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基于手机的外语学习行为调查与研究

2016-04-02 23:57潘春英
文学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外语对象学习者

于 琰 潘春英

大学生基于手机的外语学习行为调查与研究

于琰潘春英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是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网络背景下高校学生外语学习行为研究)的一部分。2016年我们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进行了判断式抽样调查,研究对象为大一外语学习者。样本院校包含不同层次的综合型院校7所,理工类3所,师范类2所,农林类2所。每个院校选取6个不同专业的自然班级。另外,抽样的性别比例(男:46.78%,女:53.22%)和专业方向比例 (文史:55.25%,理工:44.75%) 也较为合理。实际回收2950份有效网络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结合的办法。量化研究的工具是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调查对象课堂使用手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对课堂使用手机的认识;课堂中对手机的依赖,我们设计了量化研究的访谈内容,进一步剖析问题的原因和寻求应对措施。本研究的数据由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我们使用的统计方法包含:信度分析、描述分析、频率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手机使用的总体认识

当被问及“您认为手机在你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吗?”,该问题的均值为3.54,处于“一般”和“很重要”之间。其中37.63的调查对象认为“一般”,47.12%的调查对象认为“很重要或非常重要”。人均每节课使用手机时间大于10分钟。以上数据表明,手机已经成为高校大学外语学习者重要的学习工具。课堂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同时,学习者们已经发现课堂使用手机已经影响到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堂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二)课堂中对手机的依赖

86.1%的调查对象表示任何课程都要把手机放在可以随时触及的地方,68.81%的调查对象会在上课时有意识的找手机。甚至,近47.8%调查对象会在上课时出现手机来电震动的幻觉。62.32%的调查对象描述他们会在上课时查看和回复即时消息(短信、微信或QQ)。

此部分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即使在课堂中也对手机使用存在依赖现象,以上事例表明课堂使用手机使调查对象无法专注于课堂学习,也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

(三)课堂使用手机从事的活动

当被问及“你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可来满足你哪些需求?”,我们的数据显示了这些需求的排行:学习办公(均值为3.4)、沟通交流(均值为3.12)、娱乐消遣(均值为2.98)、生活实用 (2.68)、彰显个性(2.23)。

该部分数据表明,课堂手机使用的行为主要用来进行学习办公和沟通交流,偶尔进行娱乐消遣和生活实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我们研究可以看出课堂手机的使用已经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学习者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沟通交流、娱乐消遣、生活实用等已不是个例。调查对象认为课堂手机使用行为目前弊大于利,并且对自己手机外语学习效果不满意。

另外一方面,我们注意到: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中“办公学习”最为显著。近44.07%的调查对象对“课堂手机使用是否应该被禁止”持中立态度,32.5%的调查对象认为课堂手机使用很可能或完全可能带来积极作用。只有22.72%的调查对象认为手机外语课堂的结合完全不可能或不太可能带来积极效果。这种可以更好的可能性和现实的令人不满意的效果为我们教学提供了探索的启示。

(二)建议

1.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计算机与互联网时代或数字化时代,公民越来越应该拥有的一种能力。我们应该能明确信息需求、然后选择信息源、并检、分析、综合和评估信息,然后加以利用信息能力。我们要在教育中认识到信息素养对于现代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2.规范科学化的课堂管理

我们的问卷和访谈显示我们不能期望在上课期间屏蔽手机信号来改善手机使用行为。相反,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校、课程和学习者特点制定制度化文件,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合理化使用行为,哪些行为违反了课堂制度,并且和自己的课程成绩和学业成绩密切相关,“疏”与“堵”相结合,灵活的应用是更好的选择。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网络背景下高校学生外语学习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5EDD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外语对象学习者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大山教你学外语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大山教你学外语