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与“一带一路”建设

2016-04-03 20:40
关键词:淄博一带一带一路

赵 万 里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山东淄博255033)



齐文化与“一带一路”建设

赵万里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山东淄博255033)

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淄博地域文化丰富多彩,齐文化是淄博文化的王牌,其价值理念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初衷和沿线国家价值观,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以齐文化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丰富多彩,能够繁荣“一带一路”经贸往来,传播中国故事。齐文化及其创意产业有助于中国和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铺路架桥,也有助于中国在与世界文化的激荡碰撞中站稳脚跟。同时“一带一路”也为齐文化走向世界、实现淄博产业和城市双转型提供了大好机遇和广阔舞台。

齐文化;“一带一路”;创意产业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倡导的宏伟蓝图,但是沿线国家多民族聚集,宗教和政治信仰各异,所以把蓝图变成现实的关键在于“通”。而互联互通的根本是民心相通,因为这事关政治及其他领域的互信[1]。文化是最能体现、最贴近民心的东西,而“民相亲有助于国之交”。所以,文化对于民心互通的作用不言而喻。文化交流能促进沿线经贸主体之间相互沟通,保证经贸活动及外交活动在一定组织内有序开展,为舒展经济带、畅通贸易路做好了民心铺垫。

“一带一路”倡议不是独奏而是合唱。除国和政通外,从产业领域层面上,也可以理解为不只是经贸唱主角,文化在“一带一路”中也是重要内容。所以,沿线国家不仅要从发展经济层面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还要从更深层的文明与文化传播与交流层面参与,实现互鉴互补,互利互荣。换言之,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题中应有之义[2]。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文化给“大合唱”确音定调。

“一带一路”创举本身就是发展人类历史遗产的文化创意产业。两千多年前跨越千山万水的丝绸之路为人类留下共有的历史财富,“一带一路”为的是延续古丝绸之路熠熠生辉、源远流长的友好合作精神,复兴古丝路文化带,创新未来,造福后代,符合亚欧非多国人民发展愿望和利益。所以,从历史文化的层面讲,“一带一路”建设本身是利于人类发展的宏大文化事业和产业。

一、齐文化的丰富内涵

齐文化是淄博的代表性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其特点务实包容、开放多元[3]31-32,思想内涵丰富,蕴含的价值观符合时代要求。古丝路留给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新丝路则传承这种精神,倡导建设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齐文化蕴含着这些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而且也得到国际社会认同,对处理现代国际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思想被美、韩等国领导人用来寓意要不断发展中美、中韩关系。

淄博临淄拥有齐文化十大遗址,其中多处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国历史上的开明政治家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齐威王、齐宣王等尊贤尚功、勤政安民、礼法并重,开创了贤明政治制度的先河,为人类政治的发展留下宝贵财富。稷下学宫集聚的思想家“百家争鸣”,形成稷下之学,其中的阴阳五行学、黄老学、儒家思想等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司马穰苴、孙武、孙膑等人代表的齐兵学表达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和“以仁为本”的战争观尤其值得当今世界借鉴[4]。可见,齐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时代要求我们将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古齐地的遗产、书写在齐文化古籍里的文字激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另外,古丝路文化和精神是以丝绸、陶瓷等商品呈现的物态文化为载体的,环顾当今全国各地,唯有淄博市同时传承着古丝路这两种主要的物态文化。淄博周村区的丝绸、博山区的陶瓷艺术极为发达,久负盛名,这也是淄博独具的文化优势。换言之,淄博市既具古丝路文化的精神内核——集中体现在齐文化思想精神中,又有古丝路文化的物质载体——集中呈现在代表古丝路物态文化的丝绸、陶瓷艺术上。淄博市其他的特色文化也流光溢彩,如蒲文化、孝文化等,与齐文化一同汇成了齐鲁文明的主流。

山东已被确定为国家“一带一路”规划海上战略支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地区。淄博市是山东东西部融合发展的重要连接枢纽,对于山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有重要担当。淄博是文化名城,从文化的层面、用文化的方式丰富“一带一路”内涵,扩大“一带一路”的影响,和平持久地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共建亚非欧乃至世界的繁荣与文明,是齐文化的应有担当。

二、齐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精神力量

姜太公立国之初面临巨大的挑战,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不同生产力水平之间矛盾重重。太公之后,齐国一直处于激烈竞争的政治环境中,从春秋争霸,到战国七雄,局势逼迫齐国发展,走自强求富之路。这样,八百年齐文化形成了偏重功利的价值取向。自太公起,齐国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自强求富作为治国理政的总纲,以富民作为统揽民心的着力点。本着民本理念,管仲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富民思想成为齐文化的精髓[5]。管仲认为民足国富则天下大治,“是故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六韬·文韬·守土》)。但在齐政权自强求富的历史演进中,并不丢弃礼义[6]19,“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所以,齐文化逐渐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精神和价值观,这些思想可以集中表达中国与世界和平、持续开展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意愿。

