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 慧
(黑龙江省鹤岗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 鹤岗 154100)
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
迟 慧
(黑龙江省鹤岗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 鹤岗 154100)
目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4例,将其依据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将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予以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
多囊卵巢综合征;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疗效
为了进一步探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的疗效,我院对多囊卵巢综合症予以下过程探究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4例,将其按照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年龄19~29岁,平均年龄为(24.58±2.58)岁;对照组年龄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为(25.01±2.36)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2组患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操作,>8mm的患者需在治疗前先给予患者孕激素撤血操作,<8mm的患者可以直接进行药物治疗。
将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当患者月经期进入第5天时进行炔雌醇环丙孕酮(2mg醋酸环丙孕酮+0.035mg炔雌醇)治疗,用药剂量是1片/次,用药次数是1次/d;
将予以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当患者月经期进入第5天时进行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3.0mg屈螺酮+0.03mg炔雌醇)治疗,用药剂量是1片/次,用药次数是1次/d。连续给药2组患者3周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数(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对比,结果如下:观察组患者中有效是10例,好转是10例,无效是2例,临床总有效率90.90%;对照组患者中有效是4例,好转是8例,无效10例,临床总有效率是54.54%,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患者4例:乳房胀痛1例、肠胃不适1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8.18%;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患者5例:乳房胀痛3例、肠胃不适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72%,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致病原因是内分泌紊乱,临床表现是月经不调、不孕、肥胖、多毛等[1],部分患者伴有以下临床特征: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以及血脂代谢异常,患患者群中多见青春期女性以及育龄期女性,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口服避孕药方法给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效治疗,其中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疗效较为显著,属于复方制剂[2],每片内均含以下成分:屈螺酮、炔雌醇,剂量比为3.0mg:0.03mg,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由于对本身不存在雄激素效应因此具有抗雄激素活性的临床作用,对有效缓解患者的脂质代谢问题以及有效抑制卵巢和肾上腺分泌雄激素[3],将雄激素活性减弱并有效控制高雄激素血症发生,同时可以对患者的心脑血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炔雌醇环丙孕酮可以有效减少雄激素合成以及促使睾酮向双氢睾酮转化显著减少,同时对降低游离睾酮水平也存在一定的临床作用,但疗效不如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
本次探究中,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是90.90%,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率是18.18%,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不存在明显性差异。
综合以上结论可知,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和推广价值。
[1] 黄卡立,蒋凤艳,覃钰芹,等.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1):52-55.
[2] 刘 芸,毛丽华.丹栀逍遥丸对肝郁化火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9):1191-1195.
[3] 金炫廷,马 堃,单 婧,等.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140-143.
R711.75
B
ISSN.2095-8803.2016.1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