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及研究
徐 敏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以微博、微信、QQ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引领着高校网络舆情迈入了自媒体的时代,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它具有专业性的网络舆情,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散步式的网络舆情。但因为监测技术现在还不成熟,所以监管大学生们使用自媒体网络舆情有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盲区。对自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面临的困境进行浅析,提出自媒体时代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有效途径。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影响;研究
自媒体又可以称作公民媒体或者是个人媒体,它是指平民化、私人化、普遍化和自主化的传播者,是利用现代化电子手段,向没有特定的多人或者个人进行信息规范或者非规范传递的总称。自媒体的平台包括:微博、微信、博客、贴吧、论坛、QQ等网络社区。
网络舆情是指对社会存在的问题产生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一种社会舆论的表现形式,是公民们通过互联网对社会存在的某个热点或焦点存在比较大的倾向和观点的言论。网络舆情以网络作为传播的载体,以事件作为言论的核心,网民们可以进行情感、意见、观点的交流与互动。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面临的挑战
据有关报道,截止到2014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6.32亿,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占5.27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46.9%。对这些网民进行调查,发现使用手机上网率达到83.4%。这也是首次超越了PC使用率的80.9%;根据年龄段进行调查,发现10岁至19岁年龄段和20岁至29岁这两个年龄段是网民中上网最为活跃的人群,占全国网民中上网比率最高的24.5%和30.7%;根据职业的结构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依然是我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据全国网民的25.1%。自媒体在面对如此多的用户群体上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它及时、广泛的把校园新闻信息进行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网络舆论氛围,自媒体开放性和自由性等特点,给高校的网络舆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舆论传播主体的转变
在传统的观念里,往往认为舆论宣传是对高校的成绩、如何树立高校的形象进行宣传,而这些职责都应该由高校的宣传部门来完成的。在过去,高校进行宣传都是通过学校的宣传部门进行,同时这也是高校宣传舆论的唯一途径。但步入自媒体以来,高校宣传部门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它不再是唯一传播舆论的途径,任何一名学生或者教职工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手机短信、论坛、贴吧等进行信息传递,直接代替了传统传播舆论的途径,使得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进行校园信息的传播。
(三)舆论监控课题的变化
人们往往忽略了舆论监控的客体和宣传的受众研究。在传统的观念里,往往认为校外的媒体应该作为高校网络舆论的监控重点。高校内的宣传部门打交道的就只有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校外媒体,所以他们认为只要和这些校外的媒体处理好关系,就可以提升高校的形象和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但是,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手机、网络因能快速且内容更为丰富的传递信息,所以深受青年大学生们的喜爱。故高校应该重新定位舆论监管的体系,应该重点监控自媒体网络舆论。
(四)舆论监控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的舆论监控方式中,比较重视“宣教”和“教化”这两种监控形式,但是这种形式使信息不能及时的传递给大学生们,也容易使大学生们对传播的信息不感兴趣。另外,这种传播方式也比较生硬,限制了舆论的自由性。自媒体交互性和及时性等特点让高校舆论的监控手段和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1.年龄阶段给网络舆情监控带来的挑战
青年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激情,但是价值观念还不太成熟。18至24岁年龄段是我国大多数大学生的年龄阶段,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是心理还未成熟。他们比社会上的人更加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时事问题,更具有远大的抱负,故对突发的国家和社会事件反应更加激烈。但由于他们社会实践经验不充足,对事件的看法和想法不是很准确,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面对突发事件,不成熟的意见,就会引起高校群体事件的频频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努力建立处理舆情事件的机制。
2.地位造成监控难度增大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具备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同时也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主力。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态度等都很容易通过网络的方式集中表现出来,也就形成了网络舆论。一些试图侵略我国的西方势力和敌对派抓住大学生群体这个特殊的地位,利用形式多样的网络途径给青年大学生灌输一些错误的信息,从而加大了舆情监控的难度。在面临突发的事件时,大学生们第一反应就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并通过手机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再加之外界媒体的传播,本来很单纯的校园事件就会上升到社会反响很大的校园事件。大学生们的认知都会随着事件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从而也会影响学生自己的认知。如果学校不能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的监控,会使高校面临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高校应该树立生态意识,提升媒介传播的素养
