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重雅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詹重雅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患者66例,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拔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抑郁程度的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抑郁程度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后,护理效果显著。
人性化护理;剖宫产产后;应用效果
剖宫产是一种创伤性分娩方式,该方式产妇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和心理情绪不稳定,对产妇的生理、心理机能造成影响[1]。因此在剖宫产产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十分必要。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部分剖宫产产后患者使用了人性化护理干预,护理效果可观,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患者66例(2015年1月~2016年5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为(25.45±2.55)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8例。
对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为(25.24±2.47)岁;初产妇24例,经产妇9例。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观察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情况,子宫收缩情况等护理,并给予产妇相应的健康宣教。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术后排尿干预、母乳喂养干预、活动干预。
1.3 观察指标及抑郁程度评分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剖宫产产后患者拔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抑郁程度的评分情况,并且记录分析。
1.3.2 抑郁程度评分判定标准
总分为100分,患者的抑郁程度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数(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排气、排便时间(±s,h)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n拔管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观察组3310.15±4.41*18.73±3.78*41.15±13.71*对照组3323.63±5.3526.86±5.8760.87±15.38
而观察组抑郁程度评分(26.75±5.23分)也较对照组抑郁程度评分(35.84±8.28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剖宫产,常规护理是常用的护理方式,但对于产后产妇的机体恢复和不良情绪抑制作用并不明显。本次研究以产妇的心理需求及机体康复需求为目标,进行人性化护理措施。
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持耐心、亲切的态度倾听患者倾诉,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使其消除不良心理情绪,调整情绪和心理状态[2]。
(2)术后排尿干预:术后注意尽早拔除导尿管,拔导尿管前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2-3次,拔管后多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并协助其床上排尿。
母乳喂养干预:护理人员应教会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的方法,在婴儿娩出30min内尽早与其进行皮肤接触,早开奶、早吸吮[3]。在产后3天内由护理人员2次/d乳房护理,用热毛巾热敷整个乳房5min,再用指腹从乳房根部向乳晕做螺旋按摩,以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和乳汁的分泌[4]。
活动干预:指导产妇术后早期下床锻炼,并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但注意劳逸结合,运动量不能过大,以免太过疲劳,适当的运动可改善产妇的心情。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产后患者的拔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抑郁程度评分(26.75±5.23分)也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剖宫产产后患者的拔管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减轻抑郁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 宇.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15,37(4):635-637.
[2] 王芝霞.对剖宫产产后出血86例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5):270-271.
[3] 石登翠.围产期人性化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2):225-226.
[4] 王春艳.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23):616.
R248.3
B
ISSN.2095-8803.2016.10.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