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繁荣的社会条件

2016-04-03 13:28李建军

李建军,程 宇

(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083)



论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繁荣的社会条件

李建军,程宇

(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中国社会正在迅速转向创新经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战略诉求和政策主张。要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繁荣景象,需要解决大众对基本创新创业资源的可获得性问题,建设创新友好型社会,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跨界训练的平台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友好型社会;创新政策;创业政策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在《大繁荣》中分析说,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之所以能领跑世界,“是广泛出现的自主创新的结果:从国民经济中原创的本土创意所发展出来的新工艺和新产品”,它们“以某种方式形成了创新活力,即开展自主创新的欲望和能力”,[1]XXI塑造了一种鼓励探索、试验、乃至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制度安排,让具备不同天赋的普通人焕发出投身事业、迎接挑战和尝试创新的“勇武精神”,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丰富体验,“对新生事物有着伟大的激情、完美的狂热”,结果使那些才华并不出众的人也有机会开动头脑,“抓住机遇,解决问题,构思新工艺和新产品”,寻找新方法或发明新事物。[1]17识字不多的乔治·斯蒂芬森成为发明蒸汽机车的创新英雄,英国兰开夏郡的织布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织机,假发制作工人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约翰·迪尔轧制出第一块铸钢犁板,艾萨克·辛格研发并推广手摇缝纫机,出身贫寒的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留声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开创现代护理事业……,一个个草根英雄横空出世,在各种“不为人知”的生产、生活领域创新创业,使英国和美国社会相继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

现如今,随着全球分享经济的快速增长、基于互联网的“众创时代”的来临,日益强大的中国社会正在迅速转向创新经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战略诉求和政策主张。如何让众多的草根创新创业者脱颖而出,点燃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创新之火”,无疑是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经济繁荣的根本所在。对此,本文主要作如下简要讨论。

1创业创新资源的可获取性是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要条件

一个社会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首先必须让所有具备创新和创业梦想的人有机会平等地自由使用各种文化资源和创新创业资源。2006年,世界银行发布《公平与发展》报告强调说,机会不平等是对人类天赋的一种浪费,是有害的。它会加剧经济效率的低下,也会导致政治冲突,而且使一个社会制度显现出很大的脆弱性;最好的减少贫困的政策,应该涉及对主导群体的影响力、特权和补贴进行再分配,即对主导社会的群体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特权等等进行限制。一个社会要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繁荣局面,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就必须让所有人无差别地自由使用各种社会文化资源。在过去时代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能够利用文化资源的仅仅是有限的一些人,他们或者是贵族和僧侣,或者是士大夫和有钱人,这些人差不多都是男性。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统治者有时也允许社会的弱势阶层掌握一些文化工具、利用一些文化资源,但很少允许他们超出简单教育的水准或鼓励他们去进行创造和创新探索,这样的社会形态显然严重地压制了女性和多数弱势群体的创新激情,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219近代社会之所以呈现出创新发展的繁荣景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的普及和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或草根人士获得了自由使用社会文化资源和从事创新创业的权利。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创新资源只是创新创业的必要条件,而且资源太多供给对创新创业活动未必总是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许多高创造力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真正进行的创新创业活动大多是在其成名之前、可供利用的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完成的。尽管之后随着他们的声名越大、可资利用的资源越多,但他们能够做出的创新创业成就反而越少。正如米哈伊·奇凯芩特米哈伊所说,如果一切都很舒服,比别的地方都要好,许多人的创新创业的欲望就会转向刺激和娱乐而不是去尝试解决技术的或市场的问题。因此,催生创新创业的理想环境可能是,让各类创新创业者能广泛得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知识资源,同时又能亲身感受到某种程度的压力、挑战和危机。

