读本》.北京: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639页.
[7]徐迟.《徐迟文集》(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8]徐迟.《徐迟文集》(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9]同上.
[10]同上,第12页.
[11]徐迟.《徐迟文集》(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作者介绍:丁庆玲,陆焕焕,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