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
《少女小渔》小说与电影叙事的比较研究
张维
《少女小渔》不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改编在当时都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而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在改编的过程中必然引起不同文本之间各种艺术元素的转换与取舍,从视点、情节、节奏等叙事设置的对比中可以分析和研究该文本在不同的艺术范畴中的变化特点。
叙事 视点 节奏 情节
旅美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少女小渔》于1991年获“中央日报文学奖”短篇小说二等奖,1995年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少女小渔》一经上映便在两岸三地以及华人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与属于文学范畴的小说一样都是叙事艺术,都强调叙事的重要性,“都是在一定时空内讲述一个或真实发生过或刻意虚构的符合审美逻辑的故事”[1],因此在某些叙事元素设置上具有联系性和相通性。但是作为包含多种艺术成分的综合艺术,电影在叙事表现形式上和小说必然存在着种种差异。
叙事学中叙事视点也可以称作叙事视角、叙事视野与叙事角度等,指的是在叙事文本中谁站在什么位置来讲故事。珀西·卢伯克说过:“在整个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视点(叙述者与他所讲的故事之间的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小说所呈现的是圣母般善良美好,无私奉献的女性形象以及她对一个堕落灵魂的拯救。而电影将视角放在了当时热门的话题上——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上的交流与冲突,突出展现了在移民热潮中小人物的艰辛生存与女性思想的觉悟。因此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在故事的社会背景,人物形象以及细节设置部分进行了一些改变。
1.社会背景
在叙事学中社会背景是指广义上的空间,黑格尔曾写道:“作为主体,人固然是从这外在的客观存在分离开来而独立自在。但是纵然在这种自己与自己的主体的统一中,人还是要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3]《少女小渔》从小说到电影社会背景就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并取得了预想中的效果。
小说中的大背景设定为澳大利亚的金融中心悉尼,而电影中背景环境是美国的工业、金融和经济中心纽约曼哈顿。作为多元民族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世界焦点,电影中的纽约显然更能展现出移民国度里移民群体的生存窘境。背景的改变使得小说和电影的叙事视点转变,随之故事主题也发生了由单一到多元的变化。
2.人物形象
“新的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4],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就是将语言文字塑造的人物直观形象地影像出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小渔继承了严歌苓笔下女性一贯的特征,她好心眼到让人觉得她少根筋,包容男友江伟的自私与狭隘,怜悯老头的衰老和潦倒,自己一个人吃所有苦也不愿意别人烦扰。电影文本中的小渔虽然也是温顺的,隐忍的,但远没有小说中那种圣母气息,而且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她受到老头马里奥的影响在行为思想上的独立。第二人物马里奥在小说和电影文本中不论是在悉尼还是纽约,老头马里奥都有移民国家国籍。借助这一身份,小说和电影都首先突出了移民者们艰难漂泊、无身份、无保障这一现状。但不同的是由小说里的年轻时曾在乐团演奏却年老失业,无所事事的文艺老头形象变为电影中曾积极反战、出过书、现在却酗酒赌博欠外债的过气作家。这一点不同使得电影比小说在对于马里奥的人物塑造上更完整,更符合故事自然展开的要求。
3.细节安排
在细节的安排上,更是能看出小说和电影文本叙述者视角的不同。电影文本的叙述者试图通过增加一些细节以保证故事在叙述过程中的合理化、连续性和完整性。比如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小渔买回平时不吃的大闸蟹蒸着吃,她从开始就只吃蟹脚而江伟自己一个人享用蟹黄,而在小渔去炒菜后也只是把蟹脚留给小渔。这个细节的增加一方面表现出了小渔在与江伟的关系中无自我意识的状态和不平等的地位,一方面也刻画了江伟在面对小渔的付出时理所当然与自私的形象。又如在洗大闸蟹时的一个细节,小渔和江伟就江伟妈妈的来信进行交谈,提及江伟妈妈为两人织了毛裤,江伟说了句反语:“在美国穿毛裤可真美死了,你快写信叫她给拆了吧!”这里添加的短短几句对话所呈现的就是以江伟为代表的这群移民者在这个陌生的文化大熔炉里从方方面面都竭力去融入主体潮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驱动。这些细微环节的增加都体现了电影叙述者通过细节的设置来支撑预先构建好的多元叙事视角。