我国现行的创新创业政策的着力点过分聚焦在科研院所和出国留学、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获得高阶学位的专家层面,而对草根人士和普通大众的创新创业资源的需求关注不足。专家和决策者在讨论促进创业创新的政策时,更多强调的是科技和金融如何结合,让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没有错,但如果我们将创新创业的主体拓展到“万众”或“大众”的草根层面,就会发现创新创业者最缺乏的资源可能不全是“科技”或“金融”,而是开放的信息和创新资源,比如必要的研究和市场信息、产品设计开发的技术平台或实验条件。许多地方目前在创新创业资源供给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非平衡性和公平性,相关的行政部门乐于将更多的优质创新资源集中供给某些城市或某些被“锁定”的创新创业者群体,以为密集的资源投入一定会下出“金蛋”。孰不知如此过多的资源投入可能会磨灭青年才俊的创新创业热情,甚至会诱导他们逆向使用这些资源而不是将其最大化地用于创新创业活动。如果我们能超越地域或“门第”观念,让那些对市场和生活需求有强烈的变革意识和动手能力的草根创新创业者获取必要的创业创新资源,比如破除图书馆和科技信息资源的部门所有制和过分行政化的管理,让所有的图书信息资源向公众开放,为所有有志探索和创新创业的读者服务,让草根创新创业者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获取各类资源和信息,并有缘“偶遇”各类专家和志同道合者,说不定会在未来碰撞出很多思想火花,缔造出很多投身于科学技术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者和企业家。倘能如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繁荣的传奇故事就会在神州大地层出不穷,代代相传,并激励更多的普通百姓投身于创新创业的“中国梦”的缔造之列。

2标准化是多元创新创业竞争的结果而不是前提条件

“众创时代”是创新主体志趣和用户体验多样化的时代,允许社会竞争和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试验是原始创新的前提。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用所谓的标准或统一来约束创新者,注定会将众多创新者扼杀在创意阶段,想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繁荣局面几乎不可能。詹姆斯·阿特拜和威廉·埃伯纳西曾将产业创新过程描述为三个阶段,即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特性阶段。其中在流动阶段,由于各创新者对产品设计和使用特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设计,且迫于竞争压力,竞争者之间都力争将创新产品以较快速度推向市场,因此这一阶段的许多创新产品和服务常常粗糙、昂贵和缺乏可靠性,但却能以某种方式填补市场对某种功能产品的迫切需要。[3]在这一阶段,产品创新无疑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首先,大多数早期的创新没有可分享的明确市场,事实上未来的市场是在这些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其次,这一阶段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方案选择充满很大的随机性,创新者需要通过不断地“试错”试验来明确未来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创新方向。最终,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主导设计”在诸多竞争中胜出,相关的产业创新开始进入转换阶段和特性阶段,也即逐步进入产品标准化的生产阶段和创新扩散阶段。因此,真正创新友好性的产业政策会容忍早期创新产品的多样性和非规范性,并适时为某种产品和服务“主导设计”孕生提供“第一推动力”或多样化的生存空间,如通过类似美国鼓励前沿技术创新创业国防订单或多样化的政府采购、提供创新创业基金资助等,激励创新创业先锋大胆尝试。2012年,《麦肯锡季刊》(McKinsey Quarterly)发表的《首席执行官的中国创新指南》中分析说,中国企业在本土创新能力超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企业往往会将尚未成熟的雏形产品迅速推向市场,再根据市场反馈对产品进行完善和升级。[4]这种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将为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创业者提供“练手”和成长的机会,也将为举国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动增添足够强劲的动力。

创新创业是一种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事业,谁也无法依据历史经验或某种标准预先确认谁是可能的创新者或创业家。萨姆·斯特恩仔细研究了1986年到1990年间获得日本政府科学技术厅和日本发明创新研究所的国家级奖励项目,他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这些获奖项目半数以上是个体成员基于好奇心或自发研究的结果,且其新颖性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管理部门规划和安排的项目。[5]类似这样的研究发现很多,并以多种形式表明创新和创业的不可预见性。这就是说,在真正的创新创业者现身之前,谁也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包括大数据预言谁是最佳的创新创业者、最富有价值的原始创新或创业成功以何种方式出现。因此,政府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的设计一定要容忍多样性和某些合乎情理的“例外者”,要留有余地,让市场或“非预期”的创新有发挥作用的最大舞台,而不要让下一个马云、乔布斯、柳传志和张瑞敏在创新创业的喧嚣声中悄然隐身。政府可以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提出自己的创新主张或战略布局,但不要以此来约束其他创新创业者,理由是未来的技术和产业往往源自一些看似疯狂的想法和“异想天开”的愿景,而且这些天马行空式的梦想一旦实现,往往带来翻天覆地的产业变革。[6]因此,最富有包容性的创新创业政策才可能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繁荣局面,让中国成为令世界惊讶和最受尊重的创新型国家。