(一)齐文化“和”“诚”思想支撑“一带一路”战略的久远目标、远大前程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和”“合”精神的渊源之一[7]335。在齐国的发展过程中,“和”的思想理念贯穿始终。“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管子·幼官》)齐国从“地潟卤,人民寡”走向富强、齐文化兼收并蓄最终形成的过程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与“和”相随的是“诚”。管仲明确提出:“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管仲还主张“以富诚信仁义之士”(《管子·揆度》),强调国家要积极营造诚信致富的环境。

(二)齐文化具有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

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既是古丝路精神体现,又彰显新丝路理念,表达“一带一路”倡议的胸襟和诚意。从地理环境、历史源流和内涵本质上看,齐文化属于一种开放性的海洋文化[8]。与西方开放的海洋文明类似。太公立国、管仲相齐和稷下学宫是齐文化开放包容精神得以践行的代表事件。“因其俗,简其礼。”“开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稷下学术讲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除政治上尊重东夷人外,经济上,对东夷采取开放政策,“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关市讥而不征”(《国语·齐语》),用免税的办法鼓励东夷莱人到齐国经商,实现互惠互利。

(三)务实尚变、改革创新是齐国富强的原因,也是当今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所需

齐文化不仅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生成了自强求富、务实尚变的特质。“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齐国八百年,自强的变革创新一以贯之。开国君主姜太公的改革、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的改革、晏婴的改革、齐威王任用邹忌进行的改革等,成就了齐国的富强[9]。齐文化中的变革都是在务实的因地制宜理念下进行的。这首先表现在尊重当地生产力水平,“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其次表现在制度设计,“相地而衰征”(《国语·齐语》),推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进步的生产关系的出现[10]150。

(四)齐文化思想还契合沿线国家的价值观念,便利沿线国家“民相亲”

齐文化卓越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思想蕴含着世界资本主义萌芽以来诸多现代思想萌芽。如从文艺复兴时代的以人为本思想,到开明君主时代的重商求富思想,以及后来的法治原则等等。

1.齐文化丰富的民本思想[11]。民本思想与世界近代以来的人本思想相通。齐文化素有富民乐民保障民生的民本思想。“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民也”(《晏子春秋·内篇问下》)。齐立国之初,不强制推行周人的传统文化、习俗、礼仪制度,而是发挥现有居民、特别是东夷土著居民的积极性,在“地潟卤,人民寡”条件下,利用四通八达的地理条件,繁荣东夷人发达的各种手工业,“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史记·货殖列传》)。

2.齐文化是重商文化。齐文化与近代西方的重商逐利的“商业文明”不谋而合。为了富民强国,齐国“农副并重、通商惠工”。太公认为大农、大工、大商为国家的“三宝”,管仲更是把商人与士、工、农并列为四民,视之为“国之石民”。资本主义经济肇始于重商。所以二者有共同的富民强国精神。“一带一路”战略同样是追求互利共赢,实现富民、富邻。

3.法治思想[12]156。齐文化法治思想表达在《管子》《晏子春秋》《六韬》等典籍中。“以法治国”是齐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和规范上下的基本理念和依据。“修法治,广政教”(《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九》)。法治思想贯穿于齐政权治国理政中,对于富民强国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与法治相应的政策是政治上尊贤尚功。与周文化的核心理念“尊尊而亲亲”不同,齐太公首创“以法治国、尊贤尚功”的政策,吸收东夷土著和殷商遗民中的士庶参政,让其发挥才能。举贤尚功、积极有为成为齐国的一种社会风尚。

4.齐文化蕴含的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也契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关切。“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条件是互联互通,而互联互通的最基本前提是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球生态环境条件告急的情势下,“一带一路”基建需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齐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意尊重自然。管仲的“人与天调”、慎到的“因天道”,将人与自然视为彼此制约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倡导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齐国曾专门设置了“正”“虞师”等官吏,专门管理自然资源,保护生态[13]。齐文化的这种珍惜自然思想会与国际社会产生共鸣。

总之,齐文化思想契合中国发展理念,也会与沿线国家发展产生共鸣。齐文化思想在“一带一路”中的传播,能以传统文化的形式向世界主动宣示中国的价值诉求与文化理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在国际社会树立起文明、和平、和谐、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消除国际上的杂音,促进沿线国家文化相互借鉴和包容,实现文明和谐。