布德·舒尔伯格说:“电影没有时间表达我所要的‘枝蔓’,复杂的矛盾的人物‘枝蔓’,社会背景的‘枝蔓’;电影必须按不断上升的方式,从重要的事件走向更重要的事件,这是一种令人振奋的形式。”[5]电影在情节表现上与小说而言可谓各有千秋,要将《少女小渔》这一部只有9页篇幅的小说改编成一部105分钟的电影,在情节上必然是要进行一定的改动。
首先电影删去了小说中小渔与江伟相识与出国的过程、假结婚时众人在路边奔驰旁合照、以及小渔与江伟、与马里奥相处的一些情节。这些情节的删减使得电影更好地直入主题,避免了由于过多的铺垫而产生的观看无趣的问题。
其次,由于原作篇幅较短,改编成电影是文本的叙述如若不进行情节上的增添,故事必然无法流畅的展开。电影中开头部分就增加了在制衣厂里工作中的小渔为了暂时摆脱移民局的追查而躲避在楼顶墙体外的情节,开头的这种情节设置使得观众一开始就陷入紧张压迫的氛围中,增加故事的紧凑感与吸引力。影片中还多次出现了小渔和江伟谈及江伟父母来信的情节,隐性的交代了江伟和小渔青梅竹马的关系以及故事的背景。最为重要的是电影中还增加了江伟出轨,和刘明的女友莎莎发生性关系的情节,这一情节的增加使得电影改变了原著中小渔、江伟与马里奥、瑞塔所构成的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形成小渔与江伟、小渔与马里奥、江伟与马里奥、小渔与瑞塔四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潜在的小渔与莎莎的矛盾对立,尤其是着重展现小渔与江伟以及小渔与马里奥矛盾关系的变化。结果使得小渔和江伟的矛盾近一步激化,走向僵局。电影的矛盾冲突也由单一的中西方文化冲突转变为兼具对不同文化中人的精神沟通的可能性以及人性认知差异的认识。
最后,我们来说说“改”。改写在电影改编中经常被使用,较之增删更为复杂,既要尊重原作的构思,又要使改写能增强故事的戏剧性、顺利推进主题的深入、迎合大众的口味。在这部影片中最重要的情节改写就是马里奥病倒的原因,小说中的情节是瑞塔离开后,马里奥一改常态去街头拉小提琴卖艺,在雨中摔倒了,导致后来马里奥中风,瘫痪在床。而电影中的情节是江伟不满小渔天天待在马里奥家,自己去找小渔还要躲避移民局的人,在争吵中打了马里奥一拳,而多年酗酒的老头在不久之后中风去世。这一改动使得电影的结局更具戏剧性,也为最后小渔不顾江伟的离去而留在马里奥身边直至他逝去做出了铺垫。
小说文本主要采取的是全知式视角,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去观照故事中的世界。叙述者以局外人身份冷静地描述故事的全貌,必然与故事的内容产生距离,这就要求读者花费心思去揣摩故事人物的行为意识、情感思想。小说文本描写的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人物之间的对话,而且还时不时的穿插着故事环境、人物形象的介绍以及叙述者的议论。比如,在开头部分写到小渔在火车站等江伟的场景,随后就直接将文笔转向对江伟与小渔初识过程以及为拿到绿卡小渔假结婚全过程的叙述,然后再转回小渔在火车站等到男友并一同回家的情节。还有马里奥和瑞塔亲吻被小渔撞见后叙述者站在马里奥的角度对马里奥的心理进行了一番猜测。严歌苓对整个文本的掌控从容不迫,冷静地向读者展开整个故事情节。对于多数情节作者并没有花费过多的笔墨去铺陈与描述,而是采用了电影中常用的蒙太奇手法将情节串联起来,使得情节与情节趋于紧凑,地点和时间的非线性变化,叙事节奏也始终保持着急促的状态,强化了大环境里移民群体生活的紧迫感,突出表现了以少女小渔为代表的东方隐忍精神。
电影之所以较为成功还在于改编者张艾嘉对这个故事艺术张力的把握,多重主题的确立。整体上看,电影以摄像机为主要的叙事视角,偶尔穿插着个别人物内视角的观照。在内容上,改编者删去了原著中插叙的部分,以保证故事情节按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环节一步步地推进。张艾嘉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及李安的剧情叙事流节奏,让影片呈现出轻柔、细腻、温和的触感,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没有浮夸的表演,有的只是镜头缓缓划过的每一个脸庞,或哭或笑,或喜悦,或悲伤。电影中除了开头时小渔躲避移民局的情节快节奏展开,其余都秉持着从容、缓慢的节奏。
小说和电影在叙事方面具有相通性,对比《少女小渔》原著与改编后的电影可以发现,在视点、节奏、情节等方面是相通的,这就为小说故事由文字转化成影像奠定了基础。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本质上有着不可逾越的差异,尤其是现在多元文化语境和消费文化体制的纷繁格局,必然使得文学与电影的互动产生更多的火花。因此,小说改编成电影应该忠于原著的精神,汲取原著精髓,结合不同时代的特点与电影表达的要求进行艺术上的二次创作。
[1]张文红.与文学同行:从文学叙事到影视叙事[J].甘肃社会科学,2003(6).
[2][英]珀西·卢伯克.小说美学经典三种·小说技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180.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
[4][美]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C],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25.
[5][美]莫·贝哈.电影与文学[J].齐颂译.世界电影,1989(6).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