互联网就犹如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一样,它拥有自己天生的自洁能力。在自媒时代,因为人为的原因,造成了网络垃圾的快速形成,使得网络自洁环境的功能已经超出了负荷,相应地引发了网络舆情的危机,造成了网络环境“污染”,而这种“污染”必定会最终反射到我们身上,让我们自己承担自己所造成的后果。因此,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提高青年学生们的警惕性,帮助青年学生们建立良好的网络舆情生态意识、保护网络生态环境、净化网络生态空气、处理好网络中产生的垃圾、平衡网络中所有健康因子等等。为了帮助青年大学生提高媒介传播的素养,高校可以利用课堂内外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培训,可以利用计算机公开课程加入对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网络知识的学习。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自媒时代青年大学生明白发表舆论不应该是肆无忌惮的,而是应该通过认真的审核后才可以进行舆论的传播,并且应该对自己传播的舆论承担相应的后果。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全校进行“净网行动”,通过这个行动,高校可以通过不同的层次、内容、阶级对青年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进行教育,并引导青年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可以文明的使用自媒体。
(二)高校应该健全网络舆情规章制度
虽然我国对网络舆情监控的立法还不是太完善,但是仍在不断的进步中。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情并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法规,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约束高校的网络舆情和管理机构。例如,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室,或对高校的教师进行国家有关网络舆情分析和管理的培训,对教师进行认证考核,适当的增加高校专业应对网络舆情监控方面的人才,对高校内网络舆情进行专业的分析、监控、处理和研究。例如我国2014年7月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基础上加上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此清单用来督促高校完善健全信息发布的审查机制。因此,高校必须健全网络舆情的监控平台,利用高校建立的平台及时向青年学生们发布真实可靠的信息。为了保证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控,高校也可以采取奖赏分明的政策,对于有效提高监控力度、改良监控技术等人员进行组织或职称上的奖励,这样也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发展。
(三)提高网络监控的监测技术,避免监控的盲区
目前我国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控监测的技术还不太完善,也不太成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缺少重视、人力财物的缺少以及高校内层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去监测无限的网络空间是高校面临的重大难题。
高校还可以自主研发网络舆情监控监测系统,结合校外的有利资源,共同开发适合高校的服务平台,例如“云服务平台”,让青年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关注自己本校的时事,让青年大学生通过平台了解校内不同层级的管理系统,这个层级可以分为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宿舍。高校可以在每个不同层级都配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解决学生和老师面临的不同困难。加强网上舆论实名制的建立,有利于实名制的追踪监测,可以记录每一个人的舆论是否符合规章制度,通过此方法可以使高校清楚了解青年学生网络舆情的具体情况。及时制止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并追究其责任,这些都可以减少监控的盲区。
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相对活跃,这些特点给网络舆情的监控带来了复杂和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应该认真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控工作,正确把握自媒体的特征和规律,有效的对高校舆情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正确引导,不断的传播正能量,加强高校官方自媒体的建设平台,有效的监控青年学生们感兴趣的社会舆论,提高高校应对危机公关处理能力,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执行更有效的监控,正确引导青年学生们的舆情发展,从而保证自媒体时代高校的网络舆情能够健康、平稳和有序的发展。
[1]王永灿.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引导探究———基于高校网络舆情诱因的分析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2]李彪,郑满宁.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生态变化及舆情研究现状、趋势[J].新闻记者,2014,(01).
[3]雷雅敏.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探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01):155-160.
[4]唐亚阳,李亚斌.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2).
[5]邓尚民,董亚倩. 基于AHP的高校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情报杂志,2012,(08).
[6]王露璐. 网络舆情对网络文化发展影响 以2011年和2013年我国网络舆情为例[J]. 声屏世界·广告人,2015,(12).
[7]欧科良.网络舆情新常态下的公安机关新媒体建设[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06):147-151.
[8]周付飞,自媒体时代“互联网”新业态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影响的探索和思考宗[J].石河子科技,2015,(08).
[9]王建平,刘怀辉,夏登庆.论高校校园网舆情应急联动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04),137-140.
2016-07-21
本论文为株洲市社科联课题“自媒体时代高校舆情应对研究”(编号:ZZSK16054)的阶段研究成果。
徐敏(1983—),男,讲师、政工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干事、校报执行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思政及高教管理。
G206
A
1008—3340(2016)04—00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