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华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1)
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杨 华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1)
通过对影响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总结出预防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一系列对策,包括人性化护理管理、加强社会支持、减少工作场所暴力、培养健康人格和专业自我概念培养等。
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主要是指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人们对于职业倦怠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表明,护士在职业倦怠中的发生率非常高[1],而对于急诊科护士来说,职业倦怠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亦可导致个人成就感降低,离职意愿增加,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1.1 MBI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
Maslach倦怠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和Jackson在1986年的时候编制而成,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是该量表的3个方面内容,其中包含的条目有22个,按0~6分析每个条目,总共评分由7级,倦怠程度比较高时,其分值就会比较高,是目前职业倦怠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测量工具,在护理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且有很高信效度。
1.2 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ursing Bur-nout Scale,NBS)
由西班牙学者Moreno-Jiménez等,认为工作环境、人格特征和对压力源不同的应对方式3方面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较大,该量表的编制时间为200年。量表引入并翻译成中文版的这一工作是由唐颖等人完成的,同时进行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测量职业倦怠的信效度研究这项工作是由宋双等人完成的,一致表示该量表具有高信效度、且同时具有可操作性,中国护士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可以以此为标准。被研究者基本资料和量表的核心部分是量表的两个主要部分,其中工作环境特征、倦怠、积极人格特征、应对策略及倦怠结局5个方面是该量表的核心部分,条目共有65个,通过1~4四级评分法进行分析,倦怠程度比较高时,其分值就会比较高[2]。
2.1 急诊护理工作特点
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医疗护理环境,急诊患者发病急骤、疾病谱广,且来诊时间、人数、病种及危重程度均很难预料,因此随机性大、可控性小。患者集中就诊的情况主要包括:急性中毒、大范围的传染病及交通事故的出现等情况;尤其近年来涉法及暴力事件不断增多,如打架斗殴、恐怖袭击等,都要求急诊护士随时处在抢救工作的第一线[3]。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高频率的夜班,加之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和就医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使急诊护理工作的难度随之加大,使得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较其他科室护士高且较严重。
2.2 职业压力
急诊护士面临着越来越多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林淑俐等研究表明,护士职业倦怠受工作压力源的影响。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对护士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疗护理知识、抢救技术不断更新、高精抢救仪器的层出不穷,都要求急诊护士不断更新知识;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护士在繁重的工作中如履薄冰;此外,还要应付科室和护理部频繁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为迎接等级医院评审,护士的培训考核力度随之加大;职称考试等,这些都成为急诊护士不容忽视的职业压力[4]。
2.3 社会支持不足
护士职业倦怠的产生与所处社会地位及个人待遇较低有较大关系。社会上仍有部分人对护理工作持有偏见,人们往往忽视其在医疗康复中的作用,护士难以同医生一样得到患者的尊敬和认同,导致护理人员对工作失去信心;同时急诊护士对自身能力不信任,可能产生担心失业、缺少归属感、在工作中经常被挫伤自尊心等不良情绪,很容易产生工作倦怠[5]。
2.4 临床经验及知识结构薄弱
由于低年资急诊护士由于理论知识和护理经验薄弱,遇突发事件或紧急抢救时不能很好应对,肖永辉等认为,其职称较高级的护士和职称较低的护士相互比较分析,职称越高,倦怠程度越低;在学历方面,中专护士的倦怠程度高,可能由于其中专知识结构不足以满足工作需求,她们在高强度的工作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另外,高学历、中高职称护士是护理管理人员着重培养的对象,因为具有较少的学习的机会,因此出现程度比较高的倦怠表现[6]。
2.5 人口学特征
急诊护士主要以女性为主且趋向年轻化,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女性产生职业倦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其他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倦怠受护理人员的年龄、工作年限等方面的影响;枯竭程度最高的人群为41岁以上、工龄20年以上护士。外地人口学变量中的职称与学历越低、月收入越低和无子女者职业倦怠发生率高。
2.6 护士自身性格原因
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敏感,易受挫折的抑郁质和有抑郁质倾向的急诊护士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倦怠程度高,成就感明显降低,不适合急诊护理工作[7]。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急诊科护士产生倦怠的概率较大的人群主要包括:性格内向、适应性较低、道德感较低及保守的人群。
2.7 工作场所暴力
有研究表明急诊科护士较非急诊科室的护士较常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包括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可以导致急诊护士工作倦怠的产生,暴力事件不仅摧残护士的身体健康,还使护士心理遭受重创,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甚至离职意愿。
