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曼
李清照词作的文学成就
汪曼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文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作家。纵观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的创作,她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委婉含蓄的意境以及新巧的艺术手法;其表现形式、思想内容、意境和谐展现出的美学意蕴也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给现代女性文学的创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清照 情感细腻 艺术成就 美学意蕴 女性文学
从古至今,对于李清照文学成就的研究有很多,大多有所侧重,或是重写作技巧分析,或是其调其对后世的影响。在此,本文将把李清照的文学成就综合论述。
李清照的诗词往往以口语入词,写得通俗易懂,用人们非常熟悉的词语句子来表达深远的含义,又能精妙的写词造句,使语言精练又丝毫没有可以雕饰的痕迹,使词行云流水、明白晓畅。这样的语言风格使她的作品被人们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家喻户晓。
首先,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常以口语入词,使人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明白晓畅又便于传诵。如在《声声慢》中写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窗儿”、“怎一个”等等都那个时代完全口语化的语言,并表达了十分丰富的情感,最后一句就仿佛是心灵的呼喊,展现了作者的孤苦形象。又如《念奴娇》中写道:“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其中,“种种恼人天气”这种口语化的语句,平凡而朴素的展现了一个伤春伤别的女主人公的形象。
其次,李清照在词的创作中,往往使用简单易懂的典故。如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所用“武陵人”源自《桃花源记》,此处代指离家远行之人赵明诚,用典故使作者笔下描写的爱情更具浪漫色彩。《临江仙》中“庭院深深深几许”直接引用了欧阳修的《蝶恋花》。此外,词中的出现名物器具多有出处,并多以人事咏花木,如《丑奴儿》中称镜为“菱花”是源自《赵飞燕外传》中“七出菱花镜一奁”。在《多丽》中用一系列的历史人物来拟花,用典故代替文字来传情达意,含蓄而高雅。运用的这些典故都是古代文人行文写作的常见范例,毫不生僻晦涩,但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李清照的思想感情
李清照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在词的创作中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善于推陈出新,又能独辟蹊径,充满新意。这些新巧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功底。
第一,李清照词作中的“花”意象。“花”是历代文人骚客用于表达自身情感的挚爱。早在战国时代,屈原就写出“制芰荷以为衣服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名句;唐有李商隐的“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宋有欧阳修的“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等。文人的诗词中寄寓了他们对于自我生命的一种深刻感悟。而李清照作为女性词人,以女性独特的细腻、真切展现了赏“花”不同的心境,造就了“花”意象的与众不同。如《如梦令》的“误入藕花深处”,“藕花”意象,映衬着她如花的年华和生命,更渗透着她对当时自由生活的美好体验。再如,《减字木兰花》的“奴面不如花面好”,将“花”与“人”紧密相联,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花”的意象中。孙崇恩评价这词说:“全词写花也写人,写人也写花,人与花,花与人虚实相映。”
第二,综观李清照的词,“瘦”字是她词中的一个独特字眼。古诗词中用“瘦”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但是她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成功而巧妙地实现了“瘦”的妙用。如程垓《摊破江城子》中“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秦观《水龙吟》中“天还知道,和天也瘦。”、欧阳修的《蝶恋花》中“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等等。但是,李清照一方面继承了“瘦”字的妙用;另一方面也加以创造,使“瘦”字更加栩栩如生。《如梦令》中“应是绿肥红瘦”,将“瘦”、“肥”连用,并且用肥形容绿叶,用瘦来状花,让读者有更强的视觉冲击感。《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更是将黄花与人相比,生动形象的突出感情的凄凉。
还有,范仲淹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与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同样是写愁,范仲淹的愁则直接抒发了对国家的忧虑,而李清照的愁明为写对夫君的思念之情,实际寄托了对国家危难的愁。从字面上讲,范词则是直接写出愁处处都在的情绪。李清照的这句词“才下”、“却上”具有时间上的间隔,显现出动感的美感,表现出了无法摆脱这一股愁绪的状态。这也是对前人创作的一种发展。再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首创了多组叠字运用,增加了词的节奏感,语言精练、准确,艺术手法精妙绝伦。
宋词以其生动优美的语言和广阔深远的意味而拥有独特的美学意蕴。通常来说,内容、语言、意境等等层面是最展现出一个词人作品的美学意境。
其诗词在表现形式方面蕴含美学意蕴,语言清新脱俗、朴素而含有深刻的哲理,她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口语,使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广为传诵。如《怨王孙》中全篇采用白描的手法,没有精雕细琢,没有华丽的渲染,用朴素简单的语言单纯的描写,给读者塑造了一个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又开拓新的意境,以新奇的手法组词造句,使词在平凡中透露着典雅。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又使这些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美,给人无限的想象。
美学意蕴在思想内容方面也有充分地表达。词中运用大量色彩词,如“红”“绿”等,作者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融入到彩色的世界中去,营造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尽”的审美效果。并且,常常通过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的比拟的方法,将心灵所感受的生活,描绘成景物,并都渗透着自己真挚的情感。如在《声声慢》中用“人比黄花瘦”比喻容颜憔悴;在《一剪梅》中用“花自飘零水自流”比喻愁苦无法得到派遣;在《怨王孙》中用“眠沙鸥鹭不同头,似也恨,人归早”将“鸥鹭”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人的灵性。将感情寓于所描述的景物中,表达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孤苦无依的思想感情。结合自身所处家庭、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独特地人生经历,通过“花”、“酒”等意象,展现了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的美学特色。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之宗,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她早期的创作中多用绚丽的画面展现少女时代的天真烂漫。后又用“花”“酒”等意象展现了孤苦愁闷的感情。经历了社会动荡以后,通过凄凉的景物描写,表达了思乡、爱国的思想感情。无论在哪个时期和阶段,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能通过合适的景物展现出来,展现了意景和谐的意蕴美。
“成功”能准确的概括李清照一生词作,她在诗词方面取得巨大的文学成就,口语入词、平易近人和精妙组句、新奇别致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描写;善用典故、耐人寻味,借景抒情、借物明志,善用白描、造句精炼的新巧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同时,通过思想内容、表现形式以及意景和谐方面展现的审美意蕴,给后世创作中展现出美学特色提供了成功的借鉴。
[1]王艳娣《漱玉集》[M].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
[2]济南社会科学研究所.《李清照研究论文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刘瑜.《李清照词赏析》[M]北京出版社1992.
[4]温绍堃.钱光培.李清照名篇赏析[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5]万洪莲.浅析李清照词与其女性意识[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4).
[6]池睿.词别是一家——浅谈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2008(3)
[7]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8]张海明.李清照《词论》的再评价[J].中国文化研究,2005,第2期.
[9]张彩霞,宋世勇.论李清照词花意象[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第4期.
[10]谷英姿.论李清照创作中的女性本体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1]陈丽杏.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及成因[J].文学教育(下),2012,第7期.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