三、齐文化产业是“一带一路”经贸繁荣的力量

文化本身不等同于文化思想和价值的传播。把齐文化精神价值融合到产业中,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文化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受众,而且产生的竞争力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以齐文化为龙头的丰富的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承载齐文化思想价值,还能繁荣“一带一路”经贸往来,展示我国文化软实力。

(一)淄博得天独厚的文化积淀

淄博既有得天独厚的齐历史文化积存,如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历史遗存等;又有丰富多彩的当代辉煌文化积淀,如当代书画作品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与以《聊斋志异》为核心的蒲文化往往唤起人们无限好奇和想象,这都是繁荣文化产业的珍贵资源。姜太公祠、丘穆公祠是姜姓寻根访祖的必到之处,是拉近周边国家民心的纽带之一。2000年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就到太公祠访祖;国际齐文化旅游节期间,韩国姜氏宗亲会及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的中华丘氏宗亲联谊会,均组织人员专程到临淄祭祖。文化旅游、姜姓寻根访祖越来越成为淄博齐文化宣讲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

(二)文化贸易异彩纷呈

淄博市演出、文物、艺术品等传统文化市场种类齐全,已有齐文化产业园、鲁商示范园、中华陶琉文化城、魔幻聊斋主题公园等支撑性项目;淄博文化艺术城、开元文化大世界、荣宝斋淄博分公司等艺术市场全国知名;世纪天鸿、卓创资讯、梦琦红木、鸿杰印务、周村烧饼、淄砚、齐风韶韵等文化企业颇具市场优势和潜力。淄博文化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加快,但主要是传统产业项目,并且国内贸易是主体,与新兴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拓展外贸的空间很广。值得一提的是,淄博陶瓷、丝绸这些代表古丝路的物态文化载体,其产品现已远通亚非欧。周村是山东省内重要丝绸工业生产基地,全国12个丝绸出口基地之一,在山东省乃至全国丝绸史上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4]。淄博是“北方瓷都”,陶艺文化底蕴深厚,博山区是中国陶瓷琉璃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所以,淄博的陶瓷、丝绸等文化在现代丝路沿线国家中能够产生认同感,以此为载体,能够便捷、畅通与沿线国家民众、政府的往来,并传播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

(三)齐文化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发力点

1.淄博市要率先发扬齐文化思想精神,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由此,也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中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发展的五大理念。首先要整合创新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播,并且文化产业越是集约化,文化传播的功能体现得越明显。以齐文化的和谐、诚信、改革、求富、法治、生态等价值理念为统领,将这些价值融合到其他优势产业中。在此基础上,整合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陶琉艺术产业、纺织产业、红木家具文化产业、牛郎织女爱情文化及孝文化产业等,以齐文化为统领把淄博培育成北方乃至全国的“家居文化创意之都”,把表达齐文化精神价值的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其次要在文化产业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一带一路”为目标,准确把握文化外贸的市场对象,优化对外文化贸易的结构,丰富“一带一路”对外文化贸易的内容;再次要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服务贸易,这是文化贸易中增长最快、市场需求最旺盛、国际流通最快的领域[14]。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所以,文化产业真正的竞争优势是创意,其最核心的东西是内容。以齐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内容是别人抄袭不了的。除积极参与各种形式自贸区建设、互补性的投资、各行各业的深度合作外,淄博市要善于“借力”和“造势”,以创意为先驱,以科技为双翼,与历史文化、齐文化思想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文化创意服务贸易。

2.把城市规划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推进。城市规划和文化创意产业互相依赖、共生共存,文化产业往往繁荣在城市,所以,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对文化产业有决定性影响。譬如,地方城市文化旅游产业需要与城市特色同步。对淄博而言,“三高一低”的工业化之路使淄博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环境污染早已名声在外,城市景观也没有特色,这种固化的城市形象使淄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城市是文明的集中点,是地方文化和历史的记录,与之相协调的是城市文态环境。淄博需要下大气力向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转型,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把城市文态培育出来,文化旅游等初级文化产业的生产力才能彻底解放。在高端创意产业层面上,人才是关键。但人才毕竟也在意生活在其中的环境,在良好的城市文态中生活、工作会比在环境污染的城市更有激情、更富创意。所以,淄博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不是投资产业园,而是城市文态建设,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激励一大批小企业兴起。