3.1 护理管理方面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具有发生职业倦怠特征的急诊护士,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手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对不同的护士进行能级管理。应用柔性管理,充分挖掘护士的潜能,采用柔性的激励机制,与护士加强沟通,构建自主管理平台,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8]。将护士的利益置于领导者利益之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员工感受到领导者尊重、关注,让护士参与护理管理的决策过程,这种护士长服务型领导方式与护士的职业倦怠呈负相关。管理者还应正确教育和引导护士正确面对护理工作压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加强护士与患者沟通能力的培养。
3.2 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主要是指来自家庭、亲友和社会各方面情绪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援助。在社会层面进行分析以后,在护士地位和待遇方面应当不断提高,使社会舆论不断优化;医院层面,人性化的管理及良好的医院氛围,可为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医院文化,积极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例如:改善保健因素、应用激励机制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预防护士职业倦怠的产生。有研究结果在国内发现,有效缓解倦怠的方法在于同事和管理者的不断支持,在社会支持方面,护士获得的越多,他们的倦怠水平就越低,同时在家庭、朋友的不断支持和鼓励下,护士的倦怠程度也会降低。
3.3 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降低
工作环境、性质与护士职业暴力发生率情况会影响暴力的发生,13.6%,20.5%分别是其暴力发生率。急诊科作为医院重点科室之一,布局是否规范、流程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患者需求,绿色通道是否通畅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应重视急诊科规范设置,布局合理,标识清晰,改进工作流程,对于容易产生投诉的环节加以改进,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素质、与患者沟通能力的培养,从源头上防止暴力发生。医院应有专门的急诊安保部门,与警力部门通力合作,制定工作场所暴力联动预案,及时发现暴力苗头或对暴力事件迅速作出有效回应,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恶化,避免造成医护人员身心伤害。
3.4 专业自我概念培养
刘晓虹 认为过度关注诸如士社会地位提升等“外部压力源”,对改善护士职业倦怠效果微乎其微,护士职业倦怠的“内在压力源”应当更加重视,例如专业自我概念。通过调查杨静发现,产生职业倦怠一般会在接受规范化的护士在其培训期间发生,因此有关专业自我概念的培训课程可适当在培训中加入,这也是一种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在护理领域新理论、专科新技术、请护理专家、学者讲学,优秀护士作报告方面可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学员重点介绍;激发成就感,开展专业技能竞赛,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科技创新发明等;引导学员摆正角色位置,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把护理专业和自我需要内化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9]。
3.5 自身调节
护士要学会自我调节,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如进行放松训练、定期旅游,身体锻炼,利用社会支持,为减少应激、预防职业倦怠可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和朋友一起聊天等,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多做一些,有利于缓解各种不良情绪,释放压力。
3.6 测验人格
对新入职的护士进行人格测试可以在医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在急诊或ICU内尽量少安排性格内向、适应性较低、道德感较低及保守的人群。同时对这些护士群体定期进行心理知识、沟通技能的培训,必要时进行心理辅导。有研究显示男性急诊护士抗压力强,可适当增加男性护士从事急诊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急诊护士职业高发生率的职业倦怠损害急诊护士身心健康,降低其工作热情、工作质量效率[10]。缓解和降低急诊护士工作倦怠,是一个需继续研究的问题,护理管理者通过分析职业倦怠的原因,采取各项合理的干预措施,保护其身心健康,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稳定急诊护理队伍。
[1] 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2009, 3(14):65-69.
[2] 韩瑞林.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析及应对[J].光明中医,2009, 24(10):33-34.
[3] 骆 宏,郝中华.466名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33-935.
[4] MASLACH C,SCHAUFELIW B,LEITER M P.Job Burnout[J]. AnnuRev,2001,52:397-422.
[5] 唐 颖,EvaGarrosa,雷 玲,等.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简介[J].中国职业医学,2007,34(2):151-153.
[6] 宋 双,张立力.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广东医学,2010,31(4):501-502.
[7] 张小曼,刘莹莹,许 铁.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1,9(4):1023-1024.
[8] 林淑俐,黄小斐,周仁芳.护士职业倦怠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0,9(2):102-103.
[9] 席 波,李 军,王翠丽.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自尊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10):3-5.
[10] 肖永辉,陶舜梅,莫凌婷.儿科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09(10):68-69.
本文编辑:吴宏艳
R192.6
A
ISSN.2096-2479.2016.1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