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媛,裴晓洁,李 丽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李文媛,裴晓洁,李 丽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7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观察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治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回访情况。结果 通过病理分析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76例,经宫腔镜检查确诊162例,诊断符合率为92.0%。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4.6±9.1)mL,平均手术时间为(12.4±1.4)min,平均住院时间(3.2±2.1)天。术后经过3~6个月随访,结果发现治愈138例,好转3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7%。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诊断的准确率高,且手术创伤小、病灶切除准确率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诊治应用效果
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局部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以及伴随的血管过度生长,突入到子宫腔内,是妇科常见的一种宫腔内良性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妇女,其发病率为23%,多见于35岁以上妇女,绝经后妇女高达31%[1],不孕不育妇女的发病率为7.2%~15.6%[2]。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月经过多、绝经后阴道流血、不孕不育等临床症状,严重威胁患病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3]。随着微创技术飞速发展,宫腔镜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根据相关文献研究表明[4],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断、治疗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为了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治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7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7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4.8±9.6)岁。70例无临床症状,69例子宫异常出血,37例为不孕不育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前通过询问病史、观察临床症状、B超等可疑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辅助检查,并排除外阴、阴道和宫颈疾病及妊娠,无手术禁忌症,经解释签署宫腔镜诊治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宫腔镜检查及手术
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后3~7天内在静脉麻醉下(丙泊酚静脉推注)实施宫腔镜诊治,异常出血或周期紊乱者选择在阴道流血减少期进行。术前6 h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软化宫颈。宫腔镜采用日本奥林巴斯电视宫腔镜设备,膨宫液为5%葡萄糖,膨宫液流速100~120 ml/min,单极环形电切时切割电流功率80 W,电凝功率60 W。依照妇产科学,宫腔镜操作常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严格消毒铺巾,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后置镜,依次详细观察宫颈内口、宫腔后壁、前壁、宫底,内膜增生及两侧输卵管开口情况。发现并明确子宫内膜息肉位置、大小、数目后,在宫腔镜直视下,准确定位息肉基底部,对无生育要求者可用电切环自息肉根部彻底切除基底部,同时切除息肉旁浅层内膜;有生育要求者避免损伤内膜基底层。术中取出的组织送实验室病理检查。术后3天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根据需要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
1.2.2 诊断标准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诊断标准参照夏恩兰[5]主编《宫腔镜学及图谱》。病理学诊断标准参照陈忠平[6]主编《妇产科病理学》。
1.2.3 随访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复查B超以及了解月经变化、有无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宫腔粘连和妊娠等情况。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判定。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宫腔镜诊治后完全清除子宫内膜息肉,或异常出血停止或成功受孕。好转:经宫腔镜诊治后基本清除了子宫内膜息肉,或异常出血得到有效抑制。无效:患者经过宫腔镜诊治后并未清除子宫内膜息肉,或异常出血无明显好转。
通过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76例,经宫腔镜检查确诊162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2.0%。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4.6±9.1)mL,平均手术时间为(12.4±1.4)min,平均住院时间(3.2±2.1)天。术后经过6个月随访,结果发现治愈138例,好转3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7%。176例患者均未出现子宫穿孔、周围脏器损伤、感染、宫腔粘连、水中毒等并发症。
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内膜,是子宫内膜局部雌孕激素受体比例失调,导致局部内膜呈现过度增生而形成息肉。临床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一定的难度,以往主要采用超声检查、刮宫检查进行诊断,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而且刮宫主要是在盲视下进行的,极易导致感染,术后易出现复发、宫腔粘连现象,刮碎的子宫内膜息肉,也很难进行病理检查,这样会大大增加子宫内膜息肉的再次治疗难度[7]。部分患者可能因治疗效果不佳而行子宫全切,导致永久性闭经和不育。近年来宫腔镜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它克服以往传统检查方法的缺陷,深入到患者的宫腔内检查,可以直观、全面的检查患者子宫腔、内膜以及输卵管开口等情况。若发现异常进行手术的时间也比较短,13~23 min左右,患者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可有效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满足不孕不育妇女的生育要求。其次,宫腔镜手术可以直接在病灶上手术,直视操作下切除准确率高,同时宫腔镜手术中主要采用电切术,这样可以更好的切除病变组织,有利于防止复发。
本研究表明,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符合率为92.1%,比临床大多数学者报道的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5.8%较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经过3~6个月随访,结果发现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7%,而且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由此可见,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断的准确率高,宫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切除准确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诸多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
[1] 贾素容.子宫内膜息肉与不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06(46): 02.
[2] 张继东,夏恩兰.宫腔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8,15(9):949.
[3] 朱索宇,谭 洁,俞颂梅,等.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125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9):79-80.
[4] 寿之炜.宫腔镜结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8):950-952.
[5] 夏恩兰.宫腔镜学及图谱[M].郑州:河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9: 84,106.
[6] 陈忠平.妇产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105: 125.
[7] 田 琼.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2(7):56-58.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737.33
B
ISSN.2095-8803.2016.07.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