3缺少跨学科和跨行业训练的头脑很难有创新和创业的种子发芽

创新创业的成功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领先技术,更重要的是为这些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实现找到“作用点”,这就需要发现技术和市场或社会需要的“结合点”,需要对相关的技术产品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并探索相关的技术方案和创新产品或服务为社会所接受的商业模式。基于此,许多大学和社区正在尽力为在校的大学生或未来的创新创业者提供跨学科和跨行业的培训经历。

1997年,德国《明镜》周刊发表的一篇题为《这里创造未来》的文章讲到: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最富有创造力的发明家大学……研究人员和工业生产者之间没有隔阂。激励麻省理工学院师生不断前进的是由学术抱负、先锋精神和企业家欲望混合而成的校风。这些大学之所以能不断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得益于其与产业界存在的多种“跨界的”合作和交流机会,让师生将“卓越的尖端技术及其相称的丰厚利润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教授评论说,麻省理工学院的成功在于真正实现了“学术上的远大抱负”和商业上的“占领市场”的有机结合,[2]221-222进而造就了一批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英才和创新创业领域的高手,营造了适合创新创业活动持续推进的机制和条件。这种跨界的人才培养环境强化了创新创业者的跨学科、跨行业的合作意识,也让创新创业者在各种实践和探索中练就出敏锐发现先进技术的商业价值和市场需求、快速提出各种技术创新方案的能力。

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院长苏珊·霍克菲尔德女士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举行的科学技术政策论坛上演讲说,在过去数十年中,生命科学知识的加速扩展是建立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两者合作之上的。无论是对DNA、RNA及其蛋白质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还是医药开发和临床诊断,均借助了物理学和工程学的新手段和新工具,如电子显微镜、断层扫描仪和核磁共振成像仪等。生命科学和工程学之间的融合或合作联动将带来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和产业创新。[7]为此,MIT鼓励年轻人投身于生命科学和工程学融合的事业,为他们提供包括生物和工程、计算机和数学等跨学科教育。2013年,清华大学集成整合学校原有的各学科、各专业的实验工具和创新资源,为在校大学生营造“实战”训练营或可以“练手”的创业空间,旨在有效地推动来自不同专业和学院的学生的创新和创业合作,在清华校园营造出浓烈的创新创业氛围。

跨学科、跨行业的“跨界”训练不仅仅在于思想碰撞,还需要“实战”演练。类似的跨学科性质的创业空间或创新创业基础条件平台的设计,可能是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最重要的举措。但在当前新一轮鼓励高校学生创业创新热潮中,相关的支持政策更多强调对学生提供创新教育和创业培训课程、创新创业经费的支持、设置各类“创客”空间,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跨学科合作能力培养和实战经验重视不足。各种创新创业的成功故事表明,仅仅思想上碰撞还不足以产生有价值的创新方案,让一个“创意”或创新火花变成创业实践、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是为其提供验证和实际运行的跨学科平台和演练场。“动手”和“头脑风暴”结合、院校内外创新资源整合,才可能让学生真正放开手脚、大胆设想,在“干中学”中迅速培养出一批真正的创新创业者。

4成功的机会是催生草根创新创业的源动力

在文艺复兴初期,巨额投资的各种雄心勃勃的建筑项目把许多佛罗伦萨的年轻人都吸引到建筑、绘画和雕塑等艺术领域。米哈伊·奇凯芩特米哈伊说,15世纪的艺术家布鲁莱斯基如果早20年出生,他几乎肯定不会选择建筑艺术这个行业。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职业家庭,父辈们认为艺术家只是卑下的工匠。然而随着突然涌来的金钱和荣誉,他和许多出生于体面家庭的天才青年就转变了观念,投身于建筑、绘画和雕塑等事业之中。[8]18世纪和19世纪,德国出现了音乐创作的黄金时代,主要是因为当时许多城邦的达官贵族相互攀比,为自己的宫殿里的小乐团争抢新的音乐天才,使巴赫、亨德尔、莫扎特等都可以很快地得到贵族们的青睐,并有机会表现自己的音乐才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产业、个人电脑、互联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展现出来的成功机会将几乎全世界的青年才俊都吸引到美国硅谷,并使斯坦福大学周边的农田很快变成为一片创新创业的乐土,成为世界高技术创业者的栖息地,孕育出帕卡德、乔布斯、杨致远、扎克伯格等一大批创业英雄和惠普、苹果、雅虎和Facebook等众多创业公司。如今,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数据挖掘、工业设计以及生物技术等其他技术领域展示的多种可能性正在吸引众多年轻人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之中,这不仅因为这些活动能带给富有创造精神的年轻人更多的机会、财富和名声,而且也因为它们富有挑战性,对青年人具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吸引力。

