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礼宾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刘礼宾
中国古代画论的核心概念
在“唯科学主义”“再现论”的背景下,对中国古代画论核心词的理解往往发生了扭曲。比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在现有的惯常阐释中,对它的解释是:“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同时源自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这样的一种解释中,可以注意到几个问题:
第一,“造化”被物质化、静态化、客观对象化为“大自然”,“万物相生,生生不息”的演变之理、动态特征在这样的解释中完全看不到。
“物质化”“静态化”过程和20世纪流行的“唯科学主义”有关,当然,唯物论在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客观对象化”很大程度上是主客观二分法的流行所造成的必然。
第二,“师”,在“再现论”的背景下,多被理解为“模仿”“临摹”。在这个词组中,“师”是一个动词,除了有“观察”等视觉层面上的含义之外,应该包含了“人”(不仅是艺术家)面对“造化”所构建关系的所有题中之意,比如“体悟”“感知”,也包含“敬畏”“天人合一”等更深层的哲学含义。这个问题看起来只是个理论问题,其实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观看之道”“创作之法”。
第三,“中”被时代化了。按照对仗要求来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的“中”应该为“内”,或者“里”,但是张璪写的是“中”。而恰恰“中”与儒、道、释三家都密切相关,比如“中庸”等,又和三家实践者静坐、打坐、修行的身心经历以及追求相关。
问题是,“中”所普遍理解成的“内”,是个什么样的内?是翻江倒海、瞬息万变之念头,还是现代主义所推崇的精神癫狂、极致追求之渴求?是澄明之境,还是洛克的“白板”,抑或是“中庸”“涅槃”“悟道”?
这几种状态,哪一种可谈“得”物象相生之法、气韵贯通之理、万物自在之道?如果联系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在此处更多的是一种修为状态,而非惯常解释之“内心”。
第四,时下的理解,“中得心源”“得”到的是情绪、感知、情感波动、灵感时刻乃至激情。将“心之波动”理解为“心源”,这就类似把河流的波纹理解为河流的源头了。
对中国古代画论核心概念“当下理解”的情况比比皆是。每个时代都会对以往的概念进行重新阐释,这不足为奇,奇怪之处在于,当宏大的、被删除了超越性的西方学科系统笼罩在本不以学科划分的“画论”之上时,就基本切断了“画论”更深层的精神指向,尤其简单化了画论作者经、史、子集的治学背景以及个人道德诉求,更甚之,曲解了他们的生命状态。
这不仅是对画论作者,也包含我们现在所称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