3.创新对外传播路径,建设“网上丝绸之路”。2014年在淄川涌泉村拍摄的《马向阳下乡记》在央视一套播出,继而引来国庆旅游狂潮。这给我们启示,借力是传播齐文化的低成本高效率途径。淄博作为一个地级市力量单薄,但是国家级媒体已经具备强大的海内外传媒力量。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加快海外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加强了藏、维、哈语节目制作和在中亚国家的落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语种达38个,遍布70多个国家;中央电视台海外用户超过2亿,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影响力不断增强。新华社是我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中国新闻社也在海外设有多家机构。另外,海外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对外传播传统文化的渠道畅通,关键是淄博市要做出传播的内容。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这就要求齐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在内容的表现力、形式的吸引力、服务的高效性、传播的影响力上下功夫,重点发展齐文化的音像产品、外译工作,在“网上丝绸之路”上大显身手,推动齐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更好地认知、理解齐文化的价值主张和发展理念。

世界因为文化不同而多彩,包含齐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与沿线国家交流中表明身份和来意的标识,也是我们在与别国文化激荡碰撞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通过齐文化价值理念、价值取向滋养“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精神动脉,沟通沿线民心,通过文化旅游产业、陶瓷丝绸等产业和“互联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园连接世界,“一带一路”一定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实现沿线国家的久远和谐与共赢。

四、“一带一路”为齐文化发展带来新机遇

每一个城市都有她的理想,文化是一个城市永恒的主题。淄博“十三五”规划继续把建设文化名城列为发展目标。同时,淄博也面临实现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双转型的挑战。“一带一路”为淄博市展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对淄博内涵发展战略和齐文化代表的地域文化产业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依托国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淄博文化向全国和沿线国家地区提供大量的产品和文化,可以提升在全国乃至世界文化资源的供应、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文化品牌的服务这一链条上的地位和价值,在“一带一路”这个大舞台上扩大并加强与亚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外贸交流合作,既能为“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铺设底色、锦上添花,又能为淄博市的双转型开辟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带一路”战略是齐文化为代表的淄博文化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再次历史机遇。因为齐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会给淄博文化带来更多国际元素,为淄博文化注入新内涵。例如,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陶瓷与玻璃工艺水平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淄博陶琉文化可以在“一带一路”这个大舞台上吸收这些先进的文化元素;再如英、法等先进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道路比较成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淄博可借鉴这方面的经验,探索创新驱动的新增长模式。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手笔。以齐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能为“一带一路”的畅通“铺路架桥”。因为齐文化价值理念与沿线国家相通,贴近沿线国家的民心,而心相通有利于民相亲,民相亲又有利于国之交;以齐文化为代表的淄博文化及其产业又能为“一带一路”的繁荣锦上添花。因为淄博地域文化创意产业丰富多彩,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并向“一带一路”输入积极的文化精神和内容,对于复兴古丝路上亚非欧经贸和文化交流带具有积极意义。淄博市既要践行齐文化自强求富、开放包容、改革创新的精神,将齐文化的精神价值发扬光大,做“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的文化排头兵,实现淄博双转型;又要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推广,向“一带一路”输入这些精神文化理念;还要大力发展齐文化为龙头的地域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把淄博地域文化尤其是齐文化精神及价值理念撒播到“一带一路”,以表达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初心,消除国际疑心,沟通沿线民心,共建21世纪人类心心相印的文化带。

[1]张业遂.建设“一带一路” 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J]. 中国发展观察,2014,(4).

[2]蔡武.坚持文化先行 建设“一带一路”[J].求是,2014,(9).

[3]郭墨兰,吕世忠.齐文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6.

[4]邵先锋.齐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历史影响[EB/OL].(1999-03-05)[2015-12-22].http://www.gmw.cn/01gmrb/1999-03-05/.

[5]张越.富民思想——齐文化的价值内核[J].东岳论丛,2006,(6).

[6]宣兆琦,李金海.齐文化概论:第2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7]邱文山.齐文化与中华文明[M].济南:齐鲁书社,2006.

[8]逢振镐.略论东夷文化的基本特点[J].管子学刊,1996,(3).

[9]逄振镐.论齐文化的改革、开放、民主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1991,(1).

[10]宣兆琦.齐文化发展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11]宣兆琦.论齐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管子学刊,2005,(4).

[12]李新泰.齐文化大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13]于国昌.齐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0).

[14]花建.“一带一路”战略下增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新优势的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4).

(责任编辑鲁守博)

2016-02-17

赵万里,男,山东胶南人,中共淄博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师,法学博士。

K203

A

1672-0040(2016)03-0025-05

猜你喜欢
淄博一带一带一路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关于淄博窑系的探讨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淄博建成轮胎检测第三方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