米哈伊·奇凯芩特米哈伊说,现代社会有创造性的经典作曲家太少,可能不是因为缺少天才,而是因为显示天才的机会太缺乏。中央电视台设置的“星光大道”,为草根音乐人才创造了“出彩”的通道,结果使许多让专业人士“惊讶”的草根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并让一些专家感慨万千:中国不缺艺术家,中国缺少的是发现艺术家的“慧眼”和“爱心”。艺术人才如此,技术发明和创新创业人才也是如此,一有阳光就会灿烂。成功机会是催生创新创业者脱颖而出的“助产婆”。如果一些需要长期专门训练的领域突然没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如许多在麻醉术、放射学等高技术领域受过训练的年轻医生突然发现自己找不到工作,或者越来越多受过出色训练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缺少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个体成员可能会放弃已有的各种职业训练和创新创业计划而移情别处。这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最大浪费。虽然我们看到某些天才人物通常依靠自身的创造性工作改变现实人生境遇的例子,如爱因斯坦在发表相对论等科学论文之前只是瑞士贝尔尼专利局的一个小职员,几篇创造性研究论文的发表几乎让他一夜之间从名不经传的小人物成为全球闻名的科学巨匠,但从另一个方面去分析则可以看到,爱因斯坦的成功依然得益于20世纪初期物理学获得的重要地位增加了对这一领域的创造性工作的需求,这进而增加了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家获得社会承认和取得成功的机会。同样,帕卡德、乔布斯等硅谷创业英雄所以能在美国硅谷的高技术创业竞争中胜出,除了个人拥有的技术天才和商业直觉外,市场需要、宽松的创新和创业规制体系以及包括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的国防订单等也是影响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新近得到热捧的“供给侧”理论上讲,政府采购、各类面向草根阶层的创业创新大赛等政策手段的适当应用,可能是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当然最重要的是来自市场的供求激励,但后者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相关的主管部门少对新兴的创新创业产品和市场设置各种无来由的标准和壁垒。创新创业产品是指向未来市场的,在其孕育早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和问题乃至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千方百计地将其导入常规产业范式之中或以各种莫须有的理由限制其发展,受伤害的恐怕不只是相关的创新创业者,可能还有我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明天的美好生活。

5创新友好的社会文化是持续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根本条件

阿西莫格鲁和鲁滨逊在《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分析说,国家失败的根源在于榨取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9]由于缺乏对产权或创新成果的有效保护,这种经济和制度无法为大众提供持续有力的创新创业激励,最终导致创新的夭折和发展的停滞。与之相反,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之所以能确保国家的成功,就在于其能够为普罗大众的创新创业提供充分激励,进而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长治久安奠定强有力的社会基础。艾米·蔡在《大国兴亡录:全面透析罗马、唐朝、蒙古等8个历史上的超级大国的起落兴衰》中特别强调说,美国成功的关键在于“它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聪明的、有创造力的、勤奋进取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丰厚的回报”。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巨大发展直接得益于两个革命性的创新:微型芯片的发明和风险投资的兴起,前者开启了计算机时代,后者则催生了硅谷的高技术产业。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奠定了美国作为世界高技术产业的“霸主”地位,但这一切都归根于美国对移民和创业精神所持的开放包容的国家政策。[10]

