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翠丽,蔡蕴敏*(.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 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创面诊疗中心,上海 00540)
安全管理在非内分泌专科胰岛素泵使用中的应用
严翠丽1,蔡蕴敏2*
(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 2002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创面诊疗中心,上海 200540)
胰岛素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较理想的范围内,并能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胰岛素泵使用的相关知识专业性,使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发生相关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非内分泌科室使用胰岛素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安全问题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应用安全管理相关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预防相关安全隐患提供参考。
安全管理;护理安全;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治疗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调节血糖、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的理想方式之一[1]。目前在内分泌专科使用胰岛素泵技术条件已很成熟,但在非内分泌专科使用胰岛素泵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隐患及安全问题[2-4],因此仍需加强对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医生及患者的培训及宣教,尤其是患者出现异常高血糖、低血糖的应对及处理[5],使胰岛素泵能安全地运用在非糖尿病专科,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受益。
1.1 发生低血糖[6]
与以下情况有关:患者擅自外出,治疗依从性较差者;患者进食量偏少;胰岛素用量与患者的血糖实际水平不相应,用量过高。
1.2 异常高血糖[6]
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储液管有滴漏,但未及早发现;②患者餐前忘记输注大剂量胰岛素,或延迟输注;③胰岛素帮的输注构件发生堵塞,导致不能正常输注。
1.3 输注部位有疼痛、刺激或针头脱落[7]
前者主要与输注部位未按时更换,受刺激所导致;而后者主要为患者日常的穿脱衣物、活动或翻身引起针头脱落。
1.4 发生胰岛素泄露或输注障碍[8]
前者的可能原因,与胰岛素泵的管道连接不紧密或软针头脱出有关;后者可能是由于皮下软管扭曲、堵塞,以及皮下脂肪增生引起胰岛素吸收障碍,储药器内药物已用尽,储药罐活塞不能正常推动等情况有关。
2.1 管理制度原因
在非内分泌专科中缺乏相关的制度要求,并且使用胰岛素泵的数量少,使得在胰岛素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缺乏管理、缺乏登记、缺乏记录,这就极大的造成胰岛素泵使用的安全隐患。护理设备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工具,设备器械的性能是否完好,质量是否过关,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治疗工作,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之一。
2.2 护士原因
2.2.1 护士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欠佳
随着医疗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护士的岗位职责、工作内涵也在发生转变,护理知识应用及操作能力都还有待提高,护士自身综合素质偏低,由于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及受到环境的影响,医院对护理工作的重视不够,投入较少,使护士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偏少,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另外由于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轻护士,资历浅,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娴熟,工作中理论不能联系实践。
2.2.2 护士责任心不强,安全服务意识不强
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严,在工作中不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另外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工作繁重使得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欠佳,不能主动发现相关安全隐患及时解决问题。
2.3 患者及家属原因
2.3.1 患者的不遵医行为
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共同参与,共同配合来完成的一项工作[9],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患者的个人素质以及治疗配合度与护理质量有着明确的联系。个别患者的不遵医行为、不规范用药或住院期间私自外出,也是造成护理安全事件的因素之一。
2.3.2 心理焦虑、恐惧
胰岛素泵为引进的高新仪器,在国内治疗糖尿病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时,大多数患者虽然愿意接受治疗,但仍存在疑虑,患者中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患者常因情绪变化导致血糖控制不良,加强心理护理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10],患者主要担心使用了最先进的仪器血糖控制仍然不好,软针头埋于皮下是否舒适,胰岛素输注量是否适量,有无低血糖反应出现,携带胰岛素泵是否会影响日常生活,是否会成瘾,胰岛素泵发生报警故障如何处理,费用问题等。
3.1 安全隐患的防范
3.1.1 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
有教育培训、经验技术和管理制度这三大块内容。重在从根源上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在事故发生前或萌芽状态时就有效制止。因此,要求管理者有高度责任心,细微的观察能力,发现护理隐患,在日常中注重对所有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自身能力和素质,从而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
3.1.2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对待高年资和低年资的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要做好合理的配置搭配,做到新老搭配的梯队式管理,要求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者做到“传、帮、带”,既要灵活排班,能满足日常工作,又能达到培养和提高低年资护士业务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护理的安全。
3.1.3 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是降低护理工作差错的根本措施
要加强进行护理技能、法律意识的培训,通过合理调配医院资源,为护士提供各种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对低年资护士、新护士,要重视岗前培训和规范化护理培训工作,骨粒护士参加进修、学习,从而培养其业务水平,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1.4 重视与患者的沟通
在患者入院后,要通过亲切的语气告知其病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以避免突发医疗事故时产生纠纷问题。同时,强调患者要遵守住院期间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进行特殊检查或手术前应要求患者或家属签字,避免出现医疗纠纷问题。
3.1.5 加强监控,抓好关键点
安全管理要特别注重抓好关键点,即那些有可能影响全局或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如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管理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3.1.6 科室之间的衔接
要求非内分泌科室要与内分泌专科进行良好的合作,建立通畅的衔接制度和护理会诊制度,对需要使用胰岛素泵的科室,由专科护士进行培训指导,使其熟悉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操作技能。
3.2 发现安全隐患及安全问题的处理
患者的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要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问题应第一时间抵达事故现场收集掌握相关资料,一旦发生相关胰岛素使用的相关问题时,迅速提出解决对策,消除安全隐患,并由负责人协调处理各种问题。同时可以由内分泌专科护士及时介入与非内分泌科室护士共同解决问题,做到无缝的链接,保障护理工作安全。
护理安全水平的高低,是反映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患者能否顺利康复的重要前提,对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降低医患纠纷都有重要的作用[11]。综合本文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要求尽早发现日常存在的护理缺陷,从而制定合理的制度,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和质控忽视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对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有重要意义。另外,要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风险意识的培养[12],做到全院、全员、全面、全程安全护理,避免缺陷,才能保证护理安全。
[1] 古 艳,袁 丽,贾 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接受程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13-14.
[2] 胡仁明.内分泌代谢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35-538.
[3] 程 红,秦 英.影响胰岛素泵疗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1):10-11.
[4]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50.
[5] 阎成美,翁庐英,李 妮.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47-549.
[6] 蒙连新,韦 华,罗桂情.非糖尿病专科使用胰岛素泵的安全问题探讨[J].右江医学,2010,38(1):57-58.
[7] 周建日,尹 雪.胰岛素泵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安全管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4):300-301.
[8] 袁衬香,唐宁娟,梁国如,钟国秀,等.细节护理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8):18-20.
[9] 罗小霞,胡柳霞,张凤球.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2(6):59-60.
[10] 刘 超.利用先进科技引领糖尿病强化治疗达标-胰岛素泵临床应用指导与精细处理[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1(3):11-13.
[11] 王在英.护理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48(2):68-70.
[12]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5.
本文编辑:王 琦
Applic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use of non endocrine specialist insulin pump
YAN Cui-li1,CAI Yun-min2*
(1.Shangha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Aff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2.Shanghai Jinshan Hospital Aff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540,China)
Insulin pump can 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 in the ideal range in a short time, and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reaction, reduce or delay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complications. However, due to the relevance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use of insulin pump, so that it may exist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or the occurrence of related safety issues. Through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non security risks and security issues in the use of insulin pump in the endocrine department and may cause, and used to solv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theory of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 analysi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ecurity risks.
Safety management;Nursing safety;Insulin pump
R473.5
A
ISSN.2096-2479.2016.12.3.02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院级科研项目 2014WYHL05
蔡蕴敏,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