美国建国之初,由于认识到新技术发明在创造新产品和扩大经济规模方面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当时的美国国会就非常明智地在其宪法中增加了“通过在一定时期内对作家和发明家各自成果的权利提供保护以促进科学和有用艺术的进步”这一条款。这一条款不仅作为美国版权和专利法的基础提供对国民的创造和创新热情的激励,也开启了美国开创工业化经济基础的第二次革命。美国唯一拥有专利的总统林肯强调说,专利制度向天才的火焰增加了提供利益的发动机的燃料。从独立战争到国内南北战争,美国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源于早期的工业化进展,如蒸汽机、冶金和机床生产等领域的发明和创新,也有一部分源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当时,惠特尼发明了枪械部件相互交换系统。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转向以石油、天然气和机器为动力的工业经济,其增长基础依然是新技术的发明、新能源的开发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以及新的商业实践的拓展,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众多创新创业者及其所创造的新兴产业,如亨利·福特和通过流水线生产的T型汽车、托马斯·爱迪生和留声机、安德鲁·卡内基和钢铁产业、约翰·洛克菲勒和石油、怀特兄弟和飞机,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动促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改变了美国人的生产方式,其所创造的新技术、新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实践的协同作用也为未来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动构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世纪50年代以来,围绕微电子技术、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技术创新等,美国社会再次出现国民“创造力大爆炸”现象,并在全球掀起一次次新技术创新创业浪潮,缔造出一大批创新者和知本家,并在20世纪后期创造令人难以置信的“新经济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逐渐迈入包容性的经济与政治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在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中不断发展,同时也在不断营造适合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社会条件。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草根农民自发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革命性制度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由草根农民发起的乡镇企业运动和小城镇建设示范,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农民自发推进的各种基层民主制度创新,使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状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和宽松的社会流动机制的形成,中国已逐渐从依仗低成本制造优势的制造业大国转化为新兴的创新型国家。华为、中兴、阿里、腾讯、百度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开始涌现,并在国际商业舞台上崭露头角;高铁、无人飞机、网络和通讯设备等高端创新产品出口海外市场;创新工场、上海新车间、柴火创客空间、北京创客空间、洋葱胶囊等众多众创空间、新兴孵化器以及大学科技园、经济开发区等,正在为新一代创新创业者的快速成长和中国的和平崛起集聚能量。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各类创新构想、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的试验场,成为世界最具有创新活力的国家之一。如果中国继续奉行改革开放的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战略方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府意志、创新型强国的中国梦想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总体而言,有利于草根创新创业者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不仅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求知热情,激发公众探索“独创性地解决问题”的强烈兴趣,而且会刺激新观念、新思维的拓展和成熟。在这样的创新友好的社会氛围中,更多的社会成员才可能随时准备接受新颖独特的新事物,愿意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创新创业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更多有才华的优秀人才才有可能留下来创新创业,最终让国家繁荣,让老百姓有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参考文献:

[1]埃德蒙·菲尔普斯.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M].余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李建军.创造发明学导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UTTERBACK M James.把握创新[M].高建,李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05-112.

[4]ORR Gordon and ROTH Erik. A CEO’s Guide to Innovation in China[N].February 2012. http://www.mckinsey.com/insights/asia-pacific/a_ceos_guide_to_innovation_in_china.

[5]艾伦·鲁宾逊,萨姆·斯特恩.公司创造力:创新和改进是如何发生的[M].杨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3.

[6]黛博拉·佩里·皮肖内.这里改变世界:硅谷成功创新之谜[M].罗成,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229.

[7]雷凌湘,李建军.现代生物技术革命的方法论特征[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1):29-32.

[8]米哈伊·奇凯芩特米哈伊.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M].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329.

[9]德隆·阿西莫格鲁,詹姆斯·A·罗宾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M].李增刚,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10]艾米·蔡.大国兴亡录:全面透析罗马、唐朝、蒙古等8个历史上超级大国的起落兴衰[M].刘海青,杨礼武,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277-278,219-220.

(责任编辑:黄仕军)

On Social Condition of Promoting 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LI Jianjun,CHENG Yu

(CollegeofHumanitiesandDevelopmentStudies,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Chinese society is rapidly turning to innovative economy and 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has been a well-known strategic state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prosperity,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roblem for the availability of fundamental innovative resource,build a innovation friendly society and provide cross-disciplines and cross-industries training platform and opportunity of success for young entrepreneurs and innovators.

Key words: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a innovation-friendly society;innovation policy;entrepreneurship policy

收稿日期:2016-01-21

作者简介:李建军(1964—),男,陕西挟风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管理系教授、人文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伦理学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

中图分类号:C01;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99(